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国营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幼营养学术会议
中国营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幼营养学术会议

中国营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幼营养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6-11

主办单位:中国营养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营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幼营养学术会议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单纯性肥胖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儿童单纯性肥胖者提供较健康、科学的饮食指导.方法:从我院门诊选取已确诊的单纯性肥胖的儿童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结果:肥胖儿体重、体重指数、皮褶厚度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肥胖儿体重明显降低,P<0.05,体重指数BMI和皮褶厚度也明显降低P<0.01;肥胖儿血脂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肥胖儿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
  • 摘要:目的:探讨补充多元维生素制剂对学龄前儿童生长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40例3岁到不满5岁的学龄前儿童分成两组,一组补充多元维生素片,另一组不补充,作为对照组,各组男女各半.每颗多元维生素片中含有VitA5000IU,Vit D 400IU,Vit E 30IU,Vit B11.5mg,Vit B 21.7mg,,Vit B62mg,Vit B12 6μg,叶酸0.4 mg,烟酰胺20 mg,维生素C60 mg.在补充前、6个月后、以及一年后,分别测定儿童的体重和身高的增长情况及其所处的百分位数变化.结果:补充后儿童的体重和身高以及所处的百分位数均有明显的增加,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大对照组体格生长数也略有增加,但身高的百分位数却有所减少,结论:多元维生素可明显地促进学龄前儿童的生长速度,而且口味佳良.摄入日常膳食的儿童仍然需要补充适量的多元维生素制剂.
  •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561名3岁到不足5岁的儿童采取三日记帐法.结果: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量均已达标,但钙、铁、锌、和维生素A、C的摄入明显不足,其体重已达到同龄儿的中位数但身高仍然较矮.肥胖儿童钙、锌和维生素A的摄入也不够,三大营养素摄入较多但比例不变.结论:目前儿童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已经达到要求,而钙、铁、锌和维生素A、C摄入不足是制约儿童生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对肥胖儿应该在补充容易缺乏的微量营养素的基础上,适当限制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
  • 摘要:目的:探讨大连市儿童的硒营养状况,及临床硒缺乏对其他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影响,为大连局部硒缺乏的防治寻求依据.方法:对营养门诊就诊的592例2~18岁儿童进行血硒(男女血硒含量分别为92.07±17.51 μ g/L,93.73±19.36μ g/L)及血铅含量的检测,依据硒缺乏的判定标准,筛检临床硒缺乏儿童427例;按照铅中毒诊断标准,筛检铅中毒儿童196例和铅暴露儿童396例,对硒缺乏儿童与血硒正常儿童进行血铅含量的比较.结果:铅中毒儿童血硒含量(92.88±16.06 μg/L)与铅暴露儿童的血硒含量(92.57±19.21 μg/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铅中毒组的各年龄段儿童血硒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连市儿童血硒水平处于次缺乏状态,铅中毒儿童血硒含量(92.88±18.21 μg/L)与铅暴露组儿童(92.57±19.21 μg/L)比较无差异(P>0.05).
  • 摘要: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生长发育期增加骨量的沉积和减少老年期骨量的丢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主要策略.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中的体力活动是影响人体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易于改变、控制和干预的因素.国内外有关体力活动对骨量影响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专业的体育运动员、老年人或绝经后期的妇女等人群,而以青春前期女童为对象的研究极少.青春期快速骨骼生长与体力活动之间相关关系的阐明对指导围青春期女童合理运动、促进其生长发育、获得更多的骨量积累,以及预防成年后期的骨质疏松症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论述小麦胚胎(以下简称麦胚)开发的优势和技术的创新点.探讨麦胚营养成分对妇幼、中老年和术后病人的营养功能与机制. 方法:采用新工艺对麦胚进行脂肪酶钝化和膳食纤维的细胞破壁处理;利用资料对比分析麦胚均衡营养功能对妇幼人群的食疗保健作用. 结果:对比显示全营养胚胎粉不但具有特殊保健功能,而且营养的均衡、丰富程度优于其他保健食品,适合妇幼、中老年、术后康复等人群的营养需求,是天然均衡营养的最佳保健食品. 结论:开发麦胚食品是造福人类的事业,对妇幼、中老年和术后病人具有良好不但营养效果.
  • 摘要:目的:评估成都市儿童保健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水平、指导现状及需求.方法:整群抽取成都市妇幼保健系统儿童保健人员共15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专/大学文化以上的调查对象知识分集中在"优",高/初中文化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以"差"为主;家庭访视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门诊儿保人员;基层门诊儿保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市、区级.调查对象回答辅食添加原则、单一法引入辅食的原因等知识点的正确率低.调查对象在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时间和原则等方面给予看护人的指导最多.而对婴儿异常情况时的饮食、辅食的量和婴儿进食行为培养等方面,部分调查对象存在指导困难.调查对象更新知识主要依靠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结论:基层儿保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和指导能力亟需提高.
  • 摘要:众所周知钙和维生素D能增加幼年动物的股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而大豆异黄酮和杜仲在改善老年动物骨骼健康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需要进行更多关于钙和维生素D加上中国传统中药提取物对骨骼健康影响的研究.本研究评价了由大豆异黄酮,珍珠粉,维生素D,杜仲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医科源牌增骨龄胶囊增加骨密度的效果.60只断乳雌性Wistar大鼠经过1周适应性喂养后,根据体重随机分成6组,即低钙对照组,饲低钙饲料;低剂量碳酸钙组,低钙饲料基础上,按每百克体重添加碳酸钙9.00 mg,提供钙3.60 mg,为低剂量水平;高剂量碳酸钙组,饲低钙饲料基础上,按每百克体重添加碳酸钙54.00 mg,提供钙21.60 mg,为高剂量水平;低剂量组,饲低钙饲料基础上,按每百克体重添加依科源牌增骨灵胶囊15.00 mg,提供钙3.60 mg,为低剂量水平;中剂量组,饲低钙饲料基础上,按每百克体重添加依科源牌增骨灵胶囊45.00 mg,提供钙10.80 mg,为中剂量水平;高剂量组,饲低钙饲料基础上,按每百克体重添加依科源牌增骨灵胶囊90.00 mg,提供钙21.60 mg,为高剂量水平. 实验结果说明,给予依科源牌增骨灵胶囊后,各剂量实验组的体重和增加值均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P<0.01);各剂量实验组大鼠的股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显著大于低钙对照组(P<0.05),低、高剂量实验组大鼠的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与相应的碳酸钙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剂量实验组大鼠的股骨钙含量和总钙量显著大于低钙对照组(P<0.05);低、高剂量实验组大鼠的股骨钙含量与相应的碳酸钙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低、高剂量实验组钙的表观吸收率和存留率与相应的碳酸钙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证明,依科源牌增骨灵胶囊可显著增加大鼠的骨密度.
  •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部分女性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和孩子,身心比较疲惫.虽然现在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其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女性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其饮食健康不容忽视.女性最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钙,铁,锌,镁,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等.这些营养素与女性的生理密切相关,是女性最需要的营养素,而且很容易从食物中获得.如果我们的女性朋友拥有这些营养知识,关心自身的健康,关心家人的健康,那么我们整个社会都会拥有健康的身体,会提高生活质量.
  • 摘要: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尿病(DM)和糖耐量异常(IDT),约占妊娠妇女总数的4%.妊娠糖尿病(G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妇女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GDM的发病率正大幅度提高.为了进一步探讨GDM与饮食行为的关系以及饮食行为的指导在控制GDM病情方面的作用,本文现就产科2004年7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并邀营养会诊的102例妊娠糖尿病人的情况进行分析.
  • 摘要:儿童肥胖必须减肥,但减肥时要注意能量不能供给过少,以免影响其生长发育。为此,本文探讨了关于儿童、少年肥胖与减肥问题。
  • 摘要: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发育、健康、安康的功效声称之种类和数量,促使ESPGHAN等组织提出将医学领域的声称方法即"循证医学"引入到现代营养学中.本文主要就婴儿发育的基础科学的研究进行了论述.
