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4(安徽·芜湖)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
2014(安徽·芜湖)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

2014(安徽·芜湖)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安徽芜湖
  • 出版时间: 2014-11-07

主办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会议文集:2014(安徽·芜湖)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前中国教育游戏研发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之有效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流程极为缺乏.如何设计出寓教于乐的教育游戏是游戏设计者们面临的挑战.为此,笔者结合科技场馆学习特征,给出了移动端教育游戏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可采取的策略,并基于此提出移动端教育游戏的探究学习流程.试图为教育游戏设计探索出一条可操作之路.
  • 摘要:主题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的一种教学模式.中国科技馆"小球大世界"主题式讲解辅导是常设展览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深受观众喜爱.本文通过以"小球大世界"主题教育活动为例,分析主题式讲解辅导活动的特点,并运用主题式教学设计环节中的课程内容主题化、主题内容问题化、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问题焦点互动解决化等来探讨如何在科技馆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开发应用,以提升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
  • 摘要:作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如何吸引观众前来科技馆,并保证科技馆的观众常来常新一直是科技馆面临的主要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丰富科技馆的科学活动,但是如何设计观众喜爱的,并愿意参与的活动将是困扰科技馆的又一难题.本文探讨了建构主义对科技馆科学活动设计的一些启示,指出建构主义为科技馆的科学活动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各大科技馆也在积极探索并实践着。实践证实表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科技馆科学活动的设计,尽管给科技馆策展人员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但是却让科技馆永葆生机和活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科技馆科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要求,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
  • 摘要:本研究采用科学家形象绘画测试(Draw A Scientist Test,DAST),结合问卷调查考察了93名大学生的科学家刻板印象.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科学家刻板印象并呈现出如下特点:相比中小学生,大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更加丰富而真实;多数大学生将科学家生活与工作等同,缺乏对科学家的全面了解;对科学研究中的团队合作认识不足;女大学生在科学事业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研究分析了科学教材、科学教育、大众媒体对大学生科学家刻板印象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展已伴随中国科技馆的发展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作为最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展示内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展在常设展览和国外巡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科技馆的一个特色和展览品牌,广受观众的欢迎和好评.本文尝试梳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展览历史和形成过程,基于对"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国外巡展的经验总结,探讨巡回展览和常设展览的展览定位,提出从"科学技术博物馆"的角度思考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示发展的思路.同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重视藏品收集、互动演示展品和特色演示活动的开发,加强古代科学技术文献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古代科技发明的复原工作、开发原创展项,研发系列专题展览夯实特色展览品牌及借助社会资源多方合作等五个方面,对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示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中,对推动科技馆实体馆的阵地建设和发展有所裨益.
  • 摘要:本文从科技馆社会教育的角度,融合个人在展览策划中的经验,思考科技馆的教育意义,描绘它的展示形态,以观点、要点和卖点分别论述山西科技馆有关常设展览展示理念的设立、展示内容的选取以及展示手法的选择,以有助于今后展览展示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 摘要:新媒体由于其依托信息技术成果而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形式,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可视性等特点和优势,使其有别于传统媒体而深受观众喜爱.因此,在现代科普场馆建设中,针对公众需求的变化,如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设计制作科普展品展项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从新媒体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其在现代科普场馆中的应用特点,并试图找出其不足之处,以期在日后的展览设计中探索出新的思路,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指出随着我国科技馆快速发展,传统单一的图文陈列、模型视频、机械演示等展示模式已不再适应科技馆发展的需要,科技馆展示形式变得十分宽泛,既有传统的展示模式,也包括多媒体演示、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三维数字等各种高新科技的运用,不仅仅是展品展项,也拓展到场馆建设等实物的展示。这已经成为科技馆展示形式创新发展的主流。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固有的格局,改变了原有的传播形态,增加了新的传播内容,提高了传播功效,现代科普场馆要实现科学传播的目的,就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作用,搭建良好的新媒体平台,运用好每一条传播新媒体的途径,切实推动科技馆科学传播视野的发展。
  • 摘要:本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2008、ASP.NET3.5、C#以及SQL Server2005构建.解决方案中包括诸如LINQ to SQL、母版页、自定义控件、GridView、业务对象、数据对象、Crystal Reports等新技术;并使用了Visual Studio2008中的新功能以及NET Framework3.5中增强的语言特性,新的语言特性包括LINQ、扩展方法、部分方法、自动属性、匿名类型、lambda表达式以及新的对象初始化方法.本系统将对项目需求进行定义,并针对特定的需求采用三层结构实现解决方案,这三层结构分别是: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BLL)以及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DAL)实现一套完整的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Web的科技馆展品管理系统.
  • 摘要:本文通过对做特色专题科普展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做特色专题展览的现状进行阐述,并以贵州科技馆"中国月球探测"专题科普展为例,从展示策划、环境策划、部分展品策划、展示效果几方面来论述,最后总结出经验做法.
  • 摘要:科普活动是指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技馆的教育活动是科普活动的一种,同样应该符合科普活动的概念.通过对科技馆最具代表性的教育载体——常设展项所实施的教育进行分析确定其教育目标定位.为了满足科技馆的教育目标,需要深入讨论科技馆常设展览的展品创新,主要研究展品创新依据及新型展示技术的应用.展品创新研发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安全问题,其次则是在保证教育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形式内容的设计吸引观众,使观众对展品有足够的兴趣关注、探索.除此以外,对科技馆已有的常设展项的展览效果进行监测评估非常有助于科技馆展品的研发和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科技馆的教育活动更加深入有效、丰富多样.
  • 摘要: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提出科技馆科技课的开发模型,从学生分析、课程主题选择、课程内容组织、对授课者的能力要求、课程效果的评价与课程完善5个方面对科技馆探究式系列科技课的开展进行了探索.并且,结合自己在东莞科技馆实习经历,开发"小纤维,大世界"课程的经历,进行了实例分析,指出随着科技馆事业的不断发展,科技馆展教人员更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理论,总结实践经验,从而不断提升科技课的质量,吸引学生走进科技馆、参与科技课的热情,让科技馆中的科学课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让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得到更大发挥。
  • 摘要:树莓派是近两年开始流行的一种开源硬件,目前已有学者尝试将它应用于教学中.本文从文献研究入手,介绍了树莓派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呈现了树莓派的创造性应用,并对其在教育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结合科技馆中教学活动与应用环境的特点,对树莓派的应用模式和创新性用法两个方面提出思考;最后讨论了树莓派在科学教育中所带来的启示与机遇,目前国内在树莓派的教育应用还处于初级尝试阶段,随着科技发展与各国对ICT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树莓派教学应用的研究之中,而各国的学校、企业及电脑开发爱好者等也不断加入到探索树莓派应用的实践队伍中。树莓派不仅仅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工具,更是传达了开放共享的科学文化理念。随着学习空间与学习环境不断完善,树莓派在学生ICT教育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科技场馆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不断地探索与改进,实现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势必产生出新的教育模式。
  • 摘要:机器人作为科技馆最受欢迎的展项之一,其内容与展出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虽然有不少展项可与机器人同台竞技射箭、绘画、颠球,但多只是执行事先录入的程序,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性依然十分欠缺,而用户对机器人的控制权更是少之又少.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让体验者使用穿戴式的传感设备"数据手套"进行展项体验,机器人可感知体验者手部的空间姿态角与附着在手指上的弯曲传感器,随后回应出相应的动作,并在考虑到折旧与损坏的前提下提出改善体验者主导权的建议.
