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永久变形

永久变形

永久变形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717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7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58116篇;相关期刊221种,包括石油沥青、建筑材料学报、公路与汽运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17次年会、第4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等;永久变形的相关文献由1444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晓明、梁乃兴、M·毛布鲁等。

永久变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7 占比:0.71%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8116 占比:99.26%

总计:58551篇

永久变形—发文趋势图

永久变形

-研究学者

  • 黄晓明
  • 梁乃兴
  • M·毛布鲁
  • 张军辉
  • 王哲人
  • 赵毅
  • 黄超
  • 刘汉龙
  • 张安顺
  • 解晓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永军; 罗文波
    • 摘要: 为准确描述高温重复荷载下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非线性黏弹塑性力学行为,本工作在西原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分数阶黏塑性和Rabotnov损伤律,构建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非线性黏弹塑性力学模型。根据黏弹性力学理论推导了带间歇时间的半正矢波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模型表达式,并利用表达式对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2%、0.3%、0.4%、0.5%(质量分数,下同)和不掺加纤维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算法选取LM最优化算法,确定了全部模型参数。随后根据模型表达式和材料参数,计算了流动数FN、FN指数并与高温下动态模量及车辙试验的数据比较,研究了永久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重复荷载作用下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合料三阶段永久变形特性;玄武岩纤维的掺入显著提高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且其最佳掺量为0.3%;模型计算的流动数FN、FN指数与动态模量及动稳定度数据有较强的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模型描述永久变形行为的准确性。最后对比了分数阶参数与流动数FN、FN指数的相关性,简要探讨了分数阶参数与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关联性。
    • 黄超; 张军辉; 张安顺; 李崛; 王新宇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揭示建筑废弃物在荷载作用下的宏观永久变形特性及内部结构演化。首先,通过滤纸法测定建筑废弃物的初始基质吸力。然后,通过重复加载动三轴试验揭示不同湿度及应力状态下的建筑废弃物永久变形,并建立一个全面的永久变形预估模型。最后,通过离散元对建筑废弃物在变形过程中的内部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AN-GENUCHTEN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建筑废弃物的土水特征曲线。永久变形随偏应力和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初始基质吸力和围压的增加而减小。本研究所建立模型可对永久变形进行较为准确的预估。离散元可以准确地模拟建筑废弃物的宏观永久变形特性,颗粒间的剪切力、嵌挤力和滑移量随着偏应力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循环荷载作用下建筑废弃物的变形稳定性分析提供有效参考。
    • 曹德昭
    • 摘要: 为研究动力作用下土石坝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及其对坝坡稳定性影响,以某一堤坝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土软件Geo-slope中的seep/w、slope/w以及quake/w模块,分析该堤坝在动力作用下的超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坝体典型节点位移变化以及坝坡静动力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设防烈度为Ⅶ度的作用下,位于坝体正下方的可液化土层超孔隙水压力发展速率相对缓慢,临水侧可液化土层超孔隙水压力发展水平最高,下层土体往往不易发生液化。坝顶位移最大,其次是坝中,最后是坝脚,最大位移发生时间点滞后于输入加速度最大值时间点。
    • 陈箫剑; 朱富万; 吴威伟; 白伟
    • 摘要: 文章针对广西某高速公路三种结构沥青路面(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路面、高模量EME-14沥青路面、广西高速典型路面结构)开展野外MMLS3加速加载试验,采用车辙深度、蠕变速率,断面形态等指标,分析评估不同沥青路面结构抵抗永久变形的性能差异,同时积累野外实测数据。结果表明:高模量路面结构具有最优的长期抗车辙能力;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上面层沥青膜剥落情况明显优于SBS上面层,同时具有更好的抗剪切性能。
    • 谭芳
    • 摘要: 为探讨纳米黏土对橡胶沥青性能影响,参考现有研究,在橡胶沥青中分别加入掺量1%、3%、5%的纳米黏土制备纳米黏土/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利用薄膜烘箱试验模拟短期热氧老化,然后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黏度等试验对老化前后纳米黏土/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并通过温度扫描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探讨了纳米黏土对于橡胶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抗车辙和抗永久变形能力的影响,采用弯曲蠕变劲度试验分析了纳米黏土/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解释。通过老化前后性能对比及微观试验分析,发现纳米黏土能够较好地提升橡胶沥青的物理和流变性能,并且改善了其耐老化能力。
    • 张争奇; 邵津皖; 赵勤胜; 石杰荣; 杨新红
    • 摘要: 探究了环境温度、行车荷载和行车速度对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灰关联法确定了连续变温条件、路面材料变形特性及施工质量等多因素对车辙深度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基于车辙等效原则,进行等效温度数值模拟分析,得到车辙深度-温度关系模型,以确定不同月份的车辙等效温度,从而建立了基于ABAQUS的沥青路面长期永久变形有限元分析模型,用于分析沥青路面实际车辙随服役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行车荷载及行车速度均对沥青路面车辙深度产生较大影响,且环境温度对车辙的影响程度最大,行车荷载次之,行车速度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等效温度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月车辙等效温度可有效表征路面车辙;建立的预估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沥青路面永久变形,为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及指导路面后期养护提供参考.
    • 赵林长
    • 摘要: 尾矿库是通过堆筑尾矿坝拦截尾矿和尾水而形成,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物源区.尾矿坝一旦溃决,不仅会淹没和冲击下游生活生产设施,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尾矿坝事故的统计资料表明,地震是导致尾矿坝失事的第二大自然因素.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且有不少矿产资源蕴藏于地震带分布地区.尾矿库是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开采必需的生产设施,且要求在这些矿产资源开采的同时必须修建尾矿库.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尾矿库多采用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的上游式堆坝法,堆坝高度越来越高、入库尾矿粒径也越来越细,使位于地震区的尾矿库的安全生产形势日趋严峻.
    • 林吉
    • 摘要: 为解决组合式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与现行规范适应性差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计算和现场性能验证,分析了福建省典型组合式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预估方法与永久变形验算方法。结果显示,研究提出了柔性基层沥青混合料疲劳预估模型,可对HFM、低标号沥青混合料AC-25等疲劳性能进行准确评价;进一步提出了采用沥青层永久变形量和级配碎石层永久变形之和的沥青路面车辙深度控制标准,开发了永久变形预估方法和模型,并基于95%置信度提出了福建地区的永久变形修正系数。研究构建的福建地区组合式柔性基层设计方法,可促进JTG 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新标准在福建省的应用、落实,推动福建省沥青路面设计技术的发展。
    • 靳明洋
    • 摘要: 归纳分析了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高等级路面设计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分析,永久变形量在4~10 cm区间永久变形量约占总变形量的50%~60%。沥青层疲劳寿命在较低应变区间,疲劳寿命较大,但降低数量级也较大,因此结构设计应控制拉应变,使沥青材料在较大的寿命周期区间。
    • 李冬娜
    • 摘要: 为研究陶瓷纤维(CF)的掺量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选用碎硅石骨料制备陶瓷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CFMAM)试件,通过马歇尔试验、间接拉伸劲度模量试验(ITSM)、间接拉伸疲劳试验(ITFT)和重复荷载轴向试验(RLA)方法,分别针对CF掺量为1%,3%,5%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CF掺量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抗疲劳性能、抗永久变形性能均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在3%的最佳纤维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和抗永久变形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