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5362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临床肾脏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山西省肾脏病学术会议血液净化质量培训会议、全军第十一届实验动物专业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华北肾脏病研讨会暨北京2008年肾脏病年会、河北省肾脏病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会议等;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文献由37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伏友、张丽萍、杨林等。

肾小管间质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5362 占比:99.61%

总计:25462篇

肾小管间质损伤—发文趋势图

肾小管间质损伤

-研究学者

  • 刘伏友
  • 张丽萍
  • 杨林
  • 段绍斌
  • 彭佑铭
  • 李宇红
  • 李瑛
  • 杨万霞
  • 王建荣
  • 蒋新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超; 齐欢; 朱晓亮; 王银平
    •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通腑法对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肾间质纤维化、血清FGF23及Klotho蛋白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94例慢性肾脏病早中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对症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益气化瘀通腑法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TGF-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蛋白、胱抑素C(Cys-c)和尿N-乙酰-D-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结果:经秩和检验显示,研究组疗效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F-1、TIMP-1含量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GF23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Klotho蛋白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ys-c、NAG含量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通腑法对慢性肾脏病早中期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肾间质纤维化、调节血清FGF23及Klotho蛋白水平,并可能通过纠正钙磷紊乱的作用机制保护肾小管间质。
    • 宿家铭; 彭景; 陈海敏; 周盈; 史扬; 董昭熙; 温雅轩; 林子萱; 柳红芳
    • 摘要: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多芯片联合分析方法和机器学习技术探索糖尿病肾病(DN)肾小管间质损伤相关基因并阐释其潜在作用机理,为DN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从GEO数据库检索获取4个DN肾小管间质组织基因表达数据集,其中GSE30122、GSE47185和GSE99340作为联合芯片数据集,而GSE104954作为独立验证数据集。使用R语言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本论(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进一步利用LASSO回归、SVM-RFE和RF机器学习算法筛选核心基因,同时进行外部验证和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最后借助Nephroseq数据库探索其对DN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结果:共获取107个DEGs,富集分析发现DN肾小管间质损伤主要涉及适应性免疫应答、淋巴细胞介导免疫、免疫效应器过程调节等免疫相关功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补体和凝血级联、吞噬体、Th1和Th2细胞分化等免疫炎症相关通路,此外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ECM-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也显著富集。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发现DN肾小管间质组织中记忆性静息CD4 T细胞、γδT细胞、静息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上调,CD8 T细胞下调。最后机器学习筛选出MARCKSL1、CX3CR1、FSTL1、AGR2、GADD45B为核心基因,且具有良好的诊断与预测效能。结论:免疫失调和炎性反应、细胞因子作用、细胞外基质沉积为DN肾小管间质损伤核心病理机制,同时MARCKSL1、CX3CR1、FSTL1可能为DN诊断与预测潜在生物标志物。
    • 张璐; 陈澄; 翁梅婷; 郑爱萍; 苏美玲; 王庆文; 蔡月明
    • 摘要: 目的:观察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肾小管间质损伤(tubulointerstitial damage,TID)情况及自身抗体与LN患者TI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且经肾脏活组织检查证实为LN的患者,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及临床数据,按肾小管间质炎症(tubulointerstitial inflammation,TII)及肾小管间质瘢痕形成(即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interstitial fibrosis/tubular atrophy,IF/TA)的情况分为中重度组及无或轻度组。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患者临床指标、自身抗体与TII或IF/TA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26例患者,中位年龄32(26,39)岁,201例(89%)患者为增殖型LN,中重度TII和中重度IF/TA分别为67例(30%)和76例(34%)。自身抗体方面,中重度TII患者比无或轻度TII患者血清抗RNP抗体阳性率低(34%vs.51%),中重度IF/TA比无或轻度IF/TA患者抗核糖体P蛋白(anti-ribosomal P protein,anti-P)抗体阳率低(19%vs.33%)。其它临床指标方面,与无或轻度TII患者相比,中重度TII患者增殖型LN占比更高,血清肌酐值更高,肾小球滤过率更低,且合并高血压和贫血更多,既往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史的初治患者更少;IF/TA以上临床指标结果与TII一致。结论:抗RNP抗体和anti-P抗体可能分别是TII和IF/TA的潜在保护因素,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讨自身抗体与TID的关系,以制定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进而最终改善LN患者的生存率。
    • 印媛君; 郭燚; 唐比强; 毛稳; 赵娜; 杜月光
    • 摘要: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SIRT3轴在Zucker糖尿病肥胖(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16只清洁级雄性ZD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SIRT1过表达组,另将ZL大鼠8只设为正常组.建模成功后,分别检测尿蛋白(urinary protein,UP)、尿微量蛋白(urinary albumin,U-ALB)、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Masson染色后,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SIRT1和SIRT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肾组织SIRT1、SIRT3、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p62和Parkin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G、UP、U-ALB和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SIRT1和SIRT3 mRNA表达下降(P<0.05),SIRT1、LC3Ⅱ/Ⅰ和Parkin等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6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肾间质α-SMA阳性细胞数增加(P<0.01);肾小球呈局灶性纤维化,局灶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坏死及萎缩,出现管型,肾间质纤维增生.与模型组比较,SIRT1过表达组FBG、Scr和U-ALB水平均降低(P<0.01,P<0.05);SIRT1和SIRT3 mRNA表达增加(P<0.05,P<0.01);SIRT1、SIRT3、LC3Ⅱ/Ⅰ和Parkin等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p6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肾间质 α-SMA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结论]SIRT1/SIRT3信号轴可能通过改善线粒体自噬,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 李鑫; 陈雪雯
