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晶体化学

晶体化学

晶体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晶体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171835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地学前缘、岩石矿物学杂志、金属矿山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第5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2013年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及创新设计交流和研讨会等;晶体化学的相关文献由388位作者贡献,包括印万忠、孙传尧、廖立兵等。

晶体化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1835 占比:99.90%

总计:172010篇

晶体化学—发文趋势图

晶体化学

-研究学者

  • 印万忠
  • 孙传尧
  • 廖立兵
  • 刘羽
  • 杨赞中
  • 熊明
  • 施倪承
  • 杜洪兵
  • 杨主明
  • 彭明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涛; 李婷; 葛祥坤; 于阿朋; 邓刘敏
    • 摘要: 在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CNMNC)认可的300余种铀矿物中,铀酰矿物约占250余种,其具有独特的晶体化学性质和复杂多样的晶体结构。研究铀酰矿物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性质,可为分析矿物结晶时的地球化学条件、铀在流体中的迁移行为提供依据,同时能够加深我们对铀矿地质和核环境科学相关领域中铀元素行为的理解,促进铀矿地质和核环境科学研究发展。文章通过梳理了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经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的54种新铀酰矿物,根据不同的铀酰配合物种类,分类整理了其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特征,并重点从铀酰单元簇的连接方式总结了铀酰矿物晶体结构特征,从本质上反映了铀酰矿物晶体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铀酰矿物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基础资料。
    • 摘要: 2022年10月,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孟郁苗和中南大学地信院教授谷湘平合作,发现并命名的自然界新矿物——瑞忠锗矿,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全票批准,编号IMA2022-066,英文名为Ruizhongite,矿物缩写为Rzh。该新矿物以对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胡瑞忠命名,是关键金属锗的独立矿物,产于华南低温成矿省的四川汉源县乌斯河铅锌矿床。锗是重要的光电及半导体材料,在自然界是典型的稀散元素,罕见独立矿物,多与铅锌矿共/伴生,且分布极不均匀。新发现的瑞忠锗矿以液滴状或半自形的微细颗粒产于闪锌矿中。瑞忠锗矿的发现,对探索稀散元素的成矿条件、赋存状态、综合利用,以及锗硫盐矿物的晶体化学和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的物质记录添加了中国贡献。
    • 赵可可; 戴惠新; 龚志辉; 路梦雨; 王飞旺; 武立伟; 谢佩; 赵明珠
    • 摘要: 钨作为一种稀有金属,目前主要应用于合金、电子和化工等领域,我国钨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多数属于难选矿物,其中具有开采经济价值的只有白钨矿和黑钨矿,但随着目前黑钨矿资源的减少,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白钨矿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由于白钨矿和钙质脉石矿物具有相似的表面特性且白钨矿作为脆性矿物,在破碎过程中容易产生微细粒,因此白钨矿与钙质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的有效分离和如何有效回收微细粒白钨矿是目前浮选白钨矿的两个难题。针对这两个问题,从白钨矿的晶体化学、浮选作用机理对浮选白钨矿进行了介绍,此外还讨论了微细粒白钨矿的浮选工艺,其中白钨矿的晶体结构不同会使白钨矿表面呈现出不同的疏水性,进而影响白钨矿的可浮性。分析阐述了抑制剂和不同类型的捕收剂与白钨矿的作用机理及达到的效果,但目前这部分工作大多数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主要有空化浮选、剪切絮凝浮选、载体浮选,三种形式都是通过间接增加微细粒白钨矿的表观粒径,使其处于易浮选状态,其优点是能减小微细粒白钨矿对浮选指标的影响,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苏海鹏; 刘影; 周静
    • 摘要: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CL-20晶体结构演变规律和相变行为,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超高压实验技术,在0~50 GPa下,研究了高压下ε-CL-20的原位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CL-20晶体在整个加压过程中存在两个相变,第一个相变发生在4.2~7.5GPa,认为是ε相到对称性更低的γ相转变,相变产生的原因是在压强的作用下,笼环外的硝基方向发生改变,电子云密度重置导致的分子构型转变;第二个相变发生在14.2~18.9 GPa,属于γ相到ζ相的晶体结构转变;卸压后,拉曼和红外光谱恢复常压状态,表明CL-20晶体在研究压强范围内的相变过程是可逆的.
    • 孙伟; 卫召; 韩海生; 高志勇; 王建军; 王若林
