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肺曲霉菌病

肺曲霉菌病

肺曲霉菌病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71709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中国真菌学杂志、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第九届全军保健医学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等;肺曲霉菌病的相关文献由492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建行、吴哲凡、成向阳等。

肺曲霉菌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1709 占比:99.75%

总计:71892篇

肺曲霉菌病—发文趋势图

肺曲霉菌病

-研究学者

  • 何建行
  • 吴哲凡
  • 成向阳
  • 杨德康
  • 杨运有
  • 陈良安
  • 韦兵
  • 严恒
  • 何明宸
  • 余丹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琰琰; 王国磊
    • 摘要: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肺曲霉菌病(PA)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2例P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寄生性肺曲菌病(PPA)患者63例、过敏性肺曲菌病(APA)患者57例、侵袭性肺曲菌病(IPA)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以及痰培养检测法进行检测。对比三种亚型患者不同检测方法阳性率及临床症状,分析三种亚型患者治疗措施及预后效果。结果PPA、APA、IPA患者GM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77.78%、77.19%、81.25%,高于G试验的60.32%、59.65%、56.25%与痰培养的58.73%、56.14%、5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患者的发热、咳嗽、咯血、胸闷、肺啰音发生率分别为9.52%、36.51%、76.19%、39.68%、6.35%,APA患者的发热、咳嗽、咯血、胸闷、肺啰音发生率分别为49.12%、59.65%、56.14%、59.65%、50.88%,IPA患者的发热、咳嗽、咯血、胸闷、肺啰音发生率分别为75.00%、100.00%、34.38%、81.25%、84.38%。PPA患者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咯血、胸闷,APA患者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咯血、胸闷、肺啰音,而IPA患者症状多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肺啰音。IPA患者的发热、咳嗽、胸闷、肺啰音发生率高于APA、PPA患者,APA患者的发热、咳嗽、胸闷、肺啰音发生率高于PPA患者,PPA患者咯血发生率高于APA、IPA患者,APA患者咯血发生率高于IP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患者85.71%采用手术治疗,APA患者87.72%采用药物治疗,IPA患者100.00%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后,三种亚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PPA治愈率为95.24%,APA治愈率为92.98%,IPA治愈率为90.63%。结论微生物检验在PA患者中具备较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诊断率以及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方面,依据对患者的鉴别诊断,能够给予不同亚型患者针对性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因而微生物检验联合检验能够为PA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吴梦雪; 于垚; 郭文; 王蓉蓉; 贾鑫明
    • 摘要: 目的探讨C型凝集素受体Dectin-2在烟曲霉菌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紫外线灭活的烟曲霉菌膨胀态分生孢子刺激野生型(wild type,WT)和Dectin-2缺失(Clec4n-/-)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s,BMDMs)。刺激20 min及40 min后,利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BMDMs中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和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inhibitor-κB,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刺激16 h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BMDMs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和IL-12p40的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压舌感染的方法在WT和Clec4n-/-小鼠中构建烟曲霉菌肺部感染模型。感染2 d后,统计小鼠整个肺脏荷菌量,并检测肺脏匀浆液中IL-6和IL-12p40水平。结果体外试验提示,烟曲霉菌刺激后,Dectin-2缺失的BMDMs中Syk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及IL-6、TNF-α和IL-12p40水平显著下降(P<0.05)。体内试验发现,烟曲霉菌感染后,Dectin-2缺失小鼠中肺脏荷菌量显著升高(P<0.05),肺脏匀浆液内IL-6、IL-12p40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C型凝集素受体Dectin-2激活烟曲霉菌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并介导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可在小鼠肺烟曲霉菌病动物模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
    • 周景坤; 杨彩虹; 冯涛; 崔华英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GM)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28例。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其中包括确诊病例12例,临床诊断病例29例),对照组82例。抗曲霉菌药物治疗前分别检测两组血清GM和BALF-GM,绘制两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病中的诊断价值,使用ROC曲线确定血清和BALF-GM的截断值。结果血清GM和BALF-GM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65μg/L(ROC曲线下面积AUROC 0.856,敏感度65.4%,特异度88.5%),和0.93μg/L(AUROC 0.929;敏感度80.4%,特异度95.0%)。当截断值为1.50μg/L时,血清GM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病的敏感度为11.5%,特异度为100%。在截断值2.0μg/L时,BALF-GM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9.2%和100%。结论BALF-GM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血清GM,BALF-GM检测,可以协助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
