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2982篇,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学、轻工业、手工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4篇、会议论文72篇、专利文献87270篇;相关期刊469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55种,包括第十七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九届全国微生物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等;假单胞菌的相关文献由734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勇、张德咏、谭新球等。

假单胞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4 占比:1.07%

会议论文>

论文:72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87270 占比:98.85%

总计:88286篇

假单胞菌—发文趋势图

假单胞菌

-研究学者

  • 刘勇
  • 张德咏
  • 谭新球
  • 邹全明
  • 顾江
  • 鄢庆枇
  • 王静
  • 章金勇
  • 谢小保
  • 张松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冯伟; 张永建
    • 摘要: 一、病因、病原与症状小龙虾甲壳溃疡病是由于稻茬腐烂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以及农药残留使虾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质变弱的虾蜕壳困难且蜕壳时间延长,导致体表受伤,引起细菌感染。病原体主要是病灶分离出的细菌,包括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黄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
    • 吴婧; 钟翔锦
    • 摘要: 在修复工程中,利用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通过对填埋场渗滤液坑底活性污泥驯化,筛选出复合菌剂,在异养硝化培养基或基坑废水中培养25 d后,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从830.42 mg/L降至38.28 mg/L,去除率最高达95.4%;总氮平均质量浓度从930.03 mg/L降至330.68 mg/L,去除率最高达66.2%。该复合菌剂主要成分为假单胞菌,对氨氮总氮降解效果显著,持续时间长,在高浓度污染水体修复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李春柳; 刘鑫鑫; 方金玉; 朱军莉; 陆海霞
    • 摘要: 为探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对食源性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本研究分析DMDC对生鲜食品特定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和隆德假单胞菌的浮游菌和被膜菌的杀菌效果。通过API ZYM试剂盒、XTT检测试剂盒、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DMDC处理对假单胞菌存活性、胞内酶活、成熟生物被膜的影响,并评价该处理对生鲜蔬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3种致病菌相比,DMDC对荧光假单胞菌和隆德假单胞菌杀菌效果显著,250 mg/L DMDC处理5 min能完全杀灭2种细菌,其与抑制白氨酸芳氨酶和萘酚-AS-BI-磷酸水解酶的活性有关。DMDC在250 mg/L质量浓度下能有效破坏荧光假单胞菌和隆德假单胞菌的成熟生物被膜,处理15 min内被膜菌数量分别降低4.60 lg(CFU/cm^(2))和4.15 lg(CFU/cm^(2)),细胞活力也显著下降,被膜中死细菌显著增加,且厚度变薄。西红柿和生菜在250 mg/L DMDC处理下表面菌落总数、假单胞菌数及霉菌酵母数明显减少,其中菌落总数分别降低2.60 lg(CFU/cm^(2))和1.98 lg(CFU/cm^(2)),假单胞菌数分别减少2.56 lg(CFU/cm^(2))和1.73 lg(CFU/cm^(2)),未检测出霉菌和酵母,且不影响色泽等感官品质。可见,DMDC能有效杀灭食品腐败的假单胞菌浮游态和被膜态,对2种果蔬微生物控制的应用效果良好。
    • 李浩铃; 陈思睿; 李杰彤; 戚思兰; 陈宝龙; 舒琥
    • 摘要: 从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池塘中分离出具有脱氮性能的好养反硝化细菌,通过形态染色、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测定菌在含氮模拟废水中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菌株BB18与Pseudomonas guguanensis(FNJJ01000024)具有99.31%同源性,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菌株在28°C,180 r/min培养48 h,其氨氮去除率在18 h可达92.76%,硝态氮去除率在48 h可达80.60%,亚硝态氮去除率在24 h可高达90.95%。研究显示菌株BB18在养殖尾水除氮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孙靖雅; 马玉超
    • 摘要: 长期在砷污染环境生存的细菌逐渐演化出抗砷机制,旨在评价分离自湖南铅锌矿区污染土壤的Pseudomonas sp.Tw224抗砷能力和抗重金属谱;揭示该菌的抗砷基因/基因簇的功能。在砷或重金属存在条件下测量细菌的生长情况,对该菌的抗砷能力和抗重金属谱进行评价;通过基因组框架图分析该菌的抗砷基因/基因簇;采用代谢工程法构建基因簇缺失突变株揭示基因簇的功能。结果显示,砷延长了该菌的延迟期,降低了该菌的最高菌浓,该菌能够抗As^(5+)和As^(3+)的最高浓度分别为600 mmol/L和20 mmol/L,并且对铜、镍、锌、镉、铬、银和汞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该菌基因组中共包含了20个与抗砷相关的基因(1个arsH,4个arsC,arsB和ACR(3)各2个,11个arsR),其中arsH-arsC2-arsB-arsR(ars1)和arsR-arsB-arsC2(ars2)分别以基因簇的形式存在,长度分别为2.8 kb和2.2 kb。采用同源重组双交换法成功构建了ars1、ars2单缺失和ars1-ars2双缺失突变株Pseudomonas sp.QSA1、Pseudomonas sp.QSA2和Pseudomonas sp.QSARS。在无砷条件下3株突变株的生长均未受到影响,砷对QSA1和QSA2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降低为野生菌Tw224的4%和80%;反应48 h,这两株突变株菌的砷还原能力分别约为野生菌的9.8%和53.8%。双基因簇突变株QSARS几乎完全失去了抗砷和砷的还原能力。Tw224具有很强的抗砷能力和广谱的抗重金属能力;基因组中存在大量抗重金属相关基因,其中有两个抗砷相关基因簇,ars1起主要的抗砷作用,ars2起辅助功能。
