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代谢性骨病

代谢性骨病

代谢性骨病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44659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九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江西省骨质疏松学术会、第11届全军老年医学专业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等;代谢性骨病的相关文献由611位作者贡献,包括廖二元、李梅、杨丽娟等。

代谢性骨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8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4659 占比:99.93%

总计:444958篇

代谢性骨病—发文趋势图

代谢性骨病

-研究学者

  • 廖二元
  • 李梅
  • 杨丽娟
  • 王先令
  • 王安平
  • 邵怡
  • 吕朝晖
  • 巴建明
  • 张巍
  • 曲玉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习文青; 王洋; 付豪; 孙晓威; 张启栋; 郭万首
    • 摘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降低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1],属于中医"骨痿"范畴,中医认为肾精不足、肾阳虚衰则发为"骨痿"[2]。金匮肾气丸有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之功效,与骨痿病机吻合。不少学者开展了金匮肾气丸治疗OP的临床试验,但疗效报道不一,鉴于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金匮肾气丸治疗OP的疗效。
    • 黄清霞; 黄红
    • 摘要: 胃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约有50万人确诊胃癌,多发生于胃黏膜上皮,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于前三位,多发生于50岁以上群体,近年来趋于年轻化[1].为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体重下降、低血糖、四肢乏力等一系列症状.长期通过肠外营养可能出现静脉炎、局部感染、机体代谢紊乱、肝脏损伤、胃肠道菌群失调及代谢性骨病等并发症,因此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方案很有必要,可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共50例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探讨其护理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 何康宏; 周天一; 程硕
    • 摘要: 淫羊藿(Herbaepimdi)是一种小蘖科植物,由于其具有诸多的药理价值,发现其成分如淫羊藿黄酮类、淫羊藿多糖等尤其在骨代谢研究上的效果独佳。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发现了淫羊藿能够延缓衰老,抑制癌细胞,改善生殖系统等方面的效果。在临床上,代谢性骨病的发生多表现为骨质疏松,骨量少,骨组织发生细微结构改变或者骨折频发,其中以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危害性。《代谢性骨病学》本书是由学者廖二元撰写,联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医学典籍,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代谢性骨病的教育、科研以及临床中,被相关从业人员列为指导性丛书,实用价值极高。
    • 徐潜; 杨宏; 王璇; 迟姗姗; 田玉凤
    • 摘要: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早产儿血清磷钙、碱性磷酸酶(ALP)及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40例VLBW早产儿纳入病例组,另收集出生日龄与病例组相近的同期足月儿40例作为对照组,均分别于出生后1周、4周及8周采集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磷钙、ALP及25-(OH)D_(3)水平。结果病例组早产儿出生后1周、4周及8周时血清ALP水平依次为(862.65±178.58) U/L、(916.84±165.87) U/L、(933.58±172.44) 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6.63±134.74) U/L、(512.41±142.78) U/L、(508.68±136.58) U/L,血清25-(OH)D_(3)水平依次为(15.68±5.13) mmol/L、(17.14±4.67) mmol/L、(18.96±5.23)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1±5.42) mmol/L、(25.73±5.38) mmol/L、(27.36±4.98)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LBW早产儿血清ALP、25-(OH)D_(3)水平与足月产儿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动态监测这二项指标对于VLBW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早期发现与及时干预有重要指导意义。
    • 摘要: (一)病因①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骨吸收增加和/或骨形成减少及骨质量下降会导致骨质疏松症。②骨吸收增加因素:性激素缺乏、活性维生素D缺乏和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多、细胞因子表达紊乱、其他年龄因素等。③骨形成减少的因素:遗传因素、发育、营养、生活方式和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因素疾病等)可致峰值骨量降低,加之随着年龄增长,可致骨重建功能衰退,继而致使骨形成减少。
