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接触特性

接触特性

接触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7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14258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2015两岸三地室内环境与健康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等;接触特性的相关文献由633位作者贡献,包括洪军、吴健、王友善等。

接触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4258 占比:99.86%

总计:114420篇

接触特性—发文趋势图

接触特性

-研究学者

  • 洪军
  • 吴健
  • 王友善
  • 董吉义
  • 崔志博
  • 王伟
  • 粟本龙
  • 付晓军
  • 刘更
  • 刘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曲伟; 樊智敏; 陈亮; 张耘瑞
    • 摘要: 针对新能源车辆齿轮接触特性不明的问题,对新能源车辆轮边减速器动态接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齿轮接触理论,建立了轮边减速器的三维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动态接触仿真分析;然后,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负载、转速对传统燃油和新能源车辆轮边减速器各齿轮最大等效应力、变形量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不同摩擦和刚度对新能源车辆轮边减速器动态接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车辆轮边减速器各齿轮最大等效应力、变形量显著大于传统燃油车;随负载和转速增大,各齿轮最大等效应力、变形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相邻条件转速下太阳轮最大等效应力值增幅达31.2%,太阳轮齿顶变形量增加0.6801 mm;随摩擦和刚度增大,齿轮齿面最大接触应力增大,刚度增大,齿面穿透深度减小。
    • 吕卓健; 刘志辉
    • 摘要: 裂纹研究对提高斜撑超越离合器安全可靠性有重要意义,针对某斜撑超越离合器,基于Hertz弹性理论建立接触数学模型,建立了不含裂纹和含裂纹的斜撑超越离合器三维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建立了接触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裂纹条件对斜撑超越离合器不同接触位置上接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裂纹加剧应力集中现象,含裂纹斜撑块的最大应力波动更大,裂纹影响应力的分布、大小和接合时间。
    • 张卓; 田建辉; 马国亮; 鲁星星
    • 摘要: 为了研究轨道列车弹性车轮压滚过程的接触特性,文中针对橡胶压剪复合型弹性车轮,根据《整体车轮技术检验》(UIC 510-5)标准,建立了三维弹性车轮与钢轨耦合的有限元模型。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开展车轮的实际静压和滚动过程模拟,并与相同标准的刚性车轮比较,得到了轮轨接触压力和钢轨接触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轮轨接触压力与理论结果相比误差较小,计算结果可靠;弹性车轮的橡胶块对轮轨接触表面的接触应力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滚动过程中,弹性车轮接触斑形状多为条状,刚性车轮多为点、块状,弹性车轮的接触压力明显小于刚性车轮,为进一步研究弹性车轮系统轮轨磨损、振动和多边形效应等问题提供了参考。
    • 任师达; 冯刚; 刘少伟; 李腾达; 魏栋斌
    • 摘要: 为深入探究四轨电磁发射器双曲电枢结构对接触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从电枢过盈量、电枢臂末端厚度、电枢喉部厚度等关键结构参数入手,对通电接触特性进行多物理场耦合仿真。针对过盈量的设计,提出一种迭代仿真方法,通过循环仿真对接触压力进行求解,使其与期望接触压力进行比较,从而达到不断逼近最优过盈量的目的;针对电枢臂末端和电枢喉部的研究,充分考虑摩擦力、洛伦兹力以及初始过盈等因素,采用电磁-结构场耦合仿真方法对通电接触特性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电枢喉部主要用于承受大电流以及强磁场所带来的应力;电枢臂末端主要用于传导大电流,而电枢头部对通电接触特性影响较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电枢臂末端厚度可改善电接触性能,但电枢臂外扩现象加剧,进而加重枢轨间的磨损和烧蚀;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电枢喉部厚度不仅可以改善枢轨间的电接触性能,同时使电枢结构更加稳定。
    • 李斌; 邢杨涛; 李胜男; 翟富刚
