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致癌风险

致癌风险

致癌风险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8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轻工业、手工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21572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百科知识、健康大视野、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2015两岸三地室内环境与健康研讨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等;致癌风险的相关文献由571位作者贡献,包括傅崇辉、黄德寅、李爽等。

致癌风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6 占比:0.99%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1572 占比:98.93%

总计:21805篇

致癌风险—发文趋势图

致癌风险

-研究学者

  • 傅崇辉
  • 黄德寅
  • 李爽
  • 赵秀阁
  • 陈忠林
  • DAN Mo
  • DING Ding
  • JI Xiaohui
  • SHU Mushui
  • WANG Yu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绵; 龚磊; 王艳; 田大争; 王新峰; 李跃; 李伟
    • 摘要: 河北省阜平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发会产生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近年来大力发展果农业,也会对表层土壤造成一定影响,目前该县表层土壤重金属现状尚不清晰。为评估阜平县农业重点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按照1∶5万土地质量调查规范要求,布设标准网格在该县农业重点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647组,采用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方法,测定Hg、As、Cd、Cu、Pb、Zn、Ni、Cr等8种重金属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和富集因子法等方法,识别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利用中国人体健康土壤环境基准制定技术指南的健康风险评估标准,评估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表层土壤中Hg、Pb、Cu、Zn、Cd、Cr、Ni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但含量均未超过农用地管控值,98.6%的样品土壤重金属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风险低;②As的来源主要为自然源,Hg、Pb局部受到人类活动影响,Cu、Zn、Cd、Cr、Ni受到人类活动和天然地质背景共同影响;③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评估显示,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小于1,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As和Cd超过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As为10^(-5),Cd为10^(-6)),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经口吸入是造成人体健康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儿童受到的影响远高于成人。由此认为,研究区土壤存在轻微污染,且As和Cd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应加强对土壤重金属的监测,掌握其变化动态,防范土壤污染加重。
    • 徐颖; 彭健; 谭婷; 毛俊楠; 姚鑫毅
    • 摘要: 以喀左烧锅杖子村、冶炼厂、万盛好、西杖子、腰杖子、北杖子、小梁前村为研究区域,对地下水中Al、As、Cd、Cr、Cu、Hg、Mn、Ni、Pb和Zn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美国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地下水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As、Hg、Ni、Pb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规定的Ⅲ类水质标准,其中Hg、As浓度超标严重,健康风险评价总致癌风险在10-5—10-4之间,处于Ⅱ-Ⅴ级风险之间,经饮水摄入比皮肤接触引起的非致癌风险高3-4个数量级,Hg最大非致癌风险达到5.55。
    • 摘要: “停止使用电饭煲,其或是肝病的诱因,别不在意”“停止使用电饭煲,它或是肝癌的‘催化剂’”……诸如此类的流言最近将电饭煲送上热门话题榜。电饭煲到底是不是人类健康杀手?专家解释说:“如果电饭煲内胆的制作材料是用质量合格的聚四氟乙烯制作而成的特氟龙,是不会有致癌风险的。”
    • 摘要: “世卫组织呼吁:停止使用电饭煲,其或是肝病的诱因,别不在意”“停止使用电饭煲,它或是肝癌的‘催化剂’”……近日,诸如此类的流言借助种种自媒体将电饭煲送上热门话题榜。真相: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鲁钢告诉介绍:“如果电饭煲内胆的制作材料,是用质量合格的聚四氟乙烯制作而成的特氟龙,是不会有致癌风险的。”
    • 杜伟凯; 江崎正; 肖雨霄; 刘思宇; 段二红; 李双江; 肖捷颖
