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乐教

乐教

乐教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7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音乐、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3篇、专利文献6304篇;相关期刊501种,包括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考试周刊、人民教育等; 乐教的相关文献由624位作者贡献,包括雷永强、张国安、王琴等。

乐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3 占比:9.65%

专利文献>

论文:6304 占比:90.35%

总计:6977篇

乐教—发文趋势图

乐教

-研究学者

  • 雷永强
  • 张国安
  • 王琴
  • 王齐洲
  • 祁海文
  • 徐照明
  • 任德昕
  • 刘桃秀
  • 刘远刚
  • 唐鹤轩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程勇
    • 摘要: 基于历史逻辑和圣王信仰,古文经学家将《周礼》《左传》视作礼乐秩序、礼乐制度的构想与实证,如此,对诗、乐、舞所做的典章制度设计也就具有了政治和文化层面的典范性。其核心思想是,完美的政治必得依据礼乐治国的理念,通过人性和人情的力量,通过由礼统摄而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审美化,造就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为此,需要在国家官制体系中设置职官,通过乐教和诗教,实现礼乐生活的制度建构。
    • 钟艳艳
    • 摘要: 作为清中后期的失落文人,杨懋建以《京尘杂录》获得生活资本和情感寄托。从民间戏曲史的写作自觉出发,作者刻画了伶人对儒家道德价值的贴合和对仙佛气质的附丽形象,深化了戏曲的乐教内涵。与剧作家以剧情烘托乐教主题的方式不同,杨氏的乐教观念以记述现实的、真实的伶人世界为依托。通过对比梨园中“标准”与“反标准”的两种伶人性格,作者记述了伶人这一特殊群体对儒家价值观的实践与反叛,同时描述了当儒家价值观退场时佛道及民间信仰的出场与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杨氏隐晦地表达着对自身正在参与的教化事业的犹疑。
    • 程苏东
    • 摘要: 随着周人宗法制度的崩溃,宫廷音乐呈现出僭越、尚奢等弊端,各种夷俗新声也大量进入宫廷,宫廷音乐的正当性由此受到墨家、法家士人的激烈批评。作为礼乐文化的推崇者,儒家士人也开始重新思考音乐的价值,《荀子·乐论》由此提出“以道制欲”的命题,强调“道”的体悟在乐教传习中的关键意义。《礼记·乐记》进一步提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在强调乐德的同时,也表现出轻视乐艺的倾向。这种重“道”轻“艺”的乐教观念对汉代经学影响深远,最终限制了儒家乐学的发展。
    • 刘佳
    • 摘要: 心中有学生、眼中有体系、手中有策略。--刘佳她始终秉承“乐教爱生”的教育理念,以悦纳为起点,听心声、观现实、看未来,不断探索更优的教育路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她认为好的教育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她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会用心查阅资料,细心分析学情,深入研读教材,反复揣摩编者意图。
    • 白雪
    • 摘要: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是否适用于教育、教学需要,不仅取决于情感的强度大小,而且取决于情感的效能如何。所谓效能是指情感的性质是积极增力性或是消极减力性的问题。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对活动效果来说,以保持愉快的积极性情感为最佳。这一发现表明教师应始终保持以愉快心境为主导的情感状态。在提倡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本着为师生共创一个乐学英语、会学英语;乐教英语,善教英语的轻松的语言学习氛围的宗旨,无疑对英语教师的愉快的积极性教育情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卢明; 朱纯
    • 摘要: 长沙市南雅望城学校是望城区人民政府、望城经开区和长沙市南雅中学为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联合创办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特色鲜明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坐落于雷锋大道奥莱城南部,占地82亩,环境优雅,教学设施一流。学校规划开设54个教学班,提供2520个优质学位。学校现有教学班40个,在校学生1879人,教师112人,拥有一支厚德博学、乐教善思、求实笃行的教师队伍。
    • 王齐洲
    • 摘要: 近人刘师培据传世文献认定虞舜时代即有“乐教”,且将其基本内涵理解为音乐(含歌舞)教育。考古学已经证明,新石器时代即有乐器与歌舞的遗存。不过,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虽有“乐”字,却均为地名而不指音乐,周公时代才以“乐”指称人内心的愉悦,这种愉悦虽包含音乐却不特指音乐。明晰的“乐教”思想、完备的“乐教”体系及有效的“乐教”管理是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的。虽不能说原始音乐歌舞对周代“乐教”没有影响,但二者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前者是服务于“通天”的巫觋文化,后者是落脚于“治民”的世俗文化。前者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在任何一个史前民族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后者的文化精神却只有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中才绽放异彩。如果说“制礼”乃“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那么,“作乐”则是用以协和万邦、融洽上下、调节情感的文化创制,其旨则在让周人这一“道德之团体”在宗法封建的制度环境下享有和谐生活与艺术感受,培育出快乐精神,以保周天下的长治久安。因此,“乐教”是礼乐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制度保障,培养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向度和民族性格,故值得特别珍视和努力弘扬,以促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 梁鹤; 王柏力
    • 摘要: 从周代大学、汉代乐府、唐代教坊和梨园到近代学堂乐歌,不同历史时期的乐教活动虽因当时的政治主张与文化政策的不同而在目的、形式与内容上各有所异,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音乐都在其形而下的技巧性、表演性,形而上的哲学性、审美性两方面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发挥效应,并间接地对社会产生影响。正是基于人们对音乐所具有的多元功能的普遍共识,音乐教育活动一直在社会各个阶层以不同方式持续开展,“以乐化人”的音乐价值观也成为指导和实施不同时期乐教行为的思想动因。
    • 王齐洲
    • 摘要: 在儒学教育中,“乐教”的传承最不明晰,《乐经》之有无一直是学术争论的焦点。战国初年,孔子弟子子夏在魏国从事儒学教育,培养了大批儒学人才。魏文侯作为子夏弟子,不仅服膺儒学,向子夏请教“乐”学问题,而且撰写《孝经传》宣传儒学思想,在其国内推行儒学教育。他的乐工窦公保存有《大司乐》文本,应该和当时魏国所推行的礼乐教化有关。因此,《大司乐》应该是儒学“乐教”文献,而《乐记》则极有可能是子夏、窦公等人对《大司乐》的具体解说。事实证明,子夏在魏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乐教”理论和实践。通过现存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推断,《大司乐》是孔子晚年确定的儒学“乐教”教材,涵盖了儒学“乐教”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孔子逝后,子夏将其带到魏国加以传播,魏国乐工窦公保管了这份文献并由其后人献给了汉文帝。《大司乐》后来被整合进《周礼》中,长期作为儒家“礼学”文献,掩盖了它实际上是古《乐经》的事实。
    • 汪晓露
    • 摘要: 孔子倡导将“乐教”融入到教学中,蔡元培先生把中国古代的“乐教”称为“美育”。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倡导“美育”的第一人,开创了我国高校以美育进行道德教化的先河。由此,我国开始重视美育教育,把美育定位于人文素养培养,并逐渐形成了美育和德育的内在融合,体现出浓重的家国情怀。新时期美育被列入我国教育方针,要求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着眼于塑造美好心灵、使人身心健全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