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杜仲叶

杜仲叶

杜仲叶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9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轻工业、手工业、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5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9985篇;相关期刊289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成药、西北药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三届“中药类保健食品研制与中医养生方法研究”专题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中医毒蛇咬伤学术交流会暨第十四届全国蛇伤大会等;杜仲叶的相关文献由1724位作者贡献,包括翟文俊、彭密军、彭胜等。

杜仲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5 占比:0.90%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9985 占比:99.08%

总计:60545篇

杜仲叶—发文趋势图

杜仲叶

-研究学者

  • 翟文俊
  • 彭密军
  • 彭胜
  • 马希汉
  • 张康健
  • 苏印泉
  • 刘冬成
  • 刘军海
  • 刘芸芳
  • 张学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营军; 贾娟; 王婷婷
    • 摘要: 本文研究了杜仲叶桑叶红枣复合保健饮料的制作工艺,分别制备杜仲叶汁、桑叶汁、红枣汁,配以蔗糖、柠檬酸,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饮料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为杜仲叶汁添加量15%、桑叶汁添加量5%、红枣汁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7%、柠檬酸添加量0.05%,复合稳定剂(卡拉胶∶海藻酸钠∶CMC=1∶2∶2)添加量0.2%。在此条件下调配出的复合保健饮料风味独特,组织状态透明澄清,口感酸甜适中,杜仲叶、桑叶、红枣的香味协调柔和,色泽为均匀的黄棕色,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为杜仲叶、桑叶、红枣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文静; 徐秋燕; 梁勇
    • 摘要: [目的]为研制开发高效、安全、环保的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近年来杜仲叶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和杜仲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结果]杜仲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多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复合酶制剂提取法等进行提取;在动物养殖中,杜仲叶能改善生长性能,提高日增重、宰前活重,降低料重比,改变肉质的组成成分,增加肌肉中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改良肉品风味,提高营养价值。[结论]杜仲叶作为饲料添加剂应当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中,但对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杜仲叶的添加量、添加形式仍需进一步研究。
    • 郁峰; 王志宏; 张光耀; 杜志云; 彭密军
    • 摘要: 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提取杜仲叶绿原酸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首先筛选出较优的天然低共熔溶剂体系,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并考察杜仲叶绿原酸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较优的溶剂体系由甜菜碱、L-乳酸与水组成,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比为1∶1∶4,低共熔溶剂中水用量为5 mol,杜仲叶(0.5 g)的绿原酸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为30∶1(mL∶g),提取温度40°C,提取时间42 min,超声波功率340 W。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31.46 mg/g,相比提取溶剂为水或者60%乙醇,分别提高了18.23%(26.61 mg/g)和14.82%(27.40 mg/g)。杜仲叶绿原酸NADES提取物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提取物对DPPH·、ABTS·和·OH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75.16、19.98和314.20 mg/L,对ABTS·和·OH的清除能力强于水提物和醇提物但略低于Vc。
    • 任彩霞
    • 摘要: 为开发杜仲速溶固体饮料,本文以杜仲叶经提取、浓缩、冷冻干燥制备的杜仲叶浸膏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杜仲叶浸膏粉>酸味剂>甜味剂>红枣粉,最佳配方为杜仲叶浸膏粉10 g、甜味剂(麦芽糖醇+冰糖粉的质量比为2∶3)44 g、酸味剂0.75 g以及红枣粉21 g。该配方下所制产品相关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用1∶10热水冲调,杜仲速溶固体饮料溶解性较好,透亮无杂质,口感清爽,具有杜仲叶独特风味,且生产成本较低,可为杜仲叶产品开发及杜仲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 龚频; 韩业雯; 翟鹏涛; 陈雪峰; 翟文俊; 郑本忠; 陈福欣
    • 摘要: 杜仲富含大量活性成分,研究证明杜仲叶与杜仲皮有相同的药理作用,但未得到有效开发。本文整理已发表的杜仲叶相关文献,对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以期为杜仲叶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章发盛; 黄继红; 黄静
    • 摘要: 为了探寻人工种植和野生杜仲叶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从4月发芽开始至11月落叶为止,以月为间隔周期,采集湘西3家人工栽培基地和3处野生杜仲林鲜叶为实验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绿原酸、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车叶草苷、异槲皮素和芦丁等6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人工种植和野生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为2.541~52.554mg·g^(-1),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标准值0.08%的3.17~65.69倍。人工种植杜仲叶中绿原酸、车叶草苷、异槲皮素、芦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93mg·g^(-1)、7.79mg·g^(-1)、4.20mg·g^(-1)、2.05mg·g^(-1),是野生杜仲叶的1.5倍、1.4倍、2.8倍、3.4倍。从杜仲生长周期分析,杜仲叶中绿原酸和车叶草苷含量呈W形趋势,8月、9月、11月为鲜叶最佳采收期。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含量为骆驼双峰形态,7月、9月为鲜叶最佳采收期。
    • 雷燕妮; 张小斌; 李多伟
    • 摘要: 为建立一种工业化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新工艺,采用HPLC分析手段对生产工艺中提取、浓缩、干燥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是用水作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45°C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次,每次45 min,滤液通过膜浓缩,再经过连续低温真空干燥,绿原酸转化率在85%以上。此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溶剂,尤其是在热敏物质绿原酸的保护中显示出突出的优点。
    • 杨尚霖; 王鼎; 付洋洋; 周胜杰; 陈光吉; 郭春华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杜仲叶添加量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75头初始体重为(252.67±6.00)kg的本地黄牛×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5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4个试验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试验期150 d。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和4%的杜仲叶以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粗料。结果表明:①添加杜仲叶对育肥肉牛的日增重、眼肌面积和日粮养分[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和磷(P)]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屠宰率随杜仲叶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上升趋势,以3%添加组最高(P0.05),但EE含量呈二次曲线下降,以3%组最低,比对照组低56.85%;③3%组的γ-亚麻酸(0.83%)较高,比对照组高93.02%,数值上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和(13.58%)最高,比对照组高51.39%。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杜仲叶具有提高肉牛屠宰率、降低肌肉脂肪含量,改善肌肉脂肪酸组成的作用,适宜添加量为3%。
    • 贾羲; 朱春胜
    •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在线筛选系统分析杜仲叶抗氧化活性成分;应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rep-HPLC)和高速逆流色谱仪(HSCCC)建立抗氧化成分的富集和分离方法。方法:采用大孔树脂AB-8对杜仲叶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收集水洗脱组分,采用HPLC-DPPH在线检测系统筛选抗氧化活性成分;应用Prep-HPLC对筛选目标抗氧化活性成分建立富集方法,并应用HSCCC纯化抗氧化活性成分。同时,结合分子对接和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采用HPLC-DPPH在线筛选系统及Prep-HPLC建立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和富集方法,并应用HSCCC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5个抗氧化活性成分,分别为儿茶素(1)、绿原酸(2)、咖啡酸(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4)和槲皮素(5);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进一步验证该5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分子对接显示,5种成分的结合能范围为−6.4~−4.8 kcal/mol,其中儿茶素和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的结合能最大;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示,5种成分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结论:应用HPLC-DPPH在线筛选系统和Prep-HPLC能够有效筛选和富集天然产物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同时应用HSCCC能够实现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纯化;分离得到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中,儿茶素和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