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时程增强

长时程增强

长时程增强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549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13452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生理科学进展、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八次学术会议、《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二十周年刊庆祝大会暨世中联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等;长时程增强的相关文献由1258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太真、刘先国、时利德等。

长时程增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4 占比:0.47%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3452 占比:99.52%

总计:113998篇

长时程增强—发文趋势图

长时程增强

-研究学者

  • 韩太真
  • 刘先国
  • 时利德
  • 杨卓
  • 许世彤
  • 张彤
  • 张红梅
  • 马强
  • 周利君
  • 杨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雨露; 贾微微; 戴雅玲; 许雯珊; 丁妍怡; 梁胜祥; 柳维林; 陈立典
    • 摘要: 背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分子水平的能量传感器,当机体处于低能状态时能被激活进而为神经元活动提供能量,但对于时间特异性敲除AMPK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尚未清楚.目的:探讨时间特异性敲除AMPKα1/2基因小鼠海马能量代谢与突触可塑性的变化,寻找能量代谢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键分子靶点.方法:将16只6月龄携带有AMPKα1/2flox/flox和Camk2a-cre/ERT2的AMPKα1/2flox/flox+CaMk2a-cre/ERT2基因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8)和AMPKα1/2敲除组(n=8).AMPKα1/2敲除组每天腹腔注射0.1 mL他莫昔芬,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玉米油溶剂.两组小鼠连续注射5 d,等待7 d后,巴恩斯迷宫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技术(CEST)观察海马区葡萄糖代谢能力;膜片钳电生理技术检测海马CA3-CA1神经环路场电位,包括Input-output(I/O曲线)、配对脉冲易化比率以及高频刺激诱导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结果 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AMPKα1/2敲除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01),接触目标洞口次数明显减少(P<0.05),目标象限所占时间显著缩短(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AMPKα1/2敲除组小鼠海马区葡萄糖代谢水平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AMPKα1/2敲除组小鼠海马脑区,在给予不同刺激量时的电压值均显著降低(P<0.05);在基础场电位中,不同时间间隔的配对脉冲易化比率显著降低(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AMPKα1/2敲除组小鼠海马高频刺激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振幅显著降低(P<0.05);⑤结果表明,时间特异性敲除AMPKα1/2基因导致海马区葡萄糖代谢水平下降,使得突触前递质释放、突触传递效能和突触可塑性受损,进而导致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产生.
    • 李承; 罗小青; 孙瑞迪; 刘明洋; 江军
    • 摘要: 目的探讨氧化锂-匹罗卡品(li-pilo)致癫痫大鼠认知障碍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新生SD大鼠在出生后第21天经腹腔注射氯化锂及匹罗卡品,建立癫痫大鼠模型。采用Racine分级评价大鼠癫痫发作行为,选择点燃后出现RacineⅣ级以上表现并存活的大鼠进行实验。造模后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1 M)、2个月(2 M)及3个月(3 M)癫痫模型,分别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不同年龄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应用离体场电位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比较不同年龄癫痫大鼠场电位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年龄癫痫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表达水平。结果(1)水迷宫实验中,1 M癫痫大鼠第1~5天平均潜伏期及运动总路程与年龄匹配对照大鼠相比均无明显改变;2 M癫痫大鼠的第1~3天平均潜伏期及运动总路程与年龄匹配对照大鼠相比无明显改变,第4~5天平均潜伏期及运动总路程显著长于年龄匹配对照大鼠;3 M癫痫大鼠的第1~5天平均潜伏期及运动总路程均显著长于年龄匹配对照大鼠。(2)离体脑片场电位记录显示,高频刺激后癫痫大鼠海马基础场电位斜率与幅值呈现年龄依赖性减弱。(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癫痫大鼠海马NR2B表达水平呈现年龄依赖性降低。结论癫痫大鼠认知障碍程度与年龄相关,其可能机制与NR2B受体表达年龄依赖性降低导致海马LTP年龄依赖性减弱有关。
    • 王亚涛; 张月明; 韦琪瑶; 吴永芳; 陈贵海
    • 摘要: 目的探究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介导的长时程增强(LTP)是否参与母子分离(MS)导致子雄鼠青年期认知功能受损的过程。方法新生CD-1雄鼠随机分为母子分离组(MS组)和对照组(CON组),其中,MS组小鼠从出生后第4~21天每日与母鼠分开3 h,CON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两组小鼠在3月龄时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子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子鼠海马BDNF表达水平,电生理技术检测海马CA3-CA1通路的LT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S组学习期潜伏期及游泳路程均延长(P<0.01),记忆期靶象限时间及路程百分比均减少(P<0.05)。同时MS组海马的BDNF表达水平下降(P<0.05)和CA3-CA1通路的LTP受损(P<0.01)。结论一定强度的母子分离操作可以损害青年CD-1雄鼠的认知功能,且可能与海马区BDNF表达水平下降及LTP受损有关。
    • 周芮; 郝雷; 王帆
