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
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

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石家庄
  • 出版时间: 2012-09

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

会议文集: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娄型。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专业学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不仅有效地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学术学位占绝对优势的单一学位结构,更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专业应用型人才。但它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迈向整体推进、制度创新、提高质量、较快发展阶段。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是正确认识和坚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导向,实现社会和受教育者对其人才培养的需求满足与认可,进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全国MB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论文应该符合: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企业管理或企业管理机构实际工作需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 摘要:2011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决定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按照择需、择优、择急、择重的原则安排少数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院校, 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相应学位,旨在探索建立学位授权和学科建设与国家急需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新机制,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位授权制度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试点。rn 为切实做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确保我校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领域全口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分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关联性,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在汲取部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口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
  • 摘要: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建设始于2002年,2006年开办护理学本科教育,截至2011年共培养护理人才专科4100余名,本科766名人;2010年与国际接轨,成立国际护理学院;2011年注重学术兴院,成立护理研究所。护理学专业是医学院唯一的本科专业,自创办以来,学科成员高度重视其建设与发展,视其为“品牌”学科精心打造。目前校、院各级领导与护理学同仁达成共识,重点建设护理学科,提升护理学办学层次机不可待、时不再来。本文分析了开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摘要: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 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尤其是2009年3月,教育部党组决定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全日制方式攻读硕士专业学位: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种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到了制度创新、总体推进、加快发展、全面提高的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rn 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既需要理论的探讨,更需要实际的操作和实践。作为从事专业学位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人员,深感有必要以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相关思考,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求教于方家、同时促进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拟从相关概念界定,中国职业资格认证发展和现状,纺织行业职业资格和培养过程,相关思考和展望等方面展开初步的讨论。
  • 摘要:1990年,我国试办了第一个专业学位,到2009年底我国专业学位的类别达到了19个.2010年,专业学位急速扩张,新增了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为此前19年数量的总和。截止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共批准设置了39个专业学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结构也发生了大的改变,2009年,除了少数目前还不适宜应届本科毕业生就读的专业硕士学位,比如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项目管理方向)、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竞赛组织方向)、艺术硕士等,其他专业硕士学位均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并实行全日制培养,当年全日制专业硕士扩招5万名。rn 2010年又一次性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3.8万名专业硕士,全日制培养。面对匆匆进入学校,两年或三年后又将汹汹涌向就业市场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各培养单位及研究生自身准备好了吗?从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看,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已经低于本科生,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凶猛入市”将是社会对此类研究生培养成果的考验.针对具有明显职业指向性的专业学位教育,如何植入职业指导理念,把职业指导纳入到专业学位教育整个培养过程之中,构建全面、完整的职业指导体系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是各培养单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 摘要:自1991年在高校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以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院校数与招生数量不断增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到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招生的比例达到了30%。在政策的指引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但其培养质量如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培养质量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对其培养质量的评价是来自其内部的评价,还是来自行业或企业用人单位的评价?行业或企业用人单位如何来评价?是否有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rn 《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密切结合行业需要,突出职业导向,考核与评价与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衔接”,可见,职业资格认证可以成为外部评价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这也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外部评价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重要方式。
  • 摘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实施的重大人才培养战略,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大变革。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指出“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由此可见,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突出职业性,最终培养目标应能使研究生符合职业岗位对理论知识、职业素质能力、职业道德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把握培养目标与行业领域的匹配,职业发展工作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为职业发展工作提供了舞台。
  • 摘要: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制度是为加强执法主体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质量。实现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公安执法资格制度的衔接,既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又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
  • 摘要:2002年8月5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研究生院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以及《法科研究生院设置标准》。次年,日本修改了《学校教育法》,正式建立起“专业研究生院”制度。此后的10年里,日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已经有131所大学的184个专业学位研究生院开设了186个专业。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由早期的强调专业化向高质量、重实践的目标迈进,形成了政府政策激励、产学合作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传统的学术型学位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专业学位教育的出现,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需求。自1990年设立第一个专业学位以来,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存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硕士层次专业学位有金融硕士等39种,博士层次专业学位有临床医学等5种,学士层次专业学位有建筑学1种.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现共有509家,其中普通高校495家。截至2008/2009学年我国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约48.97万人,授予博士专业学位约0.7万人。尤其是近几年来,专业学位教育规模增长明显,体现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人次的需求趋势。
  • 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顶端,承担着为国家提供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支撑和自主创新的历史重任,作为高级与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是未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生教育还对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具有一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合理地解决和建构起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的总体走向。本文通过对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制度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发展迅速,像人们耳熟能详的MBA、MPA都是属于专业学位范畴。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学术型为主, 专业硕士研究生受到“招生”和“授位”的双重约束:即招生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并且多数只授予相应的学位, 不颁发毕业证书。双重约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对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为此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2年继续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四个方面分别对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一一进行探索。