    • 摘要: 目的 评估尿液肾损伤因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狼疮肾炎(LN),特别是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LN患者尿液KIM-1、NGAL、MCP-1水平,评估其与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活动期LN患者KIM-1、NGAL、MCP-1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5);尿液KIM、NGAL与eGFR、血清肌酐、尿蛋白呈正相关(均P<0.05);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尿液KIM-1、NGAL、MCP-1水平的升高程度不同;尿液KIM水平与活动性指数AI、细胞性新月体、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小管萎缩呈正相关(P<0.05);尿液NGAL/MCP-1水平与细胞性新月体呈正相关(P<0.05);活动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患者的尿液KIM-1、MCP-1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肾间质损伤患者(P<0.05);同时伴有活动性与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患者尿液KIM-1、NGAL、MCP-1水平显著高于仅有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3种指标联合检测可较好地预测活动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结论 尿液KIM-1、NGAL、MCP-1联合检测在预测肾间质损伤方面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王群文; 刘晓刚; 解汝娟; 高芃; 刘亚楠; 刘先双
    • 摘要: 目的 探讨IL-17在原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3例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按照病理分期分为Ⅰ 、Ⅱ 、Ⅲ期3组,对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肾活检病理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另将43例患者按照有无肾小管及间质损伤分组,分析IL-17与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管及间质损伤的关系.结果 Ⅱ期和Ⅲ期血清IL-17水平高于Ⅰ期(P<0.05),Ⅲ期尿液IL-17水平高于Ⅱ期(P<0.05),Ⅲ期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不同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患者血清和尿液IL-1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与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管及间质损伤有关.
    • 郭维康; 刁宗礼; 刘文虎
    • 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IMN)合并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指标的关系,为临床上早期发现IMN肾小管损伤及改善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IMN的初治住院患者共40例,根据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肾小管间质损伤组(40例)及重度肾小管间质损伤组(16例),收集患者血压、年龄、性别、血肌酐以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等临床资料并通过比较明确肾小管间质损伤的预测因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使IMN肾小管损伤的风险增加6.33倍.血清肌酐每升高10μmmol/L、血清尿素氮每升高1 mmmol/L,预示发生肾小管损伤风险分别增加4.83倍和1.74倍.尿α1微球蛋白每升高1 mg/dl,预示肾小管损伤风险增加1.33倍.将上述变量选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有血清肌酐是发生严重肾小管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调整后的OR值为7.20,95%CI:1.70~30.38,P=0.007.结论 血肌酐水平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MN患者肾小管损伤的独立预测因子.%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of 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 with tubulointerstitial impairment,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IMN renal tubular impair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prognosis.Methods Patients with IMN diagnosed as nephrotic syndrome were screened and divided into mild tubulointerstitial impairment group and severe tubulointerstitial impairment group. Blood pressure, age, gender, serum creatinine and tubulointerstitial damage scores were collected. These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renal tubular interstitial impairment. Results Un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ypertension combined increased the risk of IMN tubular impairment by 6. 33 times. For every increase10 μmmol/L of serum creatinine and increase 1 mmmol/L in serum urea nitrogen, the risk of renal tubular impairment increased by 4. 83 times and 1. 74 times, respectively. Each 1 mg/dl increase in urinary α1 microglobulin predicted 1. 33 times increase in the risk of tubular impairment The above variables were selected into the logistic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nly serum creatinine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severe tubular damage. The adjusted OR is 7. 20, 95% CI: 1. 70 ~ 30. 38, P = 0. 007. Conclusion Serum level of creatinine is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renal tubular impairment in IM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nephrotic syndrome.
    • 李晨晨; 张蓓茹; 何平; 赵自霞; 白瑜; 田密; 张永哲
    • 摘要: 目的 测定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尿液中的肾损伤分子-1(KIM-1)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水平,评估KIM-1及NGAL在CKD肾小管间质损伤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2-9月诊断为CKD的患者作为分析样本,同时,通过肾脏病理组织检查将其中确定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患者103例设为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对肾小管间质病变进行半定量分级,并参照Banff病理评价标准将患者细分为3个不同的试验组,即重度 、轻-中度和轻度损伤组.同时选取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17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尿KIM-1以及NGAL的水平,收集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包括血红蛋白 、24 h尿蛋白定量等,评估KIM-1与NGAL与各项指标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3个不同试验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年龄 、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KIM-1在健康对照组与轻度损伤组,轻-中度损伤组与重度损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之间通过对比发现基本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剩余两组之间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尿KIM-1与eGFR(r=-0.33,P=0.001)、血红蛋白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5,P=0.01);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r=0.60,P<0.001)、胱抑素C(r=0.26,P=0.01)等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尿NGAL与eGFR(r=-0.64,P<0.001)、血红蛋白(r=-0.43,P<0.001)呈负相关性.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r=0.76,P<0.001)、肌酐(r=0.63,P<0.001)、尿素氮(r=0.62,P<0.001)、胱抑素C(r=0.37,P<0.001)呈正相关性.尿KIM-1诊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8,最佳临界点为2.13 ng/mL,而尿NGAL曲线下面积为0.97,最佳临界点为4.62 ng/mL.尿KIM-1在轻度损伤组的ROC曲线下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8% 、68%,而曲线下面积为0.80,但是,尿NGAL曲线下面积为0.94,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88%.结论 尿KIM-1与尿NGAL测定均可以评估CKD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而NGAL对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尤其针对早期损伤具有更好的评估价值.
    • 常凯利(综述)1; 刘学光(审校)1
    • 摘要: Notch受体属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样家族的跨膜蛋白,广泛表达于细胞表面且呈高度保守,其与相邻细胞的配体相结合后参与多种细胞生命活动及器官发育。其中,Notch3受体在多种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以及肾小球硬化或肾纤维化过程中呈显著活化,通过经典或非经典信号通路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