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胴体

胴体

胴体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04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615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肉品卫生、青海畜牧兽医杂志、畜牧兽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八届中国优质禽育种与生产研究会学术讨论会暨代表大会、第六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四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等;胴体的相关文献由209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光宏、李乾、宁尚国等。

胴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5 占比:40.5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86%

专利文献>

论文:615 占比:58.63%

总计:1049篇

胴体—发文趋势图

胴体

-研究学者

  • 周光宏
  • 李乾
  • 宁尚国
  • 李春保
  • 何先登
  • 何坚强
  • 陈玉仑
  • 赵志辉
  • 张奎彪
  • 杨润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洁慧
    • 摘要: 河西地区地方品种羊是蒙古羊,前期引入了湖羊改良,提高了产羔率,近年来本地区引入了萨福克、无角陶赛特、杜泊和夏洛等肉羊品种,以期提高羊的产肉性能,本研究以肉羊为父本,以湖羊和蒙古羊杂交所产生的二元杂交母羊(湖×蒙)为母本,分别采用了萨×湖×蒙、陶×湖×蒙、夏×湖×蒙和杜×湖×蒙等三元杂交组合,进行羔羊肉生产,并对各种杂交组合后代的肉用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杜×湖×蒙杂交组合繁育产生的6月龄羔羊,屠宰后胴体重比萨×湖×蒙、陶×湖×蒙和夏×湖×蒙三个杂交组合繁育产生的6月龄羔羊胴体重分别高出3.42 kg、3.36 kg、和3.32 kg;屠宰率分别高出2.14、2.21和2.48个百分点;杜×湖×蒙三元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指标高出其他三种杂交组合,并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说明杜×湖×蒙三元杂交组合后代肉用性能最好,此杂交组合可以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 李锦龙; 杜丽娟
    • 摘要: 生猪屠宰后胴体的皮肤色泽,不仅影响肉质,还影响价值。非疫病因素造成屠宰生猪胴体皮肤出血致使宰后肉质下降,经济价值降低。该文重点从驱赶方式、运输密度、极端温度、屠宰操作、待宰环境几个关键点分析造成宰后胴体肤色异常的原因,提出肉品生产过程中防范出血风险的关键点控制措施,以提高生猪屠宰后的肉质和价值。
    • 陶璇; 王言; 吕学斌; 陈晓晖; 李兴林; 姜维波; 李林祥; 顾以韧; 何志平; 杨雪梅; 钟志君; 梁艳; 雷云峰; 廖坤; 杨跃奎; 曾凯
    • 摘要: 为了研究四川地方猪种的杂交效果,试验以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凉山猪)作为母本,巴克夏猪、杜洛克猪分别作为第一父本和终端父本进行杂交,并以川藏黑猪为参照,测定了7个组合杂种猪的肥育、胴体、肉质常规理化性能、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90 kg和100 kg两个体重阶段,杜巴丫日增重、瘦肉率最高,料重比最低,杜巴凉屠宰率最高,杜巴雅眼肌面积最大;川藏黑猪、杜巴青与杜巴丫肌纤维较细,肌内脂肪含量更丰富,肉质风味更优;地方猪三元杂交组合中杜巴丫综合性能最好.与90 kg体重相比,100 kg体重三元杂种猪的日增重、肌内脂肪含量有明显提高,瘦肉率有所降低但基本差异不显著,料重比及其它肉质指标差异也不显著.推荐川藏黑猪及四川6个地方猪种采用杜巴本三元杂交方式生产商品猪时以100 kg体重出栏为宜.
    • 蔡如玉; 罗布白珍; 邢璐; 李新荻; 张健; 商鹏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藏猪主要胴体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选取7头活重25kg左右的藏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计算胴体长、瘦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背膘厚、屠宰率、皮重率7个胴体指标,同时计算指标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建立正则方程组求解获得通径系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藏猪的屠宰率为67.39%,胴体斜长为52.35 cm,背膘厚为1.90 cm,皮厚为0.38 cm,眼肌面积为12.22 cm^(2),腿臀率为28.19%,瘦肉率为45.58%;相关性分析表明,藏猪屠宰率与胴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屠宰率与胴体长、皮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性最强的两个胴体指标是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相关系数为0.990,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眼肌面积与瘦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2(P<0.01);同时通过通径分析发现,腿臀率对瘦肉率的直接影响最大(0.904),背膘厚对瘦肉率的间接作用(0.516)最强。