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殖发育

生殖发育

生殖发育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作物、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7013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科学教育、昆虫学报、生物学教学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计划生育学学术会议、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等;生殖发育的相关文献由450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世清、吴德生、喻晓云等。

生殖发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1.77%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7013 占比:98.02%

总计:7155篇

生殖发育—发文趋势图

生殖发育

-研究学者

  • 徐世清
  • 吴德生
  • 喻晓云
  • 喻树迅
  • 张宏宇
  • 张浩
  • 张芮
  • 张蒙
  • 王娟
  • 王寒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娟; 刘翼; 姚丹妤; 邹景伟; 肖世和; 孙果忠
    • 摘要: 由春季低温引发的倒春寒是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为准确评价倒春寒的危害程度与小麦植株发育阶段的关系,本研究以春性品种中麦8444为试验材料,在可控环境条件下,比较了不同幼穗分化发育阶段的小麦遭受低温后的冻害症状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小麦植株发育叶龄和幼穗分化阶段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小麦植株的茎和叶片受冻害的程度随着温度降低和发育进程而呈现加重趋势,株高、穗长和结实率随着温度降低和发育进程而呈现降低趋势。二棱末期(S2.25)至小花原基分化期(S3.5)、药隔期(S5)至柱头羽毛突起期(S7)是幼穗发育过程中对低温敏感性发生明显变化的两个阶段。综合茎、叶、穗等器官对低温的耐受性,减数分裂期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小麦的倒春寒抗性水平。
    • 曲江雪; 覃清圆; 刘涛; 严杰
    • 摘要: WFIKKN2属于整合蛋白家族成员,是近年新报道的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成员的胞外结合蛋白,在卵巢、睾丸、大脑和肌肉组织中高表达,与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肌肉生长抑制素、生长分化因子11、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等因子特异性结合,但是具体作用尚不清楚。已知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参与精子发生,肌肉生长抑制素、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参与卵子发生和卵泡发育,推测WFIKKN2可能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因子的功能正向或者负向调控生殖细胞发生。本文围绕WFIKKN2及其互作因子在调控生殖细胞发生与发育的机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 穆榕博; 张桦; 周亮第; 刘豪; 姚正培; 任燕萍; 王波; 马丽; 杨文艳
    • 摘要: 【目的】验证梭梭NAC转录因子基因(HaNAC12)的抗逆功能,以期解析梭梭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为梭梭及其他作物抗逆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HaNAC12基因在干旱、高盐、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分析。利用同源重组法、农杆菌介导喷花法、喷洒除草剂等方法构建并筛选HaNAC12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在不同胁迫处理后测定其与野生型(WT)在萌发率、气孔开度、相对含水量、株高、生长速率和生理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并以正常生长的植株为对照,验证HaNAC12基因在拟南芥逆境胁迫下的抗逆功能。【结果】HaNAC12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干旱胁迫12 h时极显著高于0 h(P<0.01,下同),盐胁迫1 h时极显著高于0 h,ABA处理3和12 h均显著高于0 h(P<0.05,下同)。筛选获得3个高表达量的T3代转基因株系HaNAC12-1、HaNAC12-2和HaNAC12-3。种子干旱胁迫后WT的最终萌发率为45.00%,3个转基因株系的最终萌发率为66.11%~85.00%;种子盐胁迫后WT的最终萌发率为36.42%,3个转基因株系的最终萌发率为49.38%~58.64%。自然干旱和高盐胁迫下WT出现明显的干枯、枯黄现象,而3个转基因株系未出现干枯;自然干旱胁迫下3个转基因株系出现了提前抽薹、早花等生殖发育加速现象,且植株生长速率比WT快。苗期自然干旱胁迫后WT的气孔开度缩小67.54%,3个转基因株系的气孔开度分别缩小了91.08%、83.14%和85.04%,且HaNAC12-1、HaNAC12-2和HaNAC12-3株系的相对含水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WT。干旱和盐胁迫后3个转基因株系的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胁迫前明显上升,其中,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上升幅度较WT大,而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含量上升幅度较WT小。【结论】拟南芥过表达HaNAC12基因可增强拟南芥在萌发期和苗期对干旱和高盐胁迫的抗性,干旱胁迫可促进拟南芥开花,说明HaNAC12基因可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和耐盐性。
    • 李构思; 张雅玲; 马坤; 谢勇尧; 陈乐天
    • 摘要: 植物育性与生殖发育不仅与植物繁衍后代息息相关,也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的遗传基础。探究作物生殖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是植物发育研究的重要科学内容,也是农作物杂交育种的重要需求。蛋白质修饰是重要的翻译后调控方式,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近年来,植物育性调控和生殖发育的分子网络调控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尚未系统总结蛋白质修饰在该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为此,本文总结了磷酸化、泛素化、SUMO化和糖基化等多种蛋白修饰类型在植物育性调控和生殖发育阶段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 摘要: 气候变暖是影响水稻生产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为此,在稻属野生种资源中发掘水稻生殖发育时期耐高温基因资源,对培育水稻耐热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江西省农科院科研团队发现了我国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水稻耐高温基因,该基因可以应用于农业生物技术育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高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为水稻耐高温育种的分子改良提供了基因储备和材料基础。
    • 郑庆伟
    • 摘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虫害与生物安全创新团队利用动态转录组分析、基因沉默技术开展了保幼激素调控龟纹瓢虫卵子发生和卵黄生成研究,从生理水平与基因转录水平阐述了保幼激素对龟纹瓢虫生殖发育的调控作用,为龟纹瓢虫的规模化人工饲养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基因组学(Genomics)》上。
    • 孙翔; 程丽军; 刘志文; 李超
    • 摘要: 近30年来,长度为几十个氨基酸的植物小肽激素被发现广泛参与到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小肽激素在极低浓度下起作用,主要介导相邻细胞间通信.在植物生殖发育过程中,雌性器官和雄性器官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很多种小肽被发现参与到雌雄互作过程中.文章对柱头和花粉互作过程中的一些小肽家族的功能、信号转导途径和进化等研究进展加以介绍.
    • 陈慧芳; 杨天浩; 蔡健锋; 李超; 白银山
    • 摘要: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由初始转录RNA反向剪接,形成的闭合环状RNA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因不受RNA外切酶切割,所以稳定存在时间长.主要通过海绵吸附作用竞争性结合miRNA调节基因表达.circ-RNA分子鉴定及其生理调控作用成为近几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circ-RNA的生成过程、在早期胚胎发育调控以及配子发育过程中的数量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吕慧超; 李秉钧; 焦绪栋
    • 摘要: 单环刺螠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常见底栖经济类无脊椎动物.由于海岸带开发导致的生境破坏,以及滥采滥捕、环境变化等因素,近年来单环刺螠的自然资源量明显减少.开展单环刺螠相关生理、生态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综述了单环刺螠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围绕螠虫动物的归类、生殖发育、活性物质开发利用等,探讨以单环刺螠为代表的螠虫类动物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