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O氧化

CO氧化

CO氧化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26809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67846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化工、工业催化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第4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等;CO氧化的相关文献由5000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王磊、张涛等。

CO氧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7846 占比:99.91%

总计:268096篇

CO氧化—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钟栎锭; 吴玉瑾; 王丽; 郭耘
    • 摘要: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负载Pd催化剂,并以CO和C_(3)H_(8)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CoO_(x)的引入对Pd/Al_(2)O_(3)和Pd/CeO_(2)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多种手段表征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化学状态和氧化还原性能;并利用原位红外探讨CoO_(x)引入对氧化反应的促进机制。结果表明:Pd/CoO_(x)/CeO_(2)的C_(3)H_(8)氧化反应速率是Pd/CeO_(2)的2.7倍;Pd/CoO_(x)/Al_(2)O_(3)的CO氧化反应速率是Pd/Al_(2)O_(3)的2倍。CoO_(x)对氧化反应的促进作用与载体的氧化还原性和反应物密切相关,对不同载体和反应物的氧化促进机制不同。在CO氧化过程中,CoO_(x)的引入可以改变Pd的化学状态;而在C_(3)H_(8)氧化过程中,CoO_(x)的引入可以增强C_(3)H_(8)的吸附并影响其氧化中间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稳定性。
    • 汤清虎; 郭晓慧; 谢小培; 赵培正
    • 摘要: 采用简单、低成本回流法制备了未掺杂和不同钒前驱体掺杂V的OMS-2催化剂,考察了其对CO低温氧化的催化活性,并借助XRD,FT-IR,BET,TEM,XPS,TGA和H_(2)-TPR表征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形貌、键态、价态及氧化还原性能.V掺杂改变了OMS-2骨架中锰氧八面体配位氧的配位环境,使OMS-2的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加了结构缺陷,加强了表面活性氧的机动性和反应性,使其呈现出远高于未掺杂OMS-2的催化活性.与NaVO_(3)前驱体相比,以V_(2)O_(5)为前驱体掺杂V制备的3%V-OMS-2(1)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可将CO完全燃烧温度从未掺杂OMS-2的200°C降至50°C以下.较大比表面积、特有的孔结构、短纳米棒形貌以及更机动、活泼的表面活性氧是3%V-OMS-2(1)呈现出高CO氧化活性的重要原因.
    • 白鸽
    •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用于CO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和单原子催化剂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但催化活性不高;相比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更好,但金属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单原子催化剂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CO氧化反应的高效进行提供了基础。
    • 匙玉华; 陈正男; 赵联明; 朱后禹; 任浩; 赵文; 郭文跃
    • 摘要: 该文将科研课题“低维金属催化剂在尾气处理中的应用”引入本科生综合实验教学。实验内容包括: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背景构建模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催化剂的结构成分及性能、分析催化氧化CO的机理,以及对理论预测催化剂进行实验验证。该实验项目涉及材料物理、计算材料学及材料化学等方面知识。该实验内容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实际,有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 李双叶; 宋丽云; 鲍林生; 石磊; 马利军; 訾学红; 李坚
    • 摘要: 从Pd纳米粒子出发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Pd@SiO_(2)纳米粒子,并将其负载于不同形貌Al_(2)O_(3)载体上,制备出具有良好CO催化氧化活性的催化剂。以纳米球形Al_(2)O_(3)为载体时,Pd@SiO_(2)/Al_(2)O_(3)催化剂活性优于无核壳结构的Pd/Al_(2)O_(3)催化剂。将纳米Pd@SiO_(2)负载到球形和菱形Al_(2)O_(3)上,制备出Pd@SiO_(2)/Al_(2)O_(3)催化剂。结果表明: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Al_(2)O_(3)载体(球形)有利于Pd@SiO_(2)的分散,且SiO_(2)层可以抑制Pd粒子的团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催化活性。而较小比表面积的载体(菱形)上出现了Pd@SiO_(2)的团聚,表现出较低的CO氧化活性,但在降低负载量后,CO氧化活性明显提高。该结果为推动新型热稳定、高效纳米三效催化剂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张静静
