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企业投资

企业投资

企业投资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387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87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16878篇;相关期刊1665种,包括现代经济信息、浙商、财会月刊(会计版)等; 相关会议60种,包括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发展论坛、第四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等;企业投资的相关文献由342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鑫、李开孟、张敦力等。

企业投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87 占比:18.26%

会议论文>

论文:71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16878 占比:81.39%

总计:20736篇

企业投资—发文趋势图

企业投资

-研究学者

  • 李鑫
  • 李开孟
  • 张敦力
  • 本刊编辑部
  • 李伟
  • 郭建强
  • 冉渝
  • 张弘滢
  • 张梅
  • 张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剑; 魏涛
    • 摘要: 在新古典投资理论框架下,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微观面板数据,探讨数字金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当前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利率并轨的推进时期,数字金融并非强化而是更多地弱化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企业内在特征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异质性讨论显示,这一弱化效应在民营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子样本中,以及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尤为突出。微观机理上,数字金融是通过弱化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两个渠道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实施框架,并完善对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的制度建设,将是日后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重要着力点。
    • 马海涛; 朱梦珂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3—2018年的数据以及省份层面的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分权水平的变化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分权水平的上升对企业投资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该效应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中。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有利于弱化资本成本对于企业投资的负向影响,并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从而促进投资增加。相较而言,非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更符合市场化特征,其投资对于资本成本与投资收益变化的反应更敏感,从而受财政分权的影响效应更大。考虑地区差异后,该效应主要集中在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经济增长计划目标设定较高以及企业债务融资溢价较高的地区。考虑参股资本的异质性,由于不同所有制资本存在优势互补,当非国有企业有国有资本参股时,其投资受财政分权的正向影响程度相较于没有国有资本参股的企业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稳定私人部门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 郭杰; 娄著盛
    • 摘要: 我国增值税改革持续深化,增值税减税的效果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产品供需存在弹性,企业无法将增值税税负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并且不同企业面临的借贷市场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增值税减税对企业投资的影响问题显得较为复杂。本文针对企业投资决策建模,发现增值税减税会增加企业投资,但杠杆率较高企业由于借贷市场受到约束,投资水平的提高弱于杠杆率低的企业。本文基于2016Q3-2019Q1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显示,2018年增值税减税政策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水平,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借贷市场的传导机制减弱了增值税减税政策对杠杆率较高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
    • 梁娟; 柴艺珲
    • 摘要: 本文以2019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冲击为契机,选取201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探讨疫情冲击对不同财务柔性储备企业的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组企业相比,财务柔性企业在疫情时期投资增幅更大。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上述关系在民营企业更显著。
    •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钟春晓
    • 摘要: 以2003—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宽松性货币政策会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降低企业投资效率,表现为企业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加剧。当金融周期处于上升阶段时,企业投资效率在货币渠道下会得到改善,但在信贷渠道下,仅会缓解过度投资。异质性分析发现,随着金融周期的上升,国企和民企投资效率在货币渠道下都会改善,而在信贷渠道下,只会改善国企投资效率,对民企投资效率没有影响。同时,随着金融周期所处阶段不同,房地产行业较制造业受货币政策影响更加明显。
    • 江林静
    •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促进企业发展,各企业都在加大投资力度。企业的投资决策已成为企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资金的筹措与分配,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现金流量增长的重要源泉,会影响企业的运营风险和盈利水平。因此在企业投资前,对其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分析,将会对其投资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 朱菲菲; 杨云红
    • 摘要: 在“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这一大股东的重要融资方式,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实体投资。通过创新性地构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规模”变量,本文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会促进企业的实体投资。股权质押融资规模增加1个标准差会使得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相对于其平均值提高5.76%。通过利用2013年股权质押市场的政策变化,本文借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处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控股股东质押融资促进企业投资的重要机制为信息渠道而非融资约束渠道。
    • 高晓秋
    •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寻求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必然会应用到的手段便是投资与筹资。但是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风险伴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倘若企业没有科学的防范措施作为依据,必然会给自身经营带来损失,文章以"科学规避企业风险投资"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论述,以期待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广大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参考。
    • 马福春; 钟献兵
    • 摘要: 新常态下做好预期管理,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成为货币当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2007—2019年我国上市企业季度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分析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操作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定向调节作用和特质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央行沟通与货币政策行动呈宽松变动对企业的投资水平起到刺激作用,且货币政策行动指数刺激效应强于央行沟通指数。并且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操作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定向调节作用和特质调节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一年期存款、中长期贷款、支农再贷款对农牧渔林业的特质调节效应较好;M1、一年期存款、中长期贷款、再贴现、MLF对制造业企业的特质调节效应显著;准备金率的调整以及PSL对房地产企业特质调节效应显著;M0、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支小再贷款对信息科技企业的特质调节效应相对较好;对民营企业的特质调节效应相对较好的是MLF、PSL,对小型企业投资具有较好的特质调节效应的是M1、MLF、支小再贷款。因此,货币当局要强化言辞沟通,加强预期管理,拓宽货币政策对实体的投资效应,要基于货币政策工具对特征企业组合效应和特质效应的差异而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选择性操作,强化货币政策的定向调节效应。
    • 张炎炎; 丁志国; 任浩锋
    • 摘要: 新发展格局下,货币政策调控是否有效促进企业投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VAR模型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微观效应,辨别货币政策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调节抵押品价值的变化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则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作用,并且影响幅度是价格型工具的3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信贷歧视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具有延迟性,年轻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对货币政策冲击更为敏感。本文研究表明,提高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一定不能忽视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差异,科学把握“量价转换”节奏、政策工具协同并重,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动企业投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