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工业大麻

工业大麻

工业大麻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848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轻工业、手工业、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4979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黑龙江科学、农机化研究、中国麻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等;工业大麻的相关文献由123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欣、杨明、郭鸿彦等。

工业大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5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4979 占比:99.82%

总计:125205篇

工业大麻—发文趋势图

工业大麻

-研究学者

  • 刘欣
  • 杨明
  • 郭鸿彦
  • 郭丽
  • 王晓楠
  • 赵越
  • 韩承伟
  • 黄继承
  • 孙宇峰
  • 曹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静; 粟建光; 唐蜻; 戴志刚; 陈小军; 许英
    • 摘要: 工业大麻是重要的药用和纤维作物,其次生代谢物如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等大麻素具有特殊药用性能,是目前重要的医药原料。腺毛参与植物的防御反应,也是重要的分泌器官,能够合成与储存某些次生代谢物,大麻素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均与腺毛相关。重点阐述了工业大麻腺毛的形态结构以及3种分泌型腺毛的特征及特性,腺毛内主要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途径和大麻素调控机制。同时,对今后工业大麻腺毛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及展望,为推动药用工业大麻定向选育、低毒甚至无毒高药用价值工业大麻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 粟建光; 杜广旭; 唐蜻; 李林; 程超华; 李刚; 戴志刚; 邓灿辉; 陈小军; 张小雨
    • 摘要: 中大麻资4号是吉林四环澳康药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低毒、高CBD工业大麻杂交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四氢大麻酚(THC)平均含量为0.20%,大麻二酚(CBD)平均含量为5.04%,花叶平均产量2666.7 kg/hm^(2)。该品种生长期内未见明显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发生,抗旱性中等。该品种于2021年11月12日通过了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的新品种鉴定登记。
    • 刘飞虎; 毛敬淞; 汤开磊; 杜光辉; 杨阳
    • 摘要: 相比常规的播种栽培,花叶用工业大麻扦插育苗全雌栽培具有如下突出优势:工厂化育苗,可控性强;无性繁殖,保持品种优良特性;育苗移栽,避开干旱对直播种子出苗的影响;移栽时间可控,保证足够的生育期;移栽成活率高,一次全苗,生长更整齐;用苗量少而精确,有利精准施肥,且每公顷节省间、定苗用工至少15个;全雌栽培,免除砍雄麻操作,每公顷节省用工至少45个;不结籽,避免品种混杂和非法扩散,有利监管;田间生长期延长,每公顷花叶产量4.5 t以上,CBD含量也明显提高;无麻籽,降低花叶初加工难度和成本。总之,花叶用工业大麻扦插育苗全雌栽培,可控度高,可推广性强,有利监管,花叶高产优质,每公顷可节省用工60个以上。
    • 李悦; 李海燕; 周圆圆; 陈井生; 于吉东
    • 摘要: 为明确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的作用机理,采用浸泡法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体内的总糖、甘油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解毒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龄幼虫虫体内总糖含量和甘油含量随乙醇提取物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处理24 h时分别较对照升高了96.2%和33.5%,达极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处理24 h时,比对照降低了26.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羧酸酯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逐渐下降,处理24 h时,三种酶活性较对照降低了61.1%、51.3%和45.4%,差异极显著。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可导致线虫体内糖代谢出现紊乱,降低线虫的抗逆能力,并削弱了线虫对毒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这些可能是线虫死亡的原因。本研究为工业大麻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奠定理论基础。
    • 向伟; 马兰; 刘佳杰; 颜波; 段益平; 吕江南
    • 摘要: 机械化初加工技术是工业大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随着国际上工业大麻政策的放开,国际市场对工业大麻的需求量日渐增大,工业大麻机械化初加工技术领域面临着基础性研究落后、生产工艺与机械化生产技术联动性差和部分环节机械装备适用性与可靠性低等问题日益凸显。重点阐述工业大麻纤维剥制加工、花叶分离、秸秆炭化和联合加工4个初加工核心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总结工业大麻初加工技术各生产环节现有的装备。指出中国工业大麻初加工技术面临的问题与难点,中国工业大麻产业化程度低,工业大麻初加工生产中存在着花叶分离、籽粒脱粒清选和秸秆炭化等薄弱环节,高效低损的专用工业大麻机械化初加工生产装备仍然缺乏。提出工业大麻轻便型与大型初加工机械并存发展、创新研发高效纤维剥制加工装备、突破籽用工业大麻收获加工技术、自主研发花叶分离装备,实现工业大麻初加工机械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 陈达; 赵建秋; 宋江; 刘博; 王磊; 衣淑娟