  • 摘要:传统科技馆展示方式以图片、文字讲述为主,观众只能从视觉、听觉方面接收展项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方式也有了更高要求,本文阐述了作者基于三维建模技术为数据手套设计外观结构的过程,并对目前国内外数据手套外观、建模软件、快速成型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 摘要:"做中学"科学教育是教育部与中国科协于2001年共同倡导和发起的一项科学教育改革项目,该项目提倡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学习与教育."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试点实验,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国"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思想来源于美国的动手做(Hands-on)和法国的动手和面团(LAMAP),其核心是让孩子亲自动手,在动手过程中体验和学习.科技馆作为科学教育机构,承担着对公众进行科学教育的重任.随着科技馆事业的发展,科技馆越来越重视其教育功能,开发和组织更多的教育活动.由于科技馆面向对象的特殊性,不可能像学校一样开展正规教育,但对于学校教育中有效的教育模式应该加以借鉴.通过论述中国"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起源、"做中学"的涵义以及"做中学"教育模式对其实施者—教师的要求,指出表演者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科学实验表演中设置问题情境能引发观众思考,有助于激发观众对科学实验表演的兴趣,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表演当中。如果实验结果与观众的答案相悖时,科学实验表演还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理震撼,加深观众的印象,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要多与观众互动。“做中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表演者应该在设置问题情境后增加互动环节,与观众进行交流。也可以组织观众进行一场小型的辩论赛,实现观众之间的交流。
  • 摘要:科技馆展品不仅仅是传递科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用于锻炼观众科学的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之一,本文在分析构建主义学习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技馆电磁展品,探讨归纳和演绎思维在科技馆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以科技馆展品为平台,培养观众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科技馆展览教育效果.
  • 摘要: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科学传播手段的演进.网络科普的诞生和发展对于传统的科技馆科学传播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又如何促进科技馆展品的长效功能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技术的发展入手,介绍了技术发展和科学传播的关系并总结归纳出网络科普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网络科普对科技馆科普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播时空、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三个方面;文末以中国科技馆基于展项的网络教育平台为例,分析了网络科普在科技馆展品创新中的应用.
  • 摘要:展示艺术设计是以艺术设计学为依托,围绕建筑空间,即具备建筑空间的艺术风格,展示艺术设计在形态、色彩、材料、照明、音响、文字插图、影像及模型等多方面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成果,借以全面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和味觉等一切感知能力,形成人与物的互动交流.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科技馆展教目的,激发人们对科学和教育的关注,促发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只有把艺术设计与展品设计巧妙地结合,引起参观者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展品的作用,使知识得到有效的传播,提高参观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 摘要:关注与了解社会热点和公众需求,理解与把握科普和科普展品发展趋势,以科学理性为内涵,以人文感性为外在,以信息化应用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理念,以节能环保、防灾减灾、文化传承为主题,基于叙事空间创意策略、展陈科技策略、数字技术策略以及主题化、娱乐化、艺术化创新策略,构建"我们的家园"主题科普创新展品体系."我们的家园——节能环保主题体验式展教系统"、"我们的家园——防灾减灾主题体验式展教系统"、"我们的家园——文化传承互动式体验系统"构成"我们的家园"主题科普创新展品体系,旨在通过向科技馆等科普场所提供融数字化、艺术化、智能化、娱乐化和主题性、文化性、集成性于一体的,具有交互、体验、沉浸等功能特点的创新科普系列展品,通过多件产品的有机集成,创新性地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为提高个人与家庭的综合素质,传播节能环保、防灾减灾、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重大作用,普及科学知识,更多、更快、更有效地发挥科普展品的作用.
  • 摘要:本文从对比两份科技馆学习单入手,通过分析科技馆展品操作端和现象端的基本特征,将科技馆展品宏观地分为六类,并总结出不同类型展品各自的教育属性.最后以展品的基本特征和教育属性为依据,分析了不同类型展品分别适合哪种教育辅导模式.
  • 摘要:本文通过物联网科技与生活和课堂的结合,描述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展教结合的物联网创新工作室——比特实验室.文章针对21世纪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科技竞争及其面临的挑战,从最新的物联网科技及其对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出发,结合中国教育现状,对科技馆创新工作室的建设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跨学科、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个性化发展、展教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不仅融入了最新的物联网科学技术,而且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文章通过构建比特实验室的实例及其教学实践活动,揭示了物联网创新工作室对推动科技馆展教结合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 摘要:科学实验是科技馆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概括了科技馆科学实验的含义;总结了科学实验的特点,并将实验过程分为两个环节:开发环节和实施环节,分别进行阐述.在开发环节,分析了科学实验主题的选择依据和科学概念应具象传达给观众的思想;探讨了在科技馆科学实验中探究式教学方式的设计思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紧密结合;考虑了观众的互动和教学环境的布置.在实施环节,强调了科技馆实验活动的关键因素——上课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实验团队集体建设的重要性;总结了观众是科学实验前进的动力.随着科技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科学实验这一重要的科普活动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多交流、多比较、多思考、多创新、多尝试、多改进才能切实提升科技馆科学实验的质量,激发更多观众走进科技馆、提高各个年龄层次观众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使科技馆科学实验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与正规科学教育相辅相成,促进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 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科技教育工作要家庭、学校和场馆等各个方面一起支持与合作.深圳科学馆结合校园科学教育内容,推出特色亲子实验活动——小小科学家亲子实验,它已成为场馆的特色科普活动.它是一项创新型的家庭、学校、场馆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模式.它既有家庭教育理论指导,又符合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学规律.
  •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教育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理念出发,思考科技馆作为科普宣传的前沿阵地,如何发挥好自身组织者、指导者和服务者的多重角色功能,突破原有教育活动以"灌输式"为主的应试教育状态,为"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施提供理论框架.
