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涎腺肿瘤

涎腺肿瘤

涎腺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9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口腔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0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40904篇;相关期刊270种,包括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口腔医学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第十三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全国头颈部病理读片研讨会暨2010全国疑难病例病理学术交流会等;涎腺肿瘤的相关文献由1935位作者贡献,包括俞光岩、王洁、吴奇光等。

涎腺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0 占比:2.08%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0904 占比:97.87%

总计:41795篇

涎腺肿瘤—发文趋势图

涎腺肿瘤

-研究学者

  • 俞光岩
  • 王洁
  • 吴奇光
  • 孙宏晨
  • 马大权
  • 宋琦
  • 欧阳喈
  • 何荣根
  • 李萍
  • 高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成龙; 宋一曼; 高剑波; 丁昌懋
    • 摘要: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咽肌上皮瘤(ME)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咽M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良性5例,恶性10例。本组病例中15例均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8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15例鼻腔及鼻咽ME位于鼻咽4例,鼻腔11例;CT上,表现为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10例恶性病灶中,5例合并片状低密度区,7例合并周围结构侵犯,9例合并周围骨质破坏;5例良性病灶中,3例合并片状低密度区,1例合并钙化,1例合并周围结构蔓延及邻近骨质压迫吸收;增强扫描5例病灶呈轻度至中度不均匀强化,其中4例合并囊状未强化区,3例合并结节状突出强化区。MRI上,T1WI呈低或混杂低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8例病灶实质部分均呈明显强化,其中6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内部合并囊状未强化区;2例呈均匀强化。结论:鼻腔及鼻咽ME影像学特征不典型,当瘤体周围合并骨质破坏时,应考虑恶性;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
    • 户燕姣; 林东亮; 管静静; 邹玉玮; 谷海燕
    • 摘要: 患者女性,68岁,因左侧腮腺区肿物1年入院。1年前出现左眼无法闭合、嘴角歪斜,半年前发现左侧腮腺区有一约花生米大小肿物,增长迅速伴疼痛。入院后查体:左侧耳垂前下方扪及一质硬包块,活动度欠佳。B超示左侧腮腺内见低回声区,大小4.0 cm×3.7 cm×3.0 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病理检查眼观:涎腺组织1个,大小5.5 cm×5.5 cm×4.0 cm,切面见一肿物,大小3.5 cm×3.0 cm×2.5 cm,灰白色质硬,部分为胶冻样外观,边界不清。
    • 辛颖; 齐红; 李淑薇; 张佳; 郭小梅; 赵倩
    •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 pleomorphic adenoma,MP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MPA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MPA发病年龄27~76岁,平均50岁,中位年龄53岁;男女比为6∶5。肿瘤部位:腮腺7例,颊部2例,腭部1例,咽旁1例;其中10例为原发性肿瘤,1例为复发性肿瘤。恶性成分的组织学类型包括:唾液腺导管癌4例,肌上皮癌3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多形性腺癌1例,癌肉瘤1例。其中,侵袭性癌3例,非侵袭性癌8例。侵袭性癌中,2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术后复发,1例死亡。非侵袭性癌中未出现淋巴结转移、复发或死亡。结论MPA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好发于腮腺。组织学通常同时具有良性多形性腺瘤成分和恶性肿瘤成分,恶性成分多为唾液腺导管癌和肌上皮癌,侵袭性癌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和死亡。
    • 相龙全; 马廷廷; 王慧; 张孝常; 林凡忠; 张光海
    • 摘要: 类似乳腺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MASC)是2010年首次报道的一种原发性涎腺低级别肿瘤,也称腮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SC)。其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乳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breast cancer,SBC)相同,常被误诊为涎腺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AciCC)。由于腮腺SC患者数量较少,其诊断、治疗和随诊的指导原则尚未标准化。我们通过报道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收治的1例青年男性原发性腮腺SC患者,旨在提高对这一诊断的认识,为制定标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乔红梅; 江帆; 蔡云; 宁鹏; 蔡媛
    • 摘要: 涎腺的类似乳腺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MASCSG)是涎腺肿瘤分类中独立的类型,简称分泌性癌。MASCSG以男性发病率较高,腮腺是常见发病部位,预后相对良好。其有相对特异性的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基因特征。该文重点复习国内近年报道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遗传基因等进行综述,为临床与病理医师正确识别MASCSG提供参考。
