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副词

副词

副词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60篇,主要集中在汉语、常用外国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961种,包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教学、日语学习与研究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与比较文字学研究、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等;副词的相关文献由2270位作者贡献,包括姜经志、唐贤清、张振羽等。

副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39 占比:99.18%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70%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0.12%

总计:2560篇

副词—发文趋势图

副词

-研究学者

  • 姜经志
  • 唐贤清
  • 张振羽
  • 常志伟
  • 李建高
  • 王对成
  • 葛佳才
  • 陈振宇
  • 但汉源
  • 叶建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宋陆
    • 摘要: 在北方方言区内,像“透胖”“焦黄”“通红”“贼热”一类的“XA”式形容词,不仅数量较多,而且使用频次较高。关于“X”的意义及语法功能,学术界或者认定为形容词前缀(前加成分),或者认为是程度副词。结合山东及其他方言区中“透胖”“偷胖”“贼胖”的使用状况,考察“X”成分的历史演变,可以认定“XA”结构是由表示程度、情状的“副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所构成的偏正式形容词,而不是附加式形容词。因此,把“X”视为副词更加合理。
    • 叶建军
    • 摘要: 副词“其实”萌芽于五代,成熟于宋代,是由体词性偏正短语词汇化而来的。“其实”词汇化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韵律制约和词汇双音化,二是处于谓词性成分前,三是“其”的语义脱落和“实”的语义虚化,四是使用频率升高。“其实”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副词“其实”兼有表示实情和表示逆接的关联功能,而表示逆接的关联功能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其实”的关联功能在宋代就得到了扩展:其一,关联的小句由一个扩展为多个;其二,具有篇章关联功能;其三,用来转换话轮。
    • 吴梦雨
    • 摘要: 以高平方言副词为研究对象,在搜集足够高平方言副词的基础上,对其中极具普遍性、代表性的副词进行分类,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高平方言副词的运用进行分析、探索和归纳,希望为高平方言词汇的系统化提供一些启发。
    • 邓跃敏; 张卉
    • 摘要: 依据语法分布和功能,对郭店楚简副词作全面梳理和研究,确定副词50个,归纳并描述其意义类别和功能类别,以窥探战国中早期副词概貌,为断代语法研究提供资料。证明郭店简“凡”不是副词而是代词,辩证分析“副词修饰名词”和“必、再”作谓语现象,同时分析一些发展变化中用法比较复杂的副词,为语法史研究提供线索。
    • 陈航行; 高朝阳
    • 摘要: 本文运用自建钒钛学术英语语料库对国际期刊学者学术写作语言特征进行研究,利用语料库查询软件分别对自我指称语、模糊限制语、副词、时态和语态进行查询和统计。发现钒钛学术论文写作中国际期刊学者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方面使用频次最高的是could,其次为may,mainly和should,这说明国际期刊作者在撰写论文和汇报结果的过程中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他人的研究发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尊重;在副词使用方面表示确定性立场的副词clearly使用频率最高,达到了每万词1.5次;结果副词使用频率最高的副词依次为then/therefore/thus。
    • 江莹莹
    • 摘要: 文章探讨了副词"也是"的演变历史。"也是"由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在重新分析、内部语义的虚化、韵律机制、双音化趋势的影响、高频使用等内外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于宋代完成了副词的词汇化。
    • 于冰
    • 摘要: 基于语言现实,通过探讨评注性副词“还”的连接功能,以语义为基础进行描写,得出评注性副词“还”具有不同的连接功能的原因sh其语用表达的需要和高频使用的结果。
    • 牙森•买买提
    • 摘要: 副词是重要而复杂的词类之一。修饰和限制动词表示动作发生的状态、方式、时间、地点、程度等意义;修饰和限制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程度等等意义;有时还可以出现在句首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表达说话者的个人判断或评价等意义。本文从语言对比的视角出发,分类、结构、句法功能等方面对维吾尔语、蒙古语、哈萨克语副词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共性和特征。在比较分析的同时,对副词和形容词的界限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些新的观点。
    • 王雪
    • 摘要: “多”和“多么”是现代汉语中一对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副词,前人大都将二者视为同一副词的不同形式,忽略其间差异。文章结合BCC语料库,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二者在感叹句中的运用情况,发现它们虽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在句法结构和词法组合上差异较大,希望能引发学者对“多”和“多么”的思考,进一步丰富现有汉语研究成果。
    • 梁文勤
    • 摘要: “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从语言层面看,屈赋的朗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色之绚烂。屈赋中高频出现的名物,香草、美人、飞鸟、琼瑶,具有芳洁美好、缤纷盛大的特点。此为物色之朗丽。第二,神之飞扬。抒情主人公超越现实的困境,追溯远古、畅游神境。屈赋中的历史人名、神境地名,呈现出“片晷千年,尺宅千里”的辽阔。此为境界之朗丽。第三,志之坚执。屈赋诗行中的副词和句类,清晰地传达出诗人的主观情志:痛苦而决不犹疑,绝望而更加坚定。此为志之朗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