    • 摘要: 突触可塑性是神经可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对基因表达时间和空间上的精细调控是实现突触可塑性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微RNA(miRNA)在基因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与信使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可稳定调节基因表达和翻译过程,并实现突触可塑性。一些特定miRNA在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树突棘形态改变、微管动力学、长时程增强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参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 陈炜; 张广辉
    • 摘要: 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是大脑记忆形成与存储的重要生理模型,核内转录因子cAMP反应结合蛋白CREB在其诱导与维持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针对目前CREB调控神经元突触可塑行为的分子信号转导机制尚不清晰的问题,采用数学建模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整合神经元膜上突触活动、突触信号在细胞质中的级联反应传递、激发型与抑制型CREB介导的基因转录以及新合成蛋白对NMDA膜受体的反馈调控,建立了一个从神经元膜到核的分子信号转导计算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探究了模型的动力学特性,表明在不同的突触刺激频率域下,CREB介导的分子信号转导系统呈现出静息、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三种可塑性形态,由此得出结论,激发型与抑制型CREB对神经元生化级联反应的有序调控是神经元双向突触可塑性诱导与维持的导向机制之一。
    • 黄睿臻; 徐劲; 魏绪红
    • 摘要: 【目的】观察弥可保对长春新碱诱导的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进行如下分组: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弥可保组、长春新碱组、长春新碱+弥可保组,Up-down方法测定50%机械撤足阈值,在体电生理方法记录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幅度,免疫组化检测脊髓背角CGRP阳性纤维末梢的数量,免疫组化或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p65及IL-10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长春新碱可引起机械痛敏(P<0.05),同时引起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幅度明显增大(P<0.05)。长春新碱导致脊髓背角CGRP阳性纤维的芽生(P<0.01)、NF-κB信号通路激活(P<0.001),并可降低IL-10的表达(P<0.01)。给予弥可保可阻断长春新碱所引起的上述变化(P<0.05)。【结论】弥可保可预防长春新碱诱导的病理性疼痛,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CGRP阳性纤维芽生、平衡炎性因子表达,进而减弱中枢敏感化而进行的。
    • Guidaa F; Iannottaa M; Misso G; 李芸(译); 孙涛(校)
    • 摘要: 长期神经病理性疼痛会导致情感紊乱和认知障碍,提示可能有脊髓上高级中枢的参与。该研究采用选择性神经根损伤模型(spared nerve injury,SNI)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感觉和情绪成分,探讨对前额叶皮质和边缘回路的电生理影响,以及SNI诱发的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SNI会诱发感觉超敏反应(寒冷和机械刺激)、抑郁样行为、认知能力下降以及长时程增强受损和参与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变化。这些数据表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疼痛和情绪成分可能由不同的大脑区域负责,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方向。
    • 张晓琳; 张小云; 贺桂琴; 孔月; 周子凯
    • 摘要: 目的·探讨ATP敏感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KATP)在突触可塑性实验模型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诱导和维持阶段的不同作用.方法·采用5-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制备急性脑海马切片.在海马谢弗侧枝CA3-CA1投射通路以场电位的电生理记录方式检测KATP的开放激活对基础水平突触传递的影响;通过高频刺激诱导LTP并分别检测在诱导和维持阶段开放KATP对突触传递强度的影响;采用氧糖剥夺模型抑制脑片代谢水平以病理性激活Katp,并检测KA1T阻断剂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TOL)预处理对氧糖剥夺模型造成的海马LTP损伤的预防作用.结果· KATP的开放状态不影响基础水平的突触传递,也不影响LTP的诱导过程,但显著降低LTP维持阶段的幅度.TOL预处理可显著改善糖氧剥夺造成的LTP损伤.结论* KATP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均对海马LTP的维持起负向调节作用.
    • 白华毅; 刘婷婷; 邓卓凡; 何成芸; 宋春莲; 程美玲
    • 摘要: 【目的】女性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妊娠期应激诱发的相关精神疾病发病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对大鼠施行束缚应激后,采用在体麻醉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比对经历应激和未应激妊娠期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妊娠空白对照组相比,低频刺激诱导后未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可形成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此外,施行束缚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则表现为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 LTD)不能形成。【结论】妊娠期内应激使海马突触可塑发生异常,为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突触可塑性异常的重要线索。
    • 白华毅; 刘婷婷; 邓卓凡; 何成芸; 宋春莲; 程美玲
    • 摘要: [目的]女性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妊娠期应激诱发的相关精神疾病发病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对大鼠施行束缚应激后,采用在体麻醉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比对经历应激和未应激妊娠期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妊娠空白对照组相比,低频刺激诱导后未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可形成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此外,施行束缚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则表现为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不能形成.[结论]妊娠期内应激使海马突触可塑发生异常,为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突触可塑性异常的重要线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