  • 摘要:本研究共检测13338份样品,实际有效数据12865个(96.5%).总体血浆叶酸的平均水平为7.62ng/ml,男童(7.51ng/ml)低于女童(7.75ng/ml),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在每个年龄组内男、女童均有差异.不同年龄组比较发现:3~5岁组(8.40ng/ml)明显高于(p<0.001)6~10岁组(平均7.58ng/ml),而11~12岁组(平均6.76ng/ml)血浆叶酸水平最低(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叶酸水平下降;不同地理位置叶酸水平比较:尽管沿海、内陆和西部地区儿童之间叶酸水平没有差异,但是北方低于南方,从北方到南方叶酸水平逐步上升;不同的经济水平比较:虽然总体上城市(7.76 ng/ml)儿童叶酸水平高于(P<0.05)农村(7.55 ng/ml),但是8~12岁组农村儿童叶酸水平高于城市同龄儿童,在六类地区中,四类农村最高而三类农村最低.另一方面,儿童血浆叶酸缺乏率分布和水平分布呈现相反的趋势:总体叶酸缺乏率是7.52%,男童(8.42%)高于(P<0.05)女童(6.57%);不同年龄组比较:3~5岁组最低,而10~12岁组最高,6~9岁组在两者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叶酸缺乏率增大;不同地理位置比较:尽管沿海和内陆没有差异,但北方儿童缺乏率(约10%)远远高于南方(约1%);不同经济水平比较: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缺乏率有下降的趋势(t=5.4415p=0.0197),经济水平较高组的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缺乏率差异较大而且其大年龄组(11~12y)缺乏率较高,在六类地区中,农村缺乏率高于城市,三类农村地区远高于其它地区,约是大城市5倍.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叶酸水平(缺乏率)与经济水平的关系(p>0.05),但无论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控制年龄地区性别BMI)分析,均未发现叶酸水平与血红蛋白的关系,而BMI和叶酸水平显著负相关(r=-0.10793 p<0.0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地区和年龄与儿童叶酸水平关系最密切,其次是BMI和性别对叶酸水平也有明显影响.
  • 摘要:维生素A缺乏(VAD)是全球三大微营养素缺乏性疾病.近期发现,VA在脊椎动物胚胎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生长、分化和发育中有重要作用,小鼠于出生后开始饲予不含VA的饲料,其学习记忆功能和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损害可随VA干预得到完全恢复,本课题组曾发现孕期边缘型VAD(MVAD)对幼鼠学习记忆功能有影响,但未进行VA干预和LTP的研究.目前,国内外人群VA干预主要从幼儿期开始,为此,本研究于2004年3月至5月建立了MVAD孕鼠模型,在幼鼠生后4周(类似于人类幼儿)进行VA干预,观察MVAD和VA干预对学习记忆和LTP的影响,以期为临床VA干预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
  • 摘要: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是发展中国家孕妇的重要健康问题,我国重庆地区孕妇可疑的亚临床VAD达33.3%,孕期VAD问题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国外有几项成年鼠的研究发现VAD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随着VA的补充可以完全恢复.但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发现,从胚胎期开始的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marginal vitamin A deficiency,MVAD)会损害仔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生后4周(相当于人类的幼儿)开始VA干预,这种障碍不能完全恢复.故本研究欲给予胚胎期和新生期的早期干预,了解其学习记忆的恢复情况,拟从VA与其受体结合后,调节与长时程增强(LTP)的相关基因入手,初步探讨MVAD影响仔鼠学习记忆的机制,为临床和社区人群VA干预时机提供建设性资料.
  • 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A(VA)缺乏及补充对大鼠胚胎后脑Hoxa-2和Hoxb-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初断乳SD雌性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VA缺乏组(A),VA缺乏妊娠0天(E0)补充组(B)和正常对照组(N).A组和B组喂饲VA缺乏饲料(含VA 0IU/kg diet),B组自妊娠0天起改喂VA补充饲料(含VA 10 000IU/kg diet),N组喂饲VA充足饲料(含VA 4 000IU/kg diet),雄鼠饲以普通饲料.喂饲50天后采集尾血,将雌雄大鼠2∶1合笼交配,分别于妊娠12.5天和19.5天将孕鼠处死,留取血标本,剖腹取出胚胎.用微量荧光法测定母鼠血清中VA含量;观察E12.5天和E19.5天胚胎存活情况,记录活胎数,死胎数及吸收胎数;并用RT-PCR检测E12.5天胚胎组织Hoxa-2、Hoxb-2 mRNA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A组孕鼠血清VA水平下降;E12.5天和E19.5天胚胎的存活率显著降低,死胎及吸收胎的发生率增加,E12.5天胚胎Hoxa-2、Hoxb-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B组孕鼠各项指标同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胚胎后脑发育标志基因Hoxa-2、Hoxb-2可能介导VA缺乏或补充对大鼠胚胎存活的影响.
  • 摘要:随着食品种类、规格等的日益丰富和消费者经济收入与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反映食品营养特性的营养标签成为促进销售和指导膳食的重要工具.1985年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提出将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NRVs)专门用作食品营养标签标示营养素日需要量的参考值,开启了食品标签营养标示规范化的进程.本文综述了NRVs的概念、应用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食品营养标示的现状与挑战.
  • 摘要:为探讨NaFeEDTA的形式补充铁的效果和它对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尤其对体内其他金属元素营养状况的影响,铁缺乏和铁过量对生长发育期大鼠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补充不同剂量不同形式的铁剂对大鼠生长发育和血清及组织中必需元素含量的影响.
  • 摘要:目的:确定大豆异黄酮改善由于雌激素缺失导致的围绝经期症状的生理效应及其发挥效应的有效剂量.方法:2003年6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招募90例年龄45-60岁的绝经早期妇女,随机单盲地分为大豆异黄酮84mg/d和126mg/d两个剂量组、安慰剂对照组,每组30人接受追踪观察24周,期间每4周要求对象记录1周的潮热、出汗次数,作1次围绝经期症状评分.结果:试验各组的潮热次数和围绝经期症状评分在试验期间均下降(p<0.01),且大豆异黄酮两组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大豆异黄酮两组的潮热次数和评分的下降率分别为57.8±37.4和44.3±19.1,56.7±26.7和48.5±27.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安慰剂组的下降率仅为34.6±46.2和27.8±15.5,显著低于前三组(p<0.01).结论:84 mg/d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即可改善各种围绝经期症状,尤其是潮热、出汗症状.
  •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式大剂量补充乳酸亚铁对大鼠骨髓造血机能的影响. [方法]刚断乳的雌性Wistar大鼠,用铁缺乏饲料喂养至血红蛋白低于100 g/L.选择50只大鼠,按血红蛋白含量和体重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铁缺乏对照组、每日小剂量补铁组、每周一次小剂量补铁组、每日大剂量补铁组、每周一次大剂量补铁组.补充期12周.实验结束时,取大鼠的腹主动脉血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取股骨骨髓,涂片染色,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 [结果]补充组大鼠外周血血红蛋白、平均血细胞容积、平均血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铁缺乏对照组.补充组及对照组大鼠的骨髓有核细胞表现均为增生活跃或增生明显活跃,组间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四种补充方式大鼠的铁营养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每日大剂量补充或每周一次大剂量补充乳酸亚铁3个月,并未发现有损骨髓的造血机能.
