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乳膏

乳膏

乳膏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503篇,主要集中在药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164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中华皮肤科杂志、天津药学、西北药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学术年会暨“江中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2010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江苏省药学会第七届药师周大会、第十一届华东地区药剂学术会议等;乳膏的相关文献由301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冠卿、王娟、陈菊英等。

乳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2 占比:22.0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1164 占比:77.45%

总计:1503篇

乳膏—发文趋势图

乳膏

-研究学者

  • 陈冠卿
  • 王娟
  • 陈菊英
  • 王芳
  • 李俊霞
  • 程永科
  • 不公告发明人
  • 余修祥
  • 李娜
  • 白艳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瑞红
    • 摘要: 目的:建立米诺地尔乳膏的制备方法。方法:以乳膏剂基质的选择和米诺地尔水相溶媒的选择考察,优选制备工艺。结果:乳膏剂制剂稳定性试验:离心试验、光照试验、高温试验、高湿试验、冻融试验考察,乳膏未见分层,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说明本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 安明; 常珍; 吕宁; 郎昌野; 孙静芬
    • 摘要: 目的建立HPLC法检测卤米松乳膏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0.03%冰醋酸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按一定程序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35°C;进样体积为20μl。结果该法专属性良好;干扰性符合相关规定,卤米松与相邻杂质以及各已知杂质之间的分离度均良好(R> 1.5);卤米松和各已知杂质的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2),精密度良好;准确度良好(在50%、100%和150%限度浓度下,制剂中各杂质回收率均在92%~105%之间);校正因子耐用性和方法耐用性均良好;卤米松乳膏3批自制品与2批参比制剂的杂质谱基本一致,各批样品均符合制订质量标准的规定。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卤米松乳膏中的有关物质。
    • 张翠莲; 许婷婷; 王彪; 李文瀚; 左玮; 刘建茹
    • 摘要: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软膏与乳膏剂的抽检不合格信息,通过梳理凸显问题,为确认改进目标与提升药品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NMPA数据查询库的“全国药品抽检”界面,以“乳膏”与“软膏”作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查询。经提取信息,用Excel进行梳理。再按药品品名、生产批号、检验依据、不合格项目、标示生产企业名称(来源、产地)、抽检类别与抽样环节等进行归类,并按占批次百分比统计,分析涉及的市售药品与医院制剂占比,以及项目不合格发生率。结果:39批不合格乳膏产品中,有市售药品21批,占53.85%;医院制剂18批,占46.15%。其中,市售不合格乳膏21批中的国抽样品占61.90%、地抽样品占38.10%,“含量测定”项目不合格发生率占42.86%、“装量差异”占23.81%;而18批不合格乳膏类医院制剂均系地抽,其“含量测定”项目不合格发生率占37.50%、“装量差异”占55.56%。8批次不合格软膏包括市售2批、医院制剂6批。两剂型的项目不合格发生率以“含量测定”占比最高,乳膏与软膏类分别为38.46%、37.50%。结论:制药企业与医院生产的软膏与乳膏剂型的不合格项目分布与发生率趋于一致,且共性风险集中在含量控制项目;而医院制剂凸显风险还包括最低装量不合格的批次占55.56%。提示制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应进一步改进设备与包装、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 赵晓军; 刘影
    • 摘要: 目的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双氯芬酸钠乳膏处方,并考察双氯芬酸钠乳膏的体外释放度及对皮肤的刺激性.方法 以吐温80、 十八醇、 凡士林、 羊毛脂的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双氯芬酸钠乳膏的外观性状、 离心试验、 耐热及耐寒试验是否分层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化乳膏剂处方,并采用HPLC法测定乳膏在释放介质中的累积渗透量,通过皮肤刺激性试验考察双氯芬酸钠乳膏的安全性.结果 通过正交设计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得出最佳处方吐温80为0.5 g,凡士林0.95 g,羊毛脂1.0 g,十八醇0.8 g;双氯芬酸钠乳膏的累积渗透量随时间呈等速率增加,且对皮肤无刺激性.结论 正交设计法优选的双氯芬酸钠乳膏外观性状良好,质量稳定,且双氯芬酸钠乳膏的累积渗透量与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安全可靠.
    • 赵晓军; 刘影
    • 摘要: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双氯芬酸钠乳膏处方,并考察双氯芬酸钠乳膏的体外释放度及对皮肤的刺激性。方法以吐温80、十八醇、凡士林、羊毛脂的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双氯芬酸钠乳膏的外观性状、离心试验、耐热及耐寒试验是否分层为指标,采用L 9(34)正交设计法优化乳膏剂处方,并采用HPLC法测定乳膏在释放介质中的累积渗透量,通过皮肤刺激性试验考察双氯芬酸钠乳膏的安全性。结果通过正交设计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得出最佳处方吐温80为0.5 g,凡士林0.95 g,羊毛脂1.0 g,十八醇0.8 g;双氯芬酸钠乳膏的累积渗透量随时间呈等速率增加,且对皮肤无刺激性。结论正交设计法优选的双氯芬酸钠乳膏外观性状良好,质量稳定,且双氯芬酸钠乳膏的累积渗透量与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安全可靠。