  • 摘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逐步扩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多次强调将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推动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的转变。2010年教育部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大力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教育计划。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提出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全面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如何创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是各级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 摘要:2009年,在以往经验基础上,为了创新和扩展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国家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口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由此形成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与在职攻读、“免费师范生”攻读和“农村学校师资培养计划”共同构成目前我国教育硕士教育的四种培养模式。与“在职攻读”这种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相比,全口制教育硕士教育起步较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诸多环节目前还处在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之中。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加以探讨。
  • 摘要: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并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从199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教育部于2009年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 由于过去招收的教育硕士都是具备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他们可能在入学时已经遗忘部分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相比而言,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他们缺乏职业经验。rn 国家此项举措的根本目的是,在重新审视和定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步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行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格、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应抓住这次机会,走出一条新路去适应社会的发展。
  • 摘要:宁夏医科大学自2002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研究生中应届学生比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应届本科毕业生比例从2005年的不足30%上升至2010年超过90%,而且大部分学生入学时临床技能、知识及经验缺失。针对这种情况,本校为了保证培养质量,以《试行办法》为指导,结合本校实际,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将有关体会和经验加以介绍。
  • 摘要:专业学位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全日制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已逐步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决定设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有效推动了中药学人才培养类型与模式的丰富与完善。为认真做好该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设置,切实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中药学应用型人才,笔者在对我国中药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了解分析了国际现行主要的药学教育模式及其特点,结合实际,提出构建中药学专业学位的主要思路与具体措施,旨在借鉴国际药学教育的先进理念与做法为全面推进中药学专业学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 摘要:1993年卫生部开展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998年教育部试行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及目前卫生部正在探索的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在本质上其临床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培训、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及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的普通专科培训,均要求掌握二级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既然临床培养目标一致,那么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接轨就是理所当然也是势在必行的。鉴于此,本文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了“双轨合一”的改革与实践。
  •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农业经济发展不适应,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和科研发展的需要,深化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调整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势在必行。rn 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依托曲周县一中国农业大学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宽口径、重实践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就是学校校科技能力和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基地为依托,走入乡村建立科技小院,研究生作为一线技术人员开展农技服务,在农业技术示范和生产活动中发现、研究并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在此过程中的学习,使自身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是一种“学校+基地+乡村”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自2009年6月以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先后有26名全日制研究生进驻分布在曲周县10个村(镇)的科技小院,采用这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摘要:我国正处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赢得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竞争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人才类型的要求更加多样化。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的艰巨使命。为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国家着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 积极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09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紧缺型人才”。北京工业大学一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围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进行了不懈探索。2009年起我校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深化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2010年4月,教育部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rn 本校在总结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探索质量标准和管理体制,创新培养模式,最终获批成为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其中机械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列为试点领域。两年来在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质量保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 摘要:本文介绍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及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概况,分析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培养法律硕士的优势。指出作为从事研究生培养工作科研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在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既有如上所述的优势,同时,还面临在财政投入少、硬件设施差、政策空间窄等现实发展难题,在这种资源约束的情况下,社科院法律硕士培养所取得的每一丁点成就都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目前,全国培养法律硕士的单位已经达到117家,尤其是第七、八批及以后并批准的单位,在师资、生源、经费等方面与第一、第二军团在举办法律硕士教育中也将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因而,社科院在法律硕士培养中容易先行先试、容易形成经验的优势,对其他单位尤其是同样面临诸多发展困境的法律单位具有很好的参考的价值。我们都满怀信心并拭目以待新的经验在这里形成并得到推广。
  • 摘要: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在层次分析法理论指导下,本文借鉴陈全成、陈东清提出的“经管类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总结其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提出全口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培养全口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考需重点注意的几个方面。
  • 摘要:北航软件学院目前已经培养软件工程专业硕士3000余人,拥有在读专业硕士200余人。根据软件工程学科特点,结合软件行业需求现状,开设了诸如软件工程管理、嵌入式系统设计、IC集成电路设计、网络信息安全和移动云计算等特色专业方向。在教学建设工作之中,坚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出一大批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要求的软件专业人才,获得社会的好评。本文尝试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为例,分析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经验,重点探索软件工程硕士实践培养管理机制的建设。
