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体外溶出度

体外溶出度

体外溶出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3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7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246892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中成药、海峡药学、中国现代应用药学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江苏省颗粒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节能减排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等;体外溶出度的相关文献由94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洁、金刚、陈鹰等。

体外溶出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7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46892 占比:99.88%

总计:247195篇

体外溶出度—发文趋势图

体外溶出度

-研究学者

  • 王洁
  • 金刚
  • 陈鹰
  • 薛健飞
  • 何丹
  • 宋洪涛
  • 展瑞岩
  • 张汝华
  • 张艳
  • 杨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江立; 孙成逊; 田雪丽; 刘志远; 张艳红; 方丝怡
    • 摘要: 目的 测定龙血竭片中龙血素A、龙血素B、7,4′-二羟基黄酮体外溶出度。方法 HPLC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水(含1.0%乙酸)-乙腈(含1.0%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C;检测波长230、330 nm。以不同pH(6.8、7.4、8.0)缓冲液、不同用量(0、0.1%、0.3%、0.5%、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溶出介质进行溶出度试验,绘制体外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f_(2))法评价其相似性。结果 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93.3%、106.8%,RSD分别为0.8%、1.0%、0.9%。其溶出度随缓冲液pH值与SDS用量增加而升高,5批样品中其溶出曲线f_(2)均大于50。结论 加入SDS能促进龙血竭片中3种成分溶出,不同批次样品溶出情况相似。
    • 何国毅; 周东阳; 周凯; 陈国广; 任丽莉
    • 摘要: 目的制备盐酸益母草碱片,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湿法制粒技术,以盐酸益母草碱为原料药,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润滑剂种类;结合正交实验,以15 min累积溶出度(以水为溶出介质)为指标,筛选崩解剂占比、黏合剂溶液质量分数、润滑剂占比,并进行验证。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对所制盐酸益母草碱片的体外溶出行为(溶出介质分别为pH1.2的盐酸溶液、pH4.5的醋酸-醋酸钠溶液、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水)、片剂外观、硬度、脆碎度、含量均匀度进行检测。结果盐酸益母草碱片的最优处方为盐酸益母草碱原料药500 mg、糊精9250 mg、交联聚维酮200 mg、硬脂酸镁50 mg、1%羟丙甲纤维素溶液4 mL。所制3批片剂的平均15 min累积溶出度为81.25%(RSD=1.12%,n=3)。在上述4种溶出介质中,所制片剂均能在30 min内达到溶出平衡,且累积溶出度均超过85%。所制片剂外观颜色均一,呈米黄色,表面光滑,边缘完整,无杂色、斑点、异物等,硬度为57.3 N(n=6),减重率为0.15%,含量均匀度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相关规定。结论成功制备了盐酸益母草碱片,且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 任丽佳; 李杰; 唐丽娜
    • 摘要: 目的提高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低温研磨法制备葛根素-壳寡糖共无定型(PUE-COS CM),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法对PUE-COS CM进行固态表征分析;评价PUE-COS CM在漏槽和非漏槽2种条件下的体外溶出行为,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差示扫描量热法证实,PUE-COS CM中葛根素的晶体熔化峰完全消失,并存在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95.7°C);X射线粉末衍射法证实,PUE-COS CM中无葛根素的晶体衍射峰;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证实PUE-COS CM中葛根素与壳寡糖发生了潜在的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扫描电镜法证实,PUE-COS CM呈不规则块状与颗粒状,无葛根素原料药与壳寡糖的表面特征。在漏槽和非漏槽条件下,与葛根素原料药相比,PUE-COS CM中葛根素的累积溶出速率更快,溶出质量浓度更高,且可长时间维持过饱和状态;PUE-COS CM在40°C条件下放置6个月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均良好。结论葛根素原料药与壳寡糖制备成共无定型,可有效提高葛根素的体外溶出度及共无定型药物的稳定性。
    • 刘文静; 蒲君峰; 惠娜; 钱倩
    • 摘要: 目的 制备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和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方法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PEG6000)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测定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并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FT-NIR)技术表征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大鼠口服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后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 制备的三元固体分散体能显著增加丹参酮的溶解度,加速其体外溶出.DSC、FT-NIR结果显示,丹参酮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型态或分子状态存在;体内生物利用度实验显示,制备的丹参酮三元固体分散体与二元固体分散体相比,丹参酮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血药峰浓度(Cmax)显著提高,达峰时间(Tmax)明显提前,其生物利用度提高1.88倍.结论 三元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丹参酮的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
