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互作关系

互作关系

互作关系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33575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环境昆虫学报、生态学报、当代生态农业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互作关系的相关文献由32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Yan Fengming、孟军等。

互作关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3575 占比:99.69%

总计:33678篇

互作关系—发文趋势图

互作关系

-研究学者

  • 刘刚
  • Yan Fengming
  • 孟军
  • 徐春霞
  • 方树民
  • 王园园
  • 赵奎军
  • 赵建周
  • 郑庆伟
  • 闫凤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佳楠; 于晶晶; 张明海
    • 摘要: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动物与植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进化,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过程,探讨并揭示动植物互作关系有助于制定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科学对策。本文从动物与植物两个方面综述了植食性动物与植物的互作关系,并重点论述了植物次生代谢物对这种互作关系的影响。植物对植食性动物的主要作用是为植食性动物提供营养和栖息场所,而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影响具有正向和反向两方面。一方面,植物对植食性动物的啃食会产生物理和化学防御机制;另一方面,针对植物的防御策略动物会在生理和行为上产生反防御机制。以往研究证明,在植食性动植物互作关系研究中,植物次生代谢物可作为重要切入点,植物次生代谢物可影响动物对植物的啃食,也会影响动物生理,从而达到植物自身的防御目的。从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看,有关植食性动植物互作关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一些小型植食性动物,对大型植食性动物的研究相对较少;植物次生代谢物对大型植食性动物的生理造成的影响、危害等研究也相对较少;化学防御行为产生的诱导因子目前尚未明确,产生过程相对复杂。总之,植食性动物与植物互作关系的研究切入点较多,并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梁伟琴; 李成德; 李继明; 武汉军; 陈小花
    • 摘要: 马铃薯是安定区的主栽作物之一,进行富锌马铃薯生产是人体补充锌元素营养最直接和有效的来源。本试验对马铃薯基施磷肥与喷施锌肥互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基施纯P_(2)O_(5)225 kg/hm^(2)和喷施0.2%的ZnSO_(4)处理马铃薯块茎中锌含量增加最多,为4.9 mg/kg;株高、单株结薯数、单株薯块重、产量以基施纯P_(2)O_(5)225 kg/hm^(2)和喷施0.2%的ZnSO_(4)处理最高,分别为100.5 cm、9.1个、0.75 kg和39606 kg/hm^(2)。因此,在生产上可采用以基施纯P_(2)O_(5)225 kg/hm^(2)和喷施0.2%的ZnSO_(4)的方法来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锌含量及马铃薯产量。
    • 刘国艳; 李思童; 梁丽; 朱雯绮; 周婉丽; 徐鑫
    • 摘要: 为阐明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理及利用其协同增效作用延缓油脂氧化,对油茶籽油中游离酚(free phenolics,FP)、酯化酚(esterified phenolics,EP)及不溶性结合酚(insoluble-bound phenolics,ISP)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单独或复配作用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FP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45°C、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3次,EP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碱解液与乙酸乙酯体积比1∶1、萃取次数3次,ISP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25 mol/L、料液比1∶3、碱解时间6 h、碱解温度45°C。在最优条件下,油茶籽油中FP、EP及ISP含量分别为(43.43±2.05)mg/kg、(28.67±1.51)mg/kg及(65.87±1.34)mg/kg。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均具有抑制氧化产物生成,增强油脂氧化稳定性的作用,其中EP+ISP的抗氧化性最强。各互作组分在油脂中均呈一定的拮抗作用,其中FP+EP+ISP的拮抗作用最强。
    • 胡洋; 张亚洲; 姜星宇; 邵克强; 汤祥明; 高光
    • 摘要: 浮游生物主要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嵌套性结构及物种间的互作关系对群落的分布格局、功能乃至稳定性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此仍知之甚少.为此,本研究以东太湖为研究区域,在2019-2020年期间进行了春、夏、秋、冬季的观测调查,根据浮游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合群落分布矩阵和二分网模型研究浮游生物的嵌套性格局及其互作关系,并探讨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在时间上,春、秋、冬季水体的理化特征较为相似,但与夏季的水质差异显著.在空间上,西南部区域的综合污染指数显著高于东北部;(2)环境异质性使得浮游植物呈现出明显的嵌套性分布,即秋、冬季群落是春、夏季群落的子集.然而,浮游动物并未呈现该分布特征;(3)浮游生物的互作关系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的互作网络组成最简单,物种竞争最激烈,物种的特异性关系、物种脆弱性和一般性最小,说明浮游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在冬季最弱.综上所述,水环境的时空差异性造成的生态位分离可能是造成浮游生物嵌套性及其互作网络季节性变化的主要机制.
    • 杨艺彤; 苏凯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然而,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互动关系?基于此,本研究以福建省为例,采用回归模型分析其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福建省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作者建议应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构建与之匹配的高等教育规模,以便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施雨含; 任宗昕; 赵延会; 王红