  • 摘要:经近二十年耕耘,西南交通大学在法学学科建设中始终重视并积极探索工科优势背景下法律人才培养的特色及模式,并且在建筑法与房地产法、铁路法与交通运输法、知识产权法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社会影响,在西南地区、四川省,尤其在铁路及交通运输行业的法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转型期的中国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情况与挑战:法学高等教育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结构性低就业率是不争的事实;依法治国、法治经济、全球化对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摘要: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978年)获准招收研究生的中医院校,自1998年国家开展博士、硕士临床专业学位试点工作以来,也是首批开展博士、硕士临床专业学位试点的高校,在保持传统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率先试点与创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改革,已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了突出中医药传承创新、实施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了一批中医药高层次临床专门人才,使之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富有创新活力的生力军,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已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本文对我国保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进行分析,简述了综合风险保障观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指出当今我国必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保险人才必须以“关注民生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以相关学科资源整合为手段,构建综合风险保障体系。
  •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培养质量,国家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湖北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提出的《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精神,结合中部崛起战略,在2006年制定并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是实施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5年的建设,湖北省共在20个地方高校立项建设了32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涵盖21个一级学科。笔者有幸参与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评估检查工作,并结合多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体会,积极探讨地方高校和政府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创新基地建设,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 摘要:我国自2009年起逐步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步伐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目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达到39种、博士专业学位达到5种,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干领域,累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100万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弥补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重学术轻应用的不足,但由于规模扩张较快,不可避免地带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体制机制、质量保障等方面的不明确。如何超前采取措施,抓住薄弱环节,加强质量监控,避免出现“十五”时期本专科人才培养因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而出现一定程度的“质量下滑”现象,是摆在我们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江苏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大、类别全,在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其他省市将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本文拟从分析江苏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和特点出发,提出构建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建议和初步思考。
  • 摘要:为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国家调整和优化了研究生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并逐年提高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计划到201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将占整个硕士生招生的一半以上。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没有太多的现成经验可循,在其培养环节及配套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优秀生源缺乏:培养模式模糊:导师实践水平普遍不高,产学研合作不足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得到解决,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 摘要:为了完善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年上海市启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次年上海四所高校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简称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703名(含单考生386名),开始了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重要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与一般的医学专业研究生相比在临床技能训练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作为研究生教育来说,在课程设置、临床研究训练和导师指导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的培养质量,使之既能增强临床综合能力,又具备一定的临床研究水平:既有别于单纯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又不同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 摘要:学位论文的完成是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其针对农业生产或管理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主要培养途径。本文根据教育部学位授予信息系统要求,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试图对学生的学历情况、单位性质、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论文类型、论文选题与工作岗位的一致性等八项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影响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培养高质量农业推广硕士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真正意义实现培养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 摘要: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从非全日制向全日制的结构性调整,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管理成为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过程中函待解决的问题。在鼓励自主创新,强调协同发展的形势下,本文从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开放性这一视角进行分析。
  •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收对象以应届本科生为主,全国相关各高校积极落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方略.至此,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进入新的时期,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以来,在培养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面临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广大考研学子和社会对这一培养模式认同度不高,从而将其认定为“山寨”版的研究生,导致有些专业招生出现门可罗雀的惨淡局面.同时,对某些高校和培养机构来说,政策设计成为其获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导致培养效果非常不理想.那么,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到底出现什么问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观和质量保障不到位?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本身还是在培养过程中产生了伦理冲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未来到如何发展等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因此,从伦理角度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进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我国在近年来引入了教育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以下简称EdD)这一专业学位,但无论是相关领域的学生、教师还是学校管理人员对此的认识都还比较模糊,也缺乏实践经验.常常听到的一种私下说法是,PhD (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学博士的简称)才是真正的博士学位,而EdD是提供给学校高级管理人员(通常是校长)或教育部门官员的“山寨博士学位”,因为他们无需也没有那个能力从事真正的学术研究工作.此处对“真正”的理解,反映了EdD在身份认同上的尴尬地位.也有人认为,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学科, 有了实践经验后在职学习的方式更适合教师的个人发展,因而专业型学位对于教师培养更有意义.对教育专业学位的身份进行再审思,有利于奠定EdD区别于PhD的理论基础,并引导我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 摘要:经过20年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培养单位数量、招生规模、专业学位类型等不断增加,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了专业学位教育检查工作,上海市各高校认真负责,圆满完成了自查工作.笔者经过对相关自查报告的汇总,了解了上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上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成果和特点,同时展开相关的趋势探索,以便更好地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
  • 摘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诞生,诠释了当前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与社会需求有效链接的内在契合性.针对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归因分析必不可少,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优化,这样才能促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考工作逐渐步入良性轨道上来.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召集2009级和2010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并发放调查问卷 270份,实际回收问卷244份,其中有效问卷239份,有效回收率为88.5%.问卷涉及了现有问题与挑战的具体表现内容与形式,从问卷中挖掘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 摘要: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是研究生知识与领悟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完成更多的贯穿在学位论文创作的过程之中,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具有定位作用.主要包括论文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论文框架结构、研究基础、技术路线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在论文研究方向确定之后,研究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选题计划,是为了说明这个论文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可以说是对论文的论证和设计,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课程学习阶段的总结和应用,是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展现.