  • 摘要:业界内广泛流传的某些科技馆"重展轻教""以展代教""有展无教"的现象,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对其加以论证,将问题聚焦于科技馆的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能力,将深层次原因归纳为观念意识、人才、制度三个方面,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以提升科技馆教育活动开发和实施能力为核心的发展对策,包括转变传统的模式与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相关制度机制建设,实施“科技馆教育活动能力建设工程”的建议。
  • 摘要:近年来,为了提升科技馆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教育活动项目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中国科技馆的重视,大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但是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在教育活动的开发模式上仍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活动内容仍显单一,水平不高.本文梳理了世界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提出了世界先进科技馆教育活动开发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目前,国外科技馆已经形成并积累了大量优秀教育活动项目的资源包和案例。应适时地引进并收集国外优秀教育项目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开发教育活动项目的关键要素、结构和规律,创新我国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开发思路,推动我国科技馆教育活动水平快速提升。
  • 摘要:本文基于对科学中心类科技馆中实际发生的科学实验演示活动现状的分析,总结了科学实验演示活动的本质特点,并依据对科学实验演示活动的设计实施人员及专家的访谈调查,尝试提出了科技馆科学实验演示活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量的设计原则.提出了"科学性、辅助展厅传播、现场体验、表现力、参与互动性、包容性、安全性"等原则,并对各项原则进行了阐述.科学实验演示活动,只有符合以上七个原则,才能保证科学实验演示活动名副其实。在安全的前提下,既充分体现实验演示活动的特点特性,又确保协助完成科技馆展厅展览的传播目的。
  • 摘要:当前,各科技馆都在开发开展教育活动以及注重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但与之俱来的是教育活动水平不高、馆校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基于科技馆资源的学生实践体验素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试图以"学生实践体验素材"为载体,建立一种科技馆与学校之间紧密而深度的合作模式,指出学校是正规教育机构,科技馆是非正规教育机构,基于科技馆资源的学生实践体验素材是连接二者的最好载体,使得科技馆资源获得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获得拓展与延伸。但对于全国大多数科技馆来说这还是较为新鲜的事物,虽然有少数科技馆已经着手开发了,但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完整的流程。
  • 摘要:如何提升科技馆常设展览的科普教育效果是科技馆应关注的重要问题,除了要保证展品水平和辅导教师素质,开发观众喜爱且教育效果良好的常设展览教育模式是科技馆教育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列举了七种实践中采用过的常设展览教育模式,总结其实际教育效果,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建议,舍弃定时讲解模式,可以保留巡视答疑和固定答疑两种模式,重点发展其余四种(点对点陪同、专项团体、表演台、展品深度辅导)。当然,从展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再好的模式也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制度来保证实际执行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还应持续致力于提升展教一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设置激励发展的晋升通道。
  • 摘要:目前,中国的科技馆事业正处在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科技馆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展教理念、内容与形式正面临着新的考验.此时,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不仅是对科技馆展教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更是以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公众来参观科技馆,增强科技馆的社会知名度,提高科技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提升科技馆的教育活动质量与水平,促进科技馆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科技场馆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黑龙江省科技场馆展教模式及教育活动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与国内外尤其是在科技馆教育领域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发达省、市科技馆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剖析影响黑龙江省科技场馆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具有黑龙江省省情的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理念、策略和方法,以省级科技馆为区域中心,辐射带动本省其他地区的科技馆,旨在为全省科技场馆如何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全省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摘要:围绕科学教育问题,阐述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必要性;通过重庆科技馆"防灾训练营"系列活动的活动策划、资源利用、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估几个方面来分析怎样有效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针对现阶段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开展的经验,为科技馆进一步开展好科普教育活动提出对策和建议,指出科技馆作为非正规的教育机构,其科普教育活动是对学校正规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学校课程互动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平台。因此,科技馆在科普教育活动策划时要具有创新意识,内容与形式要注意推陈出新,要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配合,只有将科技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科普教育活动才能得以长期有效的开展,才能使更多的青少年享受到科技馆的教育资源。
  • 摘要:建设科普能力和科普资源,不仅仅需要科技馆基础设施、科普展品等"硬资源"的建设,更需要科技馆专业人才等"软资源"的建设和提升.专业人才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科技馆的综合实力、设计科普展品的能力、策划组织科普活动和开展科普服务的水准.本文以中国科技馆为例,通过分析中国科技馆专业人才队伍的现状,提出中国科技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现存不足,通过SWOT模型提出中国科技馆专业人才队伍的战略管理理念,最后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的建议和设想.
  •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量的剧增,为科普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者认为,科普场馆作为传播先进科学思想与文化的重要阵地,其科普资源产品的开发利用与传播,应当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具备社会竞争力.本文立足科普场馆,从科普场馆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入手,对科普场馆人才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进行逐步分析,并结合科普场馆的发展实际,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办法,提出构建一支专业科普场馆人才队伍的切实管理办法,为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 摘要:科技馆应在做好非正式教育的基础上,开展非正规教育.展教队伍建设对科技馆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但是人才队伍的培养并不乐观.展教队伍的建设需要系统的、长远的规划,配合培训激励体系,循序渐进地进行.本文简单总结了南京科技馆在划分辅导员岗位类别的基础上,设计辅导员发展规划、落实培养激励方案,实施星级讲解员评选办法的一系列尝试,指出展教队伍的建设需要和科技馆的发展配套,人才的培养要先于科技馆的发展。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没有成熟的经验,只能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应坚持贯彻“探究学习”理念,将开展“非正规教育”作为目标,为广大观众提供最具特色的、最有趣的、最有收获的科普教育。
  • 摘要: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其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常设展览教育.而科技馆辅导员作为科技馆展览教育的主力军,是科技馆科技知识的传播者,是科技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代言人.本文对科技馆辅导员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提出科技馆作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肩上的责任重大。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要以一流的讲解水平和一流的服务质量顺应科技工作的深化发展,在研究未来发展方向、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抓好科技馆辅导员队伍建设上下工夫、出实招,真正把科普教育活动搞丰富、搞鲜活,多措并举推动科技馆建设和科普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科普服务。
  • 摘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势,要求中国尽快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而科普工作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支撑手段.中国目前的全民科学素质水平较低,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因此,必须加快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在尽快补足科普人才数量的同时,扎实提升科普人才的工作能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围绕重点任务的执行需要,设计好支撑办法,形成环环相扣的措施体系,并最终实现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支撑,为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普场馆专门人才和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端科普人才.
