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体筛查

抗体筛查

抗体筛查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9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0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97205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医学检验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全国第八届输血医学学术年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前试验及输血治疗共识专题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一届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输血科医师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会议、第七届全国皮肤病与性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13年第七届输血学术年会等;抗体筛查的相关文献由69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远杰、WANG Yuan-jie、孟庆宝等。

抗体筛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0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97205 占比:99.71%

总计:97483篇

抗体筛查—发文趋势图

抗体筛查

-研究学者

  • 王远杰
  • WANG Yuan-jie
  • 孟庆宝
  • 李红梅
  • 刘大基
  • 刘擎
  • 刘辉
  • 李浩
  • 胡秋满
  • 袁卫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今; 韩海心; 杨讯
    • 摘要: 目的:探讨电子交叉配血技术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01~2020-12血站提供的14355袋红细胞(RBC)悬液和同期26124例本院各科室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治疗的患者,分别对RBC悬液和输血患者行正反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直接抗球蛋白阳性分布检查后,若为阳性则退回血站,若未阴性则录入系统。由系统筛选所需血液成分、数量以及库存情况符合条件的供血者并出库、报告和记录,最终完成电子交叉配血。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清学交叉配血并验证电子交叉配血符合率。结果:对26124例受血者和14355例血站提供的RBC悬液行ABO分型和Rh表面抗原分型检测发现,不同Rh分型在不同ABO分型的受血者和献血样本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14355袋RBC悬液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直接抗球蛋白阳性分布检查后,显示复核全部正常;对同期26124例输血患者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直接抗球蛋白阳性分布检查后,共出现138例抗体筛查阳性0.53%和49例直接抗球蛋白阳性0.19%。对14355袋合格的RBC悬液采用电子交叉配血和血清学交叉配血进行平行检测,配血符合率为100%。结论:电子交叉配血在经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球蛋白检查后可应用于临床输血,相较于血清学配血符合率较高,且节约时间、缓解血液供应紧张,对于临床输血管理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陈晶
    •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HIV抗体筛查试验ELISA法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中心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521例人员采集静脉血进行研究,在ELISA法试验中分别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和水浴法,以此来探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HIV检测中的作用;并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ELISA法在HIV抗体筛查中的效果。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的灵敏度高于传统水浴法,并且检测时间也短于传统水浴法(P0.05)。ELISA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相比较,准确率为98.84%、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9.80%。结论:ELISA法在HIV抗体筛查中准确性较高,且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与水浴法能达到一致的检验效果,但是前者大幅度缩短ELISA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 刘杰; 张大鹏
    • 摘要: 自1985年我国发现第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我国的HIV感染者逐年增加,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及早提供咨询、治疗对控制疾病的流行尤为重要[1]。对HIV的检测,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第一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第一代试剂主要为病毒裂解物或部分纯化的病毒抗原包被反应板,由于宿主细胞成分的污染和杂蛋白的存在,故假阳性较高。1990年第二代试剂出现,主要特征是使用重组或合成多肽抗原,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第一代试剂有所提高,窗口期平均比第一代试剂缩短20.3 d。
    • 冉华丽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输血患者1200例的临床资料,并作为观察组,均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分析输血前检查结果。并与同期输血前未进行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的50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统计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血患者经血型鉴定,A型250例(20.83%),B型431例(35.92%),O型485例(40.42%),AB型34例(2.83%)。对照组输血患者筛查不规则抗体阳性率3.00%。36例患者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中,以IgG型为主(63.89%),且高于IgM型、IgG+IgM型。观察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确保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 徐立; 虞茜; 马思飞; 许飞; 杨红梅