试验结果表明,藏猪胴体指标具有较大变异程度,表明藏猪的胴体指标具有很大的遗传潜力,可通过加强选育进而改善藏猪的胴体性能,且背膘厚、腿臀率是影响瘦肉率的主要因素。
    • 孔雪旺; 周敏; 卢慧芳
    • 摘要: 文章旨在研究浓缩料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24头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低蛋白和高蛋白组肉牛在整个试验期间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5%和17.5%的浓缩基础日粮,每天自由采食小麦秸秆,试验共进行140 d.结果:低蛋白和高蛋白组肉牛各阶段体重、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及71~140 d和1~140 d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蛋白组肉牛1~70 d的平均日采食量较高蛋白组显著提高0.60%(P0.05).高蛋白组肉牛70 d氮摄入量较低蛋白组显著提高4.97%(P0.05),但高蛋白组肉牛肌肉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粗蛋白质含量较低蛋白组分别显著提高6.16%、13.07%和9.98%(P<0.05).结论:浓缩料高蛋白质水平降低了肉牛育肥前期的采食量,对饲料报酬和日增重无负面影响,但高蛋白质日粮可以提高氮沉积、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肌肉粗蛋白含量.
    • 蔡如玉; 罗布白珍; 邢璐; 李新荻; 张健; 商鹏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藏猪主要胴体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选取7头活重25kg左右的藏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计算胴体长、瘦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背膘厚、屠宰率、皮重率7个胴体指标,同时计算指标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建立正则方程组求解获得通径系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藏猪的屠宰率为67.39%,胴体斜长为52.35 cm,背膘厚为1.90 cm,皮厚为0.38 cm,眼肌面积为12.22 cm2,腿臀率为28.19%,瘦肉率为45.58%;相关性分析表明,藏猪屠宰率与胴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屠宰率与胴体长、皮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性最强的两个胴体指标是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相关系数为0.990,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眼肌面积与瘦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2(P<0.01);同时通过通径分析发现,腿臀率对瘦肉率的直接影响最大(0.904),背膘厚对瘦肉率的间接作用(0.516)最强.试验结果表明,藏猪胴体指标具有较大变异程度,表明藏猪的胴体指标具有很大的遗传潜力,可通过加强选育进而改善藏猪的胴体性能,且背膘厚、腿臀率是影响瘦肉率的主要因素.
    • 聂靖茹; 马黎; 鲁绍雄; 邓俊; 李金恬; 王琳; 严达伟; 董新星
    • 摘要: [目的]研究迪庆藏猪与野猪×迪庆藏猪(野藏杂交猪)生长、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差异,为迪庆藏猪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胎次相同、出生日期相近、体质量约20 kg的迪庆藏猪及野藏杂交猪各12头进行育肥试验,体质量约60kg时屠宰,比较其生长、胴体、体组分及肌肉品质.