  • 摘要:2012年中国科协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概念,这对全国科技馆行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尤其是对实体场馆的科普展教资源能力建设带来艰巨挑战,它不仅要完成本馆的展教资源开发和实施功能,同时还需要承担起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科技馆等各项基层科普设施的资源建设问题.本文将科普展教资源能力建设定位于科技馆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并重点分析了目前科普展教资源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并最终从指导理念、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三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
  • 摘要:技术的变革导致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导致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和习惯发生变化.在新技术新媒体形态下,科技馆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对外推广,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结合科技馆特点选择新媒体渠道,内容运营又有哪些方法与技巧,已成为科技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厦门科技馆在新媒体渠道推广及其内容运营的实践,梳理新媒体推广及运营的认识与心得,指出运用新媒体渠道拓展科技馆对外推广,是一种当代科技馆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形势下的手段。在渠道基础上,关注公众需求及热点话题,深化内容运营,提供给公众更多有价值的科普内涵,是科技馆一项长期而备受考验的工作任务。
  • 摘要:基于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的智慧科技馆建设在科技馆运营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与此同时,如何充分挖掘其应用的核心价值及避免投资中的各种问题变得更加重要.本文基于物联网的三个主要特征,针对其在科技馆运营管理的技术框架,从实际应用的技术要求到如何防止常规的误区,进行了介绍及分析;建议适当的开放智慧科技馆后端管理平台的应用给参观者,使参观者在学习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的同时,通过科技馆的应用更深刻体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核心价值,实现在体验中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的新型科技馆教育理念。
  • 摘要:科技馆科普影院承担着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的职能.由于科普电影内容的局限性,拍摄成本高,发行量少,影片发行成本较高.各科技馆科普影院因资金投入的限制,片源短缺,观众观看的选择性差,导致上座率降低.既没有经济效益,也难以产生社会效益.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探索一条使科技馆科普影院良性发展的道路.在科普影院的运营中借鉴商业电影院线制的经营模式,是一种值得尝试方法.以科普电影院线制形式开展科普电影科普教育活动,可以最大化的发挥科普影片的利用率,合理利用有限的科普资源,提升科普影院的科普教育功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 摘要:文章在阐述信息图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简要剖析了目前国内外科普网站领域信息图的应用实例,并对中国科技馆网站信息图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信息图科普实践的基本思路,从而更好地为科技馆服务.信息图既是知识的提炼和升华,也是科学与艺术的交集,同时表现出创意与分析的思考。从这个角度来看,并非把一堆信息塞进图片里面,就可以算是一张信息图。更重要的是,信息图设计出来之后,必须有吸引浏览者的魅力,才能成功地把信息传达给受众。尽量用最简洁精炼的内容来传递最多的信息,是做好信息图的关键。如果将信息图演化为动画或互动的多媒体形态,则更易被网友收录和分享,从而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科技馆网站集成了大量优质科普资源,而信息图是对科技馆数字科普资源建设的有益补充,它对促进全社会参与科学传播,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进一步发挥科技馆科普教育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摘要:东莞市科技馆依托新媒体和大数据的有机融合,开辟微平台,启用智能导览终端app应用程序,分析公众和用户数据,有效地提升网络科普能力,在重大节假日实现参观人流量显著提升等社会成效.本文将以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在新媒体与大数据时代下提升网络科普能力建设的一些做法,指出随着新媒体、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普及应用,新型网络科普能力建设的发展将会呈现:更加受到各级政府和科技场馆的重视,更加注重传播科学方法与科学理念,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和感受三个方面的趋势。
  • 摘要:流动科技馆在全国科技资源匮乏的地区展开科技巡展活动,特别是在云南省投入了资金与设备,是一项重大的科普惠疆工程.本文将云南省流动科技馆3年多来的工作成绩、经验、问题做了总结.作者根据3年的科普实践经验,详细陈述了云南省流动科技馆在广覆盖、系列化、可持续、多方联动合作、全面推广科普工作以及因地制宜做好"本土化"改革,吸收受众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努力和成绩.同时,对人员与维护、运输与场地、语言与文化、科技与人文、成人科普与全民科普、长效与持续性等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这些来自于实践中的思考将有助于推动流动科技馆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对其他地区的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 摘要:传统的科技展馆的展示设施、科普宣传等缺乏表现形式新颖性和互动性,无法快速抓住观众的眼球和更有效地传递相关信息和知识.本文利用增强现实、可穿戴、体感交互、室内定位、语音识别等前沿技术与科普设施相结合,将科普知识进行重新设计与场景再现,将游客置身于各个科普场景中,激发游客的主动探索欲望,在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探索过程中完成科普传播.最后,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设高技术支撑下的智能化科普设施服务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和发展方向.
  • 摘要:本文论述了"旋转的金蛋"展项探究式学习教案开发的整体方案,其核心思路是:依托展品资源,设置与展品紧密联系的递进式的小实验,模拟再现科学家发现科学原理的原始过程,通过讲解辅导的方式引导观众进行探究式学习,自己动手做实验获得"直接经验",提升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精神.这种开发思路体现了科技馆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适用于科技场馆中探究式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发.同时,本文还介绍了教育活动的对象、教育目标、作为探究式学习教具的实验装置设计方案以及本教育活动的教案.
  • 摘要:本作品"与孟德尔的神秘对话"是基于中国科技馆2B展厅"孟德尔豌豆实验"展品开发的教育活动,其创新点在于将展品、学习单、辅助教具三者相结合而进行教育活动开发,围绕"孟德尔豌豆实验"展品,将展品的可操作性,学习单的引导性与辅助教具的深入讲解功能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极大地提高知识直观性与可理解性.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博物馆观众希望通过智能设备学习知识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从而使科学知识的传播模式和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科普场馆开始依托移动智能设备,使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为观众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运用自带设备不仅可以创新展览新形式,为观众提供全新的体验方式,大大提高科普场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还可以为科技馆节约资金成本.本文对国外科普场馆中自带设备理念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对中国更好的应对挑战,实现服务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当前国内外自带设备理念的运用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供中国科普场馆发展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包括以观众需求为本的移动服务设计,多种新技术的集成使用,基于馆藏特色的服务,注重互动与沟通,注重用户差异性.
  • 摘要:中国科学技术馆首次将科学童话故事改编为手偶剧,受到很多家长和小朋友的喜欢,为脚本的创作又开创了一条光明大道.同样,将科学童话故事运用在科普剧中,为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耳熟能详的科学童话故事具有吸引观众的天然优势.介绍了科普剧的原理和其在科学传播中的优势,科学童话故事应用于科普剧的优势和前景,通过文献和经验总结,制订了鉴别童话科普剧优劣的标准.根据总结的标准创作了《21世纪的白雪公主——智斗女巫王后》的科普剧脚本.鼓励将科普童话故事运用于科普剧中,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的更新换代,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每天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作为非正式学习主要场所之一的科技场馆,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数字技术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室内导航技术在科技场馆情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科技场馆也积极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对室内导航技术在科技场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实际开展的教育活动分析了室内导航技术的必要性,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对策.通过结合国外两个优秀场馆导览设备,提出了一个场馆内教育活动辅助定位软件的基本构想.
  • 摘要:科普场馆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在科普场馆的展示、馆藏、推广等方面,增强现实技术使用得越来越频繁.增强现实技术渗透到了科普场馆的收藏、展览、教育、推广等方面.在科普展览中运用增强现实技术有其一定的优势,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本文通过对"终极恐龙展"的案例来分析增强现实技术在展览中的优劣势,指出增强现实技术在科普展览的运用已经不算稀少,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改进。总体而言,增强现实技术在科普场馆中运用的前景是光明的,主要是运用增强现实技术使得科普场馆发挥更大的收藏、教育、展览等作用,让参观者不仅体验到了身临其境的快感,另一方面也收获了教育信息,做到真正的事半功倍,在理智上和情感上都吸引参观者,改变之前单调的探索方式,加深参观者的认知。
  • 摘要:在科技馆建立第三方检测平台,区别于第三方实验室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其目的是搭建一个以快速检测实验室,选取社会热点及参观观众关心的话题,以现场演示为主,必要时联合区域内第三方实验室或检测机构,共同揭示问题答案的合作体系.科技馆的主要职责就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重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科技馆建立第三方检测平台,让实验参与者通过探究的求证过程领会科学精神;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使用和学习了恰当的科学方法;最后普及了相关的科学知识.第三方实验平台的教育模式高度契合了科技馆的任务与目标,有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同时是对新形势下科普传播方式的有益尝试.实验选题是个动态的过程,确定选题后整个过程需要精心的设计,这对科技馆辅导员是个有效的学习和能力提升过程.从选题和参与过程来说,整个过程加强了和科技馆"科粉"的互动,使"科粉"获得了不同于学校教育的趣味经历,既能牢牢记住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他们对科技馆的认同感.
