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长猪

生长猪

生长猪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水产、渔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5篇、会议论文64篇、专利文献61105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猪业科学、动物营养学报、家畜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15年年会、2014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学术研讨会、生猪优质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生长猪的相关文献由2255位作者贡献,包括印遇龙、陈代文、李德发等。

生长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5 占比:1.43%

会议论文>

论文:64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61105 占比:98.47%

总计:62054篇

生长猪—发文趋势图

生长猪

-研究学者

  • 印遇龙
  • 陈代文
  • 李德发
  • 夏中生
  • 余冰
  • 李铁军
  • 林映才
  • 张宏福
  • 易学武
  • 谯仕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辉; 季海峰; 王四新; 张董燕; 王晶; 张伟; 王雅民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40.69±1.16) kg的健康"长×大"二元生长猪9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和3%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4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粪便中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粪便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ensu_tricto_1)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组粪便中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4)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1%的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可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菌群组成,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
    • 师煌伟; 王力; 王璐; 赖长华
    •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价油莎豆粕对生长猪的营养价值,并探究不同水平油莎豆粕替代玉米对生长猪的饲喂效果。试验1评价油莎豆粕在猪上的营养价值,选取12头体重(51.12±3.41)kg的杜×大三元杂交健康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个日粮处理(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和油莎豆粕试验日粮),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2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141头初始平均体重(34.7±2.4)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9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油莎豆粕按10%、15%、20%替代基础日粮中玉米,试验期共28 d,研究油莎豆粕对生长猪生长性能以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莎豆粕在干物质状态下消化能和代谢能分别为14.61 MJ/kg和13.54 MJ/kg,有作为能量饲料的潜在价值;0~14 d对照组的日采食量高于10%、20%替代组(P<0.05);10%替代组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高于15%替代组(P<0.05),其干物质、有机物以及总能消化率高于20%替代组(P<0.05)。综上所述,油莎豆粕可以替代部分玉米饲喂生长猪,推荐替代玉米的比例为10%。
    • 赵金标; 宋孝明; 李忠超; 刘岭
    • 摘要: 本试验旨在测定不同省份来源的稻谷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饲喂生长猪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试验一:选用30头初始体重为(35.02±1.61) kg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玉米饲粮和4种稻谷DDGS饲粮。试验期19 d。试验二:选用30头初始体重为(42.04±1.90) kg装有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无氮饲粮和4种稻谷DDGS饲粮。试验期16 d。结果表明:1)来源于黑龙江、安徽和河北的稻谷DDGS的总能、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于来源于广西的稻谷DDGS。来源于黑龙江、安徽和河北的稻谷DDGS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来源于广西的稻谷DDGS。2)来源于广西的稻谷DDGS的消化能、代谢能,粗蛋白质、干物质和能量表观全肠道消化率,以及氨基酸表观和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均显著低于来源于黑龙江、安徽和河北的稻谷DDGS(P<0.05)。由此可见,不同省份来源的稻谷DDGS由于营养成分不同,导致其在生长猪上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存在差异,其中粗纤维含量是影响稻谷DDGS营养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 朱宸萱; 雷胡龙; 陆乃升; 姜雪元; 夏东
    • 摘要: 为了初步探讨饲料源头锌减量化的可能性,本研究选择同窝8头健康80日龄(大约克×杜洛克×梅山猪)三元杂交猪,按照体重、性别配对分为2组(0Zn组和5Zn组),均以含有1%二甲酸钾(potassium diformate,KDF)和500 IU/kg植酸酶添加剂的饲粮为基础日粮,0Zn组日粮不添加甘氨酸锌,5Zn组日粮添加5 mg/kg甘氨酸锌,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实验0~2周、2~4周和4~6周,0Zn组与5Zn组的体增重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第2~6周0Zn组的体增重显著高于5Zn组(P0.05)。结果表明:用含有1%KDF和500 IU/kg植酸酶添加剂的饲料饲喂生长猪,可实现微量元素锌的零添加。
    • 胡新旭; 刘含亮; 鲍英慧; 张勇; 张善鹏
    • 摘要: 为探索不同粒径颗粒饲料对生长猪采食量和采食偏好的影响,分别采用3.2 mm和4.2 mm孔径的环模生产颗粒饲料进行试验。试验一选取体重4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40头,根据公母比例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头,试验期12 d,第1~3 d饲喂粉料,第4~6 d饲喂3.2 mm粒径颗粒饲料,第7~9 d饲喂4.2 mm粒径颗粒饲料,第10~12 d饲喂3.2 mm粒径颗粒饲料,每天统计采食量。试验二选取体重5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40头,根据公母比例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头,每组放置2个3孔不锈钢干式自动料槽分别投放3.2 mm和4.2 mm粒径的颗粒饲料,每天统计生长猪对2个料槽中饲料的采食量,试验期为7 d。结果表明,在试验一的4个采食阶段,每栏生长猪对饲料的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7.49、18.4、20.23和18.27 kg,生长猪对4.2 mm粒径颗粒料的日均采食量明显高于粉料和3.2 mm粒径颗粒料,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二每栏猪对4.2 mm和3.2 mm粒径颗粒饲料的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1.62 kg和9.69 kg,二者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在3.2 mm粒径和4.2 mm粒径颗粒饲料的硬度分别为3.07 kg和4.20 kg的情况下,生长猪对4.2 mm粒径颗粒料的采食量大于3.2 mm,同时对4.2 mm粒径颗粒料的采食偏好性优于3.2 mm。