  • 摘要:专业博士学位的雏形源于13世纪的巴黎大学,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在早期形成阶段主要受德国大学的影响,只设学术型的哲学博士学位,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并做出原创性知识贡献的能力。美国的专业博士学位始于1767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博士,但一直是荣誉性学位而非攻读性学位,质量标准很低。现代专业博士学位始于1920年哈佛大学设立的教育博士(Ed.D.)。随后,其它强调应用与实践的专业博士学位也相继出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专业博士学位体系。
  • 摘要: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制度,目前共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 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截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并列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权力制衡理论的视角,根据专业教育额的生成和培养逻辑,剖析专业学位教育质量问题的体制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 摘要: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自2009年开始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加强了专业学位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强化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rn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北京市唯一的市属土建类高校,学校围绕“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行业、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目标定位,联合在京城乡建设与管理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着力开展了“城乡建设与管理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在基地建设及运行管理中,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及前沿性“开放课题”的实施,重点开展了基于“项目制”的全口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积极探索土建类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分化的加速,对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逐渐成为社会各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向,从业人员也迫切要求接受新的专业教育来实现自我发展。我国自1990年设置研究生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效。然而,人们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仍存在很多困惑,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到培养模式、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定到培养过程的选择、从学位导向到职业导向等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都促使专家学者不断深入研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有效模式,以实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 摘要: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加快研究生培养类型和模式的改革步伐,我国自2009年起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此后教育部又陆续发出通知规范其培养工作.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范围涵盖所有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类别和领域,且规定各招生单位以2009年的招生人数为基数,按5%~10%的比例减少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名额,剩余的招生计划全部用于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预计到2015年,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1:1。这一举措反映了我国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正在逐步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然而,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培养经验不足,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全日制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相比尚存在很多问题,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未来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对于目前研究生教育的转变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发展需要,针对目前该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借鉴美英两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经验,总结得出了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培养模式。
  • 摘要:探讨培养模式和专业学位概念的内涵,是我们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学界对于培养模式的认识,分歧主要集中在培养模式的属性和外延规定上。在培养模式属性上主要存在“结构范畴”和“过程范畴”两种认识,在培养模式外延上也主要存在“泛化论”和“狭义论”两种观点。综合学者的观点,培养模式回答的是学校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及“怎样培养人”两个命题,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特定需求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过程诸要素的有机构成及其运行方式。借助系统理论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其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于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其培养目标必然是培养具有职业能力、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研究的指向是技术、应用理论)的专门人才,因此其培养方式、培养考核不能照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模式, 必须探索和创新属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 摘要: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20多年来的实践、研究和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平稳、有序地发展, 目前已设置了39种硕士专业学位,正进入整体推进、制度创新、提高质量、较快发展阶段。本文介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征,分析了目前中药学科学学位培养模式的缺陷,指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方向。
  • 摘要:随着我国加快对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的调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0年又正式批准将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由21家扩展到了105家。安徽工业大学是2010年获批的培养单位之一,并于2011年首次招收了25位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了做好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探索专业学位的品牌建设,学校进行了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系列改革探索工作。
  • 摘要: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以来,工程硕士已成为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最快和规模最大的一种培养模式。由于具有将教育与生产活动紧密结合的本质特征,产学研合作教育一直以来被看作是培养工程硕士,造就职业型、应用型和创业型的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教育模式之一。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从军民融合视角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思考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当前进一步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拓展培养模式以及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战略命题。
  • 摘要:基于当前社会对全口制体育硕士生呈现“同化、矮化、弱化”的认识’al,针对全口制体育硕士生生源特点,如何发挥他们在专业知识上的优势,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形成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笔者结合天津体育学院全口制体育硕士生培养实践提出“理论模块+实际操作模块”的4+3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全口制体育硕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 摘要:2011年7月1日,上海市教委、市卫生局联合颁布《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实施办法》,首次将培训和医学研究生教育并轨,其改革要素体现在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三个环节的结合,”。该项工作的开展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以及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尝试。改革实施至今已近一年,由于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以上海市四所高等医学院校15家附属医院2011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收集反馈信息,并初步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改善建议。
