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学习记忆

学习记忆

学习记忆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388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基础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40篇、会议论文189篇、专利文献94896篇;相关期刊879种,包括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134种,包括2013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2012中药和民族药学术会议、第十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等;学习记忆的相关文献由966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林、戴体俊、张丹参等。

学习记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40 占比:3.49%

会议论文>

论文:189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94896 占比:96.32%

总计:98525篇

学习记忆—发文趋势图

学习记忆

-研究学者

  • 李林
  • 戴体俊
  • 张丹参
  • 陈立典
  • 叶翠飞
  • 陶静
  • 张丽
  • 李光武
  • 徐波
  • 刘新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作者

    • 张业廷; 付燕; 李雪; 魏翠兰; 李垂坤; 袁琼嘉
    • 摘要: 背景:运动有助于预防和减缓阿尔茨海默症、痴呆症及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而运动预防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能力下降是否与其改变了海马神经形态结构有关还并不清楚。目的:观察长期有氧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症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形态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影响阿尔茨海默症的神经机制。方法:取3月龄野生型小鼠12只,其中6只进行5个月的运动干预(野生运动组),另6只不进行任何干预(野生对照组);取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12只,其中6只进行5个月的运动干预(模型运动组),另6只不进行任何干预(模型对照组)。运动干预结束后,通过八臂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形态,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形态结构。结果与结论:(1)八臂迷宫实验:野生运动组小鼠的记忆能力优于野生对照组、模型运动组(P<0.05),模型运动组、野生对照组小鼠的记忆能力优于模型对照组(P<0.05);(2)尼氏染色:野生运动组、野生对照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CA3区与CA1区的尼氏体清晰可辨别,胞核与核仁较清楚;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海马各区尤其是齿状回区与CA3区的尼氏体较为模糊,胞核与核仁较难分辨,特别是模型对照组小鼠神经细胞结构相对模糊且部分神经元结构受损明显,神经细胞之间的距离较大且排列疏松;(3)透射电镜:与野生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的突触数量减少,部分突触间隙、突触前膜、突触后膜模糊,突触前膜内囊泡较少,突触后致密带密度较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模型运动组小鼠小鼠海马齿状回区的突触数量增加,突触前膜内突触囊泡分布较为密集均匀,突触后致密带密度有所增高;(4)结果表明,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这可能是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神经机制之一。
    • 李洋杰; 祁荣; 张馨予; 程佳佶; 周柠; 崔雪; 程双; 王正东; 颜南
    • 摘要: 背景:乙酰化作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可通过调节染色质结构诱导与突触连接、记忆存储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的神经保护效应在神经系统损伤领域受到重视,但在氟神经毒性领域还未有动物实验证实,其作用靶点也尚不全面。目的:研究丁酸钠对氟中毒脑损伤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做初步探讨。方法:初断乳SD雄鼠随机分成3组,氟中毒组和丁酸钠治疗组大鼠自由饮用含氟蒸馏水10周,丁酸钠治疗组大鼠染氟10周后每日给予1000 mg/kg丁酸钠灌胃处理,持续4周,氟中毒组、对照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脑皮质病理变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各组大鼠脑皮质乙酰化修饰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氟中毒组大鼠体质量下降、全脑系数上升。与氟中毒组大鼠相比,丁酸钠治疗组大鼠体质量有所上升,大鼠全脑系数下降。(2)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氟中毒组大鼠出现神经细胞胞浆空泡化,细胞核固缩,核周间隙增宽。丁酸钠治疗组大鼠正常神经细胞数量增多,胞浆空泡化减少,细胞核固缩现象减轻。(3)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大量差异乙酰化修饰蛋白显著富集于突触囊泡循环、突触传递、神经递质运输、跨膜物质转运等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通路中。(4)将蛋白互作网路图数据导入Cytoscape软件,利用不同算法筛选排名前5的关键枢纽蛋白,分别为Hsp8、Rab7a、Nsf、Ezr、Cfl1,可能是氟神经毒性的致病因素以及丁酸钠潜在的治疗靶点。
    • 刘雨露; 贾微微; 戴雅玲; 许雯珊; 丁妍怡; 梁胜祥; 柳维林; 陈立典