    • 摘要: 针对"龙麻3号"茎秆收获作业后剥麻机出麻率较低的问题,利用CTM205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龙麻3号"茎秆进行压缩力学特性研究,以节间、含水率及压缩位置(有节与无节)为因素,以最大压缩载荷力为试验指标设计工业大麻区组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节间、含水率、压缩位置3个因素对工业大麻茎秆最大压缩载荷力影响均显著,节间与含水率交互作用对结果影响不显著,节间与压缩位置交互作用对结果影响极显著,含水率与压缩位置交互作用对结果影响显著。多重比较分析可得:第6节间与第2节间、第4节间比较对结果影响极显著,"第2节间"与"第4节间"比较对结果影响显著;含水率23.3%与含水率34.9%、42.4%、55.7%、64.6%之间相互比较对结果影响均极显著,含水率34.9%与42.4%间相互比较影响显著,含水率42.4%与55.7%之间相互比较影响显著,含水率55.7%与64.6%之间相互比较影响显著。3个节间的工业大麻所受最大压缩载荷力大小的关系为"第6节">"第4节">"第2节";5种含水率所受最大压缩载荷力大小的关系为23.3%>34.9%>42.4%>55.7%>64.6%;2个压缩位置所受最大压缩载荷力大小的关系为有节>无节。研究结果可为剥麻机参数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 吴立仁
    • 摘要: 目的明确黑龙江地区工业大麻最佳种植密度和行距,为该地区麻杆、麻叶以及麻皮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该研究选用“龙麻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D1(40万株/hm^(2))、D2(50万株/hm^(2))、D3(60万株/hm2)等3个种植密度和等行距M1(40 cm∶40 cm)、宽窄行(50 cm∶30 cm)这两个行距,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对“龙麻1号”的农业性状、SPAD值及麻杆、麻叶以及麻皮产量的影响。结果行距对工业大麻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与等行距M1相比,宽窄行M2种植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植株高度、茎粗等农业性状,增加SPAD值,提高麻杆、麻叶以及麻皮产量。M2种植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工业大麻麻杆、麻叶以及麻皮产量影响规律不明显,即麻叶产量为D2>D1>D3,麻杆和麻皮产量为D1>D2>D3。结论选用宽窄行(50 cm∶30 cm)和40万株/hm^(2)种植密度作为东北地区工业大麻的种植模式,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 王怀鹏; 邱广伟; 刘玲玲; 汝甲荣; 孙旭红; 马子竣; 孙继英; 牛若超
    • 摘要: 为完善纤维型工业大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本研究以纤维型工业大麻品种“汉麻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行距R1(15.0 cm)和R2(7.5 cm),以及种植密度D1(300万粒·hm^(-2))、D2(350万粒·hm^(-2))、D3(400万粒·hm^(-2))、D4(450万粒·hm^(-2))和D5(500万粒·hm^(-2)),分析不同行距和密度配置对工业大麻相关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内工业大麻株高、茎粗和根长总体在R1D4处理下表现最优,分别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8.59%~56.01%、2.90%~82.81%和32.56%~113.31%。R1D4处理的植株干物重在苗期和开花期表现最优,较同时期各处理显著增加9.56%~261.21 g和75.96~346.25 g;工艺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在R2D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综合分析得出行距15 cm,密度450万粒·hm^(-2)为齐齐哈尔市克山地区“汉麻5号”适宜的高产栽培方式组合。
    • 张效霏; 张利国
    • 摘要: 研究工业大麻雄性不育性对提高工业大麻生产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雄性不育与物种生物学特性密不可分。本文阐述了工业大麻雄性不育性的表型性状和细胞胚胎学特点,并探讨了工业大麻基因雄性不育性的应用及研究方向,对进一步揭示工业大麻雄性不育遗传机制、在生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牟雪雷; 王春海; 潘超然; 于磊; 姜旭鹏
    • 摘要: 在我国,随着工业大麻产品的综合研发及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和延伸,无论是工业大麻的纤维、籽实、花、叶,还是根、茎都可以作为原料进行系列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因此工业大麻是非常适合产业化综合开发的作物。近年来,工业大麻种植加工的综合效益逐年提高,但如何提高收获效率是制约其综合利用及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实现在收获成本最小化的情况下应收尽收的唯一途径就是解决收获机械化的问题。针对国内外工业大麻收获技术及机具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旨在推动我国工业大麻的生产向质量更好、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