    •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紧迫而又严峻的挑战.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服务功能.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植物-传粉昆虫互作的研究进展,强调植物-传粉昆虫互作网络结构和其时空演变的解析,以及互作关系和功能性状重组研究的重要性.近年来在气温持续上升背景下对植物-传粉昆虫互作关系影响的研究也受到了更多关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植物和传粉昆虫分布区的变化,包括部分种群可能灭绝;二是物候的变化,即植物花期和传粉昆虫活动期的改变.植物与传粉昆虫任何一方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改变,都会导致传粉关系的错配或丢失.此外,也可能导致植物-传粉昆虫双方的功能性状及其耦合的改变,从而影响其互作关系的稳定.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关注:(1)覆盖生物多样性的多个尺度的研究;(2)对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长期监测;(3)重要指示物种繁殖适合度评价;(4)植物-传粉昆虫互作双方功能性状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及其互作关系的重组;(5)关键植物和传粉昆虫类群的评估和保护.
    • 陈志霞; 喻阳华; 吴银菇
    • 摘要: 人工植被重建是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手段.为探讨石漠化区矿山土壤对植被恢复的响应,选择贞丰县北盘江镇已开展生态修复2年的大理石矿山为研究区域,以芭蕉(Musa basjoo)、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芭蕉+皇竹草、未恢复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对象,研究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供肥强度、生态化学计量及其互作关系.结果表明:除皇竹草地TN、AN低于未恢复地外,芭蕉、皇竹草、芭蕉+皇竹草地SOC、TN、AN、AK等养分含量相对高于未恢复地;供N强度表现为芭蕉>芭蕉+皇竹草>未恢复地>皇竹草,供K强度表现为芭蕉+皇竹草>皇竹草>芭蕉>未恢复地,未恢复地土壤供N强度与供K强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各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表现为:除芭蕉+皇竹草地外,未恢复地C:N均小于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土壤C:P表现为芭蕉+皇竹草>皇竹草>芭蕉>未恢复地,N:P表现为芭蕉+皇竹草>皇竹草=芭蕉>未恢复;土壤pH值与供N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pH值对土壤供N强度存在显著影响.
    • 许发芝; 朱正萱; 丁小玲
    • 摘要: 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FcRn)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跨越黏膜屏障转运IgG.为了确定猪(Sus scrofa)FcRn与IgG抗体Fc段CH2结构域的互作关系,本研究通过逆转录PCR技术克隆获得猪IgG抗体Fc段CH2基因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GX-4T-1,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通过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亲和柱纯化.同时将IgG CH2基因片段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通过共转染确定IgG CH2与FcRn在非洲绿猴(Chlorocebus sabaeus)肾细胞(COS-7)中的细胞共定位,免疫共沉淀验证IgG CH2与FcRn的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ELISA方法检测CH2与FcRn在不同pH值下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猪IgG CH2基因全长330 bp,编码110个氨基酸.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GST-CH2相对分子量为38.4 kD,该蛋白在诱导菌体中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IgG CH2与FcRn共定位于细胞质中,具有共聚集现象.免疫共沉淀显示,通过标签蛋白GFP和Flag,在所有的共沉淀条带中,均能检测到对应的目的条带,说明IgG CH2能够结合FcRn.ELISA结果表明,IgG CH2与FcRn的结合呈现pH值依赖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确定了FcRn与IgG抗体Fc段CH2结构域存在细胞共定位与互作关系,二者的结合具有pH依赖性,这为构建新的基于Fc的小型抗体融合蛋白提供了材料.
    • 刘国艳; 李思童; 梁丽; 朱雯绮; 周婉丽; 徐鑫
    • 摘要: 本研究首先对油茶籽油中游离酚(free phenolics,FP)、酯化酚(esterified phenolics,EP)及不溶性结合酚(insoluble-bound phenolics,ISP)含量及主要物质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测定铁离子还原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及β-胡萝 卜素漂白能力对其中FP、EP及ISP的抗氧化活性及互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籽油总酚含量为(137.97±5.14)mg/kg,其中ISP含量显著高于FP及EP(P<0.05),占油茶籽油总酚的47.74%.另外,FP中以苯甲酸衍生物含量较高(主要为异香兰素及甲基香兰素),EP中主要为水杨酸,ISP中主要为3,4-二羟基扁桃酸.3种形态酚类化合物在不同机制下的抗氧化能力不同,且呈现质量浓度依赖效应.FP+ISP组合及EP+ISP组合在抗氧化互作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或相加作用,且后者复配组合的抗氧化活性更强;而FP+EP组合和FP+EP+ISP组合则表现出拮抗或相加作用.
    • 童树喜; 陈立平; 娄昆鹏; 董勇生
    • 摘要: 蓝耳病与非洲猪瘟均侵害巨噬细胞系统和胸腺,二者同恶相济,蓝耳感染降低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免疫系统机能,增加非洲猪瘟感染风险;蓝耳活跃场发生非洲猪瘟风险增加,而且一旦发生非洲猪瘟则清场概率和清场速度均增加;疑似非洲猪瘟发病场,蓝耳抗原检出率同样高,也出现了诸多疑似非洲猪瘟的阳性场在免疫蓝耳弱毒苗后再次爆发的情况.但免疫蓝耳灭活苗场此类风险显著降低.非洲猪瘟时代,蓝耳病的免疫应关注风险因素,从实践来看,蓝耳病的免疫,灭活苗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对猪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