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居住隔离

居住隔离

居住隔离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2948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江海学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城市问题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等;居住隔离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万录、陆伟、徐洋等。

居住隔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2948 占比:99.88%

总计:73038篇

居住隔离—发文趋势图

居住隔离

-研究学者

  • 张万录
  • 陆伟
  • 徐洋
  • 宋伟轩
  • 赵聚军
  • 黄怡
  • 刘琳
  • 叶俊焘
  • 孙秀林
  • 朱喜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然
    • 摘要: 近年来居住隔离现象引发了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人口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关注,不同学科形成了彼此各异的研究传统.本文综合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从定义、测量、研究主题等方面对国内居住隔离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述评,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总结了两种层次的测量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并从现状、原因、社会后果三个方面归纳了现有文献的主要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陶媛
    • 摘要: 本文以墨西哥城大都市圈为研究案例,采用居住隔离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大都市圈的印第安人居住隔离程度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第一,整体上,墨西哥城大都市圈的印第安人存在中低程度的居住隔离,并且从2000年到2010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第二,按收入多少进行分类的印第安人群均存在居住隔离情况,并且高收入群体的非空间居住隔离程度最高,低收入群体的空间聚集程度最高;第三,语言定义的印第安人群的居住隔离程度、空间集聚度和数据稳定性均高于归属感定义的几个指标。本文所揭示的印第安人居住隔离问题将为墨西哥推进民族多样化、制定实施缩小印第安人弱势群体贫富差距的政策项目等提供参考。
    • 徐清华; 张广胜
    • 摘要: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从社会排斥角度研究居住隔离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居住隔离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居住隔离程度越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越低,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在新生代农民工和在大型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明显。居住隔离通过影响城镇社会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间接影响个体城镇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适应状况,进而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有效解决人口半城镇化问题和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提供重要政策借鉴。
    • 刘胜雪; 廖邦固; 黄龙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居住空间分异研究成为城市研究热点,近些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选取1993-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文期刊文献作为数据基础,以CiteSpace为研究工具,对我国居住空间分异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总结本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前沿进展。结果显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1)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解释;(2)城市更新背景下,住房混合建设及其他混居模式研究;(3)对低收入人群、流动人口的居住布局和社会融入研究。研究前沿主要是如何缓解居住空间分异,使新移民或弱势人群与城市本地人口、与社会相融合。
    • 叶俊焘; 张凡
    • 摘要: 本文借助居住隔离理论并引入中国城市非正规性特征,利用2013年中国七个区域中心城市1739个农民工数据,探索了城中村对农民工职业表现的影响和内在逻辑,结果表明:城中村对农民工职业稳定和工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职业地位没有影响.东部城市城中村对农民工职业稳定、职业地位和工资均存在明显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却不显著;城中村对跨省迁移农民工的职业稳定、职业地位和工资均存在明显促进作用,但仅对省内迁移农民工的职业稳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程度较弱.机制分析发现,城中村对职业稳定的提升主要借助信息溢出,对工资的提升则主要依赖技能溢出和资源公平,同时资源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层级提升.因此,需要正视城中村及其非正规性的存在并承认其对中国城市化的积极贡献,实践中应结合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引导城中村向现代社区转型.
    • 张延吉; 林钦熙; 王洁晶
    • 摘要: 新移民已成为中国城市社会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社会空间隔离状况的认识仍局限于少数中心城市.全面测度2000、2010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域和市辖区范围内新移民的互动指数与隔离指数,发现该群体的居住空间由总体轻度隔离增至中度隔离,市辖区的居住隔离问题比市域范围更严重,隔离程度在一二三线城市依次递减,在东部、中西部、东北地区逐步下降."市场-制度"模型能较好解释上述隔离格局,经济发达城市中的高房价将以中低收入者为主的新移民基本排斥在中高档社区之外,国际资本扩张带来的社会极化进一步导致空间极化,而缺乏本地户口的新移民难以享受公共住宅等部分公共服务,加剧了居住隔离困境.
    • 杨震; 伍秋橙; 孟圆华
    • 摘要: 城市发展过程中,外来移民群体同质性聚集形成“移民住区”,居住隔离现象反映了移民住区面临的空间问题与融合困境.在既有的居住隔离应对实践与研究中,较多关注宏观层面,微观视角相对缺失.本文以美国波士顿北端移民住区为例,详述其在“居住空间修复、商住空间更新、住区边界缝合、人文场所塑造”四方面的微观空间营造作法,总结归纳出“政策法规的积极干预、逐步实施的有序更新、上下结合的平衡模式、人文导向的价值认同”四方面启示,为城市移民住区应对居住隔离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借鉴.
    • 何晓斌; 柳建坤
    • 摘要: 邻里信任根植于社区居民的日常性交往活动中,而户籍制度在空间层面制造的居住隔离会形成群内型互动模式并强化进城农民和本地市民各自的邻里信任.利用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城市社区中的户籍隔离对邻里信任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如下:(1)进城农民对邻居的信任会随着居住隔离程度的增加不断提高,但本地市民的邻里信任并不会受到该因素的影响;(2)不管是进城农民还是本地市民,户籍隔离程度越高,两类群体各自的邻里互动规模越大、质量越高,而这又提升了两类群体各自的邻里信任水平.
    • 丁开杰
    • 摘要: 对美国社会不平等的分析有很多视角,笔者主要想从种族冲突角度去考察多元化社会与包容性社会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回答"多元化社会能否变成包容性社会"。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笔者曾经两次去美国,第一次去美国是到纽约参加"左翼论坛",当时在美国停留的时间很短,给笔者最强烈的感受是美国特别多元化,纽约非常有活力。2017年年底,笔者再次去美国,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做高级研究学者,开展为期半年的城市公共服务研究。
    • 叶俊焘
    • 摘要: 聚集居住对移民经济结果的影响至今在学术界仍充满争议。在中国背景下厘清这一问题,既有利于为后疫情防控时代“双循环”战略夯实内需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的本质要求。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库中的农民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展开实证,探析聚集居住对农民工工资存在的影响及其程度和机制,结果发现:第一,聚集居住使农民工小时工资增长了50.8%;第二,影响机制上表现为聚集居住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对本地技能的学习,但却更多地为农民工提供了人力资本溢出和社区网络支持;第三,正向影响在中等偏下和高工资农民工,以及男性、高技能和自雇农民工中尤其明显,社区网络支持对此显示出关键作用。上述结论对正确认识“城中村”“棚户区”等聚集居住社区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作用,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合,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