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3194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36篇、会议论文74篇、专利文献61952篇;相关期刊1029种,包括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医学等; 相关会议6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传承研究分会第一次学术年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护理学会第3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等;口腔疾病的相关文献由459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刚、郭静、周学东等。

口腔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36 占比:4.37%

会议论文>

论文:7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61952 占比:95.51%

总计:64862篇

口腔疾病—发文趋势图

口腔疾病

-研究学者

  • 李刚
  • 郭静
  • 周学东
  • 李广文
  • 王伟
  • 王军
  • 丁小蓉
  • 史俊南
  • 李卉
  • 李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卓冉; 李玉梅; 刘俊彦; 尹彤; 姜明; 李友瑞
    • 摘要: 背景:口腔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形成一个复杂的微环境,菌群失调会引发一系列口腔疾病。目前,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是口服或局部使用,但由于抗生素的迅速分解与释放,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常导致临床疗效不佳。近年来研究发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同时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以不同的形式在抗菌领域的研究较为广泛。目的:针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主要抗菌机制及其以不同形式在口腔抗菌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涉及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口腔抗菌领域中的相关研究,中英文检索词分别为“Chitosan,chitosan derivative,Antibacterial activity,Antibacterial Mechanism,Oral”和“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抗菌活性、抗菌机制、口腔”,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建库至2022年4月。结果与结论:①壳聚糖又称脱乙酰甲壳素,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初级衍生物,是目前发现的惟一的阳离子碱性多糖。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纳米抗菌剂在口腔抗菌领域得到广泛研究。②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目前最公认的抗菌机制是静电作用,即壳聚糖分子中所带的正电荷和微生物细胞膜所带的负电荷相互作用,改变了细胞的通透性,从而达到抗菌目的。③壳聚糖抗菌性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生物来源及壳聚糖的内在因素(包括脱乙酰度及浓度、分子质量及聚合度等),不同来源的壳聚糖和不固定的特定环境因素(如温度和pH值等)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壳聚糖的抗菌能力。④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一方面可以作为抗菌药物的载体来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另一方面也能形成聚合物复合支架作为更为绿色的口腔抗菌制剂,以纳米抗菌填料的形式增强口腔材料的抗菌性能;除此之外,其还能够作为纳米复合薄膜和涂层抑制口腔常见菌种生物被膜的产生。⑤另外,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应用仍处于实验阶段,其抗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未来的生物安全性。
    • 孙岩; 程磊; 彭显
    • 摘要: 唾液外泌体是指存在于唾液中的直径在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随着近年来技术手段的发展,大量研究揭示唾液外泌体在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唾液外泌体CD9及CD81通过调控细胞粘附及运动促进肿瘤细胞转移、唾液外泌体miR-24-3p通过作用于PER1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唾液外泌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mRNA抑制炎症组织的破坏等,具有作为诊断口腔癌、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潜能.因此,唾液外泌体可作为口腔疾病潜在的预后和诊断标志物.唾液外泌体除与口腔疾病,如口腔癌、牙周炎、口腔扁平苔藓、干燥综合征等有关外,还同远处部位肿瘤如胰腺癌、肺癌等及系统性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唾液外泌体对口腔、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作用,开发唾液外泌体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 刁春华; 孔俊豪; 左小博; 苏小琴; 涂云飞; 翁淑燚; 杨秀芳
    • 摘要: 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等为茶叶中活性物质,对多种人体病原微生物具有明显的体内、体外抗菌活性。口腔微生物群作为人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实验研究表明,茶叶酚类成分对口腔条件致病菌如变形链球菌、牙卟啉单胞菌等具有明确的抑制效果,可作为潜在的口腔菌群调节剂,广泛应用于龋齿、牙周疾病等多种口腔疾病的预防治疗。文章总结了茶叶代表性酚类成分对口腔致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其改善口腔健康作用的有益发现,以期为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提供参考。
    • 严妍; 张海英; 张建鹏
    • 摘要: 口腔医学的本科教育作为口腔医学教育体系的基础,其目标是使毕业的医学生们拥有独立开展口腔临床工作以及进一步深造学习的能力。口腔医学的本科教育分为临床前教育和临床生产实习两个阶段。临床前教育为学生们的临床实习垫定了理论基础。临床生产实习是医学生们临床思维能力、操作技能培养训练提高的必要阶段。所以临床实习是口腔专业本科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口腔临床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们口腔疾病的诊治能力、掌握口腔的临床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他们今后能够独立从事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1]。
    • 李永慧; 周心如; 董海玉; 邓锶涵; 王白娟; 刘晓慧
    • 摘要: 口腔疾病是人类常见疾病之一,影响人们生活和心理状态。茶叶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具有杀菌消炎、防龋固齿等作用,其药理成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防龋,以自身抗菌性阻止致龋菌生长,抑制产酸,促进钙磷元素吸收,巩固牙周,消炎灭菌,降低牙周炎续发的可能性,同时对于蛋白基因表达和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调控功能,防止部分口腔疾病发生恶化。文章综述了茶叶在口腔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茶叶药用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为茶叶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 赵湘
    • 摘要: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问题不仅影响口腔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也与我们的语言、容貌和健康有密切关系,口腔疾病可能导致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全身疾病。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能让你的笑容更加迷人,增加你独特的魅力,提升你的生命质量。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都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拥有更加灿烂的笑容。
    • 柏朝辉
    • 摘要: 龋齿是人群中主要的口腔疾病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龋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口腔卫生习惯、牙齿的形态和表面特征、饮食习惯、唾液的质量等[1]。龋病初期会引发疼痛,并逐渐影响咀嚼功能、颌面部骨组织和软组织的生长发育。全世界约有60%~90%的儿童患有龋病,而早期预防龋病可减少约30%的发病率[2],因此对龋病的预防控制已刻不容缓。近年来,儿童患龋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解太原市儿童龋病流行情况,调查在我院就诊的8~12岁儿童恒牙龋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儿童龋病提供依据。
    • 摘要: 书籍名称:《牙颌面发育与再生实验技术》主编:袁泉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2月定价:169.00元内容简介:全书分为9章,包括牙颌面发育与再生概述;牙颌面发育的基本理论;牙颌面研究基本实验技术;牙颌面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牙颌面干细胞体内追踪与鉴定;牙颌面发育异常动物模型;牙颌面再生动物模型;牙颌面发育与肿瘤发生;牙颌面发育的三维成像技术。亮点解读:本书由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袁泉教授组织编写。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牙颌面发育与再生研究的实用技术。
    • 摘要: 俗话说,牙不好,疾病满身跑。为什么口腔疾病会影响全身健康?治疗□腔疾病为何宜早不宜迟?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以上种种疑问,且听北京大学□腔医院主任医师彭歆为大家答疑解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