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菟丝子

菟丝子

菟丝子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植物保护、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1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147篇;相关期刊458种,包括健康生活、河北中医、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中药分析学术交流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等;菟丝子的相关文献由2231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慧彬、林建强、林建群等。

菟丝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1 占比:84.21%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3.18%

专利文献>

论文:147 占比:12.62%

总计:1165篇

菟丝子—发文趋势图

菟丝子

-研究学者

  • 林慧彬
  • 林建强
  • 林建群
  • 李扬汉
  • 尤昭玲
  • 吕圭源
  • 苏中武
  • 郭凤根
  • 郭澄
  • 陈素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秋西; 米娅
    • 摘要: 植物世界充满丛林法则,为了能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多数植物和人类一样“自食其力”,依靠光合作用来获取营养和水分。但有一些植物却是“吃白食”的高手,它们就是“厚脸皮”的寄生植物。“温柔杀手”——菟丝子外表呈金黄色、丝状的菟(tú)丝子(Cuscuta chinensis)听起来可爱软萌,但它可不是好惹的。春天,菟丝子的种子在土壤里发芽,先靠种子里储存的少量营养生长,随后依靠少量的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部分养分。
    • 刘天琪; 江汉美; 田宇; 刘金敏
    • 摘要: 目的比较菟丝子及其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鉴定菟丝子及盐菟丝子、酒菟丝子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菟丝子及盐菟丝子、酒菟丝子中共鉴定出117种成分,其中菟丝子中有68种(相对百分含量为92.41%),包括植酮、2-甲氧基-3-(2-丙烯基)苯酚、正十五烷、β-石竹烯等;盐菟丝子中有60种(相对百分含量为89.41%),包括麦芽醇、2,3-二氢苯并呋喃、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等;酒菟丝子中有58种(相对百分含量为87.02%),包括苯乙醇、β-石竹烯、大牻牛儿烯D等。菟丝子与盐菟丝子、酒菟丝子有24种共有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38.56%、30.61%、33.07%;炮制后,共有49种新增成分,如糠醛、正己酸、氧化石竹烯等。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00%;菟丝子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酒菟丝子,最后为盐菟丝子。结论菟丝子中挥发性成分质量较好;其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较菟丝子有所增加。
    • 夏新月
    • 摘要: 研究黄芪、当归、山药、麦冬、菟丝子、珍珠粉六味中药对皮肤水分的改善效果。健康受试者随机分组,试食组分别服用六味中药制成的受试物,0.35g/粒,每日早晚各服用1粒,对照组服用安慰剂。采用自身与组间对照两种方法,分别服用30天,再对受试者进行皮肤水分测定及安全性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黄芪、当归、山药、麦冬、菟丝子、珍珠粉六组试食后皮肤水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自身试食前(P<0.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86.27%、92.16%、92.16%、88.24%、92.16%。因此,黄芪、麦冬、珍珠粉等六种中药均具有改善皮肤水分的效果,且食用安全,未见不良反应。
    • 张吉照
    • 摘要: 金叶莸(Caryopteris×Clandonensis cv.’Worcester Gold’)为马鞭草科莸属植物,叶片从开展至凋落始终为金黄色,性强健,耐寒耐旱,是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金色系彩色叶地被灌木树种之一。结合山东省淄博市市政绿化项目中的金叶莸栽植经验,分析了金叶莸在园林工程中的定植养护技术,并着重介绍了金叶莸发生菟丝子与根腐病的防治经验,以期为其他园林工作者提供借鉴。
    • 姚晓璇; 王瑜婷; 邱彩月; 何荣荣; 陈铭恩; 黎桃敏; 刘燎原
    • 摘要: 目的 考察菟丝子饮片、水煎液和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菟丝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16批菟丝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 菟丝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均确定了8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的1、2、5、6号峰,分别为绿原酸、隐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16批菟丝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指纹图谱与相应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三者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0;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峰3外,菟丝子饮片、水煎液及其配方颗粒的7个共有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CA和PCA结果一致,菟丝子水煎液与配方颗粒更为接近;OPLS-DA将48个样品分为3类,并筛选出3个VIP值大于1的差异性成分。结论 菟丝子饮片、水煎液与配方颗粒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三者质量具有良好正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菟丝子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谭志坚; 张应辉