  •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式补充乳酸亚铁对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刚断乳雌性Wistar大鼠,用铁缺乏饲料喂养至血红蛋白含量低于100 g/L.选择50只大鼠,按血红蛋白含量和体重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ID)、每日小剂量补铁组(LDs)、每周一次小剂量补铁组(LWs)、每日大剂量补铁组(HDs)、每周一次大剂量补铁组(HWs),每组10只大鼠.补充期为12周. [结果]各补充组大鼠血清铁含量、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肝脏及脾脏铁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s组和HWs组大鼠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显著高于LDs、LWs,总铁结合力显著低于LDs和LWs组.HDs或HWs组血清和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HDs和HWs组血清和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均高于LDs、LWs组. [结论]每日大剂量补充或每周一次大剂量补充3个月,有导致铁过量以及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的危险.
  • 摘要:本文通过对肥胖儿童及肥胖儿童的"后备军"--超重儿童的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可以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家长对肥胖的重视程度,来发现不足之处,寻找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干预方法并在幼儿园内加以落实.
  •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广东省城市、城镇、农村三个地区的3844名婴幼儿,进行体格发育、健康状况、智力发育等现况调查.结果:与10年前相比,城市、农村4月龄婴儿体重分别增长了0.35 kg、0.45 kg,身高分别增长了0.69 cm、2.40 cm,1~5月龄婴儿体格测量值也已达到甚至超过1995年九城市水平,与WHO参考值相比,6月龄前的体格发育达到甚至优于该参考值,6月龄之后则落后于该参考值;婴幼儿生长迟缓率2.6%、低体重率5.1%、消瘦率3.0%、超重/肥胖率2.0%,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率均在6月龄后显著上升;腹泻、呼吸道感染、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6.6%、35.3%、25.8%,贫血患病率高发于6~10月龄;4、6、8月龄婴儿MDI值87.67±12.54、PDI值88.99±11.06.结论: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生长发育整体状况较好,疾病发病率较低,但大于6月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与WHO参考值仍有一定差距.
  • 摘要: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一要素,婴幼儿的食物主要是由他们的抚养人来给予,因此他们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抚养人的喂养知识、态度、行为,抚养人的育儿知识不全面、喂养方法不正确,就不能合理安排儿童的膳食结构,将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广东省婴幼儿的抚养人喂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实际情况及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为指导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和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妊娠期妇女除了摄取足够的钙保证自身需要外,还要有一定的钙储备以供给胎儿骨骼生长发育之用.如果在妊娠期缺钙,不仅使胎儿得不到应有的钙供给,导致新生儿先天性佝偻病及缺钙抽搐的发生,还会导致孕妇骨钙丢失,发生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病,严重影响妇女今后的生命质量.本文主要就吴忠市回汉族孕妇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及探讨了其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了解营养教育对纠正孕妇营养误区和改善饮食行为的效果,为改进营养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192名参加营养教育的孕妇进行营养教育前后营养知识误区和膳食行为进行调查.营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营养基础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孕妇膳食指南、孕妇饮食误区和健康食品的选择.结果:通过营养教育,可有效地纠正孕妇的营养误区,营养误区总下降率为92.5%;并可改善孕妇摄食行为,总有效率为76.3%.营养教育后,营养误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有:骨头汤补钙效果好;肉汤里的营养丰富;猪肝有毒不能吃;水果多多益善;补钙与维生素D无关.营养教育后,下列摄食行为增加得较多:每天1次或以上豆类;每周2次或以上菇菌或海藻类、动物肝脏、坚果或果仁;每周1次或以上海鱼.进食油炸食品和盐腌制品显著减少.结论:营养教育可纠正孕妇营养误区,为孕妇建立科学的摄食行为提供了帮助.
  •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血清脂肪酸含量变化及其对婴儿的行为发育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孕妇67例,分别在孕早、中、晚期抽取静脉血样用气相色谱仪测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婴儿行为发育测评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结果:共测出20种脂肪酸.C14∶0、C16∶0、C16∶1的浓度和百分含量在孕中晚期比孕早期高(P<0.05),C18∶0、C18∶2、C20∶4百分含量孕中晚期比孕早期低(P<0.05),C18∶1的浓度在孕中晚期比孕早期高(P<0.05),而其百分含量孕晚期较之孕早中期高(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孕中晚期比孕早期高(P<0.05).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孕中晚期比孕早期高(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孕中晚期比孕早期低(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含量孕晚期比孕中早期高(P<0.05).SFA/MUFA在孕中晚期的比值比孕早期高(P<0.05),MUFA/PUFA在孕晚期的比值比孕早期低(P<0.05).C18∶2/C18∶3在孕中晚期中的比值比孕早期低(P<0.05).C12∶0、C18∶4、C20∶1、C20∶5在孕早期及C22∶6在孕中期的浓度和百分含量均与其婴儿智商呈负相关,而C18∶1在孕早期的百分含量与婴儿智商呈正相关关系,C22∶1在孕早期浓度与婴儿智商呈负相关.结论:孕妇在不同孕期血清脂肪酸呈动态变化,孕早期血清脂肪酸构成可能影响婴儿神经行为发育.
  • 摘要:[目的]评价富含α-乳清蛋白及AA/DHA但总蛋白含量略低的配方奶粉对婴儿生后前3个月体格生长的作用,并观察其喂养后胃肠道的耐受性. [方法]采用前瞻、随机、标签开放性的多中心研究.喂养母亲记录喂养最初3周每日耐受性指标,医生观察并记录1月、2月及3月龄时婴儿的体重、身长和头围等生长指标. [结果]喂养3个月后,体重、身长和头围增值在母乳组、α-乳清蛋白组和对照配方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婴儿的耐受性观察发现,肠胀气、大便性状和睡眠状况在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α-乳清蛋白配方组婴儿大便性状和睡眠状况与对照配方组相比,更接近母乳喂养组;母乳喂养组婴儿肠胀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两个配方组.皮疹、腹痛等耐受性指标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试验配方富含α-乳清蛋白及DHA/AA,能提供足够营养满足婴儿生长所需,其生后头3月生长速率同母乳喂养儿及对照配方喂养儿相似.且婴儿对这种新配方奶粉的耐受性良好,较标准配方奶粉更接近母乳喂养.
  • 摘要:目的:为探讨足月正常新生儿不同喂养方式体重发育规律.方法:每天用电子称进行体重测量体重,用Excel程序进行均数、标准差、T检验和中位数等统计分析.结果:阐明了新生儿每天体重发育的纵向值,新生儿期体重增值男婴1.120±0.305,女婴0.921±0.242.男婴体重发育较女婴快(P<0.05).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对体重发育的影响,男婴无明显差异(P>0.05),女婴在前2周差异明显(P<0.05),后二周差异不明显(P>0.05).母乳喂养体重恢复到出生体重中位数为8天,混合喂养体重恢复到出生体重中位数为10天.结论:新生儿期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体重发育及恢复.
  •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3869例产妇进行调查,在单因素t分析和X2分析基础上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影响巨大儿的发生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有8项,对总判断力(correct class%)为91.8%.依OR大小,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孕周、宫高、孕次、孕妇身高、腹围、孕早期BMI.[结论]①男婴发生巨大儿的可能性大于女婴,孕妇的孕周越大、宫高越高、孕次越多、身高越高、腹围越大、孕早期BMI越大则发生巨大儿的可能性越大.②巨大儿的分娩方式的剖腹产的可能性大.
  • 摘要:在妊娠后首次发生或者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称为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妊娠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影响很大,容易引起妊高征、感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死胎,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血糖,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妊娠糖尿病非常重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妊娠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口服降糖药因易致胎儿畸形而不被采用,胰岛素治疗则仅在饮食治疗基础上血糖仍控制不良时应用,因此营养治疗是防治妊娠糖尿病母婴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就妊娠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观察.
  • 摘要:本文以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为研究背景,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妇女孕期保健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进行询问调查的方法,比较城乡孕妇保健差异和常见疾病情况.结果:城市孕妇孕晚期体检次数显著多于农村孕妇(p<0.001);城市孕晚期体检次数合格率显著高于农村(p<0.0001).城乡间孕妇腓肠肌痉挛的比例有显著差异(P<0.001).孕期有3.1%孕妇发生妊高征,城乡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孕期有0.6%孕妇发生糖尿病,城乡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城乡间孕妇保健存在差距明显,应加强农村孕妇的围产期保健.
