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肿瘤相关性贫血

肿瘤相关性贫血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43657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江西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6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相关文献由426位作者贡献,包括付烊、余玲、张少聪等。

肿瘤相关性贫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3657 占比:99.90%

总计:143805篇

肿瘤相关性贫血—发文趋势图

肿瘤相关性贫血

-研究学者

  • 付烊
  • 余玲
  • 张少聪
  • 杨志云
  • 林洁涛
  • 王欣慧
  • 肖志伟
  • 乔靖
  • 于健春
  • 康维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丽娜
    • 摘要: 目的:探究补血养荣膏对于治疗轻中度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坊子区人民医院近一年内所收治的患有轻中度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患者资料,从中抽选18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治疗相关疾病的常规手段,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予以补血养荣膏治疗,以7 d作为一疗程,共计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外周血象情况、卡氏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对其加以分析。结果:治疗组外周血象各项数据均有显著提升,其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与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数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极为显著(P<0.001),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与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数值对比也较为显著(P<0.05);治疗组KPS评分显著升高的患者例数占总人数的76.67%,而对照组卡氏(Karnofsky,KPS)评分显著升高的患者例数占总人数的35.56%,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01);治疗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29.64±6.05),对照组为(35.61±9.2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且治疗组的总改善率高达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0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血养荣膏对轻中度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外周血象数据,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广泛运用。
    • 张微; 孙魏; 邹玺; 胡玥
    •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法联合促红素治疗晚期胃癌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4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2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素150 I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8周后评价疗效。实验组在促红素治疗基础上,以健脾养正法为理论指导,服用健脾养正消癥方加减。观察两组血液学指标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T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KPS评分好转率、疲乏症状评分改善率、恶心、抑郁、焦虑、困倦、食欲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正法联合促红素对于晚期胃癌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效果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作为晚期胃癌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姑息治疗方法。
    • 梁立莉; 赵迎喜; 黄丹; 熊春; 谢淑琼; 罗香妮
    • 摘要: 目的分析红细胞寿命(RBCS)在肿瘤相关性贫血诊断中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50例肿瘤相关性贫血与肾性贫血患者(试验组),再将其分为恶性血液肿瘤贫血组(白血病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贫血)、肾性贫血组、实体肿瘤放化疗相关性贫血组,另收集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行常规体检的30例无贫血健康人(对照组)。测定各组一氧化碳(CO)浓度并计算RBCS,对比其差异性。结果试验组RBCS(56.61±18.49)d短于对照组(119.34±23.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血液肿瘤贫血组RBCS(30.34±12.67)d,短于肾性贫血组(82.65±26.80)d及实体肿瘤放化疗相关性贫血组(53.62±16.9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体肿瘤放化疗相关性贫血组RBCS短于肾性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CS对肿瘤相关性贫血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詹涛; 肖威; 曾庆芳; 蓝清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维血胶囊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效果及安全性,丰富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思路。方法:选取60例赣州市肿瘤医院内三、内四病区2019年12月-2022年2月诊断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口服益气维血胶囊治疗,对照组联合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贫血三项[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SF)],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结果:血液检测指标方面,观察组治疗后RBC、Hb、HCT及SF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恶心、焦虑、困倦及食欲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维血胶囊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能有效纠正贫血状况及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作为肿瘤相关性贫血姑息治疗中的有效方法。
    • 李翠艳
    • 摘要: 目的:探讨补气生血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气血亏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观察组加用补气生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评分、贫血改善情况及KPS评分。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00%(36/45)、60.00%(27/45),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治疗前,两组面色无华、肢体倦怠、食欲不振、心悸气短、腹胀便溏等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RBC、Hb、HC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气生血汤联合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气血亏虚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贫血情况,提升生活质量。
    • 王历刚; 杨柳; 陈柳茵; 邱吓花; 黄碧春; 圣夏; 王雅娇; 林桂娇
    • 摘要: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为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寻找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医者关注的热点,中医药在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归补血汤主治气血两虚和贫血,目前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其具有安全性高、经济和便捷的优点,现代药理学研究也从分子层面验证其作用机理。但迄今缺乏当归补血汤在肿瘤相关性贫血中作用的综述性文献。基于此,本文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目前治疗现状,从当归补血汤的主要成分和药理层面来分析其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作用,以期为当归补血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 赵晓晴; 曾柏荣
    • 摘要: 目的 分析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近20年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处方,应用Excel、SPSS 23.0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立肿瘤相关性贫血中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70篇,共涉及药物98种,药物总应用频次798次,共7味药使用频率>50%.药物功效以补虚和活血化瘀为主,归经以归肝、脾、肾经居多,占总归经61.7%,药味主要为甘、苦、辛.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个中药组方和2个药对.关联分析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7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11条.结论 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以肝脾肾同治、补益、调控气血为主线,使扶正和祛邪相结合,与本病的病机相一致,可为临床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提供参考.
    • 王熙; 方文岩
    • 摘要: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 anemia,CRA)是肿瘤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临床中存在发病率高、治疗率低的特点.目前纠正贫血的方法主要有输血、促红细胞生成和补充铁剂,但是存在诸多风险及不良影响.中医药治疗CRA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与输血及促红细胞生成治疗联合应用可协同增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就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进行综述.
    • 陈哲; 张灵; 马峰; 高炳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晚期肺癌患者贫血的疗效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66例晚期肺鳞癌伴轻度-中度贫血且预估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采用单药(吉西他宾或紫杉类)非铂类化疗方案者47(71.2%)例,联合铂类(顺铂或卡铂)化疗者19例(28.8%);完成化疗<4周期者31(47.0%)例,完成化疗≥4个周期者35(53.0%)例;部分Ⅲb期、Ⅳ期患者联合姑息性放疗;所有患者化疗均不少于3个周期.采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贫血.结果 蔗糖铁联合EPO治疗后48(72.7%)例有效,18(27.3%)例铁剂治疗无效.2例患者出现低热,1例出现血压轻度升高,整个贫血治疗过程中无血栓性事件、喉头水肿及休克等情况发生.单因素分析中TNM分期、KPS评分、联合疗法是否有效、化疗方式、化疗周期数、近期疗效与预后相关.联合疗法的疗效与肿瘤近期疗效显著相关(Φ=0.686,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KPS评分、联合疗法是否有效、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 蔗糖铁联合EPO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提高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延长生存时间.
    • 刘艳萍; 孙德贵; 廖国平; 管品华
    •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益气补血法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非化疗相关)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CBM,CNKI;全面收集益气补血法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非化疗相关)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计1 1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益气补血法治疗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4.57,95%CI(1.38~7.76),P<0.0001,I2 =97%];益气补血法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31,95%CI(1.18~1.46),P<0.000 1,I2 =51%];益气补血法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4,95%CI(0.29~0.99),P=0.05,I2=45%].结论:益气补血法可有效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非化疗相关),可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临床总有效率,治疗效果优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或铁剂,且不良反应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