    • 摘要: 以花状CeO_(2)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质量分数2%Au/CeO_(2)催化剂,借助ICP-AES、XRD、TEM、XPS、H_(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焙烧温度对Au/CeO_(2)催化剂催化CO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影响显著,焙烧后的催化剂低温氧化CO活性明显提高,300°C焙烧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CO低温催化活性,18°C下可将体积分数1%的CO催化消除至1.84 mg·m^(-3)。
    • 叶丽萍; 杨丙星
    • 摘要: 采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15%CeO_(2)/Co_(3)O_(4)、15%CeO_(2)/CuO和15%CeO_(2)/Cu_(0.2)Co_(0.8)O_(δ)催化剂表面上CO催化氧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15%CeO_(2)/Co_(3)O_(4)催化剂在30°C时即可催化CO完全氧化成CO_(2),15%CeO_(2)/CuO催化剂表面存在明显的Cu^(+)-CO吸收峰,CuO掺杂改性的15%CeO_(2)/Cu_(0.2)Co_(0.8)O_(δ)催化剂表面具有较强的CO吸附性能,并且由于CuO与Co_(3)O_(4)协同作用影响,表面活性位增多,碳酸盐吸收峰在1700~1200 cm^(-1)范围内出现较宽的吸收带。升温反应过程中,15%CeO_(2)/Cu_(0.2)Co_(0.8)O_(δ)催化剂表面的碳酸盐中间物种可以在270°C时完全转化。
    • 李求忠; 戴文新; 黄仁昆; 颜桂炀
    • 摘要: 用原位光沉积法制得Au/TiO_(2)催化剂,以CO氧化为探针,通过XRD、SEM、TEM、XPS、TPD、in situ EPR和in situ DRIFTS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u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在3.5 nm左右,TiO_(2)表面的缺陷态会向Au粒子转移电子,使其表面电子密度增加,有利于CO和O_(2)的吸附;CO与TiO_(2)晶格氧作用后产生氧空位,促进O_(2)在氧空位的吸附与活化,并再生补充晶格氧;Au/TiO_(2)样品在CO氧化中展现出超高的活性,且在Au的LSPR效应作用下具有明显的光促作用.
    • 兰玉婷; 杨新宇; 韩思影; 苗雨欣
    • 摘要: 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绿色、稳定的无机材料,在化工、材料和工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羟基磷灰石的性质、形貌控制的制备方法以及在CO催化氧化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了目前羟基磷灰石在CO催化氧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 翁雪霏; 杨双莉; 丁丁; 陈明树; 万惠霖
    • 摘要: 多相催化的原位表征通常采用各种表征手段分别测试,但由于不同表征方法原位池结构不同,导致分别测试的温度、反应气氛及催化剂状态不尽相同,特别是催化过程还存在温度、反应物和产物浓度梯度,不同原位表征方法获取的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表面态,此外一些表征方法还涉及到光子或电子等的影响,难以获得实际催化过程准确全面的信息.原位红外吸收光谱广泛应用于催化反应机理过程的动态表征,然而多相催化体系中的氧化物组分通常对1200 cm^(-1)以下的红外光有较强的吸收,且常规红外光源强度在低波数段迅速衰减,目前原位红外光谱研究大多局限于4000-900 cm^(-1)对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包括反应中间体)的检测,难以将其应用于反应过程中催化活性组分自身变化的研究,如活性组分的氧化/还原、表面重构、活性组分与载体表面键合等,这些信息多位于1200-50 cm^(-1).基于模型催化剂表面厚度可控,近年来作者应用镜面反射红外吸收光谱在几个体系的研究中均实现了在一张红外光谱中同时获取表面吸附物种、表面变化和反应产物生成等关键信息.另一方面,氧化硅是常用的多相催化剂载体,其中硅溶胶易制成薄膜、稳定性好,钯和铜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广泛应用于实际多相催化反应过程,且钯和铜的价态在催化反应中往往会发生动态变化,确认真实活性相是一个难题.本文通过自行研制的原位红外反应池及超薄样品制备方法,在常规氧化物负载的实际多相催化剂体系获得了4000-400 cm^(-1)范围内较高的红外光谱信号,实现了反应条件下在一张红外光谱同时监测反应物、产物、表面吸附物种和催化剂自身的变化.以商业上常用的Pd/SiO_(2)和Cu/SiO_(2)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为例,利用宽波段原位红外光谱观察到Pd^(2+)-O(670,608 cm^(-1)),Cu^(+)-O(635 cm^(-1))和Cu^(2+)-O(595,535 cm^(-1))等氧化物的特征峰,并原位跟踪了CO氧化反应过程中Pd和Cu活性组分氧化/还原态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结合准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相互佐证,证实了钯和铜的氧化/还原.实验结果表明,Pd/SiO_(2)和Cu/SiO_(2)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条件下,其活性组分分别以Pd^(0)和Cu^(+)稳定存在.综上,本文方法可以提供更为可信的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相关信息,为多相催化的原位表征提供了新机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