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脂质

脂质

脂质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421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轻工业、手工业、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3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84179篇;相关期刊597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耐药监测与临床耐药菌感染治疗专题学术会议等;脂质的相关文献由9447位作者贡献,包括夏强、唐星、邓意辉等。

脂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3 占比:1.19%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4179 占比:98.79%

总计:85212篇

脂质—发文趋势图

脂质

-研究学者

  • 夏强
  • 唐星
  • 邓意辉
  • F·德罗莎
  • 杜永忠
  • 胡富强
  • 袁弘
  • M·哈特莱因
  • E·M·范德比克
  • 梁晓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南; 江婷婷; 陈晓婷; 徐清云; 吴靖娜; 蔡水淋; 廖登远; 刘智禹
    • 摘要: 以福建紫海胆(Heliocidaris crassispina)性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水酶法提取紫海胆性腺脂质工艺,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二醇基硅胶固相萃取(Generik Diol SPE)、高效薄层色谱(HPTLC)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技术,以脂质得率、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营养指标、脂质组成、熔融与结晶特性为指标,探讨了水酶法、Folch法和Matyash法对紫海胆性腺脂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紫海胆性腺脂质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中性蛋白酶添加量7500 U/g、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50°C和pH 7,该条件下脂质得率为23.22%,显著低于Folch法(27.27%)和Matyash法(27.14%);与Folch法和Matyash法相比,水酶法提取的紫海胆性腺脂质过氧化值(0.006 g/100 g)较低,碘值(95.77 g/100 g)较高,饱和脂肪酸含量(51.48%)较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4.53%)较高,EPA与DHA总含量(15.04%)较高,营养指标较好,磷脂含量(4.23%)较低,熔融与结晶温度较低。综上,虽然水酶法提取紫海胆性腺脂质工艺存在得率低、破乳工艺复杂、磷脂选择性差等技术瓶颈,但其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安全,所提取的脂质品质佳,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较低的熔融与结晶温度,适合高品质海洋膳食脂质的研制。
    • 李娅雯; 李旭升; 袁洋冰; 白卫滨; 焦睿
    •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肥胖患病率正在上升。姜酚作为一种多酚类物质,是生姜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及抗菌等功能,也是改善肥胖的潜在化合物。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探讨了姜酚减肥及降脂的作用机制,本文从姜酚对脂肪细胞生长、脂肪酸和胆固醇代谢以及肠道菌群的改善作用出发,阐述姜酚对机体减肥降脂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其在功能性食品及药品领域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邵德义; 高钢; 喻春明
    • 摘要: 土壤涝渍等灾害导致的低氧胁迫是一种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分布和产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在低氧环境下生存,植物进化出一系列适应性形态结构以及重新编码细胞代谢与信号网络等的生理生化策略。脂质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应答调控。文章综述了低氧胁迫条件下植物脂质的适应性变化特征,以及几种重要脂质分子参与植物低氧应答信号调控的前沿进展,并对苎麻脂质代谢和信号分子参与低氧胁迫反应的作用机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苎麻低氧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为耐渍苎麻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 郑小善; 吉宏武; 张泽伟; 张迪; 周莹; 唐振冬; 孙卫振; 刘书成; 宋文奎
    • 摘要: 为了研究凡纳滨对虾在热风干制前后脂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变化,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对虾脂质中的各个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总脂、甘油三酯、脑磷脂与卵磷脂中脂肪酸组成在干制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干制后对虾总脂含量发生极显著下降(P<0.01),由6.46 g/100 g(以干基计)下降至4.28 g/100 g,甘油三酯、脑磷脂与卵磷脂3种主要脂质含量分别降低28.4%、34.1%、37.9%,其它脂质组分变化不大。干制后对虾总脂肪酸含量由1368.53 mg/100 g下降至1143.60 mg/100 g,减少最多的脂肪酸主要是C16:0、C18:1、C18:2、C18:3;甘油三酯的总脂肪酸含量下降68.25%,其中C16:0、 C18:1与C18:2分别下降82.06%、 86.07%与80.83%;脑磷脂的总脂肪酸含量下降47.92%,其中C16:0、C18:0、C18:1、C18:2、C20:5与C22:6分别下降50.27%、41.80%、68.72%、52.91%、39.63%与53.76%;卵磷脂的总脂肪酸含量下降19.5%,其中C18:1与C18:2分别下降35.85%、34.12%。脂质是虾干制品特征香气的主要前体物质,研究其脂质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为解析脂质热降解对虾干制品特征香气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参考。
