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导热

高导热

高导热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570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电工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50036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材料导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0年度真空电子材料、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关管用陶瓷管壳技术研讨会、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论坛、2009年全国精密合金技术交流会等;高导热的相关文献由96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长江、黄东、刘金水等。

高导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0036 占比:99.94%

总计:350233篇

高导热—发文趋势图

高导热

-研究学者

  • 杨长江
  • 黄东
  • 刘金水
  • 叶崇
  • 徐伟红
  • 曲选辉
  • 李果
  • 徐雄鹰
  • 徐顺红
  • 不公告发明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佩悦; 马立云; 谢恩俊; 任子杰; 周新军; 高惠民; 吴建新
    • 摘要: 六方氮化硼(h-BN)纳米材料,如氮化硼纳米颗粒(BNNPs)、氮化硼纳米管(BNNTs)、氮化硼纳米纤维(BNNFs)、氮化硼纳米片(BNNSs),被认为是近年来最有前途的无机纳米材料。它们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包括超宽带隙(5.0~6.0 eV)、高导热率(50~600 W/(m·K))、高机械强度等,在覆铜板(CCL)、电子封装(EMC)、热界面材料(TIMs)、发光二极管(LED)以及相变储能(PCMs)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其他功能材料一样,为改善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界面亲和性,在其填充聚合物材料之前,通常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最终达到改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及介电性能的目的。但由于h-BN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得其具有极强的化学惰性和抗氧化性,一方面,与石墨烯类似,每一个h-BN层中,B原子和N原子通过强共价键相连,但由于B和N的电负性不同,这种共价键具有类似离子键的特征,相比石墨结构中的C-C共价键,B-N键更强,更难以断裂。另一方面,不同于石墨片层间的AB型堆积,h-BN片层间为AA′型堆积,相邻层中B和N原子交替堆积产生“Lip-lip”作用,使得层间的极性相互作用强于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另外,h-BN在合成过程中,除了边缘上残留有痕量的-OH及-NH_(2)基团外,几乎没有其它官能团,极大加剧了h-BN表面修饰改性的难度。常用的碳纳米材料改性方法并不能使h-BN改性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许多新的方法和药剂被用来设计修饰h-BN纳米材料。本文根据h-BN晶体结构、制备方法和表面性质,从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功能化修饰两个方面,重点总结修饰改性药剂的设计选择以及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h-BN功能化的具体措施及修饰药剂设计选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徐宁; 曾长女; 李皖皖; 曲晶
    • 摘要: 试验研制了相变温度为27~30°C的相变板材。构建了相变墙体,模拟夏季墙体热学参数,并参数优化。研究发现,相变储能墙体节能率比普通墙体可高出19.81%。PCM层厚为30 mm时,相变板材的储能效果最优。
    • 刘正启; 李红; 阮家苗; 姚彧敏; 杨敏; 任慕苏; 孙晋良
    • 摘要: 采用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MPCF)与中间相沥青热模压后,通过化学气相渗透和前驱体浸渍裂解致密化,制备得到单向(1D)、两向正交(2D)密度为1.97 g/cm^(3)的高导热C/C复合材料。基体碳包括中间相沥青碳(MPC)、热解碳(PyC)与树脂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结构表征,采用纳米压痕技术与三点弯曲方法进行力学性能表征,分析探究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CF为内辐射外洋葱的混合型结构,MPCF内辐射结构与MPC的石墨微晶取向度较高,MPCF外洋葱结构与PyC的石墨微晶取向度较低;石墨微晶取向度越高,弹性模量越低。MPC、PyC及MPCF之间构筑了多层次的界面结构;1D-C/C、2D-C/C的弯曲强度分别为240.77和143.12 MPa,多层次的界面结构在弯曲破坏中能有效改变裂纹扩展路径而减缓裂纹扩展,使材料的韧性得到提高,弯曲断裂模式表现为“假塑性”断裂。
    • 陈来; 颜麟欢; 李辉; 张通; 何冠中; 甄强
    • 摘要: 以Al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使用ANSYS建立代表性体积元模型,对AlN颗粒填充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AlN/环氧树脂导热性能随AlN添加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验证了可靠性。根据模型预报的最优化配方,制成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的Al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AlN含量增加,Al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逐渐提高。此外,AlN表面使用TC-114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后,不仅提高了环氧树脂和AlN界面之间的结合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Al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
    • 李春江; 马兆昆; 余成武; 隋杰; 付伟纯; 张腾飞; 孙艳; 郑然
    • 摘要: 针对航天器产品内部移动大功率芯片或对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大功率芯片温升过快、热蓄积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柔性复合高导热索,较好地解决了这类大功率芯片的散热问题。给出了柔性复合高导热索的组成,详细描述了柔性导热索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该柔性导热索经历的抗拉测试、柔性试验和导热试验情况。结果表明,该种柔性导热索具有较好的柔性和较高的热导率,可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移动芯片和对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大功率芯片的散热。
    • 刘文雪; 卞万康; 虞鑫海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导热填充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简单阐述了其导热机理,重点讨论了金属、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及新型复合填料等不同高导热填料的特点及其对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在电机领域的广泛应用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为制备综合性能更加优良的新型导热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 摘要: 一种高导热氮化硼/聚氨酯导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聚氨酯/氮化硼导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1)将氮化硼纳米片加入到溶剂中,超声分散得到氮化硼纳米片分散液;(2)将氮化硼纳米片分散液均匀喷涂在加热的聚氨酯热熔胶网膜表面;(3)将网膜热压,即可得到聚氨酯/氮化硼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氮化硼导热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并且氮化硼纳米片作为高导热粒子,提高了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绝缘性能;制备方法简单,并且改善了传统熔融共混法无机粒子容易团聚,难以均匀分散的问题。
    • 王执乾; 马晨; 范晋锋; 张小刚; 张贵恩
    • 摘要: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是保障电池安全运行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提升电池系统寿命等性能指标的关键所在。导热硅胶材料是动力电池热管理的最佳解决方案。本文采用真空搅拌、压延成型等工艺制备了导热硅胶材料。材料性能测试表面,导热系数在1.56 W/m∙K,击穿电压为11,056 Vac/mm,具有优异的导热、绝缘、减震、阻燃特性,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之间不规则缝隙部位,实现电池组与铝散热器的热量传递,同时形成电气绝缘层与缓冲层,对电池组形成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 王执乾; 马晨; 范晋锋; 张小刚
    • 摘要: 由于发热电子元器件表面与散热器之间存在着极细微的凹凸不平的界面缝隙,空气会增加界面热阻,阻碍了热量传导,严重影响了电子元器件的整体散热效果。导热界面材料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本文以聚氨酯为囊壁材料,正十八烷为囊芯,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相变微胶囊。相变微胶囊的DSC测试表明,相变温度在37°C左右,相变潜热在144 J/g左右,具有较高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并将其应用于液体硅橡胶中,制备出导热相变材料, 具有优异的导热、储热、耐电压等特性,可以为电子元器件的整体散热提供解决方案。
    • 王亚飞; 刘静; 方辉; 李洋
    • 摘要: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式,在合成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的过程中,混入高导热纳米材料,并配制成高导热环保型绝缘树脂。通过与直接物理搅拌混入高导热纳米材料的绝缘树脂对比发现,采用原位聚合制得的绝缘树脂固化挥发份极低,储存稳定,挂漆量高,粘结强度高,电气性能优异,导热系数达到0.45W/(m·K),具有优异的耐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油的性能,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领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