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豆油

大豆油

大豆油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2844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2篇、会议论文85篇、专利文献14372篇;相关期刊639种,包括中国饲料、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59种,包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2016环渤海粮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家禽学术研讨会等;大豆油的相关文献由4869位作者贡献,包括江连洲、于殿宇、李杨等。

大豆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2 占比:9.92%

会议论文>

论文:85 占比:0.53%

专利文献>

论文:14372 占比:89.55%

总计:16049篇

大豆油—发文趋势图

大豆油

-研究学者

  • 江连洲
  • 于殿宇
  • 李杨
  • 齐宝坤
  • 王中江
  • 王立琦
  • 隋晓楠
  • 王胜男
  • 曹志亮
  • 朱秀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大业; 陈立; 陆晓祺; 戴恺晨; 王丹灵
    • 摘要: 研究改性大豆油(MSO)在全季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环保芳烃油(TDAE)相比,MSO在延缓胶料焦烧的同时可以提高硫化效率;使用MSO的胶料的F_(L)、F_(max)和门尼粘度均有所降低,说明MSO对胶料和填料的润滑增塑效果优于TDAE,其胶料的焦烧安全性好;MSO可以改善白炭黑的分散性,降低胶料的Payne效应;使用MSO胶料的成品轮胎低温性能更佳,湿地抓着性能略有下降,滚动阻力相当。
    • 姜新杰
    • 摘要: 以带皮鸡腿为主要原料,经滚揉、打粉、拌浆、裹粉、油炸、蘸酱等制作工序后,得到外表金黄、酥脆、内里滑嫩多汁、咸甜适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的适合即食或外卖的快餐食品。一、原料带皮鸡腿、玉米淀粉、盐、味精、白砂糖、辣椒粉、大蒜粉、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酱油、冰水、大豆油、预拌粉。
    • 张家仁; 刘海超
    • 摘要: 生物柴油是一类清洁的可再生液体燃料,精炼植物油与甲醇酯交换是制备生物柴油的重要反应。针对目前难以准确获得酯交换反应体系的多组分相平衡组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间歇反应和连续逆流分离甘油等不同反应方式下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体系的多组分相平衡行为,并以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酯交换为模型反应,采用UNIFAC和Modified UNIFAC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常压、60°C反应条件下,在总组成偏离甲醇-甲酯二元组成的区域,UNIFAC和Modified UNIFAC模型准确计算了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体系的三元和四元相平衡组成。在甘油含量大于2.2%(质量)或转化率小于90%(质量)的酯交换反应中,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约为2%。酯交换反应相平衡的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表明,采用连续逆流方式分离甘油可以提高酯相中的甲醇含量,有利于传质和酯交换反应。这些结果为生物柴油工艺过程模拟、设备优化以及新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 董耀宗; 潘云霞
    • 摘要: 为探究饲粮大豆油添加水平对海兰褐蛋雏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00只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Ⅱ、Ⅲ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5%和2.0%大豆油,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个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试验组Ⅱ较其他组更优。1~42日龄阶段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Ⅱ、Ⅲ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降低了6.6%、13.7%和9.8%(P <0.05),料重比(F/G)分别降低了6.8%、14.1%和10.2%(P <0.05)。由此可见,在1~42日龄海兰褐蛋雏鸡基础饲粮中添加1.5%大豆油,能显著降低雏鸡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可在实践生产中应用。
    • 李文慧; 李欣欣; 苗永霞; 刘建平; 杨新丽
    • 摘要: 以金属-有机骨架MIL-101为载体、以乙酰丙酮钼(MoO2(acac)2)为活性组分,采用溶剂回流方法将MoO2(acac)2引入MIL-101孔道中合成新型催化剂MoO2(acac)2@MIL-101,考察了MoO2(acac)2@MIL-101对大豆油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利用多种测试技术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FT-IR、XRD、SEM、N2吸附和UV-Vis-DRS)。研究结果表明:MoO2(acac)2高度分散在MIL-101孔道中,MoO2(acac)2的引入没有改变载体的形貌和骨架结构。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且含有适量的、高度分散的活性组分的MoO2(acac)2@MIL-101催化剂对大豆油环氧化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 李东
