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力补偿

重力补偿

重力补偿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9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02109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论坛、第九届中国多智能体系统与控制会议(MASC2013)等;重力补偿的相关文献由104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振、邓宗全、高海波等。

重力补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2109 占比:99.90%

总计:102216篇

重力补偿—发文趋势图

重力补偿

-研究学者

  • 刘振
  • 邓宗全
  • 高海波
  • 丁亮
  • 李楠
  • 孙施浩
  • 贾娇
  • 贾英民
  • 李彦华
  • 刘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健; 刘韦; 宋丽
    • 摘要: 利用工业机器执行插孔作业时,经常会出现误差,导致插孔作业完全失败,还会由于接触力过大,损坏装配件及周边设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插孔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自身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并转换为三维点云数据,获取机器人在激光扫描仪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通过六维力传感器采集机器人与工作环境接触时产生的存在误差的作用力,为降低六维力传感器的采集误差,通过计算重力补偿值,再与测量值相减,得出补偿后的作用力信息测量值。基于阻抗控制方式设计主动柔顺插孔控制模型,利用模型调节机器人力的输出结果,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结果表明;与补偿前相比,经过力传感器重力补偿后,机器人的输出力偏差更小,说明所研究方法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插孔控制精度更高,达到了研究目标。
    • 郑国栋; 石琛; 韦亚利; 王磊
    • 摘要: 防空导弹初制导的任务是实现向目标射向拐弯,使得初制导段结束时刻导弹姿态、速度达到要求。针对助推发动机推重比小,导致初制导段时间长且参数散布大的问题,提出了速度相关初制导拐弯规律,并在姿态指令中加入重力补偿项,用于解决助推飞行段初制导精度差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拐弯规律可以有效适应不同推力状态下初制导精度要求,且初制导结束时刻攻角小,有利于初、中制导交班。
    • 黄俊曦; 徐非凡; 陈湘骥; 陈浩铭
    • 摘要: RMUA机甲大师高校人工智能挑战赛是RoboMaster系列赛中的一个比赛。参赛队伍需要设计出能够根据场上形势自主决策,进行运动规划与控制的机器人。基于该比赛提出的“全自动机器人对抗射击”的要求,本文基于在可信距离范围内机器人底盘规避和云台瞄准同步控制,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寻敌与攻击机器人的设计方案。
    • 赵子恒; 包长春
    • 摘要: 为实现导弹武器在约束条件下精确打靶,对导弹末制导律进行研究。考虑到一般比例制导方法不能满足先进的制导要求,对纯比例导引法进行改进,建立弹-目一体化模型分析末制导阶段角度变化关系,根据相关条件约束等增加控制项,分别设计了具有重力补偿项与具有落角约束的比例制导律;验证了综合脱靶量、法向负载、攻击时间等条件下的制导性能。
    • 乔丹; 高阳; 倪仕全; 田大鹏
    • 摘要: 执行器是实现人机交互的核心设备。提出一种应用于人机交互的直线电机直驱6-PSS并联机构。机构具有多自由度、高动态、轻量化的特点。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学模型设计了重力补偿控制器,采用弹性阻尼模型模拟人手操作力对重力补偿效果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描述该执行器的特性,模型误差小于3.55%。经过重力补偿后,操作机构所克服的重力由2.028N降低为1.148×10^(-8)N。动力学模型与重力补偿控制器为实现高精度控制系统设计奠定了基础。
    • 王振汉; 张立勋; 薛峰; 陈旭阳
    • 摘要: 针对航天员微重力作业训练系统的重力场补偿控制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了模拟微重力环境的机理,确定了微重力作业训练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反馈的重力补偿控制及多干扰力补偿控制策略。通过虚拟重力补偿控制实验,验证了在地面环境、动态作业过程中,模拟物体在不同空间重力加速度环境下的运动规律,实现了在重力方向模拟空间环境下物体移动的作业训练效果。研究成果为在地面实现三维作业训练系统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 李根; 李鹏程; 吴超; 沈烨
    • 摘要: 航空航天装配领域,利用安装在机器人末端的六维力传感器来感知外力是实现工业机器人柔顺装配的关键技术之一,而负载的存在会干扰对外力的感知.针对工业机器人末端负载的重力补偿,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重力补偿优化算法.此方法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最优解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最终可以在不使用测量仪器的情况下,估计力传感器安装偏角,提高重力补偿精度.同时设计了特定的机器人测量姿态来减少系统误差.试验表明,优化算法可以补偿任意角度的力传感器安装偏角,与补偿前相比,各方向最大重力补偿误差及平均重力补偿误差都有所减小.
    • 安小康; 牛博; 王兆魁; 危清清; 陈力
    • 摘要: 为满足航天任务验证和航天员地面训练需求,研发一种基于势能守恒原理的微低重力模拟装置.以该微低重力模拟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重力补偿原理进行推导,导出弹簧刚度与系统构件惯性参数间关系;采用La-grange第二类方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软件仿真验证航天员经该微低重力模拟装置进行重力补偿后的静力学、动力学特性,并针对航天员在月球表面跳跃的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很好地实现任意重力的静态补偿,较好地实现动态补偿,能很好满足航天员在月跳跃工况的训练.针对动态补偿存在微小偏差问题,提出系统摩擦补偿和惯性补偿思路.
    • 刘芬; 韩帅; 桑宏强; 贠今天
    • 摘要: 为提高微创手术机器人术前定位效率和末端可操作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微创手术机器人多从操作臂系统,其包括术前定位机构和远心机构两部分。该系统的基座可以安装3条手术器械臂和1条内窥镜臂。远心机构通过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末端不动点,在俯仰、翻滚、平移3自由度的基础上添加冗余自由度,增大了工作空间。为便于医生术前对远心机构高度的调节,在术前定位机构的重力补偿关节处通过恒力弹簧补偿远心机构的重力。在多从操作臂系统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主动部分和被动部分进行了正运动学分析。术前定位机构是对机器人主动部分进行术前定位,手术过程中被动部分各个关节将被锁死。对主动部分进行了逆运动学和工作空间分析,通过将SolidWorks运动仿真的运动轨迹与Matlab运算得到的机器人末端运动轨迹对比,验证了多从操作臂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和运动学的正确性。
    • 汤海洋; 纪柱; 李论
    • 摘要: 针对飞机总装过程中人工操作存在的诸多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反馈牵引力导引的机器人辅助装配技术.在机器人末端安装六维力传感器,通过重力补偿算法获取施加在工件上的外力和外力矩,然后根据外力和外力矩设置机器人末端位置的修正量,从而实现操作人员对机器人的导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机器人辅助装配专用控制软件,可以对辅助装配的模式和控制参数进行设置.实验结果表明,该辅助装配技术对工件的重力补偿误差为3.87%,可以实现对工件重力的有效补偿,从而能够准确获取外力;当对工件施加外力时,工业机器人能够平稳地按照操作人员的意图进行平移和旋转.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