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甲砜霉素

甲砜霉素

甲砜霉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66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药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2891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皮肤病与性病、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6第六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学术年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2016年联合学术大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等;甲砜霉素的相关文献由998位作者贡献,包括谢恺舟、谢星、卢彤岩等。

甲砜霉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1 占比:1.9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2891 占比:98.03%

总计:13150篇

甲砜霉素—发文趋势图

甲砜霉素

-研究学者

  • 谢恺舟
  • 谢星
  • 卢彤岩
  • 杨洪波
  • 王荻
  • 张跟喜
  • 王金玉
  • 戴国俊
  • 卜仕金
  • 王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达; 吴佳睿; 苏国成; 杨名平; 江锋; 孙雪珂; 周常义
    • 摘要: 为了探究土壤中氯霉素类抗生素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及累积迁移规律,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通过盆栽试验,在含有不同质量比(0,5,10,25 mg/kg)的氟苯尼考、氯霉素、甲砜霉素土壤中种植小白菜,检测根茎叶中各抗生素的累积量;采用富集系数、迁移系数分析土壤-小白菜体系的迁移累积特性,并采用风险商值(hazard quotient,HQ)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小白菜中氟苯尼考、氯霉素、甲砜霉素的累积量分别是4.71~410,0~0.359,0~0.161μg/kg;对于小白菜的不同部位,甲砜霉素累积量为根>茎>叶,氯霉素和氟苯尼考为叶>茎>根;小白菜体内生物富集程度为氟苯尼考>氯霉素>甲砜霉素;3种抗生素的迁移能力为氟苯尼考>氯霉素>甲砜霉素。当土壤中甲砜霉素质量比≤25 mg/kg时,成人HQ0.1;当土壤中氟苯尼考质量比≥25 mg/kg时,儿童HQ>1。可见,3种抗生素均可在小白菜中迁移累积,迁移能力、累积情况与抗生素种类有关,根部易累积甲砜霉素,叶部易累积氯霉素和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迁移能力和富集能力最强;当土壤中抗生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生长的小白菜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风险。
    • 刘莹; 张永刚; 李先国; 张大海; 李兆新; 邢丽红; 孙晓杰
    • 摘要: 为研究甲砜霉素(thiamphnicol,TAP)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设置16.7、50.1和83.5 mg/kg(体质量计)3个剂量组,每天口服灌喂中华鳖1次,连续给药4 d。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4 h取样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肝脾抗氧化酶活性并观察组织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有所增加,在83.5 mg/kg剂量组达到最高值,分别为对照组的7倍和3.7倍;碱性磷酸酶(AKP)、白蛋白(ALB)、总蛋白(TP)、钾离子(K)、及血糖(GLU)等血清生化指标在16.7 mg/kg剂量组显著升高,随着用药剂量增加,含量逐渐降低。Cl^(-)浓度随着TAP的使用有所降低,Ca^(2+)的浓度变化不显著。(2)16.7 mg/kg剂量组肝脏和脾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增加,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而50.1和83.5 mg/kg剂量组活性逐渐降低,说明高剂量TAP对SOD和NO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50.1 mg/kg剂量组最高,83.5 mg/kg剂量组含量逐渐降低;脾脏中的CAT活性在16.7 mg/kg剂量组最高,50.1和83.5 mg/kg剂量组活性逐渐降低。16.7 mg/kg剂量组肝脏和脾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所下降,50.1和83.5 mg/kg剂量组活性逐渐升高,在83.5 mg/kg剂量组最高。(3)从组织病理可以看出,TAP的使用对中华鳖的消化器官、排泄器官、循环器官、免疫器官、生殖器官均可造成严重的损伤,83.5 mg/kg剂量组对各组织结构影响最大。研究表明,在对中华鳖进行病害防治时,应严格按照TAP的科学用药规程,谨防过度用药和延长用药疗程,以免对机体造成损伤。
    • 赵雪卿; 王树照
    • 摘要: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温度对甲砜霉素(Ta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Tap与BSA相互作用的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分别计算得出对应温度下Tap与BSA的结合位点和结合常数,通过对热力学参数求解,得出Tap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为氢键与范德华力;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证明了Tap对BSA的构像有影响.
    • 耿阳; 章志淳; 相江英; 胡燕; 詹铭; 周颖
    • 摘要: 针对人体抗生素暴露问题,开发了基于Fe3O4@PDA磁性纳米材料实现对尿液中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富集及其生物监测。采取SEM和TF-IR技术表征Fe3O4@PDA磁性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功能,结果表明制备的PDA通过Fe-O-C化学键连接到磁性Fe3O4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于Fe3O4外层。磁性强度实验表明制备的Fe3O4@PDA材料在磁场中具有高的磁反应性。通过对影响因素的优化,在Fe3O4@PDA用量为20 mg,溶液pH为7,吸附时间为15 min,10 mL 5% (v/v)氨水甲醇溶液作为洗脱剂,超声洗脱时间10 min时,3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0%以上,且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0.16 μg/L和0.30~0.47 μg/L。利用该方法对实际儿童尿液样本进行检测,3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95.95%~117.64%。该方法可有效地检测出尿液中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其在实际尿液样本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 郑陆红; 张慧琼; 陈茹; 黄柳霞
