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合酶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525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77篇、会议论文143篇、专利文献273692篇;相关期刊1033种,包括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解剖学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28种,包括广东省医学会第九次骨质疏松学学术会议暨湛江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2011军队重症医学论坛等;一氧化氮合酶的相关文献由1405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积胜、熊克仁、唐朝枢等。

一氧化氮合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77 占比:1.82%

会议论文>

论文:14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73692 占比:98.13%

总计:278912篇

一氧化氮合酶—发文趋势图

一氧化氮合酶

-研究学者

  • 李积胜
  • 熊克仁
  • 唐朝枢
  • 王伟
  • 姚志彬
  • 曾因明
  • 周初松
  • 王世鑫
  • 靳安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颜凯; 林平; 尧战勇
    • 摘要: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川崎病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一氧化氮合酶(iNOS)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川崎病8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3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iNOS水平及血脂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清NT-proBNP、iN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川崎病可降低患儿血清NT-proBNP、iNOS水平,改善血脂,且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莫剑梅; 黄荣杰; 钱静
    • 摘要: 一氧化氮(NO)是心血管系统中的信号分子,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可通过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维持血压的稳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OSAS患者存在NO-NOS改变,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这可能是导致其发生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可使NOS的表达及活性发生改变,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药物降压的效果,使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一步下降。本文就NO-NOS与OSAS合并高血压的关系及进行CPAP治疗对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NO-NOS的影响进行综述。
    • 庞晋荣; 韩子岩
    • 摘要: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具有显著不利影响。目前降低门静脉高压的基础药物仅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获批,但随着对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认识的逐步深入,降低肝内阻力这一干预途径越来越受关注。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环鸟苷酸通路的活化可抑制窦状血管收缩和毛细血管化,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因此一氧化氮相关靶向药物研究成为热点,如他汀类药物、奥贝胆酸、四氢生物蝶呤、抗氧化剂以及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在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广阔前景,可以为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 黄世香; 黎祥伟; 唐峰; 邓丽琴; 黎海燕; 杜美昌; 白海燕
    • 摘要: 目的探究火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凝血状态及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贺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吸氧、祛痰、扩张支气管等传统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疗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5%潮气量时潮气呼气流速[(Tidal expiratory flow when 25%of tidal volume remained in the lungs,TEF25%)、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用力呼气最大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凝血状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清NO、NOS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5.56%(34/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PEF、FRC和TEF25%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APTT、PT、T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FI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PTT、PT、TT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FI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NOS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NO、NOS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往往较好,火疗法能够调节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NO、NOS水平,缓解高凝状态。
    • 祝劲松; 陈荣; 韩徐; 唐松江
    • 摘要: 目的 探讨七叶莲花醇提物减轻丁哌卡因大鼠中枢神经毒性反应和心脏毒性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D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七叶莲花醇提物低剂量组(2 g/kg,S1组)、中剂量组(4 g/kg,S2组)、高剂量组(8 g/kg,S3组)灌胃给予七叶莲花醇提物,每天1次,连续3 d,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采用肢体Ⅱ型导联监测心电图(ECG),暴露股动脉,放入24G套管针用于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抽取血样;暴露大鼠股静脉,插入套管针按2 mg/(kg·min)速度泵注丁哌卡因,同时监测大鼠MAP、心率和ECG,观察记录大鼠出现抽搐、心律失常、循环塌陷和心搏骤停的时间,并计算累积剂量;在泵注丁哌卡因前、出现抽搐、循环塌陷时分别收集血样1 ml,分离血清检测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脱颈椎处死,解剖分离大鼠海马组织,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水平,RT-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NAMD)1和NMDA2B表达。结果 泵注丁哌卡因后,与D组相比,S2组、S3组、P组出现心律失常、循环衰竭、心搏骤停时,泵注丁哌卡因的累积剂量显著升高;S1组出现心律失常、循环衰竭时,泵注丁哌卡因的累积剂量显著升高(均P0.05);与泵注前相比,出现抽搐和心律失常时,5组MAP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出现抽搐时5组NO水平均显著高地泵注前,循环衰竭时恢复至泵注前水平(P<0.05),且出现抽摔时,S1组、S2组、S3组、P组NO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5);在抽搐和循环衰竭时,S1组、S2组、S3组、P组NOS水平均显著高于D组(P<0.05)。D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高于S1组、S2组、S3组、P组(均P<0.05)。与D组相比,S2组、S3组、P组NMDA1和NMDA2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 预先灌胃给予七叶莲花醇提物可明显减轻丁哌卡因对大鼠的中枢神经毒性反应和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MDA受体表达和提高NOS活性有关。