  • 摘要:目的:调查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开县地区妊娠妇女贫血发生情况及铁储存状况.方法:对开县经济发展达中等水平的6个镇进行完全随机抽样.抽取孕早期孕妇41名,孕中期孕妇67名.取静脉血测Hb、SF和STfR.计算两组总贫血率、轻中重度贫血率和铁减少发生率.结果:孕早期组Hb、SF、STfR均值分别为120.76±14.96、36.78±21.98、1.08±0.48;孕中期组Hb、SF、STfR均值分别为114.64±14.09、21.38±7.07、1.28±0.69.两组间Hb、SF均有显著差异.孕妇贫血率为27.78%;孕早期贫血的发生率为21.95%,其中19.51%为轻度贫血,2.44%为中度贫血,无重度贫血患者;孕中期贫血的发生率为31.34%,其中26.87%为轻度贫血,4.47%为中度贫血,无重度贫血者;孕期与贫血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卡方检验P<0.005,pearson列联系数P=0.71);孕早期和孕中期铁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2.2%和29.85%,有显著差异(卡方检验:P<0.05).结论:重庆开县地区妊娠妇女贫血发生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20%).贫血患者以轻度贫血为主.随孕期进展贫血发生率增高,铁储存减少.
  • 摘要:目的:评价妇女产褥期饮食、行为的营养保健宣教干预效果.方法:在湖北省城乡地区选择孕晚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宣教.采用宣教前后知识水平测试、干预组和对照组产褥期饮食、行为及健康状况比较的方法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对象的营养保健知识水平较宣教前有显著提高;产褥期蔬菜、水果、大豆类等食物摄入量,钙、维生素C等营养素摄入量,做产后体操、洗澡洗头等行为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便秘、腿抽筋、关节痛、恶露时间延长等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多途径、针对性强的宣教方法能有效提高妇女营养保健知识水平并改善其产褥期饮食、行为及健康状况.
  • 摘要:胆碱对生物膜组成、神经递质、甲基代谢、肝脏和肾脏功能和脑神经发育都极为重要.体内胆碱来自膳食和体内的从头合成.当膳食胆碱缺乏时,大部分成年男性和绝经期后妇女都会出现器官功能异常的表现(脂肪肝和肌肉损伤),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的能力降低.胆碱对胚胎发育极为重要,这个阶段胆碱可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因而改变脑的结构和功能(妊娠晚期补充胆碱的啮齿动物子代记忆力被永久性促进).
  • 摘要: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叫妊娠.妊娠全过程平均约38周,是非常复杂、变化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在此期间,母体不仅要保证自身生理变化的营养需求,还要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因此,妊娠期的营养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同时要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乃至其成年后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因此,孕期营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早产率、低出生体重率、出生缺陷率及其他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仍很高.围产期营养状况好的母子,出现营养问题及并发症的可能性明显的比营养差的母子要小.这表明,我们仍要深入的研究妊娠期母体的营养素代谢特点及适宜的营养素需要量,有了这个前提以后,才能对孕期妇女进行营养干预和指导.
  •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妇幼保健工作的逐步深入,婴儿的喂养方式和营养状况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母乳含有4-6个月内婴儿所需全部营养素,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物和饮料,但母乳的分泌量和乳汁中营养成分受乳母营养状况、乳母的饮食等影响,特别当营养素的摄入量变动范围较大时影响更明显.因此了解乳母膳食营养状况,改善乳母营养水平,对提高母乳喂养为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了解乳母膳食以及乳汁中矿物质的营养状况,来探讨膳食矿物质摄入水平对乳汁矿物质含量的影响,以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和指导乳母合理营养提供依据.
  • 摘要: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血红蛋白(Hb)水平和贫血状况,加强对重点人群进行经常性贫血监测,做好中小学生贫血的防治.方法: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分光光度法,采样时间上午8~11点.检测人员通过统一培训.贫血诊断标准,依WHO标准评价Hb水平和贫血状况.结果:五个年龄组中贫血率为17.38%,其中95%为轻度贫血;贫血率农村为22.85%,城市为12.98%;总贫血率男生为15.29%,女生19.47%.Hb均值,城市为132.9 g/L,农村为132.3 g/L;男生Hb为135.5 g/L,女生Hb值为129.7 g/L.结论: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贫血率较全国儿童贫血率(20%~30%)略低;农村贫血高于城市;女生贫血率明显高于男生.中小学生Hb比成都、内蒙古自治区Hb值(134.1g/L)略低.
  • 摘要:[目的]了解造成儿童期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设计影响儿童肥胖的33个因素问卷调查表.[结果]单因素分析P值<0.05的因素有性别,P值<0.01的有年龄、出生体重、父母文化、母亲职业、家庭收入、父母体态、吃蔬菜、水果、快餐、鱼、肉、奶、饮料、睡前吃点心、食欲、食量、进餐速度、辅食添加、每日运动时间.多因素回归分析,有饮料、性别、家庭收入、食欲、食量、进餐速度.[结论]预防和干预小儿肥胖一方面要提高广大家长营养和抚育儿童知识,科学安排孩子饮食,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另一方面妇幼保健工作者应负起此任,通过孕期保健婴幼儿系统管理,开展儿童体重生长监测,发现体重增长偏离或肥胖应及时干预管理.
  • 摘要:目的:了解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启动子区A163G、T245G和T950C位点多态性对青春前期汉族女童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广州地区214名青春前期女童OPG基因三个位点的基因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腰椎(L1-4)、股骨颈和Ward三角区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同时测定三种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OPG基因启动子区A163G、T245G和T950C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分布频率分别为:A163G:AA-74.8%,AG-21.5%,GG-3.7%;T245G:TT-77.1%,TG-21.5%,GG-1.4%;T950C:TT-41.1%,TC-50.5%,CC-8.4%.T950C位点CC基因型女童的全身骨量、骨密度及股骨颈和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显著高于TT、TC基因型女童(P<0.05),而TT和TC基因型女童未见显著差异(P>0.05).A163G和T245G位点多态性与女童BMC和BMD的相关性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G基因T950C位点含有T等位基因的青春前期女童,其全身骨密度及股骨颈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均较低,该等位基因可能是我国青春期女童低骨量者筛选的一个有价值的遗传学标志.
  • 摘要:学前儿童的家长都很重视自己孩子的营养饮食,都能在家庭饮食的选材、调配、烹饪上下功夫,表面上看注重营养的科学性、合理性、均衡性.但他们对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知识缺乏了解,只知道为学前儿童准备营养丰富的饮食,不重视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本忽视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儿童从食物中摄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条件.要保证儿童健康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一是要注重调配烹制营养食物,二是要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理心理需要注重摄取和吸收营养,二者都同样重要.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学前儿童家长的相关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及平时家长的咨询话题,以说明此问题.并通过分析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明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饮食习惯.