  •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近三年的培养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容轻视,为做好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工作,必须充分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笔者所在课题组于2012年3月对H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领域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召开导师、管理人员和不同年级研究生代表座谈会,希冀获取对实践教学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从而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介绍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求,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实施建议。
  • 摘要:在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培养形式,它与学术学位同属于学历型研究生教育,但又不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其中,工程硕士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门类广泛、规模庞大的一支,全日制规模培养在我国还是首次。面对新生事物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利用各种教学和实践优势,树立“分类培养、标准有别”的观念,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实践能力,创造性地探索了一套面向国防工业需要、适用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体系。
  • 摘要:2009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深刻指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首次明确阐述了专业实践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也是其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合理进行群体定位和制定实施战略,加强组织管理和进行绩效评估,设计激励方案和采取优化手段,是完善和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关键步骤和核心程序。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对计算机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计算机工程硕士应运而生。计算机工程硕士与传统的计算机学术型硕士不同,工程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注重计算理论的实践和运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结合紧密,培养出具有一定计算机理论功底,但并非以从事计算机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直接在各种具体的工程领域完成高层次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才能完成的工作。rn 依托本院众多合作单位和软件项目,让计算机工程硕士参与大型专业领域的软件开发,通过全程完整的软件实际项目的实战,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灵活应用,工程硕士对更好地把握了课程知识,广泛地接触和了解当今软件开发中的主流技术和开发模式,在实战中提高软件开发能力。本文就其中的一个典型项目对计算机工程硕士的培养所获得的经验进行介绍和总结。
  • 摘要: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而多方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创新可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理解,创新是目的,协同则是手段。从基本理念出发,协同创新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对于高校而言,即以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和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为突破口,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实践模式,使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三方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外界主体机构的协同支持下,共同开展知识发现、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的协同创新活动。通过协同,提升高校人才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科的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从而产生一大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形成一批优质的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开拓更大空间,使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 摘要: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进行重大改革,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全日制的培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历经了三年的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模式还处在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阶段。学校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是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是2001年5月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依托,以武汉中地数码工程有限公司为实体组建,专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实现地理信息系统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和平台。本研究试图从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入手,对校企联合培养的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 摘要:2006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进一步深化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这些都表明国家希望通过市场机制将各方合作的需求和动力调动起来,通过改进政策环境、适应市场需求、改善产学研相关方的合作机制、创新组织模式等形式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多方共赢。
  • 摘要: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5年至今,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了10倍。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社会上出现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的声音和研究生就业困难现象。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缓慢,并且主要增长专业学位研究生,而学术研究生增长很少。这一方面可以理解是国家政策对社会反馈的一种反应,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是劳动力供给对社会需求的一种反应。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从整体而言,放眼世界,中国发展速度仍然居于高位。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特别是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以高学历高技术加上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的特征,适应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这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社会背景。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增长是社会需要指导下的政策引导性结果,这种需要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来自社会的劳动力需求,一方面来自个体提高自己的需求,还有一方面是高校本身的需求。在国家政策导向下,部分高校为了迅速扩大研究生规模,急剧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压缩学术研究生比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重要问题。
  • 摘要: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研究生教育一直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作为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更是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部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助推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教育承担起了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知识储备、助推力和创新人才的重任。从市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类型来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往往大于对理论学术型人才的需求。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大学和科研院所,而现在更多的是进入企业、社会各应用研发部门或自主创业。因此,传统学术型的研究生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本文介绍了学位制度的配套改革情况,简述了改革招生与考试制度的基本概况。
  • 摘要:ISO质量管理具有突出过程管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重视质量意识等内涵,与工程硕士教育是以实践为目标,培养从事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以国有大中型组织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社会服务为基本价值取向等特点,有许多共通之处,ISO质量管理模式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着重对ISO质量管理模式在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管理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