  • 摘要:科普资源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源泉.伴随当前中国博物馆社教职能的日益增强和突显,如何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更好地实现科普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源源不断地为科普活动提供新鲜素材,并且达到科普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是广大科普工作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并探究的重要和长久课题.笔者认为,以面向社会、内外结合或日"社会化"的方式是博物馆开拓及利用科普资源的重要方向和有效途径.本文即以中国铁道博物馆作为考察案例,介绍并阐释其以"社会化"的理念和视域为导向,在深拓科普资源内涵及彰显资源特色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引入并嫁接相关社会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科普资源社会化与社会资源科普化的双向转化和彼此融合,从而将科普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结为一体,收到事半功倍、互利共赢的成效,为博物馆切实履行社教职责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希冀这些貌似老生常谈却富有成效的方法能够对博物馆科普资源开发及利用有所裨益,进而共同努力实现博物馆科普事业的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 摘要:电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成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理解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科普电影作为娱乐和科学相融合的一个产物,具有感染力强、受众面广、与新媒体紧密融合等特点,对科学和文化巨有很强的宣传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科普电影被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作品质量低下、外国进口片占据市场等诸多问题困扰,令中国科普影视业陷入作品少、票房低、没人做的恶性循环.而事实上科普电影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目前的观众人群、国家政策和数字技术水平都为科普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市场空间.因此,如何推动科普电影产业发展,通过科普电影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水平成为当下需要分析和探索的重要话题.笔者对科普电影的市场机遇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比外国科普电影产业的运行方式,提出开拓思路,创新体裁,促进科普电影的多元发展,注重和流行元素的结合,激发观众对科普电影的热情,改进生产模式,加快科普影视的产业化进程,争取社会的全面支持,壮大科普影视产业,抓住科普事业对电影的需求,与四位一体科技馆体系协同发展。
  • 摘要:展品技术部承担着常设展品的日常维护工作,是科技馆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展品技术部的工作特点,包括同时需要繁重体力劳动与艰苦脑力劳动、具有危险性、工作环境恶劣和工作具有挑战性,对展品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职业能力要求,包括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出了展品维修技术的软实力是未来科技馆长足发展的保障.从提高技术水平、在维修过程中制定自己的标准、进行展品改造和进行展品设计与制作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维修人员的更高要求.指出展品维修人员是需要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科普、培训并进行实践经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为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手段更具交互性和便捷性,观众也逐渐不再满足于科技馆传统的展示教育、科普活动和信息服务方式,这为科技馆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和新挑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场馆建设移动互联网化来满足观众的需求,是科技馆发展道路上一个新的战略高地.本文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其特征,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服务在科技馆展示教育、活动创意、信息服务等方面应用的一些新思路和实践案例,为科技馆更好地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东风,提升科普能力,扩大科学传播效果做出探索.
  • 摘要:当今世界的信息传播手段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网络科普已成为科技传播的主要途径.对于科技传播工作而言,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公众需要的科技知识和信息送达他们身边,并把他们对科技的需求、关切和看法传递给科技机构或相关公众政策的制定者,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本文就网络科普的意义、功能定位、发展机遇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馆实际,从如何在形式和内容上注重创新,办出特色,指出科学普及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整合网络资源,发展科普事业,以网络推动科普,以科普促进网络。要把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今后工作的导向。要整合社会资源,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使科普工作呈现出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多元化的良好局面。要加强科普组织体系、科普示范体系、科普设施、科普队伍、科普手段建设,促进科普工作上台阶。
  • 摘要:当前中国科技场馆的传统说明牌存在无法细分受众,不能实现个性化学习、空间局限性、内容单一性、媒体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受5E探究式学习理论的启发和基于位置的学习以及BYOD运动的兴起,设计基于iBeacon技术的科技馆展品探究式多媒体说明牌.针对亲子组、学生团体和有探究欲的游客等目标群体,基于iBeacon技术的科技馆展品探究式多媒体说明牌不受空间范围局限,实现了基于位置的学习,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实现了富媒体化和内容多样化,最终实现展厅展览教育的探究式学习.
  • 摘要:本活动教案针对"光与色彩"知识点,基于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光影之绚"展区颜色屋"展品,面向初中学生而设计开发.教案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以"探案"的形式开展,为参与者创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在科学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者们将接到一个案件,凶手利用光与色彩的知识隐藏了犯罪过程.参与者们将扮演小侦探组成侦探团,在探案的过程中学习光与色彩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引入"做中学"的概念,以学生自主、教师辅助的形式通过3个左右的小实验与小游戏,自己动手学习光与色彩的知识,最终利用所学的知识找出案件的真相.学习过程中的实验与游戏由教师提前设计,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动手操作,且实验与游戏中存在一定变量供学生进行探究.
  • 摘要:本文以创客教育、STEM教育为理论背景,厘清了5E探究式教学以及POE教学的相关理论依据,利用Makey Makey电路板,形成探究式创新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应用成果.在中国科技馆试验活动室开展以"水果音乐汇—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电性"为主题的教学活动,通过5E探究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为创意教育活动在非正式教学环境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模式.
  • 摘要:当前国内科技馆教育蓬勃发展,展厅教育活动越来越丰富,然而针对科技馆展品的教育凸显出瓶颈.此外,通过开发科技馆衍生产品把科技馆装进书包能让科技馆资源发挥更多层次的作用.具有科技馆特色的多功能棋是基于科技馆展区展品开发的,包括一张手绘展品地图、一套展品知识卡以及其他道具的桌面游戏玩具.《健康之路》是基于中国科学技术馆3AB展厅"健康之路"展区开发设计的,本文将介绍《健康之路》多功能棋的设计理念及制作过程等相关内容,此类具有科技馆特色的多功能棋适用于中国科技馆其他展区以及其他科技馆.
  •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社交、娱乐、教育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调查国内科技馆微博的应用现状,分析微博在科技馆场馆文化建设及宣传中的作用,并对科技馆开通微博提出一些建议,包括重视微博宣传作用,加大微博规范化管理力度,提升发布内容的丰富性及针对性。
  • 摘要: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省级科技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多,在科普活动开展方面也有了质的提升.网络科普能力建设作为省级科技馆重要的职能,已经受到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视.笔者认为省级科技馆网络科普能力的提高,首先要依托蓬勃开展的数字科技馆项目,以数字科技馆为平台,通过转变观念,紧紧抓住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建设这个中心,为网络科普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科技馆实体建设是网络科普能力建设的有力支撑,在数字化科技馆建设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科技馆的展陈布置、科普人员的培养以及社会科普氛围的培养.最后要通过国家数字科技馆项目、网络互动平台以及移动网络终端等平台,不断丰富网络科普活动的开展手段和方式.
  • 摘要:科学秀是科技馆的重要教育活动,其设计与实施至关重要.笔者基于在中国科学技术馆科学表演组的实习经历,归纳总结出科学秀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流程:积累素材;设计实验;设定环节;训练表演技能;效果评估、修改完善.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馆、美国富兰克林、中国台湾元智大学、索尼探梦等大型科学秀现场视频的分析,得出了成功的科学秀在各个环节中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实验设计环节的原则包括:实验效果明显;实验现象与生活经验相悖;实验道具大,且有前后对比;实验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训练表演技能环节原则包括:语言流畅;充满热情;掌握互动技巧,如对不同年龄层应采用不同的语词语态、让观众触摸安全的实验道具、加强情感沟通等;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效果评估环节包括:通过同行专家评价、观众评价、视频分析等方法收集反馈意见,并根据意见修改完善.
