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462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752篇;相关期刊279种,包括法制与经济(上旬刊)、法制与社会、青年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理科工作研讨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全国第九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等;法律硕士的相关文献由43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燕、王健、何潇等。

法律硕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2 占比:20.4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45%

专利文献>

论文:1752 占比:79.13%

总计:2214篇

法律硕士—发文趋势图

法律硕士

-研究学者

  • 李燕
  • 王健
  • 何潇
  • 杨德桥
  • 温泽彬
  • 郭盼盼
  • 仇晓光
  • 冯辉
  • 唐诗
  • 孙昊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涂思敏
    • 摘要: 对许身健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有时候它也像一个心灵指南针,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指引、帮助着他。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而对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教授许身健来说,书算得上是他的家人了。许身健生活过很多城市,游学过多个国家,在不同的地方安过家,但唯一不变的爱好只有读书。无论去哪里,家里总会有书的位置。
    • 喻军; 陈佳佳
    • 摘要: 法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是法律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其培养目标应围绕高层次、专门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展开。当前,法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与实践能力培养任务适配性不强、实践师资力量配备与实践能力培养需求适应性不佳、专业实习环节管理考核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契合度不够等不足。各培养院校应在明确不同类别法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任务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发挥多元化师资培养的作用,完善专业实习管理与考核标准,探索法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 杨德桥
    • 摘要: 职业能力是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由于过度强调职业能力中的技能要素,在法律硕士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将职业能力简单地等同于实务技能,将职业能力与理论学习相对立,将职业能力等同于高度成熟的职业能力的错误倾向。培养目标的误读对法律硕士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危害。基于CBE理论的分析框架,法律职业能力可以解析为法律态度、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律经验等四个维度的能力要素。法学院的客观条件与法律硕士四种职业能力要素的匹配度,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规律性,法学院应当将培养重点放在与其现实条件匹配度较高的能力要素上。应当从适度降低人才培养目标,精简归并法律技能型课程,采取与课程性质相适应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优化法律硕士教育,提升教育效能。
    • 李西臣
    • 摘要: 专业实务能力是法律硕士培养的核心目标。法律职业市场中,法律硕士毕业生显现出“不知如何着手法律实务”“法律思维弱”“特定领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不适症”。结合法律职业内在要求及市场需求,法律硕士应当具备极强的法律思维能力,娴熟的辩论、谈判、调解、表达、沟通交流能力,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等多项能力。为实现专业实务能力培养目标,应当以“主动式教学”“法律思维为核心”“紧密结合专业实务”为基本理念,采取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提升专业实训、加强实务师资等措施。
    • 祝高峰; 尹智扬
    • 摘要: 法律硕士是国家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所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本文针对法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合作育人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优化产教融合、合作育人机制,完善评价体系等对策,从而提高复合型、应用型法律实务人才培养质量。
    • 黎桦
    • 摘要: 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政策要求,这对省属高校法律硕士培养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前,省属高校法律硕士培养存在外部竞争压力持续高位、内部培养问题较多、培养特色凝练困难等诸多痛点,同时也具有培养方针较易贯彻、教学方式相对稳定和实践教学规范有力等基础优势。审时度势,省属高校要把握新时代之机遇,加大法律专业硕士的培养力度,坚定差异化培养思路,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质效。
    • 向立
    • 摘要: 法律硕士制度的目的在于培养兼具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在法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模拟法庭教学因其具有形式上的实践性、内容上的综合性特点成为了法律硕士培养的重要途径.模拟法庭具有塑造学习的主动性,强化知识的融合性,形成“法律人”的职业性的价值.当前,模拟法庭教学存在案例选取上针对性不足,庭审过程中实战性不强,考核评价合理性不够三重困境,需要内部优化模拟法庭教学的方案设计,外部完善模拟法庭教学的保障机制,从而实现模拟法庭教学的创新与突破.
    • 摘要: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考考小朋友一家温馨有趣的生活氛围吧。爱讲童话故事的罐子姐姐罐子姐姐,本名齐鑫,辽宁人,香港中文大学法律硕士,动物爱好者,一个从小就爱胡思乱想的女孩子,童话作家,每晚写一个童话讲给小朋友们听的姐姐。
    • 朱俊
    • 摘要: 新时代有新法学。新法学为法学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法律硕士“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开设,需要回应这种时代需求。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应有总论,不仅是引领学生认识“法律职业伦理”这一事物,而且是引领学生以法律职业伦理为核心认同并归属于法律职业共同体;在课程教学方式设计上,“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应充分应用线上资源、注重多学科混合教学、案例教学,并建立全过程、多维度的课程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刘鹏
    • 摘要: 在当前法律硕士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教学理论错位、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教师越位、教师授课能力缺位即“三位”问题。通过对双师同堂的理论解构可以发现,双师同堂应用于法律硕士课程教学之中能有效纠位、守位和补位。通过SWOT分析法进一步证明,双师同堂在法律硕士课程中的应用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双师同堂在法律硕士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牢牢把握校外教师遴选、学生的有效组织、双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课堂信息反馈等重要环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