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美育思想

美育思想

美育思想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2年内共计52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2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3190篇;相关期刊387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生活教育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当代中国美学文艺学理论建设暨纪念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转型期中国美学问题学术研讨会暨《曾繁仁美学文集》出版座谈会、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等;美育思想的相关文献由511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全兴、祁海文、何齐宗等。

美育思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2 占比:13.51%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65%

专利文献>

论文:3190 占比:85.84%

总计:3716篇

美育思想—发文趋势图

美育思想

-研究学者

  • 姚全兴
  • 祁海文
  • 何齐宗
  • 刘彦顺
  • 朱金楼
  • 李榷
  • 王列盈
  • 彭陈
  • 朱鹏举
  • 李天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立元
    • 摘要: 马克思的美育思想,是其整个哲学、美学思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西方美学、美育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应该从共产主义学说的视域来考察、把握马克思美育思想的精髓。马克思关于美育的根本目标、实际上也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根本目标,就是达到每个个体和整个人类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本文首先重点考察了马克思的自由观和全面发展观。接着,从三个阶段具体论述了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总体上同步发展的思想:第一阶段,最初的社会形态,体现为原始的丰富性;第二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体现为人的潜能的片面化、畸形化日益加深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逐渐集聚;第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体现为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丰富个性”。最后,集中概述了马克思的美育观。
    • 闫帮仁
    • 摘要: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美育目的上,强调以美化人,以“成人、成己”为导向,注重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人格;在美育功能上,注重以美育人,通过诗、乐等文学艺术的愉心愉志、潜移默化之功能,促进道德修养;在美育原则上,强调以善引美,注重内在修养与外在形态相得益彰的君子人格美;在美育手段上,强调以美引德,把诗、乐等艺术教育作为人性涵养和道德引领的重要手段。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这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培育浓厚的人文关怀、高尚的精神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积极进取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王雅丽; 杨文婷
    •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美育经历了“是否应纳入全面发展教育”的争议,到90年代末被写入教育方针,至近十年,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提并论,学校美育研究不仅获得了长足发展,也对政策和实践落地产生了积极作用。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为依据,对1980年至2020年这段时期的学校美育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美育研究不仅在数量上持续增长,研究主题也得到拓展,并有向实践领域集中的趋势,学校美育课程、美育一体化实践已成为当前研究重点。但是,有关美育本质、美育思想、美育实践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问题的探讨仍有待加强,对生态美育、传统文化美育等这类新兴主题也需给予充分的重视。
    • 何齐宗; 蒋婷燕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育学术研究已走过40余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也存在需要正视和有待改进的问题。当前,美育学术研究需要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深化美育基本理论认识,促进美育学的学科发展;强化美育思想边界意识,重视外国美育思想探讨;增强美育研究的实践性,关注当今美育的现实问题;提高美育学术科学水平,开展跨学科的协同研究。对美育学术研究的前瞻性思考及其未来发展路向的探索,将为提升美育学术研究的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章雅萍
    • 摘要: 陶行知先生曾感慨:“让我们歌颂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人生、真善美的创造。”陶行知先生的美育思想其实与语文课程的基础特点是一致的。语文教材是编者智慧凝结,也是作者情感和心血的体现,文本中的人、事、物、景皆具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 孔涛
    • 摘要: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根本特征可归结为世间超越性这一本质属性。儒家美育思想的世间性可概括为生命本位性、世俗情感性、自证自为性、包容性,其超越性可概括为天道性、和乐性、气节性。儒家美育思想的超越性寓于世间性之中,世间性与超越性是相辅相成、体用不二的关系。
    • 朱立元
    • 摘要: 马克思美育思想是从他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出发,对整个西方美育思想传统,特别是对德国古典美学、美育思想批判的继承和发展,达到全面超越的结果。德国古典美学、美育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唯有深入历史哲学层面,考察其重要代表人物美育思想的根基,才有可能更加深刻地揭示其内在本质。也只有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对德国古典美学、美育思想超越的根本性和革命性。
    • 丁同芳; 卢长娥
    • 摘要: 《理想国》蕴含着重要的美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更好地实施美育具有重要价值。首先,柏拉图在书中提出“形式之美”与“内容之美”的概念,创造性地将美的事物与美自身作出有效区分。其次,《理想国》的写作方式与语言特点具有巴赫金所言的“复调式”特征,本身就具有美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充满设计感、流动感的对话体中。最后,柏拉图论述美、善与真及它们之间的恰当关系,认为只有拥有了善,即实现了灵魂转向,才具备了认识美自身与美的事物的能力。运用词频分析方法,挖掘文本语词的美,具体呈现柏拉图美育意图,提出学校实施美育应当学习和借鉴古老的美育智慧,将柏拉图美育思想与学校美育实践有效融合,达到高质量学校美育的目的。
    • 刘颖; 吴卫; 吴彦臻; 贺雅洁
    • 摘要: 在社会的动荡与变革中,颜文樑的艺术道路充满了曲折与艰辛。颜文樑辛勤耕耘,坚守在美术教育的第一线,用先进的美育思想促进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他奠定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颜文樑以谦逊、坚韧的精神对艺术进行传播,并用毕生精力投入到艺术的实践、教育与传授中去,为我国的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林妮妮
    • 摘要: 美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发现美、追求美,让美融入生命,让美无处不在。唯有将“美”的理想落实到位,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层,才能保证其品德纯正,成为其精神财富的主要来源。高职院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美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人才培养综合水平。高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对美育教育进行思考与实践,自觉承担高职院校美育教学改进任务,充分发挥美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