    • 摘要: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对于保障国防安全、资源安全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钨矿浮选化学的发展解决了复杂钨矿浮选分离的一系列关键瓶颈问题,为我国复杂白钨矿和黑白钨伴生资源的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浮选化学的角度,综述了钨矿浮选药剂及浮选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建立起了钨矿地质成矿机理、晶体化学和溶液化学特性等与钨矿浮选药剂和新工艺的设计开发之间的联系.在钨矿石地质成矿过程中,萤石等含钙矿物通常都会与钨矿物紧密伴生,这使得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成为白钨矿浮选中几乎不可避免的难题;含钙矿物的晶体结构和界面性质的微观差异为其高精度浮选分离提供了可能,改性脂肪酸、阳离子捕收剂、螯合捕收剂、金属配合物浮选药剂以及浮选药剂界面组装等基本实现了含钙矿物间的浮选分离;其中,基于金属配合物浮选药剂的黑白钨常温混合浮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取代了"彼德罗夫"加温精选工艺,简化了浮选工艺流程,大幅提高了黑白钨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率.总结而言,钨矿地质成矿机理、晶体化学和溶液化学特性等决定了钨矿浮选分离的难度,同时指导了钨矿浮选药剂和新工艺的设计与开发,为复杂难处理钨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赵晨; 孙传尧; 印万忠; 王中明; 肖巧斌
    • 摘要: 本研究利用MS模拟和XPS表面测试技术,从晶体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油酸钠作捕收剂时,白钨矿等6种含钙矿物自然可浮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得出油酸钠浮选含钙矿物,可浮性的大小顺序为:方解石>氟磷灰石>萤石>石膏>白钨矿>硅灰石.含钙矿物晶体结构中Ca-O键的离子性程度对矿物表面元素种类和元素的相对含量有直接影响.X-O键的共价性程度则对Ca-O键的强度产生影响.由于油酸钠通常以化学吸附和静电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形式吸附在矿物表面金属阳离子区域,所以具有较大∑Ca2+/∑O2-(F-)值的萤石、方解石、氟磷灰石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可浮性较好.
    • 赵晨; 印万忠; 朱一民; 王中明; 肖巧斌
    • 摘要: 方解石与硅灰石常相互伴生,因矿物晶格中都含有Ca2+而具有一些相似的表面性质和溶解特性;但是,两种矿物所含阴离子基团的不同,又使它们在浮选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以方解石和硅灰石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十二胺和油酸钠对方解石和硅灰石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Zeta电位分析和logC-pH分析,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方解石和硅灰石的表面荷电情况以及溶液中的优势组分情况;通过XPS测试和MS模拟,研究了方解石和硅灰石表面Ca质点密度和Ca不饱和键密度的情况.Zeta电位分析和logC-pH分析的结果表明,由于定位离子的不同,方解石比硅灰石带有更多的表面净剩正电荷;XPS和MS模拟的研究结果则表明,方解石比硅灰石具有更多的表面Ca质点密度和Ca不饱和键密度.
    • 梁冬云; 邱显扬; 蒋英; 李波; 李美荣
    • 摘要: 由胶体转化成因的氧化锰矿物具有独特晶体化学特性,是天然矿物体系中最复杂的一类矿物.通过XRD、微区XRD、SEM和EDS分析,实现对北衙金矿氧化带矿石中各种氧化锰矿物成分和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在该矿石中存在不同结构的6种氧化锰矿物,包括层状结构的水钠锰矿和钙硬锰矿、一维隧道结构的软锰矿、二维隧道结构的锰铅矿和隐钾锰矿、三维隧道结构的钙锰矿.金属离子进入氧化锰晶格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铅趋向于进入具二维和三维大隧道结构的锰铅矿和钙锰矿中,铜和锌的离子半径较小,进入各种氧化锰矿物,在各氧化锰矿物中含量波动较大;隐钾锰矿和水钠锰矿是矿石中银的主要富集体.
    • 蒋海勇; 齐越超; 张辉; 张发明
    • 摘要: 以重晶石单矿物为研究对象,捕收剂选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酸钠、733及十二胺,通过pH值、捕收剂类型及用量条件试验发现,四种捕收剂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对重晶石捕收能力最强,其次是油酸钠,733与十二胺对重晶石捕收能力相对较弱.通过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检测试验及Materials Studio软件模拟发现,重晶石在溶液中解离时,沿(001)面完全解离.由于重晶石晶体结构中Ba—O键(键长0.2814 nm)相比S—O键(键长0.1448 nm)要长,因此其容易断裂,导致矿物表面主要暴露大量带正电的Ba2+离子和荷负电的O2-离子,带正电的钡离子Ba2+与十二烷基磺酸根离子(C12H25OSO3-)容易发生化学吸附而生成十二烷基磺酸钡,使矿物疏水上浮.
    • 梁瑞晓
    • 摘要: 在现代科技发展带动下,晶体化学在氧化铜矿物浮选领域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对矿物分选技术现代化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该文主要对晶体化学在氧化铜矿物浮选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在氧化铜矿物浮选中晶体化学的作用机体等内容,指出应用研究发展方向,希望对晶体化学在氧化铜矿物浮选中应用的研究途径创新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