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书》

《汉书》

《汉书》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3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992种,包括江汉论坛、人文杂志、社会科学辑刊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国际宝玉石高层论坛、“中西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学术研讨会、2013浙江、甘肃两省敦煌学研究会联合研讨会等;《汉书》的相关文献由228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其泰、高敏、李娟等。

《汉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38 占比:99.5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40%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04%

总计:2750篇

《汉书》—发文趋势图

《汉书》

-研究学者

  • 陈其泰
  • 高敏
  • 李娟
  • 董志翘
  • 刘隆有
  • 岳庆平
  • 曾小霞
  • 林剑鸣
  • 朱绍侯
  • 潘定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关键词

    • 王雨晴; 郝敬; 蔡景; 司如月
    • 摘要: 《史记》《汉书》虽然都为吕后作传,但是班固受制于时代背景和自己的史学思想,与司马迁在吕后形象刻画上有着叙述体系、语体风格等差异。《汉书》将吕后的政绩与个人事迹分开叙述,呈现多面性的人物形象。《汉书·高后纪》通过对吕后称制天下八年间政绩的记载,成功呈现出一位贤明执政者形象,同时,在《外戚传上》等其他传记中刻画了一个具有隐忍、残暴、知恩图报等多重性格的人物形象,给予了吕后较为客观的历史定位。
    • 李德锋; 鞠星
    • 摘要: 在注重汉史研习的社会风尚影响下,在应对科举考试和深入参与明中叶的古文运动需求的推动下,唐顺之批选了《史记》《汉书》。唐顺之批选《史记》《汉书》的学术行为,既体现了其对《史记》《汉书》的认可和推崇,也在文字训诂、史事考实以及经世致用和“异端”史学思想方面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从而成为明中后期相关史学思潮的有机组成部分。
    • 林洪威
    • 摘要: 西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政治原则和政治实践都处在一个草创阶段。在这样一个政治架构还尚付阙如的时代,处在政治框架中的官吏行事模式,也必然会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变动性。这种行事方式与风格必然是会受到时代的政治思潮影响的。由此前提出发,本文以王霸之辨为视域,以《史记·酷吏列传》和《汉书·酷吏传》为中心,聚焦于西汉时期酷吏群体的多重价值取向和行事特征,试通过分析西汉不同阶段的酷吏在文本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梳理西汉统治者对王霸道政治哲学的取舍与西汉酷吏行事方式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脉络。
    • 杨延平
    • 摘要: 班固在《汉书·贾谊传》中,将贾谊“数上疏陈政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30页)的奏疏,“掇其切于世事者”(第2265页)节录为《陈政事疏》。疏中云:“惠王,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第2239页)。然而今本《新书·大都》却为“惠王之子,亲兄之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王洲明、徐超:《贾谊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汉书》为“惠王”,今本《新书》作“惠王之子”,两相矛盾,其中一处记载应有误。
    • 庄亚琼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荷兰学者何四维通过研究《史记·大宛列传》,认为《史记》该篇原文已佚,现本是后人依据《汉书》重构而成。之后的30年间,海外学界广泛讨论了这一有争议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韩大伟的史汉《匈奴传》研究一方面为如何看待《史记》《汉书》的关系开拓了新思路,另一方面也同样强调《汉书》记载较之《史记》更为可靠。通过梳理、分析这段汉学史,反思海外汉学的长处与缺陷,有利于促进中外学术深度交流互鉴。
    • 大象无形; 言语一声(图)
    • 摘要: 点翠,是一种用翠鸟的羽毛点缀金、银、铜等金属底板的首饰工艺。翠鸟上背、腰部以及尾部羽毛以青、蓝色为主,色泽雅致,与珠宝、衣物相衬,更显高贵华丽,因此以翠羽为饰在历代皇室贵族中颇受欢迎。点翠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韩非子·外储说》记载有“买椟还珠”的典故,文中描绘盛珠子的木匣“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此处的“辑以羽翠”便是点翠工艺的前身。《汉书》中记载妃子居所“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除此之外,唐诗中有“手持凤尾扇,头戴翠羽笄”,宋词中有“只有余香留得住,满地花钿翠羽”的描述。宋朝时,翠羽之风尤为盛行,皇室贵族、士庶人家的妇人装扮均以翠羽为尚,京城内外打造金箔、铺翠、销金的作坊多达数百家,往来通贩多达数千人。
    • 陈其泰
    • 摘要: 中国历史编纂学是正在建设的一门学科。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关键所在是不能将之视为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亟须加强对其哲理层面的思考,深入发掘史学名著的成就,认真总结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当前尤应深入探索以下四项有效的研究途径:第一,贯彻发展观点,将创始时期的特征与以后的纵向发展联系起来考察;第二,确立整体观念,深入总结史学名著所蕴涵的深邃哲理与高度审美价值;第三,贯彻“历史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克服偏颇之见;第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阐释传统史学精华在历史变局面前所具有的应变力。
    • 钟河水
    • 摘要: 由陈其泰先生主编的五卷本《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以编纂学为主线,将中国历代史学经典尽其所能地囊括其中,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传统史书体裁演进的路径,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内容。第二卷《两汉时期》以《史记》和《汉书》为核心,深入而细致地剖析了二者分别作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历史编纂学发展的奠基性意义,既是全书的题眼,更是理解整个中国历史编纂学史的关键所在。总结和体察本卷创造性阐释史学经典的论述,对深入理解历史编纂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梁英旭
    • 摘要: 孙晓先生主持修注的《今注本二十四史·汉书》是近年来《汉书》研究的重要收获,其“今注”部分广泛吸收今人研究成果,注文力求“准确、质朴、简练、严谨、规范”,立意颇高。然个中仍有可待商榷之处。《律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其状似爵,以縻爵禄”,原书“其状似爵”一语颜师古无注,今注本在“爵”字后加注“爵:商周时的酒器”,恐非。
    • 李丹
    • 摘要: 古代文字中的“吃”,并没有“进食”的意思,而是指人说话结巴,即口吃。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个著名的大臣叫周昌,《汉书》本传中有“昌为人吃”的记载,即指周昌是个结巴,绝非周昌被人吃掉的意思。古代讲到吃东西,常用的是“食”字,如食菽、食肉、食菜等,但又有食酒、食水等词,可见还包括“饮”的含义。稍后,分得细一些,则以“噉、啗、啖、哺”表示吃,用“啜、呷、吮”表示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