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3年内共计206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0篇、会议论文138篇、专利文献10218284篇;相关期刊381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96种,包括全国第二十二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二十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全国毒性中药饮片学术研讨会等;炮制方法的相关文献由371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淑莹、刘志强、宋凤瑞等。

炮制方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0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3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218284 占比:99.99%

总计:10219352篇

炮制方法—发文趋势图

炮制方法

-研究学者

  • 刘淑莹
  • 刘志强
  • 宋凤瑞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峰
  • 许冬瑾
  • 马兴田
  • 贾天柱
  • 张发成
  • 张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晓翠; 魏彦宁; 牛阳
    • 摘要: 目的 基于“减毒增效”,为斑蝥及其制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斑蝥方剂,提取其方名、方源、组成、主治、制备方法、用法、用药途径等并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出含斑蝥方剂用药途径、剂型、主治疾病以及斑蝥的炮制方法和特殊用法(“取其气不用其质”)的频数;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药物组成≤10的复方进行药物配伍规律分析。结果共纳入236首方剂,包括149首内服者、84首外用者和3首内外皆可者。内服方剂以丸散剂为主,主治体内外肿块性疾病、传染病和皮肤病;外用方剂以散剂、膏剂、酊剂及浸剂为主,主治癣、疮疡等皮肤病。绝大多数方剂使用斑蝥炮制品,以糯米拌炒为主要方式。22首方剂记载了取斑蝥之气而不用其质的特殊用法,多用于治疗疝气。154首内服、外用方剂中,麝香、巴豆、雄黄是与斑蝥配伍的常见药物。结论 现代使用斑蝥以其衍生物合成制剂、提取物制剂以及含斑蝥中成药为主,主治肿瘤疾病,疾病谱较之古时明显缩窄。配伍古籍中所记载的解斑蝥毒的药物、使用斑蝥炮制品以及取斑蝥之气而不用其质的用法均可减轻斑蝥毒性。内服与外用方剂中与斑蝥配伍的药物交叉出现,在内服时多配伍软坚散结、破瘀通络及补虚药,外用时多配伍解毒杀虫、活血止痛及敛疮生肌药。
    • 赵晨; 张蓓; 杜菁; 易剑平
    • 摘要: 紫雪散是《中国药典》中的成方制剂品种,是凉开方剂中的常用代表方剂。在历版《中国药典》的紫雪散处方和制法项下,“芒硝”“芒硝(制)”“玄明粉”等不同提法被反复更改修订,并且不同省市炮制规范中芒硝制法也不尽相同,给实际生产造成了影响。故笔者考证了紫雪的历史沿革、历版《中国药典》中的紫雪散处方和制法,阐述了紫雪散处方和制法项下芒硝、芒硝(制)、玄明粉的变化历程,并对比了《中国药典》和全国及各省市炮制规范中芒硝的炮制方法,以期为紫雪散处方中芒硝的炮制提供依据。
    • 刘杰英; 杨长福; 张明; 张娜; 李玮; 张雪丽; 林昶
    • 摘要: [目的]研究路路通清炒法、砂烫法对路路通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路路通生品及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并鉴定其挥发性成分,经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路路通生品、清炒品和砂烫品中分别鉴定出65、71和80种化合物,分别占其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74.08%、71.45%和74.14%。与生品相比,清炒品、砂烫品中烯类成分种类及相对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清炒品、砂烫品中酮类相对质量分数显著减少。清炒后挥发油中烯类成分种类从22种增加到29种,相对质量分数从19.15%增加到40.61%;砂烫后挥发油中烯类成分种类从22种增加到36种,相对质量分数从19.15%增加到43.62%。清炒后挥发油中酮类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从22.27%减少到9.10%,砂烫后挥发油中酮类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从22.27%减少到6.51%。清炒路路通新产生了7种萜烯类成分,砂烫路路通新产生了14种萜烯类成分,砂烫法较清炒法多增加7种萜烯类成分。[结论]清炒法、砂烫法炮制后,路路通挥发油中烯类成分的种类及相对质量分数显著升高,酮类成分相对质量分数显著降低,砂烫品中新增萜烯类成分较清炒品多。研究结果为不同炮制方法的炮制工艺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 赖岳晓; 刘佩沂; 田素英; 雷浩强; 周臻; 黄少浩; 曾金玲
    • 摘要: 目的优选款冬花的最佳炮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个产地的款冬花生品及4种不同炮制品(蜜炙品、甘草炙品、甘草蜜炙品、甘草蜜复制品)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色谱柱为Ultimate XB-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47.5∶52.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C,进样量为20μL。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款冬花生品及4种不同炮制品中芦丁、槲皮素含量及芦丁和槲皮素的总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芦丁和槲皮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0021~501.5143μg/mL、0.2140~10.7001μg/mL(r=0.9996,0.9993,n=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7%和99.22%,RSD分别为0.90%和2.32%(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0%。与款冬花生品比较,甘草蜜炙品、甘草蜜复制品中芦丁、槲皮素含量及芦丁和槲皮素的总含量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从芦丁、槲皮素的含量来看,款冬花最佳炮制方法为甘草蜜复制和甘草蜜炙。