    • 赵停婷; 苏雪媛; 李刚; 姚瑶; 朱力; 陈娟; 张鹏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曲霉菌病患者胸部CT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肺曲霉菌病患者(曲霉组)107例及60例同期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照组)胸部CT资料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例肺曲霉菌病患者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96例(89.7%),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8例(7.5%),慢性肺曲霉菌病3例(2.8%);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基础疾病为肿瘤、糖尿病、血液疾病,存在2种及以上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外科手术者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曲霉组肺影像学更多出现磨玻璃样浸润影、树芽征、空洞病变、胸腔积液、晕轮征及肺部肿块影(P<0.05)。影像学患者同时具有磨玻璃浸润影、树芽征、空洞三种病变时,诊断肺曲霉菌病的灵敏度为47.7%。结论 肺曲霉菌病多见于有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不全和或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影像学具备磨玻璃浸润影、树芽征、空洞三种病变时,临床必须考虑肺曲霉菌病的可能。
    • 张英芳; 黄琳娜; 詹庆元
    • 摘要: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发病率、病死率高。因此,制定足够灵敏、特异的诊断标准辅助早期识别IPA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关于IPA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织提出的诊断标准(以下简称EORTC/MSG标准)、ICU患者诊断标准、Bulpa标准、流感相关性肺曲霉菌病(IAPA)诊断标准和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针对心肺移植术后患者的诊断标准。本文主要对以上标准的适用人群、主要特点及局限性进行阐述,以期临床医生能够在临床诊疗中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个体化的诊断标准。
    • 李秀业; 刘领; 崔健; 薛兵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误诊为肺癌的PS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PSH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40、66、59岁,2例为体检时发现肺部肿物,1例因咳嗽就诊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结节.术前均临床诊断为肺癌且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PSH.3例随访至今均健在且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PSH临床少见,术前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需术后病理确诊.临床医生要提高对PSH的警惕性,熟知其影像学特点,拓宽诊断思维,以提高对PSH的认识,从而避免或减少误诊.
    • 马菁苑; 蔡雨春; 武萌; 姚冬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重症或免疫功能低下的COVID-19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概率较高.COVID-19患者可合并肺曲霉菌感染.本文综述COVID-19相关性肺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展.
    • 陈炆颖
    • 摘要: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曲霉菌病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COPD伴肺曲霉菌病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4例),分别予以伊曲康唑治疗与伏立康唑治疗(应对将伏立康唑与其他种类抗生素疗效进行对比,如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等),检测治疗前、治疗5周炎性因子[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5周,两组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4.12%vs74.19%)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COPD伴肺曲霉菌病的可靠药物,能降低炎症反应,疗效确切.
    • 字利东
    • 摘要: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各级支气管、肺泡与胸膜腔之间相通形成的瘘管,肺段、肺叶、肺楔形切除、全肺切除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其他并发症低,但发生后治疗困难,有病死率高的特点.现将我科2019年11月1例,双肺曲霉菌病,右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右上叶气管瘘,使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局麻气管镜下一次成功完成治疗分享如下.
    • 顾文政
    • 摘要: 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类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肺曲霉菌病常见于免疫功能障碍患者群体,诸如白血病、器官移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粒细胞减少症及肿瘤化疗、大剂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近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曲霉菌病的情况并不少见,但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痰检阳性率极低、不同类型肺曲霉菌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区别较大,COPD患者又难以耐受有创检查,对该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曲霉菌抗体以及曲霉菌定量PCR检测在国内医疗机构未常规开展,故很多肺曲霉菌病患者诊治不及时。笔者近期收治一例COPD患者,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最终诊断为肺曲霉菌病,给予抗真菌治疗后病情好转。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