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95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口腔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1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325种,包括现代肿瘤医学、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等;腺样囊性癌的相关文献由2446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沫逸、周中华、吕春堂等。

腺样囊性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1 占比:96.54%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1.89%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1.57%

总计:954篇

腺样囊性癌—发文趋势图

腺样囊性癌

-研究学者

  • 孙沫逸
  • 周中华
  • 吕春堂
  • 农晓琳
  • 李建虎
  • 步荣发
  • 杨耀武
  • 王磊
  • 吴煜农
  • 周晓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迟增鹏; 周建华; 李文健; 王莹; 徐晓妹; 陈正岗
    • 摘要: 目的 探讨RhoA基因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液氮冻存的20例SACC及正常癌旁组织研磨匀浆,分别提取总RNA和总蛋白检测RhoA的表达情况.同时构建RhoA-siRNA转染2个细胞株SACC-LM和SACC-83细胞进行细胞学实验,实验分为实验组(转染RhoA-siRNA基因),阴性对照组(转染siRNA-NC基因)和空白对照组.通过qRT-PCR检测各组细胞RhoA的mRNA表达并确定转染效率;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RhoA及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分子(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分析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癌旁组织相比,RhoA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在SACC组织中增高(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Rho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E-cadher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增加,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实验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P<0.01).结论 RhoA在SACC组织中表达增高;体外沉默RhoA基因可有效抑制SACC-LM和SACC-8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可能通过作用EMT影响SA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 刘尧; 孙雪梅; 刘畅; 刘月平
    • 摘要: 患者女性,6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于2009年8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胃镜示:食管中段见46 mm×40 mm×20 mm的隆起型新生物,表面略粗糙,质硬(图1)。胃镜下病理活检示:(食管)低分化癌,根据组织学形态,不能完全除外腺样囊性癌。由于活检确定为癌,未进一步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胡永; 赵大勇; 叶金海; 江宏兵
    • 摘要: 上唇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少见,常表现为上唇黏膜下肿块,不易诊断。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上唇小涎腺的A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2年无复发及转移。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上唇ACC的认识。
    • 王莹; 关兵; 徐丽; 张俊中; 常玲美
    • 摘要: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4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均由病理确诊,主要症状为疼痛,鼻塞,鼻出血。单纯行手术治疗10例,手术加放疗23例,单纯行放射治疗1例。结果34例患者随访30例,4例失访,5年存活率为73.3%(22/30),5年复发率为23.3%(7/30)。结论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恶性程度高,易复发,预后差,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本病的生存率。
    • 吴玉斌; 李先明
    • 摘要: 涎腺肿瘤是一种罕见且具有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中的比例小于1%,发病率较低。该病的病理类型复杂,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分为22种病理类型,其中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与腺样囊性癌是其发病率最高的病理类型。初发病例常以外科切除和放射治疗为主,复发或远处转移以系统治疗为主。因肿瘤的罕见性和异质性,经典化疗药物难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且经典化疗药物的疗效有限。涎腺肿瘤的基因突变是其特征,随着靶向治疗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存在的靶点证据越来越多,针对基因改变的靶向治疗丰富了涎腺肿瘤的治疗选择。本文就涎腺恶性肿瘤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与腺样囊性癌亚型中存在已知的基因突变和异常蛋白表达以及相关的靶向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马宝琳; 管玉瑶; 于保婷; 丁军
    • 摘要: 腺样囊性癌(ACC)是来源于涎腺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占所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1%,占所有涎腺上皮性肿瘤的22%。本病的特点是肿瘤缓慢而进行性生长,有神经周围浸润和局部复发的倾向,常导致颅面浸润。目前关于头颈部ACC的MRI表现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例ACC患者资料,分析MRI信号特点,并就其临床、病理及治疗方面作一简短的文献回顾。
    • 吴枫阳; 吴求吉; 杨茜婷; 钟亚华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48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因素。方法以患者总生存率作为观察预后的主要指标,选择11个可能对患者生存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病理因素作为观察指标,根据Cox模型对各指标进行量化赋值。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各因素与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3.5(1~98)月。患者的1、2、5年总生存率为95%、91%、87%。复发14(29.2%)例;出现远处转移患者22(45.8%)例。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远处转移及原发部位与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患者总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腺样囊性癌是头颈部较为罕见的肿瘤,恶性程度较低。复发、远处转移及原发部位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
    • 卢浩; 徐万林; 吴一凡; 朱云; 刘胜文; 杨雯君
    • 摘要: 目的:研究黏蛋白1(MUC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慢病毒(shMUC1)转染对ACC细胞系中MUC1基因进行敲减,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敲减效果;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价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转录组测序筛选MUC1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Wesern blot验证分析。结果:转染MUC1慢病毒后,ACC细胞中MUC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MUC1敲减后A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转录组测序分析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UC1主要通过调控EGFR/ERK磷酸化水平影响ACC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结论:MUC1可通过调控EGFR/ERK磷酸化水平促进ACC细胞的增殖、平板克隆、迁移和侵袭,提示MUC1在ACC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刘蓉蓉; 李特; 赵彦
    • 摘要: 咽旁间隙恶性肿瘤由于位置深在,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且局部浸润广泛,常合并淋巴结转移。由于咽旁间隙解剖关系复杂,多涉及大血管、神经,术野狭窄且暴露困难,尤其是一些肿瘤上极接近颅底的高位咽旁间隙肿瘤,其手术难度极大,术后易遗留声嘶、面瘫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预后不良。暴露充分和良好的术野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此临床医生进行了多种尝试,不断改良术式。该文对2例咽旁间隙恶性肿瘤患者诊治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复习了相关文献。
    • 李立恒; 周军; 张敏; 王芹; 安峰; 张丽娟; 汪佳; 张凡
    •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125)I粒子近距离置入治疗对口腔涎腺腺样囊性癌(ACC)患者相关生长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ACC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联合^(125)I粒子近距离置入治疗。随访3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EG)、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结果:随访3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CC患者缓解率、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93%vs 58.97%,92.86%vs 74.36%)(χ^(2)=5.598,4.932,P<0.05)。治疗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CC患者血清VEGF、bFEG、MMP-9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54±36.25 vs 266.46±32.23)pg/m,(215.42±34.25 vs 276.26±36.12)pg/mL,(493.24±24.36 vs 524.12±30.43)pg/mL](t=3.634,7.732,5.023,P<0.05)。结论:手术联合^(125)I粒子治疗有助于提高ACC患者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VEGF、bFEG、MMP-9含量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