  • 摘要:科技馆是桥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场所,科技馆与正式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对实整合教育资源、满足公众科学教育需求、实现科技馆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国内外对馆校结合领域缺乏深入研究,阻碍了科技馆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科技馆发展现状,通过对比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定位、教育特征、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培养目标的差异性,探讨馆校结合切入点以及具体的结合策略,为科技馆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 摘要:本文介绍由arduino、各类传感器和Wi-Fi模块组成的环境监测系统.监测植物的生长信息,包括空气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值、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主要参数,加以分析,并将植物的相关科学知识通过Wi-Fi模块传播到客户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使客户端设备成为科普场馆展品,实现以物联网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科普事业对环境参数的关注.
  • 摘要:寓教于乐是科学普及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把网络游戏和科学普及有机地结合起来已成为一项课题.其中,角色扮演类网页游戏更是引起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官方游戏平台上角色扮演网页游戏的调研探索角色扮演类科普游戏应该具有的特征,指出科普游戏作为一种游戏和科普结合的科普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思想,让青少年在玩的过程中即可发散思维学习到科普知识,具有很好地科普价值。然而其发展现状不是很乐观,不能很好地吸引青少年,很难以满足科普教育的需求。在学习系统和角色扮演游戏系统设置重合,在网页游戏尤其是社交网页游戏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们可以从这类游戏,尤其是几款儿童游戏的发展上寻求规律,为科普游戏的发展寻找突破口。科普游戏应该具备真实的场景模拟。真实的场景模拟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参与互动体验,最后产生自己的体验收获。科普游戏可按照轻游戏从内容上分为角色扮演、模拟经营、战争策略、休闲益智等游戏类型,把学习中的各个系统一一对应各类游戏的系统。如物理中关于电磁的由简到难的学习系统对应游戏中的一级级闯关系统,等级越高,玩家拥有的技能、权利越多,即学到的知识点越多。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科学中心的手语数据手套展示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数据手套来增强大众对穿戴式产品的认识,同时借助手套对聋哑人使用的手语进行一定的普及,让大众更加了解中国手语.为了使该项目参与者更好地体验项目,即在用数据手套做出手语动作时有标准动作指导,本文实现了对标准手势动作进行捕捉并保存的应用.结合Qt这款跨平台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开发框架,与USB相机来实现捕捉手势动作图像的应用.本文列出Qt自身携带的QCamera类与Qt上搭建OpenCV实现图像保存两种方法.因手套软件录制手语时的数据传输以帧数每秒为单位,Qt+OpenCV能按帧数保存图片,故选择此方法.最终应用的效果是用手套做出已录入的手语时,会有相应动态图片匹配当前的手语手势动作,使参与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学习该手语.
  • 摘要:科技场馆作为非正式学习的最主要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教育在学校中受到了授课时间、教学进度、设施水平、师资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而科技场馆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在设施上更加完善,但在内容上并未充分体现出拓展视野、增加兴趣、提升素养的作用.力图讨论科技场馆布展时应在科学的内容上多加考量,避免与学校科学教育的重复,加入更多新颖、前沿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探索,突破中国在科学教育中学生盲从的学习现象.
  • 摘要:在全面推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今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已成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通过大量调研和查阅资料,笔者发现目前市面上关于科学实验的科普产品大同小异,真正贯彻"探究式"、"做中学"的科普读物比较匮乏,因此采用"扑克牌"的独特形式,运用漫画等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将深奥的科学原理融入科学小故事,分布呈现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参与互动,使得整套"科学实验卡牌"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都紧密联系.同时提供辅助的科学套材包,开发相应的卡牌游戏规则,建立网上交流平台,使得受众随时随地可以动手操作实验,进行同伴互测游戏,及时分享实验心得体会,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真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爱上做实验,爱上学科学.
  • 摘要:科技馆的展教功能逐渐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各大科技馆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然而真正充分利用场馆内资源,基于展厅进行二次开发的主题式教育探究活动少之又少.本文将情境式学习与教育游戏理论紧密结合,以中国科技馆为例,围绕"太空探索主题",设计并开发基于展厅的情境化教育游戏活动,并总结实践经验,摸索场馆学习环境中教育活动开展的模式和规律.
  • 摘要:果树种植是广东省水果产业乃至整个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农业生产历来"看天吃饭".在农业经济突显多样化、优质化、高效化特点的今天,农业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研究影响岭南果树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环境建模,搭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以单片机ArduinoUNO主控板为核心处理器的环境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岭南果树实时监测结果设计科普展品,将岭南果树生长环境因子实时监测及环境建模成果进行展示,向观众传达果树知识,让观众了解到:在正确的科学种植方法下,控制周围的环境因子可以让果树高质高产,目的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为提高科普资源开发水平服务,为地区公民科学素养建设工作增添有力的资源支撑.
  • 摘要:科技馆展览的评估非常具有挑战性,这在评估方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跟踪计时法作为评估科技馆展览的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科技馆展览的非正式科学教育特点是这种评估方法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基于数据的定量评估方法,跟踪计时法主要收集观众的停留行为和时间分配,它的实施需要严格培训和精心布置,在报告评估结果时要做到全面、丰富和直观,并指出一份合格的跟踪计时评估报告能给展览和展品的设计者非常多的有价值信息。如果将量化的跟踪计时法和质化的结构化访谈法结合起来,展览评估的效果将会更好,这也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议题之一。
  • 摘要:近年来,中国科技馆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科技馆展览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科技馆相比,仍存在展览内容雷同,展示方式相对单一等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世界科技馆展览的几个新动向:展览内容不断拓展、特色展览受重视,展览场地室内外相结合、户外展览展教效果突出,新技术广泛应用、展示手段与交流方式不断创新,重视临展开发与宣传、巡展输出促合作等,并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科技馆可供学习借鉴之处,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 摘要:科技馆展品开发能力建设的根本在于从事科普展品开发、研制专业人员的配置与其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其关键则在于科技馆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与合作能力的提升,相关法规、政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则是科技馆有效开展展品开发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指引.只有通过三个方面的共同推进,促进科技馆展品开发能力建设同时辐射带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中其他层面的科普教育服务能力提升,才能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 摘要:科技馆的基本任务是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科技馆科普展品的质量决定了科技馆的新型教育思想能否切实落实.科技馆有些展品表面上很豪华靓丽,设计制作费用也很高昂,但科学内涵和展品发挥的作用很有限.传统的展品设计思路与观念也造成了科普展品缺乏创新、看似雷同、众馆一面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中国科技馆科普展教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科技馆展品的建设提出了建立管理保障制度,研发部门人力资源的合作与建立,科技馆要监管展品研发的整个过程,在监管的同时可以积累大量经验,可以为今后的展品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 摘要:微博作为互联网2.0时代的传播媒体,短短140个字的篇幅所带来的冲击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讨论如何利用微博这个新媒体平台调动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并引导其参观科技馆,对科技馆的微博运营和营销提出一些建议,并指出对于科技馆来说,微博并不是一个卖东西的地方,而是和用户接触的平台。想要运营一个成功的科技馆微博,必须充分发挥其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和借鉴,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微博。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大陆地区以科技馆名义陆续建成的科普场馆足有370余座,但有相当一部分的科技馆存在严重的"门前冷落车马稀"现象.科技馆因其展品固定性而很难常换常新,因此举办不同主题的临展活动成为保持场馆活力、新鲜、持续传播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结合厦门科技馆几个临展案例,分析临时展览该如何充分挖掘多种多样的展示手法,把握细节,用心巧妙,以较低的成本,更好地达到一种观众与科技馆之间分享知识的经历和快乐,或深入分析透彻、或力量震撼直击心脏、或趣味到足够耐人寻味.