    • 陈浩瀚; 王锦湘; 王敏奇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60头体重(25.83±1.24)kg的健康杜×长×大阉公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20、40 mg/kg大豆异黄酮。预试期5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提高了试验猪后期(15~28 d)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且与大豆异黄酮的添加剂量呈线性相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异黄酮组试验猪第29天血清样中球蛋白(GLB)含量升高(P<0.05),白球比(A/G)下降(P<0.05),且A/G随着大豆异黄酮添加剂量的增加呈线性降低(P<0.05),尿素氮(UN)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大豆异黄酮均提高了试验猪第15天血清补体C3含量及第29天血清IgA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大豆异黄酮降低了试验猪血浆丙二醛(MDA)浓度(P≤0.05),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其中第15天血浆MDA浓度呈线性下降模式(P=0.05),第29天血浆CAT活性呈线性上升趋势(P=0.056)。综上,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可提高生长猪后期ADG,且与大豆异黄酮的添加剂量呈线性相关;添加大豆异黄酮对生长猪血清免疫指标、血浆抗氧化指标等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 唐佳希; 喻国均; 崔清明; 邓缘; 李华丽; 胡雄贵; 薛俊敬; 陈晨; 任慧波; 彭天舒; 朱吉; 田科雄; 刘莹莹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桑叶提取物(MLE)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3.84±3.11) kg的健康宁乡猪杂交F1代(杜洛克×宁乡猪)24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15%MLE。试验猪自由采食和饮水,预试期5 d,正试期43 d。结果显示:1)随着MLE添加水平的增加,生长猪的末重呈线性增加(P<0.05),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均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0.10%和0.15%MLE组生长猪的末重、ADFI和ADG均显著提高(P<0.05)。2)生长猪的总能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随MLE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0.05%、0.10%和0.15%MLE组总能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随MLE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粗纤维表观消化率随MLE添加水平的增加呈二次变化(P<0.05)。3)生长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随MLE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且0.10%和0.15%MLE组的上述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生长猪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随MLE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降低(P<0.05),0.10%和0.15%MLE组血清TCHO和LD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MLE能够改善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调节血液脂质代谢。在本试验条件下,生长猪饲粮中MLE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10%。
    • 陈昌海; 任雪枫; 高升; 丁浩
    • 摘要: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是指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生长猪和育肥猪的全身性综合征。一、流行现状猪圆环病毒2型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各日龄猪都可感染,但并不都表现出临床症状,其临床危害主要表现在猪群生产性能下降。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该病可在猪群中水平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 赵金标; 李忠超; 宋孝明; 杨立彬; 田耀耀; 张春平; 刘岭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蛋白和低蛋白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胍基乙酸对生长猪氮平衡、蛋白质沉积、脂肪沉积和日粮有效能值的影响。试验一和试验二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试验将18头试验猪分为3组,分别饲喂添加水平为0、300、1200 mg/kg胍基乙酸的高蛋白(平均值18.6%,干物质基础)和低蛋白(平均值15.2%,干物质基础)日粮。试验一和试验二中每个日粮处理组包含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每个试验共20 d,7 d为代谢笼适应期,随后7 d为日粮适应期,1 d为呼吸测热室适应期,5 d为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高蛋白日粮中添加300 mg/kg和1200 mg/kg胍基乙酸不影响生长猪日粮的净能值和呼吸熵,但提高了尿氮的排出量和日粮的脂肪沉积(P<0.05);低蛋白日粮中添加300 mg/kg和1200 mg/kg胍基乙酸不影响生长猪的呼吸熵,但提高了日粮的蛋白质沉积和净能/代谢能,并且降低了尿氮的排出量以及日粮脂肪的沉积(P<0.05);高蛋白日粮中添加300 mg/kg和1200 mg/kg胍基乙酸降低了氮的利用率,但是低蛋白日粮中添加相同水平的胍基乙酸提高了氮的利用率(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胍基乙酸对生长猪能量平衡和氮平衡的作用受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基于本研究结果,低蛋白生长猪日粮中添加1200 mg/kg胍基乙酸可以提高日粮氮的沉积和能量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养猪生产的高效性。
    • 覃小柳; 陈文新; 谢向萌
    • 摘要: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目前猪场常发的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其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临床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生长猪发烧不退、呼吸道症状等[1-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