    • 摘要: 菟丝子具有寄主范围广、扩散迅速等特点,给园林景观造成极大的破坏。试验采用生产中常用的4种药剂,以不同稀释倍数对寄生在小叶榕上的日本菟丝子进行防除试验。结果表明:10%苯磺隆+56%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最好,茎尖防效为90%,藤茎防效为94%;10%苯磺隆+56%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30 g·L^(-1)二甲戊灵乳油90倍液及其75倍液、乙氧氟草醚150倍液及其300倍液、仲丁灵48%乳油100倍液及其300倍液防效依次降低。
    • 黄念文; 李香斌; 毕焕洲; 王成李; 王伊光; 叶欣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治疗男性不育症中药复方专利的挖掘,研究其配伍用药规律,为临床遣药组方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0至2021年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及中药频次进行统计,通过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方法分析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治疗男性不育症中药复方123首,涉及中药220味,使用频次前6位分别是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熟地黄、当归、肉苁蓉。涉及药物药性以温为主,其次为平、寒;药味以甘居多,其次为苦、辛;归经以肾、肝经为主;功效以补虚类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类;"菟丝子-枸杞子"药对组合出现频次最高;置信度居首位的关联组合为"菟丝子,山药→枸杞子";聚类分析得到男性不育症中药复方专利5个核心类方。结论诸医家治疗男性不育症重视标本兼治,以补肾益精治其本,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治其标,注重肝肾同治,脾肾并调,常用五子衍宗丸、左归丸、右归丸、四物汤等经典方加减治疗男性不育症。
    • 何永梅
    • 摘要: [咨询]龙光桥街道进港村的赵先生前来咨询,蕹菜上缠着一堆堆黄色丝状的东西(图1),导致蕹菜不长了,不知这是什么植物呢?[解答]经过现场查看确认,缠绕在蕹菜上的黄色丝状物为菟丝子,是一种杂草,义叫豆阎王、黄丝、黄丝藤、金丝藤等。
    • 蔡宝国; 王前程; 管世敏; 黄煜玲; 荣绍丰
    • 摘要: 通过检测菟丝子发酵提取物与水提物中内含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探究发酵提取物与水提物在对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率、透明质酸酶活性、细胞毒性与SOD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菟丝子发酵提取物在DPPH清除率、·OH清除率、透明质酸酶抑制率、SOD活性促进方面最高分别为(70.92%±4.15%)、(44.35%±2.13%)、(64.53%±1.98%)、(38.47%±2.35%),相比水提物,分别提升了27、37、30、14个百分点。在0~20 mg/mL范围内,两种提取物均未表现出细胞毒性,且低浓度提取物对HaCaT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欧余航; 许榕倩; 滕海英; 王春梅
    • 摘要: 目的:挖掘中药菟丝子用于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多个数据库检索菟丝子成分与靶点及PCOS、IR相关疾病靶点,在Uniprot中对筛选并去重后的靶点进行校准,取成分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在Cytoscape创建菟丝子“活性成分-PCOS-IR”网络与PPI网络;基于Metascape对菟丝子治疗PCOS-IR的靶点用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初步获得菟丝子29种化学成分,经筛选、留存13种主要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物质,包括槲皮素、芹菜素、山奈酚、异鼠李素、β-谷甾醇、芝麻素、苦参碱、紫云英苷、金丝桃苷等。共收集764个PCOS、IR相关疾病靶点,与活性成分靶点进行比对,获得104个交集基因,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与脂质反应、生殖结构发育、细胞凋亡、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等生物进程有关,它们的分子功能主要与核受体活性、BH3结构域结合、IR结合等相关,主要富集在膜筏、囊泡腔、细胞器外膜、蛋白激酶复合体等部位。结论:菟丝子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以及多途径参与PCOS伴IR调控机制,其中13种主要成分可能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它们通过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发挥效应,以上数据为菟丝子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