    • 王琳; 李作孝
    •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芩素(BA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MG)极化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EAE模型组及BAI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各组建立EAE模型。BAI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BAI 75、150、300 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及EAE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观察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脊髓组织炎性脱髓鞘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检测小鼠脊髓组织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阳性MG中M1型MG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2型MG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情况及分歧指数(RI)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iNOS、Arg1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未见发病,其余各组均不同程度发病。与EAE模型组比较,BAI各剂量组小鼠发病潜伏期及达高峰期时间延长,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降低(均P<0.05),脊髓组织脱髓鞘程度减轻(均P<0.05),Iba-1阳性MG中iNOS表达降低,Arg1表达升高,RI值减小(均P<0.05),MG的形态倾向于M2型极化,脊髓组织中iNOS、TNF-αmRNA表达降低,Arg1、IL-10 mRNA表达升高(均P<0.05),且BAI剂量越大,变化越明显。结论BAI对EAE小鼠发病具有防治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纠正M1/M2型MG失衡及调节炎性因子TNF-α、IL-10表达有关。
    • 黄强; 常金霞; 郑硕; 牛少辉; 曹乾; 方毅娜; 曹建春; 张东萍
    • 摘要: 目的探究当归补血汤在糖尿病足溃疡(DFU)体外创口愈合模型中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20只,实验组给予当归补血汤(生药含量4 g/kg)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随后分别使用添加0、15%、30%、60%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的高糖培养基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检测各组细胞活力、迁移能力,测定HUVECs内NO含量及不同浓度当归补血汤对iNOS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15%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组比较,30%和60%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组HUVECs相对活力、迁移比例、NO含量、iNOS和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60%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组HUVECs相对活力、迁移比例、NO含量、iNOS和VEGF表达水平高于30%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组(P<0.05)。结论DFU体外创口愈合模型中,当归补血汤可通过增加iNOS的表达,促进NO血管调控分子的表达,同时能促进VEGF表达,加速创口的愈合。
    • 曹广文; 张燕伟; 陶梦超; 魏鹏晟; 郎文萱; 李兴怡; 金戈; 朱启文
    • 摘要: 目的研究7-硝基吲哚(7-NI)对青春期大鼠焦虑样行为的作用,并从神经兴奋性中毒方面探究相关机制。方法将10只母鼠在同一时期产下的90只仔鼠按照雌雄各半、同窝对照的原则随机分为母婴分离组和对照组,母婴分离组在断奶前每天将仔鼠与母鼠分离6 h,断奶后再进行17 d的社会孤养,对照组正常群养。实验前将母婴分离组按照相同分组原则再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7-NI 25 mg组、7-NI 50 mg组,MK801+7-NI 25 mg/kg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的溶剂;7-NI 25 mg组和50 mg组分别注射25 mg/kg和50 mg/kg的7-NI;MK801+7-NI 25 mg/kg组先腹腔注射0.075 mg/kg的MK801,15 min后注射25 mg的7-NI。注射时间为每天行为学进行前1 h。应用旷场实检、社会交往实验、多功能闭合式迷宫实验检测大鼠母婴分离合并社会隔离对青春期大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变,蛋白印迹法检测nNOS、PSD-95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MK801+7-NI 25 mg/kg组大鼠在旷场中央区访问累计时间显著减少(P<0.05,P<0.01)、社交攻击性显著增加(P<0.001),并且其在多功能闭合式迷宫起始扇区中央区访问频数减少(P<0.05),访问累计时间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7-NI 25 mg组和7-NI 50 mg组的大鼠旷场中央区访问累计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社交攻击性均显著减少(P<0.001)。与模型组相比,7-NI 25 mg组和7-NI 50 mg组的大鼠在迷宫中央区访问频数显著增加(P<0.05),访问累计时间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MK801+7-NI 25 mg/kg组的PSD-95(P<0.01)及nNOS(P<0.05,P<0.01)表达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7-NI 25 mg以及7-NI 50 mg大鼠海马区PSD-95(P<0.05)及nNOS蛋白(P<0.01,P<0.001)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母婴分离合并社会隔离可引起大鼠焦虑样行为,7-NI可通过PSD-95/nNOS耦联改善焦虑样行为。
    • 丁佳统; 郭家豪; 洪芬芳; 杨树龙
    • 摘要: 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通常以急慢性脑血管病为基础,其主要表现为大脑皮质介导的高级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和其导致的获得性持续性认知损害。不同浓度和来源的一氧化氮(NO)在稳态维持及组织病理性改变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以NO浓度或其生物利用度偏离正常范围为核心特征的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微RNA改变、脑蛋白的显著变化、高盐饮食、过度肥胖等危险因素均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有关。血管性痴呆防治的一条重要思路便是调整异常改变的NO信号通路,使之恢复正常水平。文章对近年来关于NO异常改变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基于NO信号通路的血管性痴呆防治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究NO异常改变在血管性痴呆发病及防治中的作用提供思路。
    • 高博; 吕涛; 唐琴; 白洁
    • 摘要: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和观察组(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视频眼震图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自发性眼震、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及位置试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检测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眼震电图显示眼震峰速下降、潜伏期延长、精确度下降、欠冲及过冲发生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平滑跟踪试验Ⅲ、Ⅳ型异常检出率和位置试验Ⅰ、Ⅱ及Ⅲ型检出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DGF-BB和NOS水平低于对照组,但TCD各动脉血管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意义(χ^(2)=5.41,P=0.02)。结论与单纯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方法相比,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眼震异常状态、血清PDGF-BB和NOS水平、TCD指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