  • 摘要:"中国梦·科技梦——中国互联网20年"主题展览在设计上采取互联网精神与STS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思路,注意通过科技文物、历史影像和实际应用还原互联网的科技史与社会影响.在展品展项开发上注意展示最新科技应用、创造人际互动环境、以展品娱乐性增强观众参观黏性.教育活动与展览同步设计、同步实施,通过亲子互动、专家与观众互动、虚实互动三类活动拓展展览的内容与形式,吸引了不同人群参与.展览整体组织实施采取了整合社会资源、引入外部合作者联合协作的模式,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保证了展览内容的充实和展览如期举办.提前对展览进行全媒体宣传策划拓宽了展览的影响力,使展览信息传播至更广泛的人群.
  • 摘要:现阶段国内科技馆的图文解说,绝大部分都是由展品公司设计与制作.图文解说的内容与形式在呈现给观众方面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但通过本人调研过的国内数十个科技馆来看,由于很多公司重展品轻解说,以及没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发现了几类常见的图文解说问题,它们集中体现在图文内容、位置与安装、版式与造型以及制作工艺几个方面.结合我公司科技馆项目实施阶段图文解说的设计与制作流程,针对每一类问题都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希望为科普同行今后做出更为专业和优秀的图文解说尽绵薄之力.
  • 摘要:科技馆作为公共文化载体是科技与艺术紧密结合的范例,可为人们综合展示科技美与艺术关.本文首先从人脑机能入手探求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必然性,然后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分别解析科技馆作为新型审美客体所传达的科技美与艺术美的内涵,最后结合当前科技馆发展现状提出个人思考.
  • 摘要:美国探索馆成立的"探究学院"为培训学校教师开发了系列探究式教育活动,其中的"陀螺"实验案例在设计中有效地运用了比较法,针对同一主题设计三组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参与者在依次完成几组实验之后能够通过对实验方法、观察现象、实验结果的比较,获得探究性的发现.笔者在对三组实验进行比较之后,分析得出三组实验属于三种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探究活动,辅导老师可以根据教育对象、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形式的探究,也可以将三种形式组合起来加以使用,随着探究式学习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的核心,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世界科技馆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国外的一些先进科技馆因为起步早,开发出很多成功的案例,也探索出许多先进的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此,应该多向国外同行学习。特别是探索馆成立专门的机构为学校的科学课教师做培训,也为人们树立了一个馆校结合推广探究式教育的好的范本。除了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之外,国内科技馆还应该尽快提升理念,大胆实践,努力创新,用世界一流的新教育理念指引我国的科技馆教育实践不断走向更高水平。
  • 摘要:2011年,我馆深入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努力寻求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不断创新场馆教育活动的形式,开展了"居里夫人的科学课"系列活动.实践证明,"居里夫人的科学课"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开展场馆科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它丰富了科技馆的教育资源,为学校的科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有力地促进了馆校结合的深入发展,并总结了我馆开展"居里夫人的科学课"的过程与经验,反思开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场馆教育者必须考虑自身环境,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内容,寻求合适的教育形式,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赢得社会观众的认可,以便为更好地开展馆校结合下的科学教育提供参考.
  • 摘要:本项目以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为基准,以叶子的外观形状观察、内部结构观察、专题探索研究、创意拓展制作为线索,将活动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科学培训、野外考察、专题探究和动手制作.项目的设计主要秉承绿色教育的理念,赋予教育以生命本性、自然性及和谐性,并将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项目是针对8~l2岁小学生开发设计的生物学领域的教育活动,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孩子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和思考,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该项目主题新颖、聚焦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实验环节将从科学规律出发,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爱问问题的好习惯。在让孩子们在体会学习快乐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操。
  • 摘要:通过一个由馆校联合研发的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案例,从策划、资源利用、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估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总结经验,从而在馆校结合的理解和活动实质的把握两方面,对现阶段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素养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科技馆有必要开展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科普与实践活动.基于目前国内科技馆尚未普遍开展青少年工程教育活动的情况,本文就黑龙江省科技馆开发的"初等工程教育"系列活动的背景、意义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这项活动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围绕生活中常接触的机械、结构、材料、土木、能源、电力等工程领域设计的一套工程技术系列教育活动.每项活动均由一个挑战任务引出进行实物创造,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动手探究的能力,了解活动中的应用具有的现实价值,加深对科学概念及工程技术的理解.同时,结合我馆已开展的工程教育活动实践,对"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这种活动理念进行了介绍和应用,主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强调独立意识与团队合作并存;鼓励学生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和挑战任务,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 摘要:在科技馆教育体系中,以常设展览为载体的科普教育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沈阳科学宫对提升常设展览科普教育能力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阐述了展览教育活动对拓展科技馆展教功能及对常设展览运营的作用.
  • 摘要:随着科技馆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以科技馆为传播主体,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体为载体,与公众交流、沟通、分享科技信息的过程或行为的科学传播活动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日趋明显.面对目前存在的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公众参与热情不够高涨的现状,如何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成本,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真正实现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科技馆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本文将从人才培养、主题选择、评估方法、核心环节四个方面如何创新发展举例,探讨科学传播活动在如何创新上的具体可操作层面.创新思维,在科学传播活动上发挥重要作用,为科学传播活动的发展提供不竭思想源泉.
  • 摘要:科学秀(英文为Science Show)作为现今国际流行的科学表演形式愈发令人瞩目.它将科学实验的教育元素与互动表演的艺术元素相融合,通过科学实验、道具、甚至展品展项,给予观众新奇有趣甚至魔幻的审美感受,并引发关于科学的思考.就科学秀而言,虽然其形式更贴近当下受众审美与心理,但欲实现科学传播的旨归意义,科学秀的创作与呈现依旧需立足科学教育的本质.本文从科学秀本体切入,从创作者、创作过程以及演绎者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科学秀表演作为当下科学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本体包含创作者、作品与演绎者。科学秀的呈现,既蕴藏创作者的智慧与构思,也涵括丰富充沛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同时更有演绎者的个人风格与二度创作。作为深受欢迎的科学传播方式之一,科学秀是面向广大科普对象的一次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对话。其目的并不仅在于受众获取科学知识,而是启迪受众,激发起探索的欲望,甚至将自身所获再度传播给他人的二度传播行为。总体看来,优秀的科学秀表演,即是科学与艺术充分交融的共同体。
  • 摘要:本文以汽车交通安全为例,介绍了基于科普小推车开发安全带互动实验,把中国科学技术馆交通展区的相关展品串联成一个专题.利用科普小推车的灵活性与互动性,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进行了不同的引导,让观众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自已得出结论,不仅学习知识,更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身边的事物,进而培养对科学的兴趣.科普小推车的开发与使用,为弥补展厅常设展品不易改动等缺点以及如何提升观众参观兴趣与参观效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模式.
