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三轴

动三轴

动三轴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57656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工程地质学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工程院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第五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等;动三轴的相关文献由466位作者贡献,包括宁伏龙、刁虎、张春等。

动三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57656 占比:99.99%

总计:657750篇

动三轴—发文趋势图

动三轴

-研究学者

  • 宁伏龙
  • 刁虎
  • 张春
  • 李林丹
  • 熊齐欢
  • 赵蒙生
  • 代永新
  • 李如忠
  • 王建华
  • 赵武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庄心善; 寇强
    • 摘要: 为研究纳米SiO_(2)改良水泥土抵抗动力荷载-海水腐蚀耦合作用效果,通过动三轴、扫描电镜(SEM)、核磁共振试验(NMR),获取不同海盐溶液浓度和时间下动应力参数及NMR曲线图、SEM图,探究海盐溶液浓度和腐蚀天数对改良前后水泥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内部孔隙减少,土颗粒间胶结度提高,土体抵抗动力荷载-海水腐蚀耦合作用能力增强,清水环境下,养护7,14,28 d改良水泥土动强度分别提高了4.8%、6.6%、7.3%;经海水腐蚀后,土体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土颗粒松动且孔隙增多,水泥土动强度明显下降,腐蚀28 d、清水、1倍、2倍、3倍海水浓度溶液环境下,纳米水泥土相对于普通水泥土动强度分别提高了9.4%、7.3%、6.6%、6.3%。
    • 刘继鹏; 张哲
    • 摘要: 为探究黄麻纤维加筋黄土动力特性,将价格低廉且性能优良的天然黄麻纤维按照一定质量掺比加入到黄土中。利用动三轴设备,从动应力-应变关系、动弹性模量、阻尼比等指标分析不同黄麻纤维质量掺比下黄土的动力特性,并研究其加筋机理。结果表明:黄麻纤维加筋黄土的动应力随黄麻纤维质量掺比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相同应变条件下,黄麻纤维质量掺比达到0.3%时,动应力达到最大;不同黄麻纤维质量掺比下的加筋黄土动弹性模量均大于素黄土,且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加而下降;掺入一定质量的黄麻纤维可有效降低阻尼比,且不同围压(100 kPa、200 kPa、300 kPa)下最大阻尼比较最小阻尼比下降幅度均值分别为91%、120%、100%;SEM照片表示,过多纤维的掺入会使纤维互相纠缠,导致动力特性等指标下降。
    • 张迎超
    • 摘要: 使用UTM试验仪对采用不同粗细骨料含量与含水率的级配碎石进行加载,研究级配碎石的回弹变形影响因素,并通过CBR试验进行类比分析,为级配碎石作为道路基层实际施工应用中的设计提供合理参数,并对比得出最佳级配参数与含水率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级配碎石的回弹模量总体低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并显示为较为显著的非线性;但级配碎石在荷载作用下的抗变形能力较大;级配碎石弹性模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粗骨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级配碎石的CBR值受集料级配的影响较大,受含水率的影响较小。所以,如果在道路设计中使用级配碎石作为基层能够缓解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裂缝反射情况,还可以利用其抗疲劳的特性在道路使用中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以及增加其透水率,防止地下水冻融循环对道路造成影响。
    • 杜瑞锋; 李丽珍; 申钢; 韩淑芳; 但敏
    • 摘要: 在岩石动三轴试验中,动弹性模量通常采用由滞回圈动应力-应变数据点中的最大、最小应力点之间的割线斜率的定义.此方法存在滞回圈全部点中只利用了两个试验点的不足之处.文章基于动弹性模量基本定义,对其进行了改进处理,充分考虑了滞回圈全部的应力-应变数据点,并与通常的定义进行了比较,显示出改进方法的良好适用性.本文所提的改进方法,可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但从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方面考虑,尚缺少足够的理论分析和更多的案例证明,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检验.
    • 张振; 陈勇; 杨天亮; 叶观宝; 郑文强