    • 摘要: 为了解石家庄市南郊黑碳(black carbon,BC)气溶胶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季节分布及人员健康风险,采用数据透视表及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2018年8月~2021年4月黑碳气溶胶监测数据。结果表明:PM_(2.5)中的BC平均浓度为3.03μg/m^(3),春夏秋冬4季PM_(2.5)中的BC平均浓度分别为2.12、1.76、3.24、4.45μg/m^(3),春夏秋3季日变化呈双峰单谷型,冬季则呈双峰双谷型;成人与儿童的致癌风险(cancer risk,CR)均高于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给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0^(-6));疫情发生前后的CR值和危害商HQ(hazard quotient)值大小均为极重体力活动>重体力活动>中体力活动>轻微活动;极重体力活动的HQ仍未达到阈值,人群在进行极重体力活动时BC产生的非致癌影响不显著。
    • 陈曦
    • 摘要: 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部分老坛酸菜竟靠“土坑工艺、足踩发酵”。据报道,这种“土坑酸菜”制作极其“狂野”:制作人员或穿拖鞋或光着脚在酸菜上踩来踩去,边抽烟边干活,抽完烟头直接扔在酸菜上。整个制作过程让人看得触目惊心。那么,食品和营养专家对酸菜又有哪些看法呢?一、不长期大量食用无致癌风险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介绍,我国酸菜的种类有很多,如四川的酸菜、广西的酸笋等。酸菜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植物酵素,它们除了可以促进肠胃消化,还能增进食欲。
    • 摘要: 流言:空气炸锅做菜不健康,会产生丙烯酰胺,还有致癌风险。真相解读:使用空气炸锅烤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时,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油脂,达到无需放油就能获得良好口感的效果。
    • 赵思源; 曹德艳; 王焱; 秦佳琪; 周同宁; 朱美霖
    • 摘要: 目的了解柏子仁等21种中药材被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的状况并进行致癌风险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lsevier、Springer等数据库,检索时间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筛选受AFB1污染的中药材检测相关数据与文献,共得到43篇文献,获得数据520组。对数据进行灵敏度分析及风险评估。结果柏子仁、大枣、胖大海等10种中药材的AFB1检出率较高,均不低于50.00%;柏子仁、莲子、槟榔等6种中药材的合格率均低于70.00%;莲子、柏子仁、远志、陈皮、酸枣仁、延胡索的阳性最大值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值的15~110倍。21种中药材所含AFB1的日暴露量为0~3.1370ng/kg,超额风险为0~0.9411。柏子仁、远志、陈皮等9种中药材AFB1测定均值对超额风险的灵敏度均达到了97.000%以上,人体质量对超额风险的灵敏度均小于0。当样本量足够大时,中药材AFB1测定均值为超额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21种中药材受AFB1污染严重,其中19种中药材受到了AFB1污染,并且14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AFB1含量超标情况。21种中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用法用量,其慢性致癌风险在可控制范围内。
    • 张怡萍; 王哲; 张振龙; 罗莹; 曾秋平; 贾文静; 王振雨; 张家千; 冯喜杨; 黄凤羽; 易发成
    • 摘要: 为查明攀枝花某矿区小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污染土壤对当地居民构成的健康风险程度,分析了重金属在研究区土壤中的污染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合ArcGIS空间分布特征判断其污染来源,基于USEPA模型结合蒙特卡洛不确定性分析法对该流域进行了土壤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Cr、Cu、Ni和Zn含量均超过了四川省土壤背景值;Cd是研究区的主要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达到强-极强级别;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归因于土壤pH和道路运输;当地成人虽然未面临非致癌风险,但是致癌风险已超过可接受水平(1×10^(-4)),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均已超过了阈值。因此,该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对重点污染区进行监控和防治已刻不容缓。
    • 蒋荣; 钱震; 周玉香
    • 摘要: 利用在线自动监测的VOCs、PM2.5、NO2、O3数据,对南通市冬季一次大气污染过程(2020年1月15日-26日)划分为污染前、污染中、污染后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污染中TVOC平均浓度为74.49μg/m3,较污染前上升1.11倍,VOCs各类别组分浓度较污染前上升0.59倍(芳香烃)~1.78倍(烯烃).污染中烷烃占比最大,占比63.98%,较污染前上升3.70个百分点;芳香烃占比21.30%,较污染前下降7.05个百分点.特征物种分析表明,污染中液化石油气、机动车尾气、燃煤源对VOCs的贡献显著,本地排放累积特征显著.苯系物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值在安全阈值内,但污染中致癌风险高达安全阈值的6.6倍,需引起关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