  • 摘要:营养改善是长期的任务,在注重各类人群营养改善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弱势人群的营养改善工作.提高民族整体第质,基础在少年儿童.应该积极组织实施有关少年儿童营养改善的国家计划.优先保证这一群体的营养供给,提高身体索质. 儿童的健康发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优生优育,望子成龙已成为老年中年两代人的最大希望.大部分婴幼儿、儿童都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在舒适的环境中和精美的食品中成长,身高和体重都比过去的儿童强很多.但据有关方面抽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儿童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疾病,如缺锌病、侗楼病和贫血等.另外儿童肥胖越来越多,儿童早熟和男孩女性化等现象也有上升趋势.所有这些现象实际上都和儿童的不合理饮食、营养失衡有关.因此,研制和开发儿童保健食品对我国少年儿童的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对比世界通用的一些标准,建立徐州市0-7岁青少年儿童年龄别身高(HFA)、年龄别体重(WFA)及年龄别体质指数(BMI)百分位标准,及体质指数超重和肥胖界值点.方法:(1)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收集徐州市0-7岁儿童11747例(男6261,女5486)的性别、出生年月、及2002-2004年身高和体重测量资料.(2)应用LMS方法建立徐州市0~7岁儿童HFA、WFA和BMI百分位曲线.结果:(1)运用LMS软件,分别获得0-7岁男女WFA、HFA和BMI百分位曲线各9条,为P3、P5、P10、P25、P50、P75、P90、P95和P97.(2)徐州市男女孩的身高随年龄不断增加,男孩到6岁以后逐渐减缓,女孩5岁后逐渐减缓.徐州男女孩的身高在7岁之前均大于WHO标准.(3)徐州市男女孩的体重随年龄不断增加,到6岁以后均逐渐减缓.徐州男女孩体重7岁之前均高于WHO标准.(4)根据国际肥胖工作小组制定的7岁男女儿童肥胖和超重界值点,徐州市男女孩7岁时通过该界值点的BMI百分位分别为:男孩第72.6和第92.6百分位,女孩第82.1和第96.5百分位.因此7岁男女孩的超重流行率分别为27.4%和17.9%,肥胖流行率分别为7.4%和3.5%,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结论:应用LMS软件,获得了徐州市0-7岁儿童身高、体重和BMI百分位参考值.
  • 摘要:本文调查拟对齐齐哈尔市某区城乡小学生的零食行为进行研究,了解本地区小学生零食行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 摘要:儿童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基础.是儿童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一个相对特别的时期,其生理变化非常明显,对营养要求大,及时补充营养尤为重要.本文从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入手,阐述儿童少年营养的特点和重要性,提出保证儿童少年营养的措施和膳食原则,最后给出儿童少年营养参考食谱.
  • 摘要:对包头某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测量身高和体重,并探讨发铜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体重、身高性别差异显著(p<0.05);发铜无性别差异(p>0.05);相关分析得出发铜与身高、体重没有明显相关.
  • 摘要:本文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数据为研究背景,目的在于建立婴幼儿喂养指数,评价喂养情况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方法:依据WHO推荐喂养方式,选择母乳喂养、是否用奶瓶喂养、膳食多样性、食物频率等变量,建立喂养指数评分体系,评价喂养指数评分与WAZ、HAZ和WHZ关系. 结果:不同地区喂养指数分布不同,大城市婴幼儿喂养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1岁后幼儿喂养指数评分显著高于6个月龄组的婴儿(P<0.05),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加,喂养指数增加,喂养指数与WAZ、HAZ、WHZ相关. 结论:喂养指数可以作为一项综合判断婴幼儿喂养的方法.
  • 摘要:为了探讨游泳与早期教育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关系,本文对148名婴儿进行了神经、心理发育效果的观察,并探讨了婴儿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 摘要:目的:通过对55例乳母乳汁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GF-I)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生长因子的测定,探讨其在婴幼儿期乳母乳汁中的含量及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整群选取陕西省澄城县5个村55例身体健康农村乳母,测定其乳汁中生长因子1GF-I、EGF和TGF-β1的浓度.结果:1~17月间IGF-I、EGF和TGF-β1的浓度变化不大(P>0.05).结论:母乳中EGF、IGF-I和TGF-β1等生长因子可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建议提倡母乳喂养,并在添加辅食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母乳喂养至1岁半.
  • 摘要:目的:了解温州市区孕妇孕期膳食状况及营养干预对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第一胎妊娠的孕妇为调查对象,在建卡后孕(16±2)w进行膳食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膳食结构、膳食习惯、孕前营养知识来源等,采用24小时记录法,连续三天详细记录被调查者的膳食状况,包括三餐、加餐及营养素补充剂等.调查结果与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中浙江省(城市)部分及孕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本次膳食调查表明本地区孕妇膳食结构中脂肪、钙、铁、视黄醇、维生素E的摄入量低于浙江省城市人均营养素摄入水平,其中钙仅占推荐摄入量的38~47%.日常膳食中蛋白质的豆类来源、植物性脂肪来源、脂肪产热比低于标准参考值.鉴于本地区食源性钙来源较少的现象,在上述膳食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年龄在21~28岁、第一胎妊娠16~18w的孕妇42名,随机分为孕早期补钙组(Ⅰ组)、孕中期联合干预组(Ⅱ组)与孕晚期补钙组(Ⅲ组)三组.经过膳食指导在保证各组营养相近的情况下,Ⅰ、Ⅱ组于20±2w、Ⅲ组于32±2w,在膳食钙摄入量为473.79±84.29、549.59±101.33、484.95±57.57 mg/d的基础上补钙600 mg(钙尔奇D片,每片含钙600 mg,VD125Iu),同时补充高钙奶粉40~60 g/d(约含钙180~270 mg).干预各组均未服用其他钙剂与营养保健品.结论:应在本地区孕期营养宣教中加强平衡膳食与合理加工方法的教育;增加豆类、乳类食品的消费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及水果.鉴于本地区目前膳食状况,在注意膳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适当增加富含钙质食品与VD的摄入量的同时,孕期补钙仍有必需.
  • 摘要:目的:探讨动物饲料促生长素添加剂对雌性大鼠青春期部分生殖性功能发育指标和毒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灌胃不同浓度促生长剂溶液对大鼠阴道开口时间、动情周期、脏器系数等生殖功能指标和毒性指标的影响.结果:①低剂量组大鼠平均体重和体重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低剂量组大鼠阴道开口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③染毒两周后低剂量组进入动情期的大鼠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对照量组比较,进入动情周期的大鼠无显著性差异.④各剂量组大鼠子宫和卵巢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浓度增加,各剂量组有一定的下降趋势.结论:促生长剂对大鼠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可能和促生长剂的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 摘要:目的:根据现有的随机对照研究,综合评价饮用牛奶和单纯补充钙剂对儿童身高、体重和骨骼密度增长的影响. 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国内外有关儿童饮奶或补充钙剂后测量骨密度和身高及体重增长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 结果:检索出从1993年到2006年间已发表的29篇相关文献,经过筛选最后收集到11篇符合本次Meta分析的纳入标准.评价骨密度共15项研究2205例研究对象入选.其中饮奶试验9项,单纯补充钙剂的试验6项,各项研究的方差齐性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采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饮奶试验和补钙试验的干预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增长率差值的合并均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1(0.92~3.09)和1.05(0.66~1.43).评价身高、体重共11项研究1673例研究对象入选.其中饮奶试验6项,单纯补充钙剂试验5项,各项研究的方差齐性检验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采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饮奶试验和补钙试验的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身高增长率的差值的合并均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5(0.09~0.41)和-0.10(-0.25~0.05),体重增长率差值的合并均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3(0.33~0.93)和-0.75(-1.98~0.49). 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饮用牛奶对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有显著的效果,而单纯补钙对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没有显著影响;饮用牛奶和补充钙剂对儿童骨密度的增长均有显著的差异.而饮用牛奶与补充钙剂两种研究相比较,饮奶前后儿童骨密度的增长效果并没有显著高于单纯补充钙剂的试验效果.
  •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近郊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和铁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重庆市巴南区四所幼儿园的470名学龄前儿童的维生素A和铁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血红蛋白正常和轻度贫血组儿童的维生素A缺乏率分别是5%和12.5%,维生素A正常、边缘性维生素A缺乏以及维生素A缺乏儿童的贫血发病率分别是21.5%、24.8%和40.0%.无贫血组儿童维生素A平均浓度高于贫血组.随维生素A水平的下降,铁蛋白呈增高趋势,而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则呈下降趋势.结论:维生素A和铁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贫血儿童的干预应该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补充维生素A.建议以维生素A、铁等微量营养素的联合干预等措施来改善本地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和铁营养的不足现状.