    • 郭盛合
    • 摘要: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Kromasil 100-5 C18,4.6 mm×250 mm,5 μm),柱温为45 °C;以0.077%醋酸铵缓冲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80:20)为流动相A;甲醇-乙腈(40:60)为流动相B;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和225 nm.结果:在225 nm检测波长下,阴性样品色谱峰、曲安奈德峰及其杂质峰对硝酸益康唑及其杂质检测无干扰,加已知杂质的供试品溶液中益康唑、益康唑杂质A、杂质B、杂质C、咪康唑及未知杂质峰和相邻色谱峰分离度均符合要求;在240 nm检测波长下,阴性样品色谱峰、硝酸益康唑及其杂质色谱峰对曲安奈德及其杂质检测无干扰,加已知杂质的供试品溶液中,曲安奈德、曲安奈德杂质A(曲安西龙)、杂质B、杂质C及未知杂质与相邻色谱峰分离度均符合要求.结论:经过对拟定的有关物质方法的方法学验证,表明本方法具有重现性和科学性,可用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有关物质检查.
    • 许蕊蕊; 陈金素; 李越; 邱仁杰; 王秀丽; 邹博林; 陈培
    • 摘要: 目的:发挥"药辅合一"的优势,将艾天羊肌肉关节通络膏(ATY乳膏)油相的中链脂肪酸更换为薄荷油,优化处方工艺,得到ATY乳膏Ⅱ,并对2种通络膏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方法:以油/水相质量比、促透剂、添加剂量和药液与基质质量比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ATY乳膏Ⅱ制备工艺.通过热板实验,研究比较2种通络膏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研究比较2种通络膏抗炎的作用;通过醋酸扭体实验,观察2种通络膏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的影响.结果:ATY乳膏Ⅱ的优化工艺处方为油/水相质量比35:65,促透剂添加剂量8%,药液与基质质量比1:10.药效实验中,改进后的ATY乳膏Ⅱ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P<0.01),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程度(P<0.01),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P<0.01);且上述作用ATY乳膏Ⅱ优于ATY乳膏.结论:改进后的ATY乳膏Ⅱ的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良好,且具有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作用.
    • 赵莹; 翟明; 李苑华; 张声源; 江中洪
    • 摘要: 目的 优选中药复方止癣乳膏的提取方法及制备工艺.方法 以水提法(煎煮、超声)、酸提法(浸提、超声)、醇提法(浸提、超声)为考察因素,以槲皮素和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的含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制备乳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结果 最优提取工艺为70%乙醇超声提取,温度为50°C,功率为240 W,提取1.5 h;其提取率槲皮素为0.07%,总黄酮为60.16%;乳膏最佳制备工艺为加处方量1.5%十二烷基硫酸钠、4.0%单硬脂酸甘油酯,于80°C下乳化15 min.结论 优选的中药复方止癣乳膏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可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 张祉思; 侯捷; 唐春萍; 沈志滨; 陈艳芬; 李小英; 丁慎; 江涛
    • 摘要: 目的 评价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体内外抗须癣毛癣菌(T.mentagrophytes)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抑菌圈的影响,试管药基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T.mentagrophyte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皮肤病变评分、真菌学转阴率、组织病理形态学综合评价对T.mentagrophytes致豚鼠体癣模型的治疗作用,从对生物量、超微结构、β-(1,3)-D-葡聚糖合成酶和角鲨烯环氧化酶活性影响探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抗菌机制.结果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可明显抑制T.mentagrophytes抑菌圈形成,对13株T.mentagrophytes的MIC和MFC的几何平均值范围分别为0.197~3.15、0.313~3.969 mg/mL.相对于模型组,不同浓度的乳膏给药第7、14天均可降低豚鼠体癣模型皮损评分,低、中、高剂量组转阴率分别为50%、75%、87.5%.HE和PAS染色结果表明,乳膏有较好的改善皮损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减少角质层的孢子数.透射电镜观察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可破环T.mentagrophytes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可降低T.mentagrophytes的生物量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和角鲨烯环氧化酶活性.结论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T.mentagrophytes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可能与破坏T.mentagrophytes超微结构、抑制β-(1,3)-D-葡聚糖合成酶和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