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5篇、会议论文13篇、相关期刊734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船山学刊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第六届中国国际易道论坛、第三届中国国际易道论坛等;王夫之的相关文献由127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学智、徐仪明、陈力祥等。

王夫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55 占比:99.17%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83%

总计:1568篇

王夫之—发文趋势图

王夫之

-研究学者

  • 张学智
  • 徐仪明
  • 陈力祥
  • 袁愈宗
  • 吴戬
  • 朱迪光
  • 李长泰
  • 杨铮铮
  • 章启辉
  • 肖建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志立
    • 摘要: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的叙论中直接表达了“论不及正统”的学术旨趣,在他看来“正统”是一些史家为篡逆之事辩护的理论基础。他指出正统论中的诸多不合理之处,并提出自己关于“正统”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王夫之反对以“正统”论史,但他还是深受其影响,在臧否人物、评论政权时依然采取了一些正统观念的价值取向作为评判标准,在制定《读通鉴论》体例时依然采用中国古代正统史观中的一些做法。因此王夫之并未全盘否定正统观念,而是对其进行批判继承。
    • 吴戬
    • 摘要: 王夫之与钟嵘的诗学兼具儒道互补的特征,他们在创作方法论、艺术效果论、诗体偏好、诗风反思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典范选择、语言风格、社会取向等方面多有差异。相对而言,钟嵘注重灿烂的感性与丰厚的审美意味的统一,呈现出前瞻而纯粹的艺术诉求;王夫之则深刻地认识到审美形态与主体人格、社会风尚的互涵性,强调以隐性关怀、内在超越的方式对现实进行纠偏补弊、正本清源,让诗道和人道回归温雅平和之境,彰显出鲜明的士大夫情怀,其情景化感性的背后沉淀着深刻的理性,较之钟嵘更为复合厚重。
    • 陈军
    • 摘要: 介绍了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新锐精神和王夫之的辩证思维,阐述了他们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的质疑胆略和“证验与类推”的思维特征。通过《柳敬亭传》《论梁元帝读书》的写作实例揭示了他们的批判思想给我们的当代启示。
    • 邹艳
    • 摘要: 湘江之滨,回雁峰下,衡阳曲兰镇湘西村的湘西草堂,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晚年闭门著书之所,始建于清朝康熙十四年(1675)。草堂正厅门额“船山祠”,两边悬挂一副王夫之自题的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这是王夫之对自己终生追求的写照,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使命担当和高尚风骨。他用生命践行了这副对联的主旨,一生勤恳著述,集古今、融百家,建立了一个超越前人、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矗立起一座巍峨的高峰。
    • 刘大先
    • 摘要: 文史写作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官修正史之外,不乏稗官野史、杂录笔记,或记杂事秘辛以彰博闻多识,或考成败经验以明鉴古知今,或借前贤过往之酒杯浇自家郁积块垒。举凡种种,不一而足,以后世眼光看,王夫之《读通鉴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属于史学,而诸多笔记杂感则属于文学,后者很多时候看上去不够端肃,多作为拾遗补阙的材料,很少提出某个新异出奇的观点,或者即便有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议论,也往往缺乏周密论述。
    • 乐爱国
    • 摘要: 王夫之对于义利关系的探讨,大致围绕着程朱所言“仁义未尝不利”而展开。他依据《易传》“利者义之和”、“利物足以和义”,把利于天下百姓看作仁者之事,包含了对利的较多肯定。在此基础上,他发挥程朱的思想,提出“思利害而不悖乎理也,即仁义也”,进而认为“义而可以利”、“义者,利之合”,强调义与利的相互联系,并且不反对主动求利。王夫之晚年所撰《四书训义》以朱熹“四书”学为本,吸取朱熹注《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的思想,既从一般意义上讲义利相合,又针对特殊的政教衰乱之世讲义利对立,并认为此时的谋利之人即是小人,君子应当“喻于义而不迷于功利”,因而反对“计利之心”,要求去除“一己之私利”。王夫之对董仲舒所言“正其谊不谋其利”,虽有质疑,但更多的是肯定,甚至称之为“圣功之始基”,认为董仲舒言义而不言利,并非拒斥利,将义利对立起来,而是要反对现实中将义利对立起来的惟利是求,这与朱熹对董仲舒所言的解读与推崇是较为一致的。王夫之继承和发挥程朱义利观而形成的既重义又不轻利、且不反对主动求利的义利观,是对儒家义利观的新发展。
    • 何小英; 高卓亚
    • 摘要: 建立在家族制农业经济组织基础上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父权家长制和家族伦理的扩大和延伸。王夫之摒弃以君主为核心的私忠,重新构建以国家、民族为前提的公忠,从而动摇了君主家天下的伦理基础,而且提出“家国殊等”“环相而治”“虚君共和”的新型君臣伦理形态。王夫之将政治从传统伦理中剥离,成为中国古代伦理政治观转变的标志性人物。
    • 何振; 葛恒刚
    • 摘要: 王夫之通过《明诗评选》《夕堂永日绪论》建构出别具一格的明诗史。这一明诗史由“雅”“俗”两条脉络交叉演进,整体呈螺旋式下降的态势。“俗诗史”“雅诗史”分具不同特征:前者不断扩展,循环往复;后者总体在衰落,靠“天才”推动发展。较之中年时期,王夫之暮年的诗歌史视野有所拓展,儒家义理观得到强化,诗教意识更加明显。他以明代庙堂文化为基础,借助建构明诗史,来全面总结诗歌史,争夺风雅正统和“兴文明之治”。
    • 乐爱国
    • 摘要: 明末清初,王夫之依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论语》“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并且认为当时重要的朱子学者吕留良的解读是主见成说,与朱熹《集注》相违背,因而提出批评。然而事实上,吕留良同样是依据朱熹《集注》进行解读,特别强调平时的居敬涵养、慎独省察,讲的是“平生本领”,与王夫之强调“在此三者上用工夫”相一致,以致于他的朱子学研究,后来仍得到王夫之的肯定,从而表明他们在朱子学研究上并无根本的差别,且具有共同的旨趣,而有助于明末清初朱子学的复兴。
    • 胡诗黎
    • 摘要: 王夫之诗论中的镜喻可分为三类:心镜取影、两镜相照和一镜空函。这些镜喻受到了华严宗哲学中"圆融"思想的影响。心镜取影是以诗中主人公的心为镜照见万象。两镜相照则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相涵相摄,时空、情景、物象、哀乐等都能成为互照的两镜。一镜空函是用一面镜子收纳一切来比喻大开大阖的笔力或诗歌整体意境。王夫之诗论中镜喻最终都归结于要求诗歌达到自然浑融的境界,而没有人工刻写的痕迹,这与华严宗所说的"圆融"境界非常相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