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芝麻素

芝麻素

芝麻素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37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05040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中成药、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福建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芝麻素的相关文献由79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解人、小野佳子、汪学德等。

芝麻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5040 占比:99.76%

总计:105297篇

芝麻素—发文趋势图

芝麻素

-研究学者

  • 杨解人
  • 小野佳子
  • 汪学德
  • 孙强
  • 宋国辉
  • 黄纪念
  • 富森菜美乃
  • 孔祥
  • 张俊秀
  • 王兴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传阳; 魏学鼎; 高盼; 罗质; 胡传荣; 何东平
    • 摘要: 以黑芝麻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芝麻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芝麻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芝麻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芝麻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5、超声功率300 W、提取温度57.0°C、提取时间2.3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芝麻素提取率为0.449 6%。研究结果为芝麻素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马忠平; 叶楠; 张志峰; 杨毅峰; 杨云
    • 摘要: 目的在大鼠模型中探讨芝麻素对骨质结构改变的作用及对骨钙素和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大鼠模型,给予芝麻素(sesamin,80 mg/kg)灌胃作为干预措施并同时建立对照组。应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对大鼠股骨进行分析,并应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股骨中的骨钙素(osteocalcin,OCN)水平以及I型胶原表达。结果本实验研究条件下,与OVX组相比,OVX+S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增加、小梁间距(trabecular spacing,Tb.Sp)降低,同时,干预组骨钙素和I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芝麻素可有效促进去卵巢大鼠骨结构重塑,对大鼠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王彬; 石延榜; 吴晓茹; 王磊
    • 摘要: 目的意义:近年来,芝麻油掺假现象常见,对芝麻油掺假鉴别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下文对芝麻油的检测进行验证。方法:硫酸氯仿显色定性鉴别、甲醇提取法定量鉴别。结果:发现芝麻油掺伪后定性分析中硫酸氯仿显色结果明显;定量分析中甲醇提取法可明确得出油样含油量。二者结合期望得到较好结果。结论:芝麻油的定性和定量实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钟艳平; 师立松; 周瑢; 高媛; 何延庆; 方圣; 张秀荣; 王林海; 吴自明; 张艳欣
    • 摘要: 【目的】在芝麻种子中建立一种芝麻素高效提取检测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芝麻素含量变异检测和筛选高芝麻素含量的优异种质,为推动高芝麻素基础研究和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芝麻种子为原料,进行钢珠直径、粉碎时间、捣碎振幅和种子量等单因素试验,以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利用超声波的机械破碎和空化作用,对芝麻进行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芝麻种子中的芝麻素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芝麻素含量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并绘制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分析影响芝麻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确定芝麻素含量检测的最优提取条件。利用该参数条件对1151份地方资源和创新种质进行芝麻素含量的测定,筛选芝麻素含量≥9 g·kg^(-1)的高芝麻素种质,并送至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鉴定。【结果】建立的回归模型极显著(P钢珠直径>粉碎时间>种子量,其中,捣碎振幅与钢珠直径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捣碎振幅与粉碎时间的交互作用接近显著水平;超声波辅助提取芝麻素的最佳条件为:钢珠直径6.5 mm、粉碎时间225 s、捣碎振幅1335 r/min、种子量0.20 g,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芝麻素含量为4.601 g·kg^(-1),与模型预测值4.633 g·kg^(-1)高度相符;从1151份地方资源和创新种质中筛选出15份高芝麻素含量种质,最高含量为14.36 g·kg^(-1),平均含量为12.35 g·kg^(-1)。【结论】建立了芝麻素高效提取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只需0.2 g种子就能提取芝麻素,不仅提高了芝麻素的提取效率,还降低了样品的损耗,操作简单,能够精确检测芝麻种子中的芝麻素含量。
    • 刘春梅; 林春兰; 刘昌树; 郑绣蒨