  •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近郊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营养状况.方法:对重庆市巴南地区四所幼儿园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水平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儿童的身高、体重分别为(100.39±6.80)cm、(15.79±2.48)kg.年龄别身高(HAZ)、年龄别体重(WAZ)、身高别体重(WHZ)分别为-0.304±1.318、-0.297±1.148、-0.015±1.218.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率(WHZ<-2)为4.1%,生长迟缓率(HAZ<-2)为6.3%,超重率(WAZ>2)为3.2%,消瘦率(WHZ<-2)为1.7%以及肥胖率(WHZ≥2)为2.6%.血红蛋白浓度为(115.8±9.2)g/L,贫血的患病率为23.5%.血清铁蛋白含量为(24.75±14.71)g/L,铁贮存不足率为45.1%.血清维生素A浓度为(1.21±0.36)μmol/L,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率为6.5%,边缘性维生素A缺乏率为26.0%.结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被调查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铁营养状况均低于全国水平,而维生素A则与全国城市水平相同.该地区儿童生长以及营养状况仍不容乐观.建议以营养宣教和营养素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改善本地区儿童营养状况.
  • 摘要:儿童营养状况是衡量人群营养最敏感的指标,5岁以下儿童体格和智力的发育是人口素质的基础.儿童时期特别是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生的关键阶段,其营养状况将影响人一生的健康及智力和体能的发育.有关资料提示,降低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重点年龄是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本文分析上海市卢湾区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婴儿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婴幼儿呼吸系统及腹泻疾病的状况以及居民的食物消费、膳食结构问题及居民食用碘盐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摘要:目的:为寻找解决我国乳糖不耐受儿童的饮奶问题,进而改善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应用呼气氢法研究了乳糖不耐受小学生饮用低乳糖牛奶后乳糖不耐受的发生莁`殚况.结果:据口服25g乳糖后3小时呼气氢检查结果,儿童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80.2%;饮用250 mL低乳糖牛奶或普通牛奶后儿童的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0%(0/26)和25.9%(7/27),低乳糖牛奶对儿童乳糖不耐受发生的保护度为1.4.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饮用低乳糖牛奶可有效降低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
  • 摘要:为了评价依科源视力皇胶囊改善青少年和青年人视力的效果,通过受试者知情同意程序,募集120青少年和青年人视力低下的受试者,采用自身及组间对照法,将试食受试者随机分为补充依科源视力皇胶囊的试食组和给予安慰剂的对照组,每组各60名(每组有效数据52人),分别连续食用受试物(补充组)和空白安慰剂(对照组)30天后,试食组视疲劳感明显减轻,双眼明视持久度平均提高13.23±10.34%,总有效率为51.9%,对照组明视持久度平均提高1.39±4.74%,总有效率为5.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试食前后两组血、尿和便常规检查、血生化指标及临床体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通过本研究结果,提示依科源视力皇胶囊具有缓解视疲劳功能,对试食者身体健康无明显影响.
  •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选择50名肥胖儿童,按1∶2的比例与100名同性别、同身高、同年龄的正常儿童配对,进行儿童肥胖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本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肥胖均有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食量大、出生巨大儿、父母BMI、进餐速度及运动时间.结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多与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应加强对家长和幼教人员的营养教育,增强其健康意识,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从而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目的.
  • 摘要:近30年在全国十大城市对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抽样调查中,上海市的儿童肥胖检出率从1986年的0.42%上升为1996年的2.62%,以524%的增幅跃居全国首位.为了解本市各区开展各种防治或干预的效果,以进一步制订并实施管理措施,文章对全市各区、县开展儿童单纯性肥胖防治情况进行总体评估.
  •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更好地探索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预防措施,降低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抽取二家幼儿园,进行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的监测和干预,通过三年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追踪探索,本文探讨了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三年监测效果.
  • 摘要:目的: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营养问题,探讨同伴教育模式在高校开展营养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取重庆渝中区某学院为干预学校,文理科各一个系,整群抽取一年级九个班的学生,共289人.选取九龙坡区某学院为对照学校,选择与干预学校相匹配的文理科各一个系,整群抽取9个班的学生,共344人.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诊断大学生存在的营养问题和对营养宣教的需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内容和方案.在重庆医科大学营养协会会员以及实验组中选拔和培训同伴教育者,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现场集中同伴营养教育,并于项目执行中期进行过程评价.分别于干预前(时刻Ⅰ)、干预后即刻(时刻Ⅱ)、干预后4个月(时刻Ⅲ)、干预后6个月(时刻Ⅳ)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干预后营养知、信、行(K-A-B)转变的效果评价.用EpiData3.0、Excel2000建立数据库,按统一标准赋值,对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分别评分,采用统计软件SAS8.0进行分析. 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均衡性较好(P>0.05),干预效果显著.时刻Ⅱ干预组对营养知识、态度以及行为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1,P<0.05,P<0.05),特别是营养知识高于对照组0.78分.时刻Ⅲ干预组对营养知识以及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01),但营养行为得分没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时刻Ⅳ干预组对营养知识以及营养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1,P<0.01).但态度得分没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干预组随访结果:营养知识得分时刻Ⅰ最低(P<0.05),时刻Ⅱ最高(P<0.05),时刻Ⅲ比时刻Ⅱ明显低(P<0.05),与时刻Ⅰ比较未见显著性提高(P>0.05),时刻Ⅳ又明显提高(P<0.05).营养态度得分时刻Ⅰ和时刻Ⅱ无明显差别(P>0.05)、时刻Ⅲ和时刻Ⅳ无显著性提高(P>0.05);但后两个时间点比前两个时间点营养态度得分显著性提高(P<0.05).营养行为得分时刻Ⅰ和时刻Ⅱ以及时刻Ⅳ无明显差别(P>0.05)、但时刻Ⅲ比这三个时刻显著低(P<0.05). 对照组随访结果:营养知识得分时刻Ⅰ与时刻Ⅱ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时刻Ⅲ比前两时刻明显低(P<0.05),时刻Ⅳ比前三个时刻明显低(P<0.05).营养态度得分时刻Ⅰ和时刻Ⅱ无明显差别(P>0.05)、时刻Ⅲ明显最低(P<0.05),时刻Ⅳ比前两个时刻低(P<0.05);但后两个时间点比前两个时间点营养态度得分显著性降低(P<0.05).营养行为得分时刻Ⅰ和时刻Ⅱ无明显差别(P>0.05);时刻Ⅲ与时刻Ⅳ无明显差别(P>0.05);但前两者显著高于后两者(P<0.05). 结论:对大学生运用同伴教育模式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 摘要: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骨质疏松通常在更年期后才发生,但有学者认为,骨质疏松症是儿科疾病在中老年时期的表现.儿童时期峰值骨矿物质含量增加10%将会使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降低50%.在儿童、青少年期生长发育和峰值骨量的积累同步发展,提示在此关键期进行干预,获得最大骨量,可以阻止骨质疏松的发展.在影响骨量积累的环境因素中钙摄入量是易于改变和干预的重要因素.为此,本课题以青春期女童为对象,就膳食钙摄入量与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的关系展开研究,拟为青春前期女童钙的适宜摄入量以及指导其合理钙营养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中药与西药不同,常常一个中药处方里面包含多种中药药材;在国外,中药提取物也常常是膳食补充剂或健康食品的功能成分.因此,多味中药常常复配使用,很多情况下中药更是作为人们日常膳食的一部分而同食物一起被摄入,本文探讨了抗氧化中药与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摘要:基于目前在一些报刊或杂志上流行的关于鱼油或藻油的某些争论性话题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困惑和不解,本文尝试用数据和推理澄清关于鱼油和藻油的两个极具代表性的误解,即"鱼油中所含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会引起儿童性早熟"和"藻油中所含的月桂酸、豆蒄酸会造成孕妇和婴儿胆固醇升高",并提出适合食用鱼油或藻油功能性食品的目标人群建议.