    • 邓亮; 赵晓琴; 张艳霞; 王自润; 柴茂山
    • 摘要: 目的:通过对古法制半夏与现代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的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分析,考量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是否合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技术,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0~3min,3%A;3~20min,3%~10%A;20~40min,10%~70%A;40~50min,70%A);流速为每分钟0.8mL;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10μL;以鸟苷含量进行方法学验证,分别用特征图谱表征古法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结果:HPLC特征图谱共标记出10个特征峰,指认出鸟苷、腺苷、尿苷3个特征峰,分析结果表明半夏有效成分的测量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质量表征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显示经过石灰、白矾炮制后的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中各成分均有损失,法半夏、姜半夏缺失第3、6、8号峰;清半夏中鸟苷减少。古法制半夏各个峰均较显著,成分损失小,有效成分保留较多。结论: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对于水溶性小分子成分的保留优于现代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的炮制方法。HPLC特征图谱为半夏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支持。
    • 吕晓萱
    • 摘要: 目的研究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期间于该院口服中药饮片治疗的1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为38例、38例和39例。A组行水处理前分档,B组行炮制前分档,C组于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对比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A组疗效为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B组疗效为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C组疗效为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A组与B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饮片炮制前采用不同分档方法对饮片化学成分具有不同影响,严格进行水处理前分档及炮制前分档,可有效降低药物毒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胡欣燕; 李璐瑒
    • 摘要: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煅炉甘石中铅含量的影响,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历版《中国药典》和本草文献中煅炉甘石的炮制方法,炉甘石生品分别经明煅后直接粉碎、煅淬+水飞的传统方法及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方法处理,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21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测定生品、上述炮制品及市售炉甘石样品中铅的含量。结果 铅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炉甘石生品>传统方法煅淬后的弃渣>煅后直接粉碎的样品及市售煅炉甘石样品>传统方法炮制的煅炉甘石。结论 煅烧的炮制过程可降低炉甘石中铅的含量,市售煅炉甘石样品多采用明煅后直接粉碎的方法,虽可保证成品的细度,但铅含量较高,且相差较大。以煅淬+水飞的传统炮制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炉甘石中铅的含量,保证用药安全。
    • 段君; 许海; 沈峰
    • 摘要: 甘草属于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的干燥根及根茎,亦被称为红甘草、甜草根、甜根子、皮草、粉草、棒草。多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其味甘性平,善入心、肺、胃经,其可解毒清热、补益脾气,亦可缓急止痛、祛痰止咳,而于方剂中与他药配伍,亦可发挥调和诸药之效。
    • 刘想晴; 赵宝林; 钱枫; 骆莉莉
    • 摘要: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医学典籍和相关文献,对补骨脂的历史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对历版《中国药典》和全国各地炮制规范中记载的补骨脂炮制方法进行梳理,全面总结了补骨脂的炮制历史,理清了补骨脂炮制发展脉络。考证发现,从古至今补骨脂的炮制方法较多,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炒制、焙制、酒制、盐制、蜜制、醋制、酒麸制、药汁制、童便制、乳制等多种方法。自1963年版药典开始,共有9版收载了补骨脂的炮制品,全国有23个省市记载了补骨脂的炮制方法。研究理清了补骨脂的炮制历史沿革,可为现代补骨脂的炮制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