    • 摘要: 背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分子水平的能量传感器,当机体处于低能状态时能被激活进而为神经元活动提供能量,但对于时间特异性敲除AMPK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尚未清楚.目的:探讨时间特异性敲除AMPKα1/2基因小鼠海马能量代谢与突触可塑性的变化,寻找能量代谢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键分子靶点.方法:将16只6月龄携带有AMPKα1/2flox/flox和Camk2a-cre/ERT2的AMPKα1/2flox/flox+CaMk2a-cre/ERT2基因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8)和AMPKα1/2敲除组(n=8).AMPKα1/2敲除组每天腹腔注射0.1 mL他莫昔芬,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玉米油溶剂.两组小鼠连续注射5 d,等待7 d后,巴恩斯迷宫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技术(CEST)观察海马区葡萄糖代谢能力;膜片钳电生理技术检测海马CA3-CA1神经环路场电位,包括Input-output(I/O曲线)、配对脉冲易化比率以及高频刺激诱导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结果 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AMPKα1/2敲除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01),接触目标洞口次数明显减少(P<0.05),目标象限所占时间显著缩短(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AMPKα1/2敲除组小鼠海马区葡萄糖代谢水平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AMPKα1/2敲除组小鼠海马脑区,在给予不同刺激量时的电压值均显著降低(P<0.05);在基础场电位中,不同时间间隔的配对脉冲易化比率显著降低(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AMPKα1/2敲除组小鼠海马高频刺激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振幅显著降低(P<0.05);⑤结果表明,时间特异性敲除AMPKα1/2基因导致海马区葡萄糖代谢水平下降,使得突触前递质释放、突触传递效能和突触可塑性受损,进而导致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产生.
    • 古军旺; 周玉莹; 金海霞; 陈三仟; 曾磊; 王小银; 郝明; 吴春眉
    • 摘要: 研究油茶枯饼提取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对镉致氧化应激和学习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UPLC MS/MS分析油茶枯饼提取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将9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溶液灌胃+0.9%NaCl溶液腹腔注射)、染毒组(0.9%NaCl溶液灌胃+0.1%CdCl_(2)溶液腹腔注射)、干预组(1%油茶枯饼提取物溶液灌胃+0.1%CdCl_(2)溶液腹腔注射),按每天灌胃,3 d腹腔注射停1 d方式连续饲养31 d后,进行水迷宫试验,评估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计算脏器系数,并检测大鼠血清、肾脏、肝脏和大脑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油茶枯饼提取物主要含15种生物活性成分;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的肾脏和肝脏的脏器系数极显著增加(P<0.001),血清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01),肝脏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使用油茶枯饼提取物干预后,这些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因此,油茶枯饼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镉诱导的氧化应激和认知功能障碍。
    • 韦琪瑶; 吴永芳; 张雨欣; 王亚涛; 曾立平; 陈贵海; 曹磊
    • 摘要: 目的探讨胚胎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期海马突触体相关蛋白25(SNAP-25)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CD-1母鼠孕第15~17天每天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或等容积生理盐水,对应子鼠分别为LPS组和CON组。分别于青年(3月龄)和中老年(15月龄)用Morris水迷宫评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SNAP-25蛋白含量。结果与3月龄CON组相比,15月龄CON组学习期游泳路程增加(P<0.01),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降低(P<0.01),海马各亚区SNAP-25蛋白水平均升高(P<0.01)。15月龄LPS组较同龄CON组学习期游泳路程增加(P<0.05),记忆期游泳路程百分比下降(P<0.05),海马CA1区及DG区SNAP-25水平增加(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海马CA1区、DG区SNAP-25蛋白水平与学习期游泳路程呈正相关,而与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呈负相关。结论胚胎期炎症暴露可加速中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和海马CA1区、DG区SNAP-25蛋白的升高,且两者可能存在关联。
    • 杨伟丽; 刘艳蕊; 王芮; 鲁琴; 王茜; 柴天川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地黄对小鼠学习记忆、生物钟基因Clock及Bmal1表达的影响,探索地黄改善失眠及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生地黄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以制备睡眠剥夺模型。采用翻正反射实验检测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尾动脉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检测小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Real time-qPCR法检测视交叉上核(SCN)中Clock、Bmal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SCN中Clock、Bmal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睡眠发生率无变化、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睡眠时间呈现缩短的趋势;与模型组小鼠比较,药物治疗组小鼠睡眠发生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延长(P<0.05)。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较为显著,航行的总路程变长,穿过平台所在区域的次数变少(P<0.05,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药物治疗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行走的总路程缩短较为显著(P<0.05,P<0.01),穿过平台区域的次数增多。