  • 摘要:自从1986年杭州可乐饮料总厂生产的"中国可乐"作为新资源食品以来,我省经卫生部及浙江省卫生厅审批的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和特殊营养食品到目前达一千余种,作为保健食品的生产消费大省,及时了解浙江省保健食品消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今后的消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卫生部开展的保健食品调查研究,文章对杭州市不同单位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调查.
  • 摘要:妊娠糖尿病(GDM)是在妊娠期间才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低减.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有关文献的回顾,综述了加强营养教育和饮食管理对于控制GDM病人血糖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提高人们的营养意识和营养知识水平以及合理的饮食控制对于预防和治疗GDM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 摘要:母乳是被认为是衡量婴儿喂养状况的金标准,含有数百种生物因子、具有多重生理功能和多重系统、能根据婴儿的需要调整泌乳量,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神经认知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发育,有助于保护机体的抗氧化系统.生物因子包括营养素、配方、食物成分或其他能联合增加或有益身体生长、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成分.目前人们关注与婴儿营养重要相关的生物因子有花生四烯酸(A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铁,与神经认知行为有关;核苷酸与免疫和胃肠道功能有关;硒参与体内抗氧化等.
  • 摘要:近几年,调节性T细胞在肠道粘膜免疫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研究认为肠粘膜独特的Th3调节细胞亚群以及所分泌的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功能不足是导致食物过敏最重要的原因.本实验在构建pBudCE4.1/TGF-β1质粒的基础上,试图利用壳聚糖在基因转运和药物控释方面的优越性,探讨壳聚糖/pBudCE4.1/TGF-β1质粒微粒在肠道中的表达和对OVA过敏小鼠肠道免疫的调控特点,为食物过敏的治疗提供线索.
  • 摘要: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结肠细胞株HT29细胞为平台了解双歧杆菌对IECs生长和粘膜免疫调节因子IL-8分泌功能的影响.
  • 摘要:目的:母鼠妊娠期饥饿饲养所致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雄鼠成年期发生胰岛素抵抗已被研究所证实.肝脏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成年期IUGR雄鼠肝脏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I3K)等胰岛素信号传导蛋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及与其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母鼠妊娠期半量饥饿法建立IUGR大鼠模型.以12周龄IUGR雄鼠为研究RT-PCR法检测其肝脏IR、IRS-1、IRS-2、PI3K、IGF-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IR、IRS-1、IRS-2蛋白的表达.结果:12周龄IUGR雄鼠肝脏IR mRNA表达下降而蛋白的表达无明显降低;IRS-1、IRS-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受到抑制;PI3K 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肝脏IGF-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相关分析显示IGF-1 mRNA在肝脏的表达降低与IRS-1、IRS-2 mRNA的表达减少有关.结论:IUGR雄鼠成年期肝脏胰岛素受体信号传导蛋白IRS-1和IRS-2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并导致肝脏IGF-1表达降低,可能与其生后的生长迟缓及胰岛素抵抗有关;肝脏IR和PI3K的表达与IUGR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 摘要: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是引起儿童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因,其高发病率、严重程度和多种并发症使其治疗受到关注.小肠成熟绒毛上皮细胞是RV感染主要侵犯的靶细胞,同时也是启动机体抗病毒应答和导致临床症状的效应细胞.双歧杆菌作为肠道最重要的益生菌之一,依靠黏附于肠上皮细胞发挥其生理作用,双歧杆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RV感染引起的腹泻,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然而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体外双歧杆菌与RV感染肠上皮细胞共培养,了解双歧杆菌对于RV感染肠上皮细胞IL-8、TNF-α分泌水平的影响.
  • 摘要:[目的]为了解植物性食物中的β-胡萝卜素在不同维生素A营养状况儿童体内的转化效率,在浙江省某农村地区进行了本研究. [方法]选取生长发育正常,无寄生虫感染的7-9岁农村儿童(其中男15名,女17名)32名,血清维生素A水平正常和缺乏者各半.将受试儿童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人,维生素A正常者和缺乏者各8名.在实验的前7天午饭和晚饭前分别给予氘标记的纯品β-胡萝卜素油胶囊(含2H8β-C 200μg)和氘标记菠菜(含2H10β-C 230μg).所有受试儿童早饭前均服用13C标记的醋酸视黄醇100μg作为参考维生素A.实验包括2周适应期和28天实验期.在实验过程中,儿童接受常规膳食,避免摄入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在实验的第3、7、8、15、21和28天早晨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3ml.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并分离血清VA组分,采用气相质谱(GC/MS)测定VA的同位素丰度,描述标记VA和标记β-C在儿童体内的血液动力学曲线,计算标记β-C转化成VA的系数. [结果]纯品β-C油胶囊在儿童体内的维生素A转化系数约为3.2∶1(质量比),菠菜中β-C的转化系数约为10∶1(质量比);根据儿童摄入口服标记物后机体总的血清应答反应,计算得到的β-C的转化系数(质量比)为:纯品β-C油胶囊组VA正常者和缺乏者分别为2.91和3.23;菠菜组VA正常者为10.10,VA缺乏者为10.28.根据儿童摄入单位摩尔口服标记物后机体的血清应答反应,计算得到的β-C的转化系数(质量比)为:纯品β-C油胶囊组VA正常者为3.21,缺乏者为3.10;菠菜组则分别为10.01和10.07. [结论]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法研究发现纯品β-C在儿童体内的转化系数(质量比)约为3.2∶1,菠菜中的β-C约为10∶1;菠菜中β-C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明显低于纯品β-C;在维生素A营养状况不同的儿童体内,β-C的转化效率无明显差别.
  • 摘要:维生素A(vitamin A,VA)对脑发育及脑功能影响的研究仅有十余年,边缘性维生素A缺乏(marginal vitamin A deficiency,MVAD)对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更少.本课题组前期发现,MVAD幼鼠脑发育及脑功能受损,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近期,国外学者发现,成年鼠VA缺乏时,海马乙酰胆碱递质分泌减少、海马CA1区有核细胞数减少、诱发LTP时,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斜率增加的百分比明显下降、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严重缺陷.但这种损害是否系维生素A缺乏的直接作用尚无报道.为此,本课题采用体内外方法,研究了孕期MVAD对仔鼠LTP的影响,探讨了这种影响是否系VA的直接作用.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已开始关注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缓解某些临床慢性退行性疾病的作用,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等多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证实大豆异黄酮对预防和缓解甚至治疗多种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症、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及乳腺癌、前列腺癌等,都具有一定作用.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 摘要:[目的]测定部分成年居民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水平.[方法]从三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中,选择184人30-60岁成人(男性84,女100)作为被调查对象,采用"双饭份法"分别于夏秋两个季节收集被调查者连续三日全部膳食,用HPLC测定其中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质、番茄红素、玉米黄素和玉米黄质六种类胡萝卜素以及视黄醇的含量.[结果]被调查者夏季膳食中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质、番茄红素、玉米黄素+玉米黄质和视黄醇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分别为(2.48±2.71)mg、(0.28±0.47)mg、(87±241)μg、(2.16±3.38)mg、(1.48±1.65)mg和(242±855)μg;秋季膳食中分别为(3.39±4.10)mg、(0.27±0.46)mg、(0.34±1.02)mg、(0.25±1.34)mg、(2.07±3.00)mg和(136±347)μg.多个类胡萝卜素成分的摄入量随季节而变化,夏季摄入番茄红素较多,秋季摄入β-隐黄质和玉米黄素+玉米黄质较多,而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视黄醇摄入量的季节波动较小.城市中心社区居民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一般较高,城市周边社区和农村社区居民摄入量较低.[结论]本文报告了三种不同社区居民类胡萝卜素摄入量数据,为类胡萝卜素营养研究提供部分资料.
