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油水分配系数

油水分配系数

油水分配系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42361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食品与药品、中成药、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2012年第七次中美英医院药学服务高级论坛、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等;油水分配系数的相关文献由748位作者贡献,包括高春生、黄桂华、龙晓英等。

油水分配系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2361 占比:99.88%

总计:142536篇

油水分配系数—发文趋势图

油水分配系数

-研究学者

  • 高春生
  • 黄桂华
  • 龙晓英
  • 刘洋
  • 吴强
  • 夏之宁
  • 张莉
  • 蔡宝昌
  • 邓英杰
  • 陈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砚泽; 彭晓波; 文志刚; 何文祥; 严刚; 刘栩; 钟鸣; 田伟超
    • 摘要: 烷基酚是一类由酚类化合物烷基化后产生的化合物,与其他非烃化合物相比,更易溶于水。文章通过不同温度(25°C、45°C和65°C)、不同盐水浓度(4000 mg/L、6000 mg/L和8000 mg/L)和不同原油类型(X37、X45和X61)的三组油水分配实验,研究了烷基酚在油水两相间的分配特征,确定了烷基酚分配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同系物烷基分子量的增加,油水分配系数也随之增加;烷基酚的油水分配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同系物烷基分子量大的对温度更加敏感;烷基酚在油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随着水相盐度的增加而升高。从实验结果来看,温度和水相的盐度均会造成烷基酚油水分配系数差异,且温度的影响要大于盐度。烷基酚在油水两相间的分配行为可以为原油的二次运移和油藏开发的水驱前缘方向判断提供更多依据。
    • 彭晓波; 孙砚泽; 文志刚; 何文祥; 刘岩; 王宁; 严刚; 刘栩; 钟鸣; 高永亮
    • 摘要: 原油中酚类化合物在水驱过程中随着含水率上升具有极强的“敏感性”,这一特征暗示酚类化合物在油相和水相中分配行为差别明显,对该规律的认识,有望根据酚类含量的变化判断油藏中水驱前缘的方向。笔者等通过研究油水梯度配比实验后的酚类化合物的分配特征,确定烷基酚在原油和水中的分配规律并计算得到烷基酚的油—水分配系数:苯酚的油—水分配系数为1. 98,C_(1)烷基酚的平均油—水分配系数大小为4. 60;C_(2)烷基酚平均油—水分配系数为12. 82;C_(3)烷基酚油—水分配系数平均值为54. 69。实验结果表明,原油中烷基酚的含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并且C_(1)烷基酚对含水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间甲基酚与对甲基酚变化尤为明显。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烷基酚在油和水之间分配的理论模式,用于描述不同水/油比率中的烷基酚的分配规律。根据分配模式可知,具有不同油—水分配系数的烷基酚异构体在原油和水之间的分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随着水/油比率的增加而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原油中的烷基酚最终含量都趋近于零。该分配模式能拓展油藏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以期在油田注水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 姜明瑞; 王志成; 岳珠珠; 张婧秋; 魏晓彤; 石双慧; 王梦琳; 王慧楠; 陈梦雨; 王英姿
    • 摘要: 目的考察延胡索总碱的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性质,研究促透剂及穴位、非穴位贴敷对其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的影响,为指导其经皮给药剂型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方法建立酸性染料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延胡索总碱、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及延胡索丑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应用饱和溶液法和经典摇瓶法检测延胡索总碱的溶解性及油水分配情况;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大鼠神阙穴与非穴位皮肤体外经皮渗透性能。结果结果显示,延胡索总碱纯度大于50%,其在10%乙醇的生理盐水中溶解性较好,可作为扩散池接收介质。当pH在5.5~7.2时,延胡索总碱的log P值控制在-1~0之间,说明延胡索总碱为强亲水性组分,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丑素的log P值均在0~3之间,体外经皮渗透性良好,神阙穴用药组的24小时体外累积透过量和滞留量优于非穴位(P<0.05)。结论延胡索总碱具有适宜经皮渗透的理化性质及较好的经皮渗透性能,适宜制成经皮给药制剂,且经神阙穴用药具有一定优势,以上结果可为经皮给药剂型设计提供实验基础。
    • 刘满军; 石会丽; 陈昊; 杜君; 高蓉
    • 摘要: 目的测定松香酸钠理化性质及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饱和法-HPLC法测定其在水、生理盐水、甲醇、乙醇、无水乙醇、乙腈、乙酸乙酯、正辛醇、氯仿中的溶解度,HPLC法测定其在强光、高温、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作用下的稳定性,摇瓶-HPLC法测定松香酸钠在不同pH值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平衡溶解度和正辛醇-水/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松香酸钠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甲醇>乙醇>正丁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在水相中:0.9%生理盐水>水>pH值6.8>pH值7.0>pH值7.4>pH值1.2>pH值5.0>pH值2.0缓冲液;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由大到小:强碱>氧化剂>高温>光照>强酸;在水与不同pH值下的油水分配系数(lgP值)分别为2.2、2.47、3.70、3.57、2.59、2.14、1.92、1.32。结论松香酸钠甲醇中溶解度最大;稳定性结果提示保存时,应密闭、避光、低温、避强酸强碱及氧化剂;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明示松香酸钠为亲脂性成分,可用于皮肤及口服胃肠道药物吸收,为其制剂前剂型设计提供参考。