    • 马云霞; 朱琳; 杨蕾; 李智平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合并代谢性骨病的钙、磷补充及个体化肠外营养方案制定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合并代谢性骨病患儿的治疗过程,并对治疗方案与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结合患儿病理生理特点和病情进展,临床药师对患儿肠外营养钙、磷补充及维生素D添加提出药学建议,参与肠外营养个体化用药方案制定,促进疾病转归。结论:临床药师从药学角度参与早产儿个体化药物治疗,尤其是肠外营养方案的优化及加强代谢性骨病相关药学监护,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改善患儿预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陈宇航; 王佩安; 陈美仙
    • 摘要: 代谢性骨病(MBD)是由于钙和磷代谢紊乱和调节钙磷代谢的甲状旁腺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代谢性疾病[1]。临床表现包括骨矿物质含量异常、骨小梁减少、皮质变薄和其他骨骼变化。严重病例可出现佝偻病样症状,甚至骨折。MBD主要发生在极早早产儿,特别是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通常发生在出生后6至12周,是新生儿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3]。近些年由于我国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大幅上升,MBD患儿并不少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临床资料,探讨MB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MBD的发生提供建议。
    • 陈冠桦; 张勇; 朱樱梅; 郑嘉敏
    • 摘要: 目的:了解广州、东莞地区出生体质量χ2 = 155.592,P = 0.000),单因素分析发现,出院时是否合并代谢性骨病,其住院天数、出生时胎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少、出生胎龄越大是代谢性骨病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低胎龄、住院天数长、男性患儿可能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MBDP的相关风险因素。
    • 郭佳林; 刘江勤; 花静
    • 摘要: 得益于国内围产医学、胎儿医学的大力发展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综合实力的提升,早产儿的生存率不断提高,且存活孕周也逐渐变小,但其日后生活质量却存在诸多问题,代谢性骨病(MBD)就是其中常见问题之一。因此尽早认识并积极预防MBD,早诊断、早治疗,对早产儿远期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定量超声技术(QUS)相较于传统的X射线、CT等传统诊断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无创、无辐射的优势,不仅能检测骨矿密度(BMD),还可反映骨微结构及骨的弹性和强度等特性。QUS评价长骨骨折愈合的方法主要为超声轴向传播技术,根据测量波形的不同,又分为第一到达波(FAS)法和超声导波法。近年来发现超声导波技术在早产儿MBD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很大的潜力。该文对孕产期至新生儿期的早产儿MBD的高危因素、传统诊断方法及目前几种定量超声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建立以预测-诊断为一体的早期预防和干预MBD措施提供重要线索。
    • 王艳丽; 颜慧恒; 王俊平; 张春一; 叶秀桢; 陈运彬
    • 摘要: 目的调查广东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早产儿微量元素、维生素使用情况及早产儿代谢性骨病发生情况。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补充情况、早产儿代谢性骨病发生情况。以广东省新生儿质量控制中心名义对广东省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分层抽样然后以问卷星形式进行匿名调查。此次调查共有39所医疗机构,其中省级医院3家、地市级19家、区县级17家。结果几乎所有医疗机构(97.4%)在早产儿生后1~2周每天补充400~800 IU维生素D;超过一半医疗机构(64.1%)在生后1周内常规补充脂溶性或水溶性维生素。大约一半医疗机构(48.7%)在早产儿生后2~3周常规补充铁剂;而不足1/3的医疗机构(28.2%)在早产儿生后1~2周补充钙剂;只有6家医疗机构(15.4%)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常规补磷,多数在生后1周进行补充。关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调查发现只有9所(23.1%)医疗机构在早产儿住院期间约生后4~6周进行骨代谢碱性磷酸酶及D3含量检测,在所有调查医疗机构中有8家医疗机构(20.5%)发生过院内骨折事件,发生频率大概是每年1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比较发现三级医院在铁剂、脂溶性维生素补充方面高于二级医院,而二级医院水溶性维生素补充率高于三级医院,其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补充缺乏规范,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目前国内尚无早产儿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补充专家共识导致,而且大部分医院未常规对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筛查,建议尽快制定早产儿住院期间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补充规范及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早期筛查规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