  • 摘要:[目的]利用运铁蛋白受体、血清运铁蛋白受体与血清铁蛋白比值评价儿童铁补充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某幼儿园3-6岁健康儿童,按班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每日补充组(一周补充五次微量营养素补充剂)、B组为间歇性补充组(每周补充一次微量营养素补充剂)、C组为空白对照组.从三组儿童中,每组随机抽取30名儿童,测定干预前后血清铁蛋白(SF)和运铁蛋白受体(sTfR)含量,并计算运铁蛋白受体含量与血清铁蛋白含量比值(RF)和机体铁含量(BFe). [结果]干预前,三组儿童的sTfR、SF、RF、BFe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A、B组儿童的sTfR、RF显著降低,BFe含量显著升高,而C组儿童的sTfR、RF、BFe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A组、B组儿童的sTfR、RF显著低于C组(P<0.05),BFe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之间sTfR、BFe含量及RF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血清运铁蛋白受体含量与血清铁蛋白比值以及计算出的机体铁含量能够很好的用于评价羆`怂儿童铁干预效果.
  •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婴儿辅食添加现状,为改善婴儿营养及开展相关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成都市3~12月龄婴儿580名,对其看护人的婴儿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1.婴儿看护人辅食添加知识得分不及格率为39.9%,优秀率为12.3%;获取辅食添加知识的实际来源和期望来源均主要是儿保医护人员(70.7%/63.8%);2.婴儿满4月龄及以前至少添加一类辅食的比例为41.8%,主要是谷类、水果/蔬菜类、蛋类,满7月龄及以后至少添加一类辅食的比例为100%,9-12月龄婴儿添加五类辅食的比例为83.8%;3.婴儿6月龄时,谷类、水果/蔬菜类、蛋类、鱼/肝脏和其他肉类的添加率分别为95.7%、83.6%、84.5%、31.9%、30.2%;4.各类辅食首次添加时间主要集中在4-6月龄. [结论]目前成都市婴儿看护人辅食添加知识水平较低,存在辅食添加不合理问题,建议通过儿保医护人员加强婴儿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
  • 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婴幼儿出生及喂养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城、郊、乡共2100名2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逐一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结果:湖北省新生儿早产率为4.05%,低出生体重儿占1.72%,巨大儿占10.23%,婴儿早吸吮率为14.05%,四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64.71%,平均断奶月龄为9.72±4.79m,有52.53%的儿童适时添加辅食.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分娩方式、母亲文化程度和营养知识水平、地域等因素均明显影响到喂养行为. 结论:应根据人群的文化程度、地域等有针对性的向广大孕妇、年轻父母及其家人普及营养知识和科学育儿观念,转变不良喂养行为.
  • 摘要:偏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行为,又是形成另外一些不良饮食行为的直接因素,尤其是对于生长发育正处于旺盛时期的儿童,偏食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长期偏食不仅会直接影响其正常发育,特别是大脑和智能的发育成长,而且还会使其体内免疫力降低,易患多种疾病.据有关部门调查,偏食儿童在广大农村占35%左右,在城市高达50%以上.因此,本文探讨了有利于家园配合推进干预成效的有效实施途径与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家教指导工作,转变家长教养观念,提高对幼儿偏食行为干预方法的实效性.
  •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现状,为指导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提供依据. [方法]整群抽取广东省城市、城镇、农村三个地区3844名婴幼儿,按足月龄分为11个年龄组,对婴幼儿喂养方式的现况和回顾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4月龄母乳喂养率75.6%、纯母乳喂养率36.3%,母乳喂养持续时间6.06±3.37月、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60±2.00月,母乳喂养持续12个月以上占8.0%,上述指标均以农村最高;4个月内主要喂养方式是混合喂养,占50.8%;母乳喂养儿的乳类添加率达91.9%;②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时间为3.8±1.75月龄,41.7%婴幼儿早于4月龄添加辅食,城镇早添加现象较为突出;添加辅食的种类较丰富,但豆类添加率较低;农村婴幼儿蛋类添加率从4月龄、肉类添加率从6月龄开始显著低于城市和城镇;6月龄后婴幼儿从辅食获得能量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推荐量. [结论]婴幼儿的喂养仍存在问题,需继续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变过早添加辅食的现象、增加豆类添加率、改善添加辅食的品质.
  • 摘要:目的:为了解银川市妊娠期妇女营养素的摄入水平及食物种类是否合理,以便指导孕期保健,改善和提高孕妇的营养状况,于2005年对银川市112名孕妇进行了膳食及营养知识的调查.结果:孕妇早期膳食不合理,各种营养素均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孕中、晚期膳食较为合理,但Ca、Fe、VB2的摄入水平仍不足或严重缺乏,造成这些营养素失衡的原因主要是不良饮食习惯和营养知识缺乏.结论:由此建议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改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注意平衡膳食,保证孕妇科学合理的营养,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 摘要:孕妇与乳母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孕育他们的孕妇乳母是个非常重要的特殊人群.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中国孕妇乳母的生理需求和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以下一组以食物为基础的膳食建议,以指导孕妇乳母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婴幼儿营养缺乏病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管理社区采取为期3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照社区不进行特殊干预.结果:管理社区0~6月母乳喂养率达96.3%,母乳是婴儿最好食品知晓率达96.2%,辅食添加的时间知晓率达89.1%,辅食添加的原则和方法达90.8%.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临床表现知晓率大幅度蘞`後高,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而对照社区变化幅度较小.结论:开展社区婴幼儿营养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是降低婴幼儿营养缺乏病的有效措施.
  • 摘要: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及幼儿园膳食对肥胖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10间幼儿园30个班774名儿童,对其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调查其在幼儿园的膳食供给量.统计肥胖发生率与幼儿园膳食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肇庆市区学龄前儿童肥胖检出率6.46%,男童6.40%,女童6.53%,肥胖检出率与2003年我国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8.1%)相近,但比往年文献报道的高,膳食供给量中,高脂肪、高能量、低蔬菜量与儿童肥胖检出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肥胖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幼儿园膳食结构和供应量对儿童肥胖率有一定影响.
  • 摘要:[目的]为研究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20名8~12岁小学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另一组服安慰剂,实验采用双盲设计,补充期为6个月,停止补充后1年再随访观察.试验前后和停止补充1年后分别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生化等指标.[结果]补充组儿童的负荷尿中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排出量,晨尿羟脯氨酸含量以及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充组儿童的血清25-OH-D3水平,尺骨中点处的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充组儿童的阅读速度、学习能力及数学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停止补充1年后随访观察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视黄醇含量趋势高于对照组的儿童,补充组儿童临界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718,P<0.05).[结论]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和学习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长期补充停止后某些有益效果仍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
  • 摘要:边缘性微量营养素缺乏,如铁、锌、碘、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B1等,是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中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为了研究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文章以大鼠为模型评价了补充效果,然后选择营养状况较差的儿童进行了干预效果评价.实验一、40只断乳雄性Wistar大鼠喂饲1周基础饲料后,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组(给予基于AIN79制备的半合成饲料)和三组补充不同剂量微量营养素组,分别为按每公斤体重补充0.5g,1.0g and 1.5 g/kg,实验期为6周.微量营养素主要由碳酸钙、牛磺酸、维生素C、葡萄糖酸亚铁和乳酸锌等组成.实验二、经过动物实验证明安全和有效后,经过受试者知情同意程序,选择体重低于全国平均值1个标准差之内的120名8~10岁儿童,随机分成2两组,即补充微量营养素组和空白对照组,补充期为5个月.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第28天和42天时,三个补充微量营养素组的体重和身长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各组间的饲料利用率没有显著差异.人群干预效果显示,补充微量营养素能显著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补充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和胸围以及实验前后的增加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改善儿童的微量营养素营养状况确实能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