    • 张国伟; 曾媛; 张莹; 石林; 熊菁; 梅兴国; 刘辉
    • 摘要: 目的测定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其新剂型的研究及其体内动态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饱和溶解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酮咯酸氨丁三醇在不同pH(l.2.4.5.6.8.7.4.8.0)值条件下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辛醇-水/不同pH介质系统中的油水分配系数(log P).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在酸性介质中,易解离生成难溶于水的酮咯酸。37°C时酮咯酸氨丁三醇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平衡溶解度稳定于800 mg•ml^(-1),25°C时平衡溶解度有所降低,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平衡溶解度稳定于770 mg・ml^(-1).在pH(l.2.4.5.6.8.7.4、8.0)的介质中,log P分别为2.755.0.954、-0.271、-0.771、-1.199。结论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酮咯酸氨丁三醇较稳定,水溶性、脂溶性良好。
    • 甘加明; 黄丹; 林婷婷
    • 摘要: 目的 测定瑞格列奈在不同pH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其在正辛醇-水系统中的油水分配系数,为瑞格列奈动力学性质、新剂型设计和生物药剂学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摇瓶-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瑞格列奈在不同pH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在37°C下,瑞格列奈在pH为1.0、2.0、3.0、4.0、5.0、6.8缓冲液和水中,平衡溶解度分别为6.596、0.810、0.082、0.014、0.009、0.061和0.015 mg ? mL-1,平均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9、1.7、2.7、3.4、3.6、2.9和2.6.结论 瑞格列奈为低溶解性,脂溶性好的药物,而且其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与pH密切相关,本研究可以佐证其属于生物药剂学(BCS)分类系统中的Ⅱ类药物.
    • 熊菁; 吴芬; 曾媛; 张国伟; 陈志龙; 刘辉
    • 摘要: 目的:测定盐酸地芬尼多在不同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盐酸地芬尼多缓控释制剂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溶液中盐酸地芬尼多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HPLC法测定盐酸地芬尼多在不同pH条件下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盐酸地芬尼多平衡溶解度在pH 1.0,2.0,3.0,4.0,5.0,6.0及水中分别为11.68,25.20,29.65,29.26,28.51,25.45,28.10 mg·ml-1;盐酸地芬尼多的油水分配系数lgP值为0.127;在pH为1.0,5.0,6.8的环境中,油水分配系数lgP值分别为0.54,0.228,1.53.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试验测定值与仪器测定数值相比,RSD均小于2%,表明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地芬尼多水溶性较差,油水分配系数lgP均在最佳范围内(-2
    • 周建文; 佟瑶; 王皓; 卜明; 刘吉成
    • 摘要: 目的:测定岩大戟内酯B(Jolkinolide B,JB)在水及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平衡溶解度与油水分配系数,为其制剂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B在水及不同pH的PBS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经典摇瓶法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B在不同pH条件下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7°C与25°C下,JB在水及不同pH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均在4.80~30.37 μg/mL范围内,均小于100 μg/mL;37°C与25°C下,JB在水及不同pH缓冲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均在1.78~2.17之间,且在pH 1.2、pH 6.8、pH 7.4 PBS溶液中略高一些,在25°C和37°C条件下油水分配系数差别不大.结论:JB的水溶性属于几乎不溶或不溶,而油水分配系数log P值在1~3之间,推测其在体内具有较好的膜通透性便于吸收.
    • 蒋文文; 张媛洁; 李高攀; 宋煜; 吴水生
    • 摘要: 目的 测定常绿钩吻碱(sempervirine,SPV)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考察常绿钩吻碱的解离常数,为常绿钩吻碱的剂型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结合摇瓶法测定常绿钩吻碱在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正辛醇-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常绿钩吻碱的解离常数.结果 常绿钩吻碱在pH 1.2~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为285.356~557.945 mg?L-1,油水分配系数在0.316~5.803,解离常数pKa为11.10.结论 pH值影响常绿钩吻碱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常绿钩吻碱的低溶解度与解离常数可能影响其体内吸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