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盐酸羟胺

盐酸羟胺

盐酸羟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5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62844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冶金分析、新疆有色金属、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会议、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等;盐酸羟胺的相关文献由80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强、唐强、任立军等。

盐酸羟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2844 占比:99.61%

总计:63087篇

盐酸羟胺—发文趋势图

盐酸羟胺

-研究学者

  • 周强
  • 唐强
  • 任立军
  • 韩己强
  • 丁华平
  • 马长庆
  • 姜顺波
  • 张纪军
  • 靳辉
  • 高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柳聪慧; 徐颖; 鲁逸文; 王宏社
    • 摘要: 腐殖酸是一种无毒、非金属、价格低廉和来源广泛的大分子有机物质。以腐殖酸为催化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由醛和盐酸羟胺反应合成了腈类化合物。研究了催化剂用量、溶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醛1.0 mmol,盐酸羟胺1.2 mmol,催化剂腐殖酸0.1 g,NMP 2 mL,在110°C下反应5~8 min可以获得较高产率的产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该法具有产物收率高、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催化剂绿色并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 马巧璐; 董海山; 王婷; 王栋
    • 摘要: 在采用盐酸羟胺(HAH)强化Fenton体系(Fe^(2+)/H_(2)O_(2))降解苯胺(AN)的过程中,水中常见离子对降解效果存在重要影响。针对该问题,以AN模拟废水为实验对象,采用单变量法对HAH/Fe^(2+)/H_(2)O_(2)体系降解AN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水中常见阴离子(Cl^(-)、NO_(3)^(-)、SO_(4)^(2-)、H_(2)PO_(4)^(-))、阳离子(K^(+)、Na^(+)、Mg^(+))、天然有机物富里酸(FA)对AN降解的影响,并通过叔丁醇(TBA)抑制实验验证体系中的活性自由基。结果表明,Cl^(-)、H_(2)PO_(4)^(-)和FA对该体系去除AN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其中H_(2)PO_(4)^(-)抑制作用大于Cl^(-);而NO_(3)^(-)、SO_(4)^(2-)和阳离子Na^(+)、K^(+)、Mg^(+)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最后TBA的加入降低了AN的去除率,验证了体系中的活性自由基为·OH。实验结果丰富了苯胺降解的研究,表明其在工业废水的处理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张传保; 冯柏成; 王永琪
    • 摘要: 通过自制Ni-Mo复合金属催化剂来合成一类杂环伯胺,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面积(BET)分析,发现自制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在呋喃甲胺的合成中最高收率达96%以上。同时合成过程分两步对相应的醛进行还原胺化。胺化步骤先使用盐酸羟胺合成肟,再通过Ni-Mo复合金属催化剂进行还原。该过程采用氨甲醇溶液,避免了使用氨气或浓氨水,该方法操作简便,中间体稳定,并获得了良好的收率。
    • 徐颖; 柳聪慧; 王宏社
    • 摘要: 分别以肉桂醛和茴香醛与盐酸羟胺分别为原料,在无催化剂存在下通过一锅反应高效合成了肉桂腈和茴香腈。考察了肉桂醛和茴香醛与盐酸羟胺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剂等因素对肉桂腈和茴香腈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肉桂醛和茴香醛的加入量均为0.05mol,盐酸羟胺的加入量为0.06mol,即肉桂醛和茴香醛与盐酸羟胺的摩尔比均为1∶1.2,反应温度均为110°C,合成肉桂腈的反应时间为5h,产率在86.3%以上,合成茴香腈的反应时间为4h,产率在90.6%以上,此方法提供了简单高效合成肉桂腈和茴香腈的新策略。
    • 傅晓日; 魏新颜; 张伟; 闫武鹏