    • 摘要: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猪肉、鸡肉和鱼肉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碱化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去除油脂,通过MCX固相萃取柱净化,经Waters BEH C_(18)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0.1%氨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负离子切换,多反应模式监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在0.5~100.0μ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均为0.1μg·kg^(-1),方法回收率为83%~11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氟苯尼考胺在1~100μ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为0.5μg·kg^(-1),方法回收率为81%~1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准确,适用于日常大批量猪肉、鸡肉和鱼肉样品中氯霉素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
    • 辛怡霖; 侯佳琪; 张欣; 唐熙; 李青云; 陈胡羚; 李引乾
    • 摘要: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粒径、提高药物水溶性的甲砜霉素纳米粒。以甲砜霉素纳米粒混悬液粒径大小为主要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及工艺,并对纳米粒进行理化表征。结果显示,最佳制备条件为: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5,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的浓度为1‰,在6000 r/min转速下匀浆5 min,在700 bar均质压力下循环7次,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甲砜霉素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25.5±30.5 nm,PDI平均值为0.260±0.02,载药量为(75.52±2.87)%,溶解度为9.69±0.78 mg/m L。表征结果显示,甲砜霉素纳米粒呈长棒状,粒径分布均一,化学结构没有变化,晶型结构发生了改变,可能以无定型状态存在。本研究为甲砜霉素的增溶方法供了一种新思路。
    • 曹俊杰; 董榕贵; 杨昌彪; 于霞; 马凯; 黄永桥; 简银池; 肖雄枫
    • 摘要: 建立了双泵双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烟熏肉制品中氯霉素、氟苯尼考和甲砜霉的快速分析方法。试样经氨化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后用(1+9)乙腈+水定容,正己烷去脂,得到样品待测液。试验结果:氯霉素类在0.5~10.0 n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均在80.2%~109.2%之间,相对偏差小于14.6%:方法检出限为氯霉素0.1μg/kg,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0.5μg/kg。在30天周期性质稳定。此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高效、快捷,能满足批量样品快速分析。
    • 庄姜云; 刘建芳; 李红权; 唐媛媛; 詹海毅; 黄武; 孙良娟
    • 摘要: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的分析方法.方法 以氯霉素-D5为内标,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在45°C氮气吹至近干,残渣用2 mL水溶解,溶解液过Oasis HLB柱净化,洗脱液在45°C氮气吹干,50%甲醇水溶液定容,后经正己烷脱色脱脂、PSA粉末吸附净化,高速离心过膜后用串联四极杆检测.样液经过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甲醇-水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检测.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 氯霉素在0.1~4.0μg/kg、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在0~40.0μg/k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回收率为93.7%~109.7%,RSD为0.7%~11.4%,检出限为0.03~0.09μg/kg,定量限为0.1~0.3μg/kg.结论 该方法准确、检出限低、重现性好,适用于蜂蜜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的检测.
    • 宋媛
    • 摘要: 我国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工合成化学品大量使用.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危害.甲砜霉素作为人工合成的一类抗生素被用在很多方面.故此,研究食品中甲砜霉素的测定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几年甲砜霉素的测定方法及其研究分析,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 杨秋红; 李司棋; 宋怿; 刘永涛; 董靖; 杨移斌; 周顺; 胥宁; 艾晓辉
    • 摘要: 实验建立了斑点叉尾(鮰)体内各组织中甲砜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中甲砜霉素浓度在5~1 00 n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8,平均回收率为79.05% ~95.58%,相对标准偏差为2.01%~9.36%,血浆中甲砜霉素的定量限为5.0 μg/L,肌肉、皮肤、肾脏和肝脏中甲砜霉素的定量限为5.0 μg/kg.实验在水温为28°C条件下,单次口灌(按照每kg体质量口灌17.5 mg的剂量)甲砜霉素,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研究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 显示,甲砜霉素血浆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血药达峰时间(Tpeak)为8.00 h,血药浓度峰值(Cmax)为933.75-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2.10 mg/L,消除半衰期(T1/28)为69.32 h,吸收半衰期(T1/2ka)为4.97 h.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以一级药代动力学方式消除.该方法简单可靠,满足甲砜霉素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