    • 摘要: 随着车辆载重的变化,其荷载幅值也会随之变化.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关注恒定动荷载下水泥土动力特性,对分级循环荷载作用下水泥土的动态特性研究较少.利用GDS动三轴仪,开展一系列水泥土动三轴试验,探讨分级荷载条件下静偏应力和围压等因素对水泥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的轴向塑性应变随着围压和静偏应力比的增加而增加.水泥土轴向应变在0.1%~0.5%范围,其应变发展属于稳定型,分级加卸载对应变发展过程影响较大,对最终应变影响较小.建立了考虑水泥土加卸载条件、围压和静偏应力比的塑性应变的经验模型,分级卸载的相关系数大于0.95,而分级加载的相关系数在0.8~0.9之间.分级卸载时,第一级荷载对应变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分级加载时,最大动应力比无法主导前几级荷载较小时的应变发展.在分级加卸载条件下,水泥土的骨干曲线表现为2种模式:上升型和下降型,可将其简化为多段直线,利用建立的累积塑性应变计算方法,提出了确定多段直线分界点的方法,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 肖尊群; 耿星月; 王鑫; 舒志鹏; 董琼英; 姜亦男; 曹童童
    • 摘要: 基于朔黄铁路基床填料动力响应特性试验数据,建立PFC2D饱和粗颗粒土动三轴数值模型,选用线性黏结颗粒接触反映粗颗粒土的黏结特性,从细观力学和几何学角度研究翻浆冒泥病害形成的细观机理.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粗颗粒土的动力响应特性.振动荷载通过改变土体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接触荷载,破坏颗粒间的黏结键,形成自由颗粒和孔隙,造成基床软化,并最终形成翻浆冒泥病害.围压和土体颗粒间黏结作用越小,试样越容易发生软化,形成翻浆冒泥病害,基床强化应从改善基床表层和道床的围压状态以及提高颗粒间的黏结强度两方面采取措施.
    • 肖尊群; 耿星月; 舒志鹏; 王鑫
    • 摘要: 为了研究非饱和粗、细颗粒混合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细观力学性质,进行了非饱和粗、细颗粒混合土动三轴的离散元数值分析.根据室内动三轴试验结果标定PFC2D接触模型参数,进行非饱和粗、细颗粒混合土动三轴离散元模拟,分析其细观力学机理.结果表明:离散元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曲线拟合度基本一致,能较好地反映非饱和粗、细颗粒混合土在动荷载作用下力学特征.相同含水率条件下,粗、细颗粒混合土的累积动应变随动应力幅值的增加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加先小幅度增大后再大幅度减小.孔隙度随动应力幅值的增大而减小;随围压的增大也减小.试样颗粒在剪切过程中,上下端运动速度最大,整体呈现对称递减状,中部运动速度最小.
    • 邓津; 安亮; 王盛年
    • 摘要: 为探讨黄土非线性土动力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集兰州新区地下4m黄土原状样,利用高倍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黄土4个截面的微结构特征及参数,并开展动三轴颗粒流数值模拟.微结构分析表明,取土截面方向不同导致微观参数差别较大,沉积方向截面为大颗粒架空孔隙弱胶结结构,垂直于沉积面的截面则接近为颗粒密堆积结构,2种截面的颗粒体积分数和平均长轴粒径分别为63.71%、75.09%和31.72 μm、48.88 μm;2个侧面介于两者之间.采用基于微观图像所得黄土颗粒粒径分组、计算的刚度及模量等参数构建随机细观结构模型,利用PFC软件开展动三轴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表明,考虑黄土微观颗粒粒径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动应力-应变曲线接近于室内试验曲线,并能体现非线性曲线之间的细节特征差别.不同截面之间动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差异较大,剪切带位置也发生变化.因此,土颗粒参数和排列方式差别应是产生动力学曲线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 任凤文; 王晓军; 张晗亮; 聂大巍
    • 摘要: 陕北榆林地区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其沉积地层主要为细砂。基于该地区大量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文共收集了83组砂样动三轴试验数据,并分类统计分析了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三种密实程度的砂土在8个典型剪应变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统计值。选取一个典型钻孔,建立土层地震反应模型,分别以本文“统计值”、“规范值”和“推荐值”作为模型参数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并对反应得到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进行了对比分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