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甘油

甘油

甘油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3年内共计996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2篇、会议论文122篇、专利文献7391篇;相关期刊1092种,包括石油化工、广东化工、工业催化等; 相关会议105种,包括第七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二届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论坛、第十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等;甘油的相关文献由1797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博、王永华、徐怀义等。

甘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2 占比:24.61%

会议论文>

论文:122 占比:1.22%

专利文献>

论文:7391 占比:74.17%

总计:9965篇

甘油—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旭; 汤继东; 李甘霖
    • 摘要: 目的 制备以芒果核淀粉为基质的淀粉膜,分析淀粉膜性能,为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方法 制备不同甘油、羧甲基纤维素和没食子酸浓度的淀粉膜,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分析膜的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系数、抗氧化活性及热稳定性,并探究膜的最佳性能参数。结果 当甘油质量分数为30%、羧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45%、没食子酸质量分数为4%时,膜的抗拉伸强度为25.28MPa,断裂伸长率为11.66%,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14g·mm/(m^(2)·h·kPa),抗氧化活性为75.93%。结论 芒果核淀粉能与添加的助剂形成有效交联,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淀粉膜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活性,降低了水蒸气透过系数,并提高了膜的热稳定性。
    • 刘可汉; 张桥
    • 摘要: 进行了以粗甘油为原料通过热解制氢的过程设计,采用Aspen plus对流程中的反应和分离过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并采用技术经济分析对该工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目前工业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相比,产量分别为1.2、3.0、5.0 t/h的甘油制取氢气的成本分别为14439、13203、12713元/t,随着产量的增长,甘油制氢的单位成本在逐渐降低。所以甘油制取每吨氢气的成本高于煤制氢但低于天然气制氢。其瓶颈在于过程的蒸汽能耗,而这一问题可通过热集成来解决,故甘油制氢与2种成熟技术相比可期待有区域优势。
    • 汪彦君; 赵剑英
    • 摘要: 碳酸甘油酯(Glycerol Carbonate,GC)是一种绿色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制备化学中间体、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众多工业化学品,也被用作燃料添加剂、生物基溶剂等。甘油是生物柴油生产中的一种副产物,来源丰富、价格便宜,同时甘油的充分利用也有助于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开发了基于甘油制备GC的新方法,主要包括CO;和甘油的直接反应、尿素甘油解、甘油和碳酸酯的酯交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用甘油制备GC在催化剂方面的研究进展,期望为该领域新型催化剂的设计及制备工艺优化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
    • 汪彦君; 赵剑英
    • 摘要: 生物柴油是公认的可再生能源,酯交换法产生生物柴油的主要副产物是甘油。以甘油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的碳酸甘油酯(GC)是生物柴油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甘油与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是一条绿色、直接、高产率、工业可行的GC合成路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甘油酯交换合成G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期望为该领域新型催化剂的设计及制备工艺优化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
    • 张家仁; 刘海超
    • 摘要: 生物柴油是一类清洁的可再生液体燃料,精炼植物油与甲醇酯交换是制备生物柴油的重要反应。针对目前难以准确获得酯交换反应体系的多组分相平衡组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间歇反应和连续逆流分离甘油等不同反应方式下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体系的多组分相平衡行为,并以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酯交换为模型反应,采用UNIFAC和Modified UNIFAC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常压、60°C反应条件下,在总组成偏离甲醇-甲酯二元组成的区域,UNIFAC和Modified UNIFAC模型准确计算了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体系的三元和四元相平衡组成。在甘油含量大于2.2%(质量)或转化率小于90%(质量)的酯交换反应中,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约为2%。酯交换反应相平衡的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表明,采用连续逆流方式分离甘油可以提高酯相中的甲醇含量,有利于传质和酯交换反应。这些结果为生物柴油工艺过程模拟、设备优化以及新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 李晓红; 高球球; 解菁; 靳福全