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有升高趋势;与模型组小鼠比较,药物治疗组小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有降低趋势。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Clock和Bmal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小鼠比较,药物治疗组Clock和Bmal1的mRNA、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生地黄能够有效缩短睡眠剥夺小鼠的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睡眠持续时间,进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CN中Clock和Bmal1的表达有着密切关系。
    • 司文英; 武海霞; 王晖; 董晓华
    • 摘要: 目的 研究Mclk1基因缺失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老年Mclk1;和Mclk1;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方法,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APP、BACE1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Aβ的含量。结果 与Mclk1;小鼠比较,Mclk1;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增强,海马内APP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BACE1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Mclk1;小鼠海马Aβ;和Aβ;水平低于Mclk1;小鼠。结论 Mclk1基因缺失小鼠BACE1转录水平降低,导致BACE1对APP的裂解作用减弱,海马内Aβ含量减少,可能是其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的原因之一。
    • 阿力努尔·艾麦尔; 聂雨楠; 阿娜古丽·马合木提; 高莉
    • 摘要: 目的探究通窍益脑方对东莨菪碱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东莨菪碱模型组、多奈哌齐组、通窍益脑方0.41 g/kg组、通窍益脑方0.82 g/kg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9 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行为学实验前30 min腹腔注射2 mg/kg氢溴酸东莨菪碱造模,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采用跳台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比色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跳台试验的训练期和测试期,东莨菪碱模型组下台潜伏期缩短,下台错误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益脑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东莨菪碱小鼠模型造成的短暂获得性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与调节东莨菪碱小鼠模型的胆碱能功能相关。
    • 王亚涛; 张月明; 韦琪瑶; 吴永芳; 陈贵海
    • 摘要: 目的探究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介导的长时程增强(LTP)是否参与母子分离(MS)导致子雄鼠青年期认知功能受损的过程。方法新生CD-1雄鼠随机分为母子分离组(MS组)和对照组(CON组),其中,MS组小鼠从出生后第4~21天每日与母鼠分开3 h,CON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两组小鼠在3月龄时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子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子鼠海马BDNF表达水平,电生理技术检测海马CA3-CA1通路的LT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S组学习期潜伏期及游泳路程均延长(P<0.01),记忆期靶象限时间及路程百分比均减少(P<0.05)。同时MS组海马的BDNF表达水平下降(P<0.05)和CA3-CA1通路的LTP受损(P<0.01)。结论一定强度的母子分离操作可以损害青年CD-1雄鼠的认知功能,且可能与海马区BDNF表达水平下降及LTP受损有关。
    • 张铮; 洪妙莹; 蓝敏敏; 陈嫒; 郑于林; 肖华业; 李晓红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提高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第7天和第21天模型组、第7天和第21天逍遥散组各10只,以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制作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在模型制备的第0、7、2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动态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情况。造模第7天和第21天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GF、p75NTR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下丘脑和海马组织NGF、p75NTR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第7天模型组大鼠血清NGF、p75NTR含量及下丘脑、海马组织NGF、p75NTR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第21天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首次进入平台区域时间显著增加,血清NGF含量显著降低,p75NTR含量显著升高,下丘脑NGF、p75NTR与海马组织NGF的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海马组织p75NTR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逍遥散能减少模型大鼠水迷宫实验首次进入平台区域时间,能逆转NGF、p75NTR的异常表达(P<0.05,P<0.01)。结论:逍遥散改善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上调体内NGF的表达和调节体内p75NTR的异常分布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