    • 刘海晴; 李万鹏; 王奕飞; 吴德光; 武文华; 孙溪
    • 摘要: 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是鱼类的主要致腐菌。为探索酿酒黄水对鱼类的保鲜作用,测定了酿酒黄水对2种致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以及处理前后2种致腐菌的细胞膜完整性、通透性及碱性磷酸酶(alkline phosphatase, AKP)活性。研究结果显示,3.13%与1.56%体积分数的黄水可以明显抑制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MIC黄水处理后,两者的核酸合成量明显减少,细胞内及细胞膜间隙分别释放的紫外吸收物质与AKP活性明显上升,同时扫描电镜显示处理后菌体表面凹陷甚至破裂。酿酒黄水是具有潜力的鱼类保鲜剂,该研究可为鱼类加工贮藏过程中新型保鲜剂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 沈红玲; 梁红丽; 达晓玉; 王楠; 罗堂亮; 万传星
    • 摘要: 为了探索百脉根根瘤内生菌多样性,揭示百脉根根瘤内根瘤菌与假单胞菌的多样性及其互作关系并寻找能结瘤的根瘤菌,本研究采用免培养和可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百脉根根瘤内生菌的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根瘤菌与假单胞菌的互作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免培养法从百脉根根瘤内检测到内生菌分属于17门31纲69目103科140属,可培养法分离鉴定了3门4纲12目17科28属的内生细菌,根瘤菌与假单胞菌为优势种群。免培养法从百脉根根瘤内检测到根瘤菌有中慢生根瘤菌属、氨基杆菌属、茎根瘤菌属、新根瘤菌属、副根瘤菌属、根瘤菌属、剑菌属和申氏杆属,可培养法从百脉根根瘤内分离获得6属11种根瘤菌,分别为新泻氨基杆菌(TRM95017)、纤维素根瘤菌(TRM95031)、甘薯根瘤菌(TRM95046)、罗氏根瘤菌(TRM95060)、葡萄汁新根瘤菌(TRM95085)、附著剑菌(TRM95093)、鸡眼草申氏杆菌(TRM95114)、谷粒申氏杆菌(TRM95115)、动胶菌样申氏杆菌(TRM95116)、桑娟中慢生根瘤菌(TRM95624)和戈壁中慢生根瘤菌(TRM95240)。对可培养法分离获得的根瘤菌进行结瘤实验,从中筛选到一株结瘤根瘤菌为新泻氨基杆菌(TRM95017)。对峙法结果表明能够与根瘤菌融合共生的假单胞菌有鱼假单胞菌(TRM95006)、恶臭假单胞菌(TRM95007)、猴假单胞菌(TRM95024)等13种。研究表明百脉根根瘤内根瘤菌与假单胞菌物种多样性丰富,为生物固氮研究储备了重要的菌种资源。
    • 魏奇; 李婕; 刘蓓蓓; 罗小芳; 方婷; 陈炳智; 江玉姬
    • 摘要: 以延长双孢蘑菇货架期为目标,考察不同温度(4,16,25°C)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0.15和0.30 g/L)的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L)对采后双孢蘑菇表面背景菌群及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贮藏期间,分析感官评分、白度评价、硬度评价、失重率及水分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ε-PL对双孢蘑菇的保鲜性能。结果表明:4,16和25°C时,双孢蘑菇在不同质量浓度的ε-PL(0.15和0.30 g/L)作用下,背景菌群及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分为3个阶段(迟缓期、对数期和稳定期)。在4°C条件下,ε-PL对双孢蘑菇表面假单胞菌生长有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0.30 g/L的ε-PL对双孢蘑菇表面假单胞菌生长抑制作用最佳,对双孢蘑菇的保鲜性能最优。
    • 邓吉斯; 王百鸿; 石慧
    • 摘要: 该研究使用不同质量浓度梯度(0、0.1、0.5、1、10 g/L)的桑叶多酚溶液处理鲜切生菜和荧光假单胞菌,再将生菜置于4°C下贮藏并记录7 d内的生理生化品质变化、绘制假单胞菌生长曲线并测定其在生菜上形成的生物被膜量。结果表明,0.1、0.5、1 g/L桑叶多酚处理均可以有效抑制鲜切生菜褐变,减慢鲜切生菜亮度下降速度以及叶绿素含量降低速度。同时,这3种浓度桑叶多酚对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酶(phenylalanine ammonia,PAL)的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0.5 g/L桑叶多酚处理效果最佳;而10 g/L桑叶多酚处理促进了鲜切生菜褐变。不同浓度桑叶多酚处理均能有效抑制假单胞菌的生长以及减少生物膜量,其中10 g/L桑叶多酚处理效果最佳,对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赵小慧; 王明臻; 胡风庆
    • 摘要: 生物柴油是解决日益能源紧缺问题的可行途径之一,备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然而,在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会产生以甘油为主的大量副产物,随着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副产物问题将日趋严重.假单胞菌可利用多种碳源合成具有良好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nate,PHA),PHA可替代传统塑料或作为高附加值组织工程材料,应用前景广泛.为此,本研究评估了不同假单胞菌甘油耐受性和PHA合成能力,筛选出耐受力好的食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leovorans)ZJ03.这为解决甘油副产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和低成本合成PHA提供关键参数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