    • 摘要: 采用已优化的条件分别制备了CaO、KF/CaO、KF/Mg-Al-O、KF/Ca-Al-O、KF/Ni-Al-O及KF/Zn-Al-O固体碱催化剂。将NaOH、KOH、Na_(2)CO_(3)及上述制备的催化剂分别用于设定工艺催化蓖麻油甲醇醇解反应。结果发现:经NaOH、KOH、Na_(2)CO_(3)及CaO催化的反应均不析出甘油;经KF/CaO、KF/Mg-Al-O、KF/Ca-Al-O、KF/Ni-Al-O及KF/Zn-Al-O催化的反应均不同程度析出较多量甘油。对用量较少的强碱性催化剂NaOH及KOH催化的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一水硫酸氢钠中和即可析出一定量甘油。对用量较多的弱碱性催化剂Na_(2)CO_(3)及CaO催化的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加入适量的一水硫酸氢钠中和外,尚需加入一定量甲醇稀释才能析出一定量甘油
    • 高峄涵; 李祥林; 冯智渊; 赵红颖; 谢焰
    • 摘要: 为探究电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简称再造烟叶)甘油饱和吸附量的吸附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使用化学吸附仪测定了不同类型再造烟叶对甘油的饱和吸附量及在程序升温条件(30~350°C)下甘油的脱附量。通过分析甘油在再造烟叶上的吸附量和吸附类型,结合再造烟叶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等表面性质,阐释不同再造烟叶材料的表面性质与甘油饱和吸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再造烟叶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甘油表面的吸附量;此外,再造烟叶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可与甘油形成多重氢键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量,还能提高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强度。(2)再造烟叶的含水率越高,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量越高,越有利于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
    • 郝冠英; 刘宏涛; 王晶晶; 白佳琛; 刘昱成; 石国庆; 赵学明; 万鹏程
    • 摘要: 为了提高优良种公羊利用效率、促进养羊产业良种化进程,筛选符合当前技术条件的绵羊精液冷冻保护稀释液,试验选择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公羊12只,采用假阴道法采集精液,测定并分析将不同含量甘油、二甲基乙酰胺(DMA)及甘油+DMA添加于绵羊精液冷冻解冻液后精子的活力、活率、直线速率、曲线速率、顶体完整率及DNA完整率等技术指标,探究不同冷冻保护剂及其不同含量对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甘油组、DMA组和甘油+DMA组中,3.0%甘油+2.0%DMA组冷冻解冻后精子质量最高,活力、活率、直线速率、曲线速率、顶体完整率及DNA完整率分别为(52.93±3.86)%、(65.01±2.04)%、(22.22±0.78)%、(58.71±0.46)%、(50.43±3.78)%、(49.77±1.38)%,2.5%甘油+2.5%DMA组次之。说明在绵羊精液冷冻保护剂中添加3.0%甘油+2.0%DMA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甘油和DMA。
    • 李悦; 李海燕; 周圆圆; 陈井生; 于吉东
    • 摘要: 为明确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的作用机理,采用浸泡法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体内的总糖、甘油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解毒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龄幼虫虫体内总糖含量和甘油含量随乙醇提取物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处理24 h时分别较对照升高了96.2%和33.5%,达极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处理24 h时,比对照降低了26.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羧酸酯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逐渐下降,处理24 h时,三种酶活性较对照降低了61.1%、51.3%和45.4%,差异极显著。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可导致线虫体内糖代谢出现紊乱,降低线虫的抗逆能力,并削弱了线虫对毒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这些可能是线虫死亡的原因。本研究为工业大麻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奠定理论基础。
    • 朱桂生; 邱海芳; 王忠华; 邵守言; 黄春霞; 谭永明; 王丽; 陈新月
    • 摘要: 甘油是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甘油选择性氧化制备高值含氧衍生物开辟了从生物质到有机酸的生产路径,有效缓解了甘油大量过剩的困境并创造了潜在利用价值。论述了甘油高值转化为甘油酸和二羟基丙酮的催化体系研究进展,重点研究了Au基、Pd基、Pt基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旨在提高甘油酸和二羟基丙酮的选择性,并介绍了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催化剂失活的可能性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