    • 摘要: 目的探讨交叉配血中抗-Ec、抗-P_(1)合并抗-Jk^(a)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通过ABO血型鉴定、Rh分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特异性鉴定及抗体剂量效应对患者配血不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细胞谱格局表采用剂量效应打分制,该患者血清中检出抗-Ec、抗-P_(1)合并抗-Jk^(a)。结论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是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联合抗体应充分运用剂量效应以减少易漏检抗体机率,保证输血安全性。
    • 虞茜; 许飞; 邹昕; 杨红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效价冷凝集素及蛋白样凝集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对ABO血型鉴定、抗球蛋白试验及交叉配血过程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常州地区各大医院输血相容性检测不合送该中心血站实验室的标本共341例,采用45°C温盐水洗涤红细胞、吸收放散、盐水置换及2-巯基乙醇等方法处理患者红细胞及血清,进行ABO血型鉴定、RhD定型及相关Rh抗原分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341例患者标本中有39例血标本在处理前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时均出现强凝集,经鉴定后显示,10例由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7例由冷凝集素伴同种抗体引起,13例由冷凝集素伴有自身抗体引起,9例由蛋白样凝集引起.采用处理后患者血标本进行ABO反定型、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均得到准确结果.结论 对于输血相容性检测中出现的意外凝集,采用以上相应方法处理患者血标本后再进行试验,可消除冷凝集素及蛋白样凝集对结果的影响,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输血安全.
    • 马爱萍; 马国宁; 张海红; 刘倩; 冯晓荣; 张玉春; 王明禄
    • 摘要: 目的:对脐血、RHD阴性孕产妇、血液病患者、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以研究分析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对4类不同组进行抽样检测其血清或血浆中是否存在血小板抗体.结果:80份脐血血小板阳性率为2.5%,93名RHD阴性孕产妇血小板阳性率为37.7%,166名血液病患者血小板阳性率为50.0%,50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阳性率为0%.结论:妊娠次数越多,输血次数越多的人群,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就越高.
    • 卢汉文; 刘海峰; 吴跃平
    • 摘要: 目的 分析51例输血儿童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的抗体鉴定结果,探讨输血儿童群体中不规则抗体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51例输血儿童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样本并进行抗体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比较分析红细胞各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频率.结果 51例样本鉴定出特异性抗体38例,占74.5%;自身抗体及冷抗体13例,占25.5%.在38例特异性抗体(有3例是含两个血型系统的组合抗体)中检测出Rh血型系统28例(抗-D 4例、抗-E 8例、抗-Ec 13例、抗-Ce 2例、抗-c 1例),MNS血型系统10例(抗-M 8例、抗-S 2例),Kidd血型系统3例(抗-Jka 3例),分别占特异性抗体总例数的73.7%,26.3%,7.9%.结论 输血儿童群体中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以Rh、MNS等血型系统为主.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尤为重要,可避免输入不相容血液,防止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王东
    • 摘要: 40多岁的李女士一直身体状态不错,3年前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在当地医院检查排除了肝炎病毒感染,但没有查清楚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就开了些保肝药物。半年前,李女士开始觉得身体乏力,还经常觉得身上发痒。家人也发现李女士面色发暗。李女士来到北京求医,这时化验结果不仅是转氨酶升高,还出现胆红素的明显升高(黄疸)以及不少指标异常。经过包括肝脏穿刺活检及血清抗体筛查等一系列检查,李女士被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经过积极治疗,李女士病情得到很好控制,逐渐恢复了昔日的健康。
    • 冯育英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孕早期妇女艾滋病和梅毒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抗体筛查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8年2月到2019年10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0名孕早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调查内容主要为梅毒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统计影响抗体筛查的主要因素.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100名孕早期妇女,年龄20~35岁,平均(28.7±4.3)岁;本组100例调查对象,对梅毒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0.00%;据调查70.00%妇女愿意接受免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与HIV抗体检测,但仅50%妇女参与本次抗体检测.对其影响因素分析,孕早期妇女文化水平、年龄很大程度影响其抗体筛查参与度.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100名孕早期妇女中对于梅毒、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对于抗体筛查的接受度较低,对此,仍然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防治艾滋病与梅毒的宣传,提高孕早期妇女对疾病认知,促使其积极参与抗体筛查工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