    • 王艳伟
    • 摘要: 目的:讨论高频彩超对涎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现针对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了涎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高频彩超进行诊断,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观察高频彩超对于涎腺肿瘤的显示率、诊断准确率以及肿瘤病变特征。结果:(1)高频彩超对涎腺肿瘤的显示率为100%,对涎腺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63(86.30%),对涎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21(77.78%);(2)良性和恶性涎腺肿块的超声图像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二者在形态规则、探及包膜、边界清楚、内部针尖样钙化以及同侧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涎腺肿瘤的检出率为100%,其对于对涎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诊断率较高,且可通过超声图像差异进行诊断和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治价值。
    • 黄锦华; 丁志燕; 蒋淑婉; 唐嘉阅; 孟志兵; 武博伦; 王磊
    • 摘要: 目的 提高对涎腺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2例涎腺原发性SF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SFT患者分别为44岁男性和72岁女性,均无意发现肿块1周入院治疗,无疼痛、麻木等;均采取单纯手术切除治疗,随访至今均无复发.肿块长径1.6 cm和4.0 cm.磁共振成像(MRI)平扫示肿块边界尚清,T1WI呈现等信号,T2WI呈现混杂信号;肿块肉眼见部分区域有黏液感,质地稍硬,无包膜;镜下可见细胞丰富区与稀疏区、血管外皮瘤样区域、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束及多核巨细胞等特征性图像;免疫组织化学CD34、SATA6、bcl-2、CD99、Vimentin和Ki-67均为阳性.结论 涎腺原发性SFT少见,属于交界性或生物学行为未定肿瘤,可复发或转移,影像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确诊;若体积过大,或见有坏死、核分裂较多者应排除恶变,需定期随访.
    • 陈静; 陈琴
    • 摘要: 近年来涎腺肿瘤的发病率及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涎腺肿瘤首选手术治疗,术前较准确鉴别涎腺肿瘤的性质对手术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是涎腺肿瘤的一线检查,传统超声对其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超声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其诊断价值.本文对超声鉴别涎腺肿瘤的现状进行综述.
    • 黄丛改; 李孟泽; 汪少华; 刘云; 万宇; 王洁琼; 唐晓琴; 杨志惠
    • 摘要: 目的 分析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的细胞学形态特点,探讨涎腺MEC与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的细胞学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7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存档的21例头颈部涎腺MEC及190例涎腺PA的细胞学涂片.结果 MEC主要由黏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构成,背景可有黏液以及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黏液常见;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可有异型性,细胞核深染,染色质粗或略粗且分布不均,细胞核大且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核分裂象少见;小核仁可见,部分病例核仁明显;瘤细胞胞质丰富.PA细胞学涂片黏液背景特点与MEC相似,其与MEC的不同之处主要为:单个散在分布的肿瘤性导管细胞少见;肌上皮细胞多见;细胞核染色略深,形状规则一致、大小均一、无异型性;瘤细胞胞质无MEC丰富.结论 涎腺MEC与PA细胞学表现既相似又各有特点,绝大多数病例可通过细胞学诊断及鉴别.黏液物质是细胞学诊断MEC的重要线索,但非该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改变.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是诊断MEC的必要条件,肌上皮细胞和成团的腺上皮细胞是诊断PA的必要条件,也是鉴别MEC与PA可靠的细胞学指标.
    • 邱明珠; 徐宝卿; 汤晓晖; 郑智勇; 谢艳梅; 余英豪; 曲利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SACC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Ki-67、CD117、CK19、p63、SMA、S-100、β-catenin、LEF-1及D2-40的表达;FISH法检测MYB-NFIB融合基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预后因子.结果 40例SACC中36例(90%)SACC镜下可见肿瘤周围收缩裂隙(peritumoral retraction cleft,PRC),D2-40显示PRC非脉管内瘤栓.14例SACC中8例(57.1%)MYB-NFIB融合基因阳性.39例SACC随访3~114个月,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8个月,5、8、10年生存率为77.8%、26.4%及0;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51个月,2、5及8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5%、40.8%及0.预后分析显示,Ki-67增殖指数>15%(HR=3.943,P=0.037)、PRC(HR=2.469,P=0.040)与未根治性切除(HR=2.526,P=0.043)为独立影响变量.结论 PRC见于90%的SACC,可作为病理诊断参数.Ki-67增殖指数>15%、PRC与未根治性切除为SACC的独立危险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