    • 摘要: 坦克车综合传动系统中油封经常处于高压、高转速的工况,出现短时失效泄漏且在工况条件降低后密封性能恢复。针对这一问题,以唇形油封的泵汲理论作为其失效评判标准,首先,通过分析不同介质压力下油封的变形特征和接触特性,发现油封受压后腰部向轴侧塌陷、唇部翘曲,导致其接触宽度增加、最大接触应力减小,不利于产生或失去泵汲效应;其次,基于高速下油封摩擦升温现象,指出转速增加使油封橡胶材料的弹性模量下降,导致油封的抵抗变形能力减弱,其受压时腰部变形量增大;最后,对高压高转速服役特征下的油封进行分析,发现转速作用下油封升温导致其腰部抵抗变形能力下降,同时施加介质压力后加剧其腰部的塌陷程度,降低其工作可靠性,进一步得出了油封的可靠介质压力与转速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成果可为设计优化耐高压高速油封及油封选型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 姜宏艳; 樊红; 李兴河; 周瑞平
    • 摘要: 设计了一种渐开线工作型面的楔块式超越离合器,采用ANSYS对比不同摩擦条件对渐开线工作型面楔块式超越离合器的最大等效应力、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利用ADAMS分析两种不同摩擦系数下的楔合工况,得到离合器楔合时间、冲击载荷等.结果表明:楔块与内环接触处的等效应力大于与外环接触处的等效应力,在楔块与内环接触处更易发生离合器失效.而摩擦系数对离合器楔合时间影响不大,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离合器的冲击力会更小,由此综合比较得出最佳摩擦因数范围.
    • 马辉; 高昂; 杨天瑞; 官宏
    • 摘要: 以含止口配合的螺栓连接法兰盘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基于接触算法与实体单元建模方法分析结构受横向载荷时的静力学特性,对比了含止口结构和无止口结构在接触状态和弯曲刚度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参数对接触特性和弯曲刚度的影响规律,为后续含止口螺栓连接法兰盘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对接触特性的影响,止口长度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受压区域面积和接触压力的最大值;对弯曲刚度的影响,螺栓个数对弯曲刚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止口长度和摩擦系数,然后是螺栓预紧力,而止口过盈量对弯曲刚度的影响最小,同时良好的接触状态有利于提高结构弯曲刚度.
    • 李丹
    • 摘要: 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机车轴箱圆柱滚子轴承为例,计算了相关理论参数值,建立了损伤模型,通过理论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别对两种工况下,轴承退化不同阶段的裂纹形态对其接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初步结论:裂纹在长度方向扩展会对局部区域的应力峰值有影响,而随着裂纹宽度的扩展,会加剧这一应力集中情况,且滚道接触的平均应力值会有所上升。
    • 王娇; 朱峻玉; 张曰浩
    • 摘要: 为研究浮动油封O形圈初始安装变形的影响,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建立浮动油封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并考虑O形圈初始安装变形进行非线性接触分析,研究不同油压、安装间隙、硬度对于O形圈的应力、接触压力、接触摩擦力以及浮封环端面支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安装过程的情况下,O形圈并不是位于浮动油封中相对居中的位置,而是在浮动油封中部偏上位置,且O形圈的最大von Mises应力相比不考虑O形圈安装过程时更大,因此考虑O形圈安装过程更符合实际情况;油压升高造成最大von Mises区域变小变窄会加大裂纹失效的风险;最大接触摩擦力集中于浮封环端面处,且接触长度随油压增大不断增加;浮封环端盖y方向作用力的增速远超x方向作用力的增速;在恒定油压的情况下,应力随安装间隙的减小而增大,应力随硬度的增加而增大;浮动油封在2 MPa油压范围内,最大接触压力均大于油压,能保证浮动油封的自密封性。
    • 吴祎煌; 张俊
    • 摘要: 接触特性是表征齿轮传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明晰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章动传动的接触特性,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加载接触分析。首先,基于啮合原理推导双圆弧弧齿锥齿轮齿面方程并生成齿轮副的三维模型;其次,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齿轮副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双圆弧锥齿轮副的齿面啮合状态;最后,分析负载与安装误差对齿轮副传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存在分别位于凹、凸齿面上的双点接触状态,且锥齿轮靠近小端部位为应力危险点;增大负载有利于提高齿轮啮合的重合度,降低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安装误差对齿轮副齿面接触状态有较大影响,负向偏置误差与正向章动角误差不利于齿轮承载与传动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应合理调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