    • 摘要: 采用有机溶剂甲醇提取、HPLC同时分析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和细辛素含量。为提高分析质量与准确性,优化甲醇提取溶剂用量和超声辅助提取的时间,并对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用量10 mL(芝麻油0.1 g),超声时间2 min;芝麻素、芝麻林素和细辛素线性范围分别为4~100 mg/L、4~100 mg/L和1~4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6和0.9992;芝麻素、芝麻林素和细辛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2 mg/g和0.02 mg/g,定量限分别为0.06、0.06 mg/g和0.04 mg/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17%~92.59%、92.71%~102.24%和95.66%~108.93%,加标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方法的稳定性、准确性和精密度均符合检测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完成一次分析只需30 min)、成本低、稳定性高,能有效应用于芝麻油中3种木脂素组分的分析检测。
    • 胡子恒; 赵明君; 董静; 赵运; 陈凯; 马淑慧; 王琼
    • 摘要: 目的 研究芝麻素减轻H9c2细胞因缺氧/复氧引起的损伤及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筛选芝麻素(0、5、10、20、40、80μmol/L)作用H9c2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将H9c2细胞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芝麻素组(20μmol/L),模型组与芝麻素组进行缺氧3 h,复氧3 h造模处理,正常组细胞不进行缺氧/复氧与给药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SOD、LDH活性和MD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体形成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I3K、Akt、mTOR与LC3B蛋白表达。结果 芝麻素作用于H9c2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20μmol/L。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增殖率、SOD活性及PI3K、Akt、mTOR、LC3BⅠ蛋白表达降低,MDA水平、LDH活性、细胞凋亡率、自噬水平及LC3BⅡ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芝麻素组能改善以上指标(P<0.01)。结论 芝麻素能减轻H9c2细胞因缺氧/复氧引起的损伤,调节细胞内氧化应激平衡,降低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 蒋德旗; 莫娟凤; 宾水连; 陀银婷; 李子强; 李欣怡; 梁瑞兰
    • 摘要: 芝麻素是重要的木脂素类化合物,主要从芝麻籽中分离出来,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抗凋亡、减少Aβ聚集、抗兴奋性毒性、促进多巴胺生成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等多种生物活性,可在动物及细胞水平上有效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创伤性脑损伤、抑郁焦虑、脑缺血损伤及其它神经精神疾病。本文对芝麻素体内外实验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芝麻素相关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张改; 曾祥耀
    • 摘要: 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既可食用又可做油料,还可深加工为芝麻素、芝麻保健品、化妆品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许多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和用途,消费群体都十分广泛。据调研数据统计,1980―2009年,芝麻年平均种植面积6.75万hm^(2),平均产量934.5 kg/hm^(2),产量最高年份为1476 kg/hm^(2),产量最低年份仅为129 kg/hm^(2),单产水平年际间差异巨大,生产能力处于中低产水平。
    • 董锋; 李子祥; 贾春媚; 孙勇智; 孙兆辉; 宋馨宇; 王茂清
    • 摘要: 为发现芝麻油中新成分,通过UPLC/Q-TOF MS/MS对4种芝麻油甲醇提取液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4种芝麻油中共发现143种共同物质,其中正离子模式71种,负离子模式72种。共同物质中鉴定出77种物质,其余66种为未鉴定成分;77种鉴定成分中包括脂肪酸及衍生物(8种)、芝麻素、芝麻林素、硬脂酰胺等12种已知成分,其余65种为新发现成分;新发现成分包括油酸酰胺、棕榈酰胺、亚油酰胺、芥酸酰胺、8-甲基-N-香草基壬酰胺、辣椒酰胺、N-硬脂酰丙氨酸等17种脂肪酸酰胺,十六碳烯酸、十八碳烯酸等22种脂肪酸及衍生物,5-脱氧基维醇、天孢菌素等5种类黄酮,马泰树脂醇、银杏酸等21种其他成分。芝麻油中含有大量新成分和未知成分,富含的脂肪酸、脂肪酸酰胺、类黄酮、木脂素等物质可解释其独特生理功能。
    • 马忠平; 杨云; 张志峰; 叶楠; 杨毅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体外环境下芝麻素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股骨中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使用FH535(1μmol/L)沉默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建立沉默组,同时建立非沉默组.两组同时给予芝麻素(0、1或10μmol/L)干预,检测细胞增殖/毒性,同时检查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成骨相关转录因子抗体(osterix,OSX)、SRY-box 9(SOX9)、Runt相关转录因子2(recombinant 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b-连环蛋白(β-caten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5,LRP5)以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b(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b,gsk-3b)的表达水平.结果 芝麻素对BM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且无细胞毒性作用.较高浓度的芝麻素诱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加ALP、OSX、SOX9、RUNX2和OCN的表达(P<0.05).沉默Wnt/β-catenin后,RUNX2和OCN表达减弱.结论 芝麻素有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趋势,对重塑大鼠骨结构有一定影响.芝麻素对骨质疏松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