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以明道

文以明道

文以明道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专利文献5300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党课、政府法制、大连干部学刊等; 文以明道的相关文献由152位作者贡献,包括姚莲菊、张敏、曹春茹等。

文以明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2.59%

专利文献>

论文:5300 占比:97.41%

总计:5441篇

文以明道—发文趋势图

文以明道

-研究学者

  • 姚莲菊
  • 张敏
  • 曹春茹
  • 柳海莉
  • 罗书华
  • 邵寒
  • 陈相圭
  • 于钦明
  • 任家贤
  • 任聚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刘一宁
    • 摘要: 韩愈作为中唐文坛盟主,在他的作品中兼具“文以明道”与“以文为戏”两种观念,前者是他的创作目的,后者是他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二者互为表里,使他的诗歌形成别具一格的风貌,但在韩愈的诗歌中后者更为明显。本文试从作品出发,探究韩愈诗歌“以文为戏”的独特风格。
    • 王广军
    • 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讲求道德、礼乐、文明的国度,而古典诗词因为是一种美的形态,承载了大量的内涵,所以就由诗来承担教化作用,宫敦教于诗、寓教于美、寓教于文,强调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北师大学者康震这样论说古典诗词。早在十多年前就在《百家讲坛》大放光彩的他,总以渊博的学识、激情的演说为观众所折服。
    • 贾庆军; 时秀娟
    • 摘要: 对王阳明来说,所有的文字记载和表达均为载道之文.其中歌咏性情之文,相当于现在的文学,以歌咏性情的方式来体现道.阳明的诗文写作涉及的范围很广,歌咏对象无所不包,所达境界令人赞叹.阳明之境界可分三个阶段:天人两分阶段、天人合一阶段和良知宇宙阶段.其超出了一般功利主义范畴.
    • 赵鸿宇
    • 摘要: 从"文以明道"出发,通过对其含义和在我国传统种植设计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研究,指出"文以明道"是中国传统种植设计的重要理念,主要是运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赋予一定的思想内涵,经过四个阶段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植物景观的意境之美.随着时代的发展,文以明道理念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从而以此来继续指导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 张弘韬; 张清华
    • 摘要: 自刘勰提出"文以明道"说以来,韩愈提出"修辞明道",强调"辞"的作用,明确了修辞对明道的重要性.通读韩愈全集,可知韩愈之"修辞明道",明的是儒家之道,修的是文章之辞.只有"辞事相称""善并美具",才能创作出传道的美文.韩愈则以自己的古文创作全方位地实践了他的修辞文论.
    • 王建萍
    • 摘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国传统的“文以栽道”、“文以明道”的语文教学思想,却只注重完善学生的智力结构与伦理结构,而未把学生美育放到应有的地位。只有加上重视美育,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才能使受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新课标背景下,我国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在“课程目标”第一条中规定,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
    • 赵登武
    • 摘要: 长期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国传统的“文以栽道”、“文以明道”的语文教学思想,却只注重完善学生的智力结构与伦理结构,而未把培养学生审美教育放到应有的地位。只有加上重视学生审美教育,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我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第一条中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综合发展。
    • 张珍珍
    • 摘要: 自文字诞生以来,中国故事从未断裂,从“文以明道”“文以载道”到“文武汉张珍珍自有理”,文章如一面“镜子”,反映情感、映照现实,文章是一种载体,传播道理,足以改变世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都说“见字如面”,从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婉约,苏轼“把酒问清天”的豪迈,岳飞《满江红》的爱国情意,到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的为民情怀等等,无不反映作者心声、凝结真情实感、照射性格秉性、检验文字功底。
    • 王占魁
    • 摘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德性"(实践)目的 论和"学问"(致知)方法论取向,也实际成为后儒宗承的两种"修道"进路.修道的本质在于"受道之教"、"以道为师".然而,为强化儒家参与封建秩序重建的政治影响力,后儒对这一道统自"天道"至"人道"再至"王道"的降解式改造,在实现了儒家士子从独立自主的"志道君子"到依附权贵跻身统治阶层的"入仕儒吏"的人格转变之余,也酿成了"文—道分离"和"师—道分离"两大教育病症.由此,儒家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注重内发的"修道之教"转向强调外铄的"传道之教".其间,后儒对"道/德"的虚化、泛化、边缘化、物化乃至个人化等认知偏差,也成为长期制约中国教育"求真"、"究理"的思想障碍.为此,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我们亟须回归古典儒家的"志道"初衷,秉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教育逻辑,发扬"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旨趣,重振古典儒家具备人类"公共"、"共由"品格的"求道"精神在现代"文教"与"师教"实践中的价值指引作用,使之成为现代中国"讲理公民"普遍养成和"现代科学"自然生发的互补进路,从而为中国文化复兴和科学繁荣奠定可靠的教育哲学基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