[结果]野藏杂交猪平均日增质量[(316±39)g]显著高于迪庆藏猪[(273±43)g](P<0.05);屠宰率[(71.93±4.86)%]、骨率[(9.44±0.94)%]和瘦肉率[(50.43±2.25)%]分别比迪庆藏猪高8.94% (P<0.05)、18.74% (P<0.01)和15.59% (P<0.05),肥肉率[(30.33±3.19)%]、花油率[(2.48±0.63)%]和板油率[(4.46±0.24%)]分别比迪庆藏猪低21.30%、52.31%和41.78% (P<0.01);肌肉水分含量[(73.99±2.79)%]极显著高于迪庆藏猪[(69.14±2.65)%](P<0.01),干物质含量[(26.0l±2.79)%]和粗蛋白含量[(2135±2.38)%]极显著低于迪庆藏猪[(31.92±2.98)%和(24.89±2.14)%] (P<0.01);肉色评分(3.81±0.26)显著高于迪庆藏猪(3.46±0.32) (P<0.05),大理石纹评分(1.88±0.23)和熟肉率[(61.30±1.96)%]显著低于迪庆藏猪[3.42±0.49、(65.37±1.54)%] (P<0.01、P<0.05),其他肉质指标与迪庆藏猪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野猪杂交可提高迪庆藏猪生长速度、胴体骨率和瘦肉率,降低胴体肥肉率、花油率和板油率,且产肉性能优于迪庆藏猪,但是肌肉水分含量升高,干物质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肌肉大理石纹降低,野藏杂交猪肌肉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品质不如迪庆藏猪.
    • 岑欣桉; 付议颉; 衣岩; 张舒童; 吴旻; 卫功庆
    • 摘要: 由于褪黑激素能够促进水貂皮张提前成熟,所以其被广泛应用于养貂业.水貂打皮后胴体的随意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浪费资源.为了解使用褪黑激素对水貂胴体作为饲料原料利用价值的影响,选取黑色雄性、黑色雌性、红眼白色雄性、红眼白色雌性、咖啡色雌性各6只动物,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只,共计10组,试验组3只埋植褪黑激素.相同条件下饲养,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季取皮后,除去头、四肢以及内脏,收集胴体制备样品,测定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及钙、磷、铁、锌、铜、锰、镁等矿物元素含量.结果 表明:埋植褪黑激素对水貂胴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无影响(P>0.05);但是,导致铁元素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降低黑色母貂和红眼白色母貂胴体中镁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黑色公貂、红眼白公貂胴体中镁的含量(P<0.05).从常规营养成分上看,埋植褪黑激素对水貂胴体未产生显著影响,具备作为其他动物饲料原料的初步条件.
    • 严毅梅(译)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不同水平的两种益生菌[Bacillus toyonensis(BT)和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B)]日粮对笼养日本鹌鹑生长、胴体性状、肉质和细菌学的影响;选用1日龄的日本鹌鹑的雏鸡136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8个重复.给鹌鹑喂食基础日粮(对照组,T1)和基础日粮加0.05%、0.075%、0.10%和0.125%Bacillus toyonensis(分别为T2、T3、T4和T5)、0.10%的两歧双歧杆菌(T6)和与先前相同剂量的Bacillus toyonensis加0.05%两歧双歧杆菌(分别为T7、T8、T9和T10).结果显示,由于添加益生菌,最终体重和增重显著增加(P<0.001)(T2增重除外).在整个试验期间(1-42日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没有差异,但T2组的采食量减少,T5和T9组的采食量增加;益生菌对各胴体性状均有显著影响(P<0.01),T8处理组Bacillus toyonensis与两歧双歧杆菌的组合使各指标均高于其它处理组;益生菌处理可降低鹌鹑肉的红色a∗和l∗值、硫代巴比妥含量、蒸煮损失、蛋白质水解和总大肠菌群(P<0.001).总的来说,在基础日粮中添加Bacillus toyonensis、两歧双歧杆菌或它们的组合可以延缓日粮和肠道中病原菌的增殖.以Bacillus toyonensis和两歧双歧杆菌为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提高鹌鹑的生长性能和肉质,而且能减少鹌鹑日粮和肠道中致病菌的增殖;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推荐T5和T8至T10水平的应用,以获得生长鹌鹑的最佳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
    • 张振玲(编译); 汪鹏旭(编译); Matthew Wedzerai
    •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尿素处理石榴皮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及肉品质、肉鸡肠道形态学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肉鸡热应激的作用效果,以期为石榴皮在肉鸡等动物生产上添加应用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