    •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患上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程度的病变意味着什么,用不用治疗?一、“轻度”硬化大多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脂质沉淀所引发的血管炎症性病变。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动脉管壁的表面出现很多凸起的斑块,斑块内部积聚了脂质和坏死组织,看起来就像粥一样。
    • 周海芳; 何宇铠; 胡浩; 刘兴泉
    • 摘要: 以籼稻、粳稻和籼粳稻3种类型共9个品种的稻谷为研究对象,在40°C、相对湿度(RH)85%条件下连续储藏56 d,每14 d检测其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甬稻022、黄华占和苏御糯3个品种的耐储性更好,可为稻谷的优质储藏及耐储稻谷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 王新伟; 成高民; 李蕊; 赵仁勇
    • 摘要: 脂肪酶具有环保、安全、高效等优点,运用新型脂肪酶来改善面包和馒头品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脂肪酶在面包和馒头体系中的作用底物是脂类,脂类是面粉中的次要成分,但其种类和含量影响着产品的特性和质量。脂肪酶的添加使体系中产生极性脂,适量极性脂会增加面包中气室的稳定性,增大面包体积。该文简述了面粉中内源性脂的种类及其功能效应、脂肪酶的催化机制及其在发酵面制品中作用底物、脂肪酶对面包和馒头等发酵制品品质的影响等,指出了脂肪酶对馒头和面包品质改良机制的研究,将是未来脂肪酶在面包和馒头中应用的研究方向。
    • 王善宇; 简冲; 王灵昭; 杜云建; 曹荣
    • 摘要: 水产品冻藏过程中脂质变化是引起品质劣化的重要原因,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冻藏过程脂质变化以及冰衣对脂质的影响,将其进行镀冰衣处理后在–20°C冻藏180 d,定期取样分析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总脂含量、脂质组成、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冰衣组样品的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呈上升趋势。从冻藏30 d开始,冰衣组的解冻损失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冰衣组冻藏60 d及更长时间的样品,其蒸煮损失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镀冰衣可以提高冻藏凡纳滨对虾的持水能力。冻藏期间,对照组和冰衣组总脂含量变化不大,但脂质组成均发生显著变化,磷脂和甘油三酯含量下降,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胆固醇含量相对稳定。两组样品脂质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AV和TBARS在冻藏期间不断上升,POV在冻藏前60 d先升高后下降,之后缓慢增加,但冰衣组脂质氧化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镀冰衣有助于保持凡纳滨对虾冻藏过程中脂质的稳定性。
    • 梁飞; 许文天; 武红霞; 郑斌; 梁清志; 王松标; 李映志
    • 摘要: 【目的】探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缩节胺、调环酸钙和烯效唑组合物(简称SPD)诱导杧果成花效应机制。【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分析杧果成花诱导不同阶段顶芽代谢物差异。【结果】与清水处理相比,应用SPD处理,检测到的582种代谢物中有372种存在差异(变量重要性投影VIP≥1,差异倍数FC≥2或≤0.5)。其中,在SPD处理80~100 d后,随着顶芽的休眠解除,顶芽中脂质、酚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代谢物含量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8种脂质包括12种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7种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1种游离脂肪酸(FA)在80~100 d显著上调,脯氨酸、抗坏血酸、碳水化合物和单宁含量持续增加。而L-半胱氨酸、L-组氨酸和L-高甲硫氨酸,在SPD处理30~100 d后相对含量变化超过10倍,但在对照组中没有显著变化。【结论】研究结果为亚热带地区杧果开花管理提供一种潜在的方法,并为应用赤霉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促进杧果成花内在机制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
    • 杨宇航; 边雪强; 孙翠竹; 姜晓华; 单欣; 李锋民
    • 摘要: 再生水中的N、P营养盐使再生水在回用过程中存在藻华暴发的风险,通过丝状藻去除再生水中的N、P营养盐,并将其转化为生物资源,可以有效降低再生水回用风险,实现资源化利用.光照强度会影响丝状藻的生长及藻细胞内的物质含量,从而影响藻类对再生水的脱氮除磷效果.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丝状藻生长及其去除再生水中N、P的影响,以水绵、结节鞘藻、丝藻和转板藻4种丝状藻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光照强度(0、2000、6000、8000、10000 lx)下,4种丝状藻在实验室配制的再生水中的生长情况及再生水中N、P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光照强度为8000 lx时,水绵、结节鞘藻、丝藻和转板藻对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48.33%、64.87%、49.74%、79.32%;除水绵、丝藻在低光照强度时TP的去除率较低外,其他试验组均能有效去除再生水中的TP,去除率均在90%以上.②水绵、结节鞘藻、丝藻的饱和光照强度为8000 lx,此时其生物质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质含量均最高,转板藻的饱和光照强度大于8000 lx,低于10000 lx.③再生水中培养的丝状藻,其体内蛋白质含量高于脂质含量.研究显示,转板藻具有更好地去除再生水中N、P营养盐的能力,并且具有更高的饱和光照强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