  • 摘要:当代社会公众对于科技馆教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多.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合作的"巴斯夫小小化学家"为例,提炼了其作为国外优秀教育活动的五个优点,并对比国内科技馆教育活动,从本质来看,其作用于科技馆的意义在于:关注可持续发展,代表科技馆对于如何平衡科技发展与和谐自然的深谋远虑;加强企业资源的利用,代表着科技馆与国际科技文化的接轨,与先进的科技生产力的接轨;将活动场所融入展厅,代表着科技馆在寻求展厅展览和教育活动更紧密地融合;完备的预案和总结,代表科技馆人科学、严谨的思考方式;打造品牌,则代表了科技馆教育活动在信息化时代,所需求的自我包装与宣传。如果能够将这些启发与科技馆具体的教育活动相结合,将会有助于教育活动的改进,真正地惠及公众。
  • 摘要:科普场馆的教育活动一般采取设计研发、项目引进和资源整合几种方式组织,本文通过东莞科技馆引进吸收海外精品,整合自身科普资源,创新科学教育形式的活动实例,介绍了多种科普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探讨了开发策划这类活动的方式方法,并对其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值得借鉴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阐述.
  • 摘要:科普讲座是科技馆内较为常见的科普教育活动形式.近些年来,随着科普传媒渠道的不断丰富以及展示技术的日益进步,形式简单的科普讲座面临着来自其他丰富多彩科普传播手段的挑战.传统的现场式讲座表现手法单一,受益人群有限,本文认为,在中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格局下,科普讲座应在传统的现场讲解形式基础上有所拓展,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与科技馆其他科普教育资源和业务相结合,将在更大范围和程度发挥科普讲座的教育功能.本文在分析科技馆资源与业务条件的基础上,从扩大讲座活动的辐射广度、加深讲座活动的信息深度、实现讲座活动对教育资源建设的反哺三方面探讨结合科技馆资源,扩展科普讲座教育功能的思路,以期对科技馆行业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不对讲座活动本身的形式及内容创新进行讨论.
  • 摘要:科普培训活动是体现科技馆教育功能的重要部分,尤其在一些中小科技馆,培训活动是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馆的培训活动不同于学校正规科学教育课程,需要改变其教学形式,改变侧重于知识传播及简单模仿的教学过程.多元智能理论自诞生以来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极大反响,本文从拓展科普培训活动的多元目标、丰富培训活动多元形式方面,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对科技馆科普培训活动的一些启示,指出其改变了活动的流程。最初的活动设计包含两个部分:基础知识与模型搭建。比如在搭建桥梁的活动中,开始阶段老师介绍桥梁的基本知识,包括桥梁分类、关键结构、著名桥梁;第二部就分发参考图纸,让学生照图搭建,完成活动课程,偶尔会增加一些结构方面的简单修饰过程。活动流程的改进实现了从两个步骤扩展到四个步骤,包括基础知识、模拟搭建、自主设计、评价与完善。让学生从简单的模仿扩展到有一定的自主设计的阶段,增加学生对作品的反思与改进的过程。其次,为了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活动过程由单人独立完成改变为小组协同完成,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选择2~3个人为一组,通过小组协同,完成一次活动任务。同时,为了丰富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作品的评价阶段,让学生设计一个小故事,把自己的作品融人故事情节中,突出说明自己的作品要发挥什么样的功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培训活动的过程更丰富,活动形式也更多样化,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特别是将多元活动形式与多元目标结合,针对这类以积木器材为载体的科普培训活动,除了最基本的空间结构能力培养外,也融入了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培训活动的整体效果。
  • 摘要:科技馆是广大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作为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工作室是重要的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其中,手工工作室是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活动场所.手工工作室不同于常设展厅,却时常在科技馆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科技馆中手工工作室的性质和特点、区别于常设展厅的运作模式、不同于学校的教学方式,以及加强手工工作室建设等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加强科技馆中手工工作室的建设,符合国家普及科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学生个性发展、启迪智慧、增强动手能力、自主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其次,是对青少年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积极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具体措施;更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具体表现;而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美,获得创意,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是推动手工工作室不断发展的动力;有些优秀教育活动甚至称得上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发源地和大仓库;同时,它能促进青少年形成阅读、思考、分析、创意、实践等各种不同的智力技能;最后,这里还能成为提高青少年综合才能展示的舞台。手工工作室成为科技馆的一大品牌和亮点,未来组织的科技比赛中,各种手工制作、科技小发明的获奖选手均来自手工工作室;还有众多的科技工程师、艺术家也都曾经在这里学习和展示自己。
  • 摘要:人才是强国之基,也是组织发展的根本.科技馆要更好发挥其激发公众科学兴趣、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使命,必须加大科普专门人才队伍的建设.本文从当前我馆科技馆科普专门人才培养现状出发,以研究当前科普专门人才培养的两种主要模式为主分析其各自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科普场馆针对科普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未来中国科技馆针对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实行联合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本文基于对科普领域相关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现状的分析,结合对多个科普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及用人单位的调查,尝试对科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进行设置.提出与现行的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有明显差异的评估指标及一级指标权重,强调了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导师制度建设,特别加强了"专业实践""毕业生成就与社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且,根据中国现阶段科普领域专业硕士培养现状,在课程教学中,加强了对实践、案例教学和教材建设的指标权重.
  • 摘要:科普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能适应当今形势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公益性科普设施,配备了相应的科普教育人才.然而,目前科普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本文从科普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入手,分析了科普人才队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科技馆未来对科普人才的需求,提出培养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议,探讨科普人才的培养模式,试图为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推动中国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
  • 摘要:职业生涯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内容,是促进传统的以工作或职位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向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资源新模式.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馆展览教育核心理念的提出以及新时期提高全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需求,作为社会重要的非正规教育机构,无疑对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在全国许多科技馆都出现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成为制约科技馆科普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亟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创建一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应该成为管理者要大力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就职业生涯管理与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从中国科普人才队伍现状分析、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的目的意义、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点、职业发展通道、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的作用、实施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几点建议六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及观点.
  • 摘要:围绕科学中心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建筑和展示内容建设相关性、展示工程内容建设、过程计划和控制、以我为主和全社会参与、建设和运营关系等五大类问题,结合宁波科学探索中心的实践提出了创新性的思路和做法.
  • 摘要:科普商品和科技馆展览同样是科技馆提供给观众的科普产品,这些产品蕴含着与科普主题展览相关的科学、文化和历史信息,被赋予着科学普及、地方特色、文化个性和艺术品位,是被游客带回家的有关科学的实物纪念.科技馆里各类科普商品销售得越多,科普知识就随着这个载体传播得越广.本文尝试从科普商品的定位、科普商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事业单位、财政拨款的体制现状和科技馆人财物方面的局限性,引入国内博物馆成功经验和借鉴国外科普商店的优秀案例,探讨适合在中国现代科技馆体系下办好科普商店的经营之路,即连锁制运营科普商店的模式,以减少科技馆人财物投入并提高收入,产品质量可靠,科普商店最好能具备设计生产能力,科普商店要重视店面位置布局、产品定位和差别化价格,纪念品也要与时俱进,要兼具个性化和实用性,结合临展特展开展特定纪念品的销售等策略。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