    • 李秀珠
    • 摘要: 目的:采用羧甲淀粉钠的不同用量和不同加入方式制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考察对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体外溶出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用量的羧甲淀粉钠和羧甲淀粉钠不同的加入方式制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采用溶出度桨法并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制备的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体外溶出度进行测定.结果:随着羧甲淀粉钠用量的增加,10分钟和15分钟的溶出度差异超过10%,溶出度呈明显增加趋势;羧甲淀粉钠的加入方式不同,对溶出度几乎无影响.结论:可以通过调整羧甲淀粉钠的用量来调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的体外溶出.改变羧甲淀粉钠的加入方式不能用来调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的体外溶出.
    • 王喻华; 冯菊红; 刘祺; 孙锟辉; 王理想; 何少男; 胡学雷
    • 摘要: 抗癌药物拉帕替尼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为了改善其溶解度,分别以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共聚维酮(Co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和泊洛沙姆188(F68)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以累积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优化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差热分析仪(TGA-DSC)和扫描电镜(SEM)对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进行了物相鉴别.结果表明,拉帕替尼以无定形态高度分散于载体PVPk30中;当拉帕替尼与载体PVPk30的质量比为1:7、反应温度为60°C、反应时间为30 min时,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效果最佳,累积体外溶出度可以达到89.98%,远高于拉帕替尼原料药(10.43%)和拉帕替尼与PV Pk30的物理混合物(12.55%).
    • 周悦; 严国俊; 马晓斐; 马丽霞; 张佳; 庄欣雅; 余亦婷; 张倩; 董洁; 陈军
    • 摘要: 目的 基于实时电子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based assay,RTCA),探讨以细胞生物效应评价复方丹参片体外溶出度的可行性.方法 依据大鼠心肌细胞(H9C2)对复方丹参片不同时间的溶出液呈现浓度梯度依赖,利用RTCA技术监测不同时间溶出药液的细胞动态变化,建立一种以细胞指数(Cell index,CI)为指标的溶出动力学模型.同时计算溶出度,与传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溶出曲线进行相关性与一致性评价,利用DDSolver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所得到的溶出曲线作为参比,3个不同厂家的复方丹参片溶出曲线差异因子f1均小于15,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并且2种评价方法下,同一厂家复方丹参片的溶出曲线最佳拟合模型均一致.结论 基于RTCA细胞生物效应评价方法可以基本反映复方丹参片体外溶出度的特征.以细胞指数为指标的溶出度评价方法有望成为中药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新的检测手段.
    • 邱科先
    • 摘要: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原料的粉碎工艺,分析采用不同的粉碎工艺对该药中有关物质体外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用不同的粉碎工艺制备的熊去氧胆酸胶囊中的有关物质进行检测,并对采用不同粉碎工艺制备的熊去氧胆酸胶囊中有关物质的体外溶出度进行评价.结果:用行星式球磨机粉碎熊去氧胆酸胶囊原料3 min是处理熊去氧胆酸胶囊原料的最佳粉碎工艺.以pH为1.2的盐酸溶液、pH为4.0磷酸盐缓冲液(PSB)、pH为7.5的磷酸盐缓冲液(PSB)为介质分析用不同的粉碎工艺制备的熊去氧胆酸胶囊中有关物质体外溶出度的结果显示,用行星式球磨机粉碎3 min的工艺所得原料制备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其中有关物质的体外溶出度与市售药品优思弗中有关物质的体外溶出度相一致.结论:用行星式球磨机粉碎3 min的工艺所得的熊去氧胆酸原料配制而成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其中有关物质的体外溶出度与原研药品优思弗相一致.该工艺是熊去氧胆酸胶囊原料最佳的粉碎工艺.
    • 李友露; 徐剑; 缪艳燕; 杨芳芳; 田洪星; 张永萍
    • 摘要: 目的比较薏苡仁细粉、破壁粉及破壁饮片的物理指纹图谱和体外溶出度。方法以薏苡仁为模型药物,建立其细粉、破壁粉及破壁饮片的物理指纹图谱,包括11个物理指标(指标松密度、振实密度、D_(90)、粒径分布宽度、粒径分布范围、豪斯纳比、休止角、颗粒间孔隙率、卡尔指数、吸湿性和含水率),并将其粉体物理属性归纳为堆积性、均一性、流动性、可压性和稳定性5个方面,采用夹角余弦法评价三者间的相似度;测定细粉、破壁粉及破壁饮片中多糖的溶出量和溶出速率,建立溶出动力学模型。结果薏苡仁细粉、破壁粉及破壁饮片均具有良好的堆积性、均一性、流动性和稳定性,细粉经超微粉碎后其堆积性、流动性略有降低,但经成型后得到了有效改善;由相似度可知,细粉、破壁粉及破壁饮片的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极高(>0.97);同时其溶出量、溶出速率大小排序为细粉破壁粉>破壁饮片。结论通过物理指纹图谱构建和体外溶出度两方面的比较,薏苡仁破壁饮片具有明显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