    • 摘要: 大豆油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5种脂肪酸。大豆油应用于动物养殖中能够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文章综述了大豆油在动物养殖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动物日粮中合理添加大豆油的后续研究及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 田希雅; 孙阳; 钮慧晶; 于天力; 何振莲; 夏呈强; 裴彩霞
    • 摘要: 【目的】在添加2%豆油基础上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和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7个饲粮精粗比组(精粗比分别为2∶8、3∶7、4∶6、5∶5、6∶4、7∶3、8∶2),称取300 mg不同精粗比饲粮于尼龙袋中,并添加2%豆油于玻璃发酵管中,吸取30 mL培养液,体外发酵48 h,每种精粗比设4个平行,并进行2次重复试验。【结果】①4∶6组乙酸浓度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8∶2组瘤胃液pH最高。②4∶6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3∶7和5∶5组(P0.05)。③氨态氮浓度随精粗比增加先增加后降低,4∶6组氨态氮浓度最高,极显著高于2∶8和8∶2组(P0.05)。【结论】添加2%豆油基础上饲粮精粗比为4∶6水平时最有利于绵羊瘤胃发酵。
    • 李慧; 陈百科; 金素莱曼; 李孟婕; 陈婷婷; 张奇秀; 包海蓉
    • 摘要: 为了得到有效的虾糜品质改良方法,该文将3种动植物油(猪油、大豆油、橄榄油)添加至虾糜中,并对其凝胶品质(色度、流变特性、凝胶强度和质构特性)及结构变化(蛋白二级结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同时,模拟虾糜制品(虾滑)的生产制备,通过感官实验评价油脂对虾滑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添加油脂后虾糜的L^(*)增加、a^(*)降低,储能模量、凝胶强度、硬度、咀嚼度、持水性随着油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大豆油>猪油。感官评定结果显示,添加2%~6%(质量分数)猪油和2%(质量分数)大豆油可以使虾滑的口感适中、提升可接受度。该研究可为虾糜制品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 王志高; 吴莹; 王博; 袁建; 鞠兴荣; 何荣
    • 摘要: 大豆油-月桂酸新型结构脂质的开发及其对脂质代谢影响的研究,为开发控制肥胖及相关疾病的结构脂质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油和月桂酸为原料,通过酶促酯交换反应合成MLM(中长链)型结构脂质。选取20只健康的C57BL/6J型实验小鼠均分为4组,喂食不同的饲料,分别是标准饮食组(普通饲料+生理盐水组),普通饲料+大豆油组,普通饲料+结构脂质组,高脂饲料+结构脂质组。喂食30 d后观察小鼠体重的变化,并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和脏器指数等相关指标,分析大豆油-月桂酸新型结构脂质改善脂质代谢抑制肥胖的效果。研究表明,添加大豆油-月桂酸结构脂质会影响接受标准饮食或高脂饮食小鼠的吸收,从而有效防止小鼠体重增加。小鼠血清中的TC、TG、HDL-C和LDL-C水平得到有效调节,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活性无明显变化。表明获得的新型结构脂质具有控制肥胖的良好潜力,且不会产生副作用。
    • 崔素萍; 穆秋霞; 曲柳青; 李琳; 陈丹; 郑喜群
    • 摘要: 为了探索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组分的抗氧化作用及对油热稳定性的影响,将不同分子量的抗氧化肽组分添加到大豆油中,利用Schaal烘箱法,在63°C下加速氧化15 d,研究抗氧化肽对大豆油的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羰基价等指标的影响,并对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0到15 d,SO(不含肽的油)、SO-h;(含小于1000 Da肽的油)、SO-h;(含1000~3000 Da肽的油)的过氧化值分别由0.50增加至2.91、1.48及1.57 mmol/kg,酸价分别由0.19增加至0.41、0.37及0.38 mg/kg,P-茴香胺值分别由2.34增加至9.96、8.06及9.75 mg/kg,羰基价分别由5.59增加至14.53、11.87及11.92 meq/kg。SO的增加幅度最大,SO-h;的增加幅度最小,以上结果均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氧化指标均随大豆油氧化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从而导致油的热稳定性下降;抗氧化肽组分的抗氧化活性与分子量有关,其中分子量<1000 Da和1000~3000 Da的组分抗氧化效果最佳。此研究为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组分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