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纤维化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4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851758篇;相关期刊195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腹膜后纤维化的相关文献由102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文、徐阿祥、赵峰等。

腹膜后纤维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2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51758 占比:99.96%

总计:852097篇

腹膜后纤维化—发文趋势图

腹膜后纤维化

-研究学者

  • 张文
  • 徐阿祥
  • 赵峰
  • 李荣
  • 章士正
  • 刘华
  • 刘国庆
  • 刘必成
  • 尹清
  • 张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朝霞; 刘洋; 李楠; 纪竹慧; 辛桂杰
    • 摘要: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种由免疫机制失衡介导,累及多器官或组织并伴随组织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病,发病率低,可累及胰腺、腹膜后、唾液腺、颌下腺、胆管等多种器官[1],临床极易误诊,部分患者可合并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则更易误诊,大约10%的IgG4-RD患者可合并腹膜后纤维化[2],即IgG4相关RPF IgG4-RPF。该病罕见,国内外对其报道较少,现报道IgG4-RPF且糖皮质激素治疗成功1例。
    • 曹伟华; 常娟锋; 蒋立明
    • 摘要: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PF)的认识及术前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RPF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分析总结RPF的CT误诊原因。结果:(1)CT表现:10例均见腹主动脉周围有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包裹,与腹主动脉分界不清;5例累及髂血管,4例侵犯输尿管,6例腹主动脉管壁毛糙、管腔变窄,1例包绕下腔静脉;(2)CT诊断结果:诊断为RPF 4例;诊断为腹主动脉炎1例,输尿管肿瘤1例,腹部包块1例,转移瘤1例,淋巴瘤2例。结论:RPF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腹主动脉周围软组织密度影包绕,常累及输尿管、下腔静脉、肾动脉等,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轻-中度强化。提高对RPF的CT表现认识,对减少误诊非常重要,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对RPF的CT诊断有一定帮助。
    • 赵晓宁; 邵敬; 王萤萤; 成珍珍; 刘勇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评估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病情活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于我院明确诊断为IRF患者16例,回顾分析共21次完整的影像学资料.以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2.76为截断值,将受检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同期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并抽血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对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超声指标与18F-FDG PET/CT SUVmax及ESR、CRP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组13例、非活动组8例.活动组11/13(84.6%)表现为弥漫性增强或线样增强;非活动组7/8(87.5%)表现为散点状增强或无增强,管壁CEUS增强特点构成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3,P=0.009).两组患者病变区最大厚度、ΔI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与CRP、ESR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腹主动脉周围病变区CEUS增强程度与IRF活动性相关,对临床评估及随访病情有指导意义.
    • 廖思敏; 赵玉荣; 张洁; 李坤鹏; 邓小虎; 王炎焱; 张江林; 黄烽; 朱剑
    • 摘要: 目的 报道6例经利妥昔单抗(RTX)治疗的慢性主动脉周围炎(CP)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4年10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例CP患者应用RTX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变化及不良反应.临床缓解定义为临床症状消失、肾盂积水消失、红细胞沉降率<15 mm/h、C反应蛋白<5 mg/L;完全缓解定义为临床缓解及影像学提示腹膜后包块最大横径缩小50%.检索相关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的58例患者,总结RTX治疗C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9.5(42.0~62.0)岁,病程60(30~365)d,随访时间25.7(0.9~66.9)个月.其中3例既往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1例合并胸主动脉受累.3例应用泼尼松0.25~0.5 mg/(kg·d)联合RTX作为诱导缓解方案,其余3例单用RTX诱导缓解.5例达到临床缓解,其中4例规律应用RTX维持缓解,1例应用小剂量泼尼松维持,中位缓解时间为4.0(0.5~6.0)个月;3例达到完全缓解,中位缓解时间为18(16~24)个月;6例均未出现疾病复发.6例患者未出现输注反应,1例在应用RTX后的第3.5个月出现肺部感染.国内外报道RTX治疗CP共58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表现均有改善,应用RTX后仅5例(8.6%)出现感染,1例(1.7%)死亡,3例(5.2%)复发.结论 应用RTX作为诱导缓解及维持缓解方案治疗CP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
    • 康海英
    • 摘要: cqvip:韩某,男,55岁,退休。2020年4月10日初诊。2015年确诊"腹膜后纤维化",先后使用激素联合沙利度胺、激素联合来氟米特和他克昔芬等治疗,曾寻求中医中药、针灸理疗等,病情仍控制不佳。曾行"双输尿管扩张、输尿管下段狭窄方双J管术"。
    • 安宇; 李民; 王一雯; 朱剑; 李俊来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CEUS)在腹膜后纤维化(RPF)患者治疗随访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明确诊断的初治RPF患者,收集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造影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各项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共对25例患者进行了 95次造影检查,其中37/95(38.9%)CEUS血管化等级结果与血清急性期反应物(APR)结果不一致.CEUS表现为2级的RPF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较1级、0级的患者好[2级24(100%)vs 1级16(55%),P<0.001;vs0级6(14%),P<0.001].造影峰强度(PI)在治疗后5~8个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晚于病变厚度变化(1~4个月);PI于治疗后13~24个月较治疗后1~4个月进一步降低(P<0.001).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可以预测RPF对治疗的反应,监测长期随访中病情变化,有助于临床调整治疗方案.
    • 黄梦军; 尹焯
    • 摘要: IgG4相关性腹膜后纤维化作为IgG4相关性疾病中的一类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既往常将其归为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疾病,但二者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结局都不相同,因此,对二者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2019年12月19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1例因"左下肢水肿1个半月"的18岁患者,患者的全身PET/CT提示:左侧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起始处糖代谢增高的软组织密度肿块,疑为恶性肿瘤;左侧输尿管及左侧肾盂扩张并积水。患者于2020年1月8日行盆腔肿物切除+输尿管切除吻合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考虑为IgG4相关性疾病。作为一种罕见的系统性疾病,早期正确诊断与精准化和个体化治疗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使患者创伤降至最小。
    • 赵帅; 侯林欣; 张宁
    • 摘要: 目的 总结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及药物疗效特征.方法 对我院诊断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用药后疗效进行总结记录.结果 所研究病例中,27例(42.2%)患者出现背痛,16例(25.0%)患者出现低热,21例(32.8%)患者出现体重下降3 kg以上的症状,由于下腔静脉受压出现下肢浮肿的患者9例(14.1%);由于输尿管受压梗阻导致排尿困难的患者34例(53.1%),其中无尿并发展为急性肾衰竭的病例6例(9.4%).通过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后,使用环磷酰胺配合激素治疗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吗替麦考酚酯更好.结论 腹膜后纤维化患者常出现背痛、腹痛、排尿困难、低热等症状,经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可以达到缓解,环磷酰胺可能比吗替麦考酚酯有更好的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