    • 摘要: 文中对比了盐酸羟胺(HAH)、抗坏血酸(ASC)、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钠(SAS)对谷氨酸-Fe(Ⅱ)催化过碳酸钠(SPC)[GLA-Fe(Ⅱ)/SPC]体系降解地下水中苯的作用;考察了HAH浓度、水质条件对HAH强化GLA-Fe(Ⅱ)/SPC[HAHGLA-Fe(Ⅱ)/SPC]体系中苯降解的影响;探究了HAH对GLA-Fe(Ⅱ)/SPC体系中主体活性氧自由基产生的强化作用,以及主体活性氧自由基在苯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最后,考察了HAH-GLA-Fe(Ⅱ)/SPC体系在实际地下水修复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HAH、ASC和SAS促进了苯的降解,且HAH促进效果最佳,但过量的HAH不利于苯的去除;HO·是GLA-Fe(Ⅱ)/SPC体系降解苯的主导自由基,HAH强化了HO·的产生,提高了HO·强度;O·^(-)_(2)也一定程度参与了苯的降解,但HAH对O·^(-)_(2)产生的影响可忽略;高浓度的Cl-和HA不利于苯的降解,但HCO_(3)^(-)对苯降解的抑制效果最显著;酸性条件有利于苯的降解,但碱性条件显著抑制苯的降解;HAH-GLA-Fe(Ⅱ)/SPC体系对实际地下水中苯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 摘要: 近日,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盐酸羟胺和硫酸羟胺产品“绿色循环经济新工艺开发项目”通过了浙江省化学会等组织的专家组鉴定。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技术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戚瑶芳; 郭芳艳; 曹庆峰; 翟羽佳; 许士林
    • 摘要: 废水中有机物的高级氧化是现有企业常用的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其中芬顿氧化体系是处理高COD难降解废液最普遍适用的方法。本文针对解决传统芬顿氧化体系降解高COD难降解废液过程中三价铁的累积导致反应效率慢等情况,采用引入盐酸羟胺还原剂加入芬顿氧化体系中强化预处理处置环节效果,高效降解高COD难降解废液。
    • 徐艳梅; 韩彬; 郝丽娟; 高燕霞; 张素平
    • 摘要: 建立离子色谱-电化学法测定阿奇霉素中残留的盐酸羟胺。以IonPac CS16 阳离子交换柱(250 mm×4 mm)为分析柱,IonPac CG16 阳离子交换柱(50 mm×4 mm)为保护柱;采用30 mmol/L甲磺酸溶液为淋洗液梯度洗脱,流量为0.8 mL/min;柱后中和试剂为500 mmol/L氢氧化钠溶液,流量为0.3 mL/min;采用电化学检测器进行检测,电极材料为金电极,参比电极为pH-Ag/AgCl复合电极;柱温为35 °C;进样体积为25 μL。盐酸羟胺的质量浓度在0.004 2~4.2 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盐酸羟胺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62ng/mL和0.207 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50%~100.4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n=9)。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阿奇霉素中痕量盐酸羟胺残留的检测。
    • 董志浩; 张娇
    • 摘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氮时,三价铁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干扰强度随着三价铁浓度的增加、硝酸盐浓度的降低而增加;三价铁对硝酸盐氮测定结果的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逐渐增强,当pH7时,干扰迅速增强,当pH值为11时,相对误差达530%.盐酸羟胺对三价铁有较好的掩蔽效果,当pH值为3、三价铁与盐酸羟胺的质量浓度比为1.4:1时,掩蔽效果最好;当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1~3 mg/L且三价铁浓度低于5 mg/L时,硝酸盐氮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小于5%.
    • 余天华; 覃敏; 何杰芳; 许婷婷
    • 摘要: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不同结构的CuO/SiO2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催化盐酸羟胺直接胺化苯生成苯胺的性能,利用单因素法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发现,Cu-O-Si是胺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具有MFI结构的CuO/SiO2(CuO/MS-1)晶化度高,在反应中稳定性强、活性好.在0.1 g 2.5%CuO/MS-1,2 mL水和8 mL乙酸溶剂中,1 mmol苯和1.2 mmol盐酸羟胺在70°C下反应3.5 